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利瑪竇神父與中國

七、利瑪竇神父在南京──論學闡道

  一五九七年,視察員范禮安任命利神父為耶穌會中國傳教區的會長,命他前北京,做久居的打算。
利神父於是隨同禮部尚書王忠銘一起進京。他是利神父以前認識的一位朋友,最近升了尚書,正預備由南昌前往南京上任,到任後還要前去北京給皇帝祝壽。利神父請淮了與他同行,王尚書還備妥了奏請皇上召見利神父的奏章。
然而,此行各方面皆不順利。雖然也到達了北京,但是從前在廣東、江西等地認識的官員,以及王尚書所引見的朝廷大臣,都不願協助,利神父只好返回南京。
在回南京途中,利神父先到了蘇州,希望能拜訪到瞿太素,跟他商議設法在江蘇建一座教堂。可是打聽之下,得知瞿太素已去了丹陽,於是又轉往丹陽,才與瞿太素見到面。這一程,經過幾個月的奔波,心身交疲的利神父竟生了一場大病。在瞿太素的細心照料下,費了個把月的工夫才逐漸康復。
他們決定要在蘇州建堂。因為擔心這事容易引起南京某些人的疑忌,所以就打算好,先去南京請求王忠銘尚書的批准。就在兩人剛要踏進南京東北城門時,利神父突然呆住了,兩眼瞪著城門,說不出話來。這不就是四年前,睡夢中看到的那幾個城樓中的一個嗎?立時,利神父知道天主願意他建堂的地點不在蘇州,他應留在南京,繼續為天主聖化中華的使命奮鬥。
利神父終於在南京建了新堂。在新居裡,他展示出預備向皇上進貢的物品。南京的官貝和名士,有許多人都前去參觀欣賞,他就乘機向他們講授西洋的學術。去聽講的人逐漸增多。利神父在講學和與人談話時,也常常涉及西洋風土人情,還直接介紹天主教的教義。如此天主教教義慢慢在與中國士大夫的交接來往中傳開了,也有些讀書人開始信從了。
前在肇慶所繪的「山海輿地全圖」早已流傳到了南京,南京的士大夫們也很喜歡和利神父討論天文地理。
那時,南京城中有一位名叫李本固的讀書人,篤信佛教,常常詆毀儒家學說。他聽說利神父居然讚佩孔子,很不以為然,想親自見見這位洋人。一連三次的邀請都被利神父婉辭了,因為利神父知道去了不免要發生一場激烈的辱槍舌戰。可是對方一再邀約,也不好大失禮;最後只有勉強赴約了。
相會的那天,李本固還請了一大群賓客作陪,其中最惹眼的一位就是在金陵鼎鼎大名的三淮和尚。首先大家只是盡情地談文論詩,豈料三淮和尚話鋒一轉,大談起人性善惡的問題來了。客人中有贊成性善的,有贊成性惡的,也有主張善惡來自先天氣質之純濁因素的。大家你來我往,莫衷一是,辯論的好不熱鬧。利神父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不說什麼,大家還以為談得太深奧了,他沒有抓到要領。最後,有人追問神父,希望他也發揮一點意見,他這才慢條斯理,從容不迫地把在座各位客人不同的見解一一複述,詳加分析講評。他更針對三淮和尚所說「人性不善不惡」的理論加以批駁:「萬物都是上天所造,人性也來自上天。上天為神明,是至高之善。人性與上天的性理既是相同,人性怎麼可能是不善的呢?」
這一次論學問道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南京城。大家對利神父的才智學問更加景仰,就連李本固的學生中,也有許多來向利神父請教。利神父耐心的給他們解釋萬物的由來,申論天主是造物的主宰。後來,他把和李本固學生答問的內容記下,編成一篇文章,做為「天主實義」的一部分。
不久,南京地區的教友逐漸增加,利神父希望能到北京晉見皇帝的心願也跟著愈來愈急切,因為唯有見到皇上,請准教士在中華境內自由傳教,基督福音才能更順暢地推展傳揚。受愛情和傳教熱忱的驅策,利神父經多方的努力策劃,終於在一六OO年,帶著新到的龐迪我神父由南京動身,啟程前往北京了。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