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聽眾來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資料庫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132 從聽眾中來到聽眾中去

  下面這封網上來信,我們收到已有一段時期,今天才有機會發表。

  梵蒂岡廣播電臺中文部:惠鑒!
我是上海的一名青年教友。時常收聽貴台的節目,對聽眾來信這一節目非常關心。因為,我覺得這檔節目是從聽眾中來到聽眾中去,這樣一個循環方式。聽眾的一些問題,反映到貴處,你們再把你們的意見告訴給聽友。這樣能使得教友們知道你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從而知道應該如何去面對。
但是,正如你們所說的近些日子不大收到聽眾的來信了。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但是就我來說寄到梵蒂岡的信件基本上都沒有回音,相反寄到臺灣朱神父處的信件有些到是回了。因此,我覺得回信與不回信,效果相差甚大。故我向貴處建議,如果貴處收到有聽眾來信的話,都能有所回復(或是廣播或是回函)這樣,多少都能提高一些聽眾的積極性了。您說是嗎?
  另外,我還有一件事想向您詢問,在曾經的一次廣播中,我得知聖伯多祿大殿有了一位聽華語告解的神父,同時他也處理有關申請教宗接見及申請宗座遐福的事宜。因此,我向詢問一下,如果我處有堂口或是善會希望得到宗座遐福,應該通過什麼方式申請呢?
最後,我祝貴台特別是華語部的工作人員:
主佑 平安!


  這位上海青年教友向我們提出一個建議和一個詢問。我也同意他的建議,以後收到聽眾來信將勉力寫信回復。我也回答他的詢問。那位在聖伯多祿大殿聽華語告解的神父,是方濟各會的邱琮傑神父。許多聽眾認識他,因為他也為本節目部主持每週六實況播送的華語彌撒。他的電子郵件地址是:
frachiu@ofmconv.org
此外,我很感謝他對我們《聽眾來信》這檔節目非常關心。他說,「這檔節目是從聽眾中來到聽眾中去,這樣一個循環方式。」;接著又說,「聽眾的一些問題,反映到貴處,你們再把你們的意見告訴給聽友。這樣能使得教友們知道你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從而知道應該如何去面對。」
又說我十分欣賞他採用的「從聽眾中來到聽眾中去」和「一個循環方式」這兩句話。這兩句話的確說出了我們《聽眾來信》這擋節目的特色。對接著又說的幾句話,我卻覺得說的不是不太妥當,但是必須予以補充。
在《聽眾來信》這檔節目裡,我們既發表聽眾的來信,也表示我們的意見。這是真的,但是我們在開闢這擋節目之初,便聲明了,我們在這擋節目裡所發表的意見,並不代表聖座的指示。我們表示我們的意見,是為和我們的聽眾溝通,和他們對話。所以,我們歡迎他們對我們作出回應。這樣,我們便能和他們一起,更深入地,研究和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
我們對國內教會的情況知道得不多。我們不能代替國內的神長告訴信友做這個,不做那個。我們所能貢獻的,是我們對教廷立場的知識。我們依據我們的知識,表示我們的意見,來讓我們的聽眾批評,來和他們討論。我們的意見,雖然不代表教廷的指示,但是經過這樣的反覆討論,聽眾們便可從中認出教宗對中國歷次講話的旨意所在。這樣,他們便知道依據教廷的指示,切合國內教會的實際情況,去應付他們所面對的具體問題了。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