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听众来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资料库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132 从听众中来到听众中去

  下面这封网上来信,我们收到已有一段时期,今天才有机会发表。

  梵蒂冈广播电台中文部:惠鉴!
我是上海的一名青年教友。时常收听贵台的节目,对听众来信这一节目非常关心。因为,我觉得这档节目是从听众中来到听众中去,这样一个循环方式。听众的一些问题,反映到贵处,你们再把你们的意见告诉给听友。这样能使得教友们知道你们对於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而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
但是,正如你们所说的近些日子不大收到听众的来信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什麽原因,但是就我来说寄到梵蒂冈的信件基本上都没有回音,相反寄到台湾朱神父处的信件有些到是回了。因此,我觉得回信与不回信,效果相差甚大。故我向贵处建议,如果贵处收到有听众来信的话,都能有所回复(或是广播或是回函)这样,多少都能提高一些听众的积极性了。您说是吗?
  另外,我还有一件事想向您询问,在曾经的一次广播中,我得知圣伯多禄大殿有了一位听华语告解的神父,同时他也处理有关申请教宗接见及申请宗座遐福的事宜。因此,我向询问一下,如果我处有堂口或是善会希望得到宗座遐福,应该通过什麽方式申请呢?
最後,我祝贵台特别是华语部的工作人员:
主佑 平安!


  这位上海青年教友向我们提出一个建议和一个询问。我也同意他的建议,以後收到听众来信将勉力写信回复。我也回答他的询问。那位在圣伯多禄大殿听华语告解的神父,是方济各会的邱琮杰神父。许多听众认识他,因为他也为本节目部主持每周六实况播送的华语弥撒。他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frachiu@ofmconv.org
此外,我很感谢他对我们《听众来信》这档节目非常关心。他说,「这档节目是从听众中来到听众中去,这样一个循环方式。」;接着又说,「听众的一些问题,反映到贵处,你们再把你们的意见告诉给听友。这样能使得教友们知道你们对於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而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
又说我十分欣赏他采用的「从听众中来到听众中去」和「一个循环方式」这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确说出了我们《听众来信》这挡节目的特色。对接着又说的几句话,我却觉得说的不是不太妥当,但是必须予以补充。
在《听众来信》这档节目里,我们既发表听众的来信,也表示我们的意见。这是真的,但是我们在开辟这挡节目之初,便声明了,我们在这挡节目里所发表的意见,并不代表圣座的指示。我们表示我们的意见,是为和我们的听众沟通,和他们对话。所以,我们欢迎他们对我们作出回应。这样,我们便能和他们一起,更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我们对国内教会的情况知道得不多。我们不能代替国内的神长告诉信友做这个,不做那个。我们所能贡献的,是我们对教廷立场的知识。我们依据我们的知识,表示我们的意见,来让我们的听众批评,来和他们讨论。我们的意见,虽然不代表教廷的指示,但是经过这样的反覆讨论,听众们便可从中认出教宗对中国历次讲话的旨意所在。这样,他们便知道依据教廷的指示,切合国内教会的实际情况,去应付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了。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