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甲年 主日讀經 【資料庫】

  常年期第六主日
德15:15-20;格前2:6-10;瑪5:17-37

「主日彌撒讀經」封面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本主日的禮儀將山中聖訓的重要一段呈現在我們面前,這一段講的是法律的完成。耶穌闡明,他來不是為廢除法律或先知,而是為成全,即為將我們帶到超越法律要求的境界。的確,我們應該了解他所說的完成的意義。第一篇讀經為福音做準備,講到遵守誡命。第二篇讀經雖說與其他兩篇沒有直接聯繫,但也可以看出一個聯繫:保祿宗徒寫給格林多信友的第一篇書信中談了基督的智慧;確實如此,基督的智慧在耶穌的講話中也表達出來。

德訓篇的段落在人性自由,在我們遵守誡命的能力上下了功夫。作者說:"假使你願意,就能遵守他的誡命;成為一個忠信的人,完全在於你自願。"天主把我們造成自由的人,就是說我們有能力說是或不是,有能力接納祂的意願或把祂的意願關在門外。

德訓篇上說:"他在你面前安放了火與水,你可以任意伸手選取。"我們的自由有極嚴重的後果:真是"生死都在人面前;人願意哪樣,就賜給他那樣。"

我們應該覺悟到我們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如果這些決定是按照天主的意願做出的,那麼我們就會走向正面的方向,走向生命,我們就會有安寧、和平及喜悅,然後與天主永遠結合,因為天主的意願是愛,是創造和救贖。相反,如果我們順從邪惡的誘惑,如果我們本著利己主義者的態度來生活,我們就走向死亡,正如保祿宗徒所說的,使我們走向腐朽的塵世生命的方向。我們的人性遭破壞,不再有安寧、喜悅,只有各種思想混亂和不愉快,然後永遠與天主分離。

因此,我們應當意識到這種處境。我們是自由的,意思是說,我們能夠獲得越來越大的內心自由,或者可以一點一點地摧毀我們的自由。事實上,凡是犯罪的,就是罪惡的奴隸(見若8:34)。

顯然,我們一旦開始染上惡習,就成了惡習的奴隸並失去我們的自由。今日社會中吸毒使人成為奴隸的例子尤其普遍,可是,每件罪惡都像吸毒一樣。凡是開始吸毒的人都以為是為了自己的益處和幸福而運用自己的自由。但是他逐漸地成了毒品的奴隸,再也無法擺脫它。他要找到錢買毒品,以致到了犯嚴重殺人罪的地步。可見,吸毒的生活是一種可怕的奴隸狀況。

耶穌來是為了解救我們,因為他願意我們更加自由,他說:"我來不是為廢除法律或先知,而是為成全。"他為我們指出了真正自由的路:是一條順從天主善意、不僅在外表,也從內心懷著敬愛去遵守祂的法律的道路。

我們在愛中找到真正的自由。只有付出愛的人才真的是自由的,甘心情願地做必須做的事;甚至在愛的驅使下,比所規定的做得更多。

耶穌說:"你們一向聽過給古人說'不可殺人!'誰若殺了人,應受裁判。"這是十誡裡的誡命。耶穌將它完成,意思是他要求針對包括內心在內的趨向仇恨的各種活動作出明確果斷的決定。他說:"我卻對你們說: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裁判。"

因此,耶穌對我們的要求比法律所要求的更多,他要求我們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為了打心裡不向憤怒讓步,不走上暴力道路,我們所要做的是,不僅放棄外表的,也要放棄內心的暴力,不允許在我們心內隱藏著對暴力的思念。

耶穌對與兄弟和好這一點要求的很嚴格,他不允許我們生活在缺乏理解、爭吵、不和的環境下,他更看重對抗使我們呈現給天主的祭品分裂的一切力量。今天的福音讓我們看到了他所提出的對兄弟的愛是多麼重要啊;耶穌說:"你若在祭壇前要獻你的禮物時,在那裡想起你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禮物留在那裡,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

在這裡,耶穌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宗教獻禮的情況,說先停下這個本身將我們引向天主的舉動,然後再走上與我們的兄弟和好的道路。耶穌讓我們瞭解到,如果我們處在一種分裂的狀況下,懷著仇視弟兄的情緒來向天主獻禮,天主是不會悅納的。要是我們恭敬天主,我們首先應該將祂的愛迎到心中,並將這愛傳給我們的弟兄。耶穌對我們說:"趕快與你的對頭和解。"耶穌願意我們的心完全痊癒,真是一顆開放、善良的心,從各種仇恨和自私的情緒中解放出來。

從這段福音的下文我們也看出耶穌對人心的關切:他主張不僅要有外在的法律,也要有符合來自天主的愛的內在行動。他說:"你們一向聽說過:'不可姦淫!'我卻對你們說: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裡姦淫了她。"

耶穌吩咐我們遠離不符合天主聖意的各種情緒。他不滿足只禁止外表的舉止,也願意我們的心確實純淨,不屈服各種自私、邪惡的念頭。

在這方面,耶穌非常果斷,因為他談到反對立壞表樣,即反對犯罪的機會:"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沒有比這再堅決,再嚴格的要求了。若是對我們生命極珍貴的眼睛成了犯罪的機會,就必須剜出它來,把它扔掉。當然,耶穌說的是形象化的語言,指出了在對抗罪惡方面我們應有的果斷態度。耶穌解釋說:"喪失你一個肢體,比你全身投入地獄裡,為你更好。"

耶穌又以右手為例重複了同樣情形,右手通常較靈巧,因此生命更離不開它。若右手使人跌倒,砍下它來,將它扔掉。耶穌這樣做為使法律成全,要求我們以十分果斷的方式拒絕各種誘惑。

耶穌也要求我們誠懇。他說:"你們一向聽過對古人說:'不可發虛誓!要向上主償還你的誓願!'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總不可發誓,不可指天,因為天是天主的寶座;不可指地,因為地是祂的腳凳;不可指耶路撒冷,因為她是大王的城市;也不可指你的頭發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白或變黑。"如果我們一向誠實,並在言行舉止上體現出來,發誓便失去它的作用。此處,耶穌再次要求我們在心中有一個十分果斷的態度,即有言行一致的誠實態度。

做到這一切並非容易,但是耶穌也賜給我們朝這一方向行走的力量。他不滿足只給我們定下誡命,他來到世上是要把他的恩典賜給我們,這個恩典不僅幫助我們,也實實在在地賜給我們十全十美地遵守天主意願的喜悅,這個意願就是對祂完美的愛和對兄弟慷慨的愛。

這就是基督信仰的智慧,這個智慧會令人覺得奇怪,因為在世界上所盛行的是一套截然相反的原則。塵世認為,幸福是與邪惡共存的,是尋求私利,不惜傷天害理而得到的。基督信仰的智慧則要求與暴力、謊言和各種利己主義以及惡念徹底決裂。

保祿宗徒告訴我們,有了這個智慧我們就會得到美好的事物:"天主為愛祂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如果我們沿著耶穌指出的道路走,我們就定能獲得平安和內心的喜悅,在愛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