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重讀天主教的社會訓導

社會訓導源起及意義
15.一種更豐富的人權理念

  在過去的一百年中,聖座理所當然地被譽為「為人權而呼籲的宇宙之聲」26。在輿論界上,教會旗幟鮮明地主張社會正義和各民族間的友誼。近代的教宗和主教都人性尊嚴的積極倡導者。教宗比約十二世在1942年聖誕文告中提出了一個人權大綱和建立合理社會秩序的各項原則。教會素來維護個人、家庭和社會的權利,即使「人權」一詞曾因被用來鼓吹革命、反抗教會27,而遲至晚近才漸漸普獲接納,亦無損於這個事實。許多天主教徒遲於支持聯合國於1984年發表的《普世人權宣言》,原因是,他們對該宣言不承認天主的基本權利表示遺憾。

  但是,教會能重新確定其固有理念及其對人權的神學見解,卻是令人贊歎的。在教會看來,人權宣言應該謝絕任何封宗教的排斥。梵二大公會議清楚表明了當前教會的態度:「教會根據她所領受的福音、宣揚人的權利,她承認並非常尊重今日蓬勃興起的運動,因為這些權利正是因這些運動而到處受到保護。然而,這些運動必須具有福音的精神並抵制任何形式的偽裝自治」28。

  早在1963年,教宗若望廿三世在其《和平於世》通諭中就已經公開承認聯合國人權宣言的基本價值,並在其通諭的第一段中以基督信仰的觀點對人權進行了一番詳細的描述和詮釋29。二十年後,當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也紀念了這一重要事件。他談到前任教宗若望廿三世時說道:「他表達了教會贊同本文件的內容要點,這是一部有利於全體人類的真正公約,首先受惠的是那些最易受害和受威脅的人們。」30

  教會的另一有效的貢獻是,她把《人權宣言》解釋為一種持續發展的過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79年10月2日在紐約聯合國大廈中有力地強調了現代人對人權的持續發展的願望,認為這是今日文化的一部分。地說道:「目前有一種運動,大家都希望它持續進步,不斷發展,《普世人權宣言》和其他國際的和國家的司法機構正努力誘導人們普遍意識到人性的尊嚴,並至少規定出幾個不可剝奪的基本人權。請允許我列舉一些普受承認的最重要的人權。」接著教宗列數了與生理、心智、精神、文化、社會和宗教各方面的幾項基本權利。最後,他結論說:「無論何時何地,它們總是關係到人,關係到整個的人。」31

  對教會來說,維護人權和人類文化特征,直接關係到教會所肩負的精神使命。1988年10月1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斯特拉斯堡向歐洲法庭和人權委員會致詞時說:「在這個莊嚴的場台中,我不得不再次重申,教會深切關注人權與自由的問題。教會投身於這個領域,完全符合她的宗教和道德使命。教會積極捍衛人權,因為她認為,人是天主所創造、耶穌基督所救贖的,捍衛人權就是在事實上尊重人性的尊嚴」。32

  自教宗良十三世時代以來,社會意識在天主教會的各個部門中有了重要的發展,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另一方面,教會作為促進和平、正義和人類友愛的最高道德權威也受到了普世公認。但是,由於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及其各種新的挑戰,天主教會仍須不斷反省,力求進步。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