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基督信徒
|
巴西略
* 331 +379
東方教會隱修院的創始人、教父、 聖人
「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聖經上這樣記載。從此以後,不斷有人跟隨基督,離棄世俗,去度修道、祈禱的生活。聖巴西略就是其中之一。
巴西略在東方文明上的貢獻,好比本篤在西方文明上的成就。他所撰寫的修道生活規則,是後來東方教會各修道院規則的楷模。他比本篤早了一百五十年,後者肯定向他學習不少事。
巴西略的創舉之一,是把修道院與學校聯在一起。我要舉一個故事來說明這「聯在一起」的重要性。
海因里希•哈勒是舉世聞名的攀登高山者。一天,他在西藏一座寺廟的花園和一個佛教僧侶談天。正在談天時,空中飛過一架螺旋槳推進的飛機。那是 1947年,在當時的西藏這還是稀有的事。海因里希•哈勒驕傲地說︰「在我們歐洲現在已使用噴射器推進的飛機。比你們這樣的老爺飛機要快一倍﹗」僧侶望著他嗤笑道︰「請問用處何在?」
這則真實的故事說明了教育的雙重任務︰授予技術知識(怎樣作)和指示人生意義(是為什么用處)。
學校教學生「怎樣作」︰怎樣寫字,怎樣讀書,怎樣認識地理,怎樣學得一種技藝等等。但是學生並不是奴隸,並非只要知道怎樣作,為社會賣力而已。學生是自由的人,他們有權利知道「是為什么用處」︰為什么他們應該工作,他們的生命有何目的。
在修道院的環境中,學生們學習的是第二類的知識。他們參與宗教禮儀,看見修士們祈禱和工作的榜樣,便自然而然地領會︰天主創造他們原來是為叫他們愛天主並且彼此相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