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
148 五名教友的联名上书
上星期叁中午,我正在家里进餐,接到来自梵蒂冈办事处的电话,说从中国寄来一封信,对我们梵蒂冈电台华语节目的广播提出意见,大该是关於波长和广播时间的,问我要不要看一看这封信。我当然乐意阅读。次日,星期四,是基督圣体圣血节,梵蒂冈休假。所以,我在星期五晚上才看到那封信。那是一封长达十一页的信,由代表四个地下教会团体的五位教友联名书写的,而且是同时写给教廷圣职部,传信部和梵蒂冈电台。内容批评本节目部的《听众来信》一系列节目,先後涉及以下几点:
1、爱国会的教友是否,照他们所说,「不符合教会的规定我们就不做,符合的才做。」
2、「地下教友」如果不是为了效忠爱国会,可以到爱国会的堂里去望弥撒,领圣体。
3、怎样看待中国大陆主教和教会。
今天我们介绍那封信的开端。
愿天主永受赞美!
圣职部、传信部、梵蒂冈电台:
您们好!我们都是些老教友,几辈都是信仰天主教。从多年前我们就收听贵台播送的道理。有时一天听两次,夜间还听一次(那时23点有一次)。有很多道理我们都录下来,送给别的教友听。比如"圣母慈音"耶稣圣心的道理。尤其是"中国教会的传统道理。"很多人都爱听。还有主日道理,"小小羊群""教宗文告",前几年12月3号圣方济各沙勿略瞻礼教宗对中国教会的讲话,以及对异端的批评,教会不能独立,老鱼翁与教宗等等,这些文章都受到广大教友的欢迎,尤其是致命圣人的事迹,使教友们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听了以上这些,我们原以为你们对中国大陆的教会很清楚。自从电台增添了"听众来信"这个节目,已播送了一百多封来信,我们听了以後,对你们的看法产生了怀疑。看来你们对中国现代的教会究竟面临着什麽情况并不了解。不少来信者是为了索取意大利的风景图片和其他等东西,顺便说些自己心中想要说的话。也有地下和地上的教友都是根据自己的信仰生活情况来向你们反映。有不少人不能把实话讲出来。原因有叁:其一是社会关系,言行很谨慎,为了自身的生活安全,别触犯了各种社会政府,给自己招来祸患。其二是人际关系,包括亲戚、朋友、同学、亲人和同姓家人等。其叁,是经济关系,我们现在的生活工作还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
从这开端的一段话里,我们知道给我们写信的五名教友,不但是几辈的老教友,而且更是本节目部的忠实听众,他们向来爱听我们播送的各项节目。但是後来增添的《听众来信》一系列节目令他们对我们的看法产生了怀疑。这一系列节目已播送了一百多封信了,给他们的印象是:第一,我们不了解今日我们国内教会的处境;第二,我们收到的听众来信不能反映国内教会的实际情况,因为那些信的作者或者不过是为索取意大利的风景图片,或者只叙述些个人信仰生活的经验,而真正「能说实话」的人,却由於种种原因不写信给我们。
依照我们的习惯,我们不在《听众来信》一系列节目里回答收到的个别来信,我们介绍一封来信,目的是为就其所提起的事情,与一般听众对话,交换各自的意见。现在我们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这封信针对我们的《听众来信》一系列节目,表示了意见。那麽,我便乘机谈谈这一系列节目的起源以及我们主持这一系列节目的基本立场。
《听众来信》这一系列节目是在二千大禧年以前开辟的。当时教廷正在呼吁我们国内的教会的修和与合一并与北京政府进行对话,但是在两件事上都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为什麽不成功呢?我认为,那是由於双方语言不同,障碍了彼此沟通。因此,我便毛遂自荐,在教廷的电台里划出一个地盘,开辟了《听众来信》这一系列节目。在一开始我们便提出两点声明:第一,我们发表收到的听众来信,发表的来信并不表示我们的思想;第二,我们就所发表的听众来信,与一般听众对话、交换意见,我们的意见也不代表教廷任何部门的立场。在这一系列节目里,我们的身份是一个长期旅居在罗马、为教廷服务的中国神父。
为此,在这一系列节目里,我们所采用的语言与本节目部其他节目略微不同。我们称中国为"我们的国家",称在中国的教会为"我们国内的教会",称中国的主教神父们为"我们的神长"。这样的称呼曾引起一些反感。其实,我们所以采用这样的称呼,不过是为表示对国内主内的兄弟姐妹和全国同胞的认同。值得一提的是:《听众来信》这一系列节目的听众对象,不只是天主教徒,而且也包括所有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对我们国内教会的"修和"、"合一"和对中梵关系问题感觉兴趣的人们。
中梵关系问题
我是中国人。记得小时候,在上海徐家汇类思小学就学,曾参加当时上海市举办的小学生时事测验。在时事测验的题目中有一个是"西安事变",又有一个是"中日交涉"。谈到中日交涉,当时我们都有"弱国无外交"的感叹。今日中国强盛了,政府主张"独立自主办外交"以及"互不干涉内政"。在梵蒂冈办事的高级人员多半来自欧洲,他们不熟悉中国的历史,听到这样的话,不免踌躇,不放心同中国政府进行对话。我却以为,如果有朝一日中梵果然建交,中国方面并没有放弃这条政策的理由。但是,如果梵蒂冈不懂中国政府的语言,那麽中国政府可懂得我们天主教徒的信仰吗?依我的观察,也不见得。原来,在我们天主教徒的心目中,"中梵建交"这句话里的"梵蒂冈"一词,并不指地理上的
"梵蒂冈城国",而是指全球各国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 ──"圣座"。"圣座"是普世天主教会合一共融的基础,它与各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主要是为照顾在这个国家里天主教徒的宗教生活;而它与在这个国家里天主教会的联系,纯属精神层面,对当地社会有益无害。从前英国曾不容忍天主教徒,怪他们沟通外国;美国曾不信任天主教徒当总统,怕他服从罗马教廷;在今日政教分离的民主国家里,这样的心态已不复存在。我祝望,开放後的中国也不再怀有类似的成见了。
呼吁我们国内的教会的修和与合一
关於教宗对我们国内的教会的修和与合一的呼吁,我也觉得,国内国外的反应不同。在国内,对这个问题讨论得比较详尽的是陈天祥神父。他曾用"老渔翁"的笔名撰写了《看得真些,爱的深些》的文章,托人寄给我们,要我们播送。我们立刻将它分期播送了。後来我们又在《听众来信》节目里重新播送几次,并且把它们登载在我们的网站上。陈神父的文章可以代表我们国内多数神长的意见。他写这篇文章是出於亲身经验和实地考察,所以文章中的话可以说句句真实,完全可靠。但是,我们曾在《听众来信》节目里指出它的缺陷,因为它仍旧局限於当时国内教会的情势,用"地上从地下"或"地下从地上"的 畴,来讨论国内教会的合一问题。由於"地上从地下"或"地下从地上"都解决不了上述的问题,陈神父竟提出了"和平共存"的第叁条路线。
目前,我们正在收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就任以来所发表的向我们中国教友的讲话,准备把它们登载在我们的网站上。我们浏览教宗的讲话,没有看到"地上从地下"、"地下从地上"以及"和平共存"的字样。教宗谈到我们国内教会的"修和"与"合一",往往同时强调"悔改"。悔改使人与天主重归和好。在现行的天主救世计划中,人与天主的重归和好有赖於教会圣事性的服务。教会为罪人赦罪,使他与天主重归和好之际,同时也使他回到教会团体,与教会团体内的众兄弟姐妹们修和。在我们国内的天主教会,曾经过长期的剧烈迫害,它的成员有的坚持信德,忍受了种种折磨,甚至捐身殉道;也有的委曲求全,在不同程度上背弃过信仰。教宗屡次表示他对前者的敬仰,但是他从未放弃对後者怜悯和关怀。他说:"我天天为在中国的教会祈祷"。借用耶稣所讲的一个比喻,教宗对我们国内教会的修和与合一的呼吁,不但要求那小儿子的悔改、回家,而且也希望那长子对弟弟的修好、和睦。
以上是我们的基本立场。我们站在这个立场上,处理我们收到的听众来信,我们把它们陆续发表在《听众来信》这一系列节目里,就它们所提及的种种问题,说出我们的意见,供给主内的兄弟姐妹和祖国同胞参考。我们说过,我们发表的听众来信并不代表本节目部的立场;我们说出的意见,也不是教廷任何部门的指示。《听众来信》这一系列节目,不过是一种服务,是搭在我们的听众与罗马教廷之间的一座桥梁,其目的是便利双方互相来往,彼此沟通,达到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