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資料庫
你想活出信仰嗎?
29 召喚與理解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十分慎重的再次聲明:信仰是一種「召喚」而非僅是「理解」。上面已說過,信仰之實踐與信仰之理解,並無直接關連,換句話說:徹底的了解信仰,並不一定等於徹底的實踐信仰。對基督徒來說,尤其對接受啟示的天主教徒來說,信仰畢竟是一種「召喚」,既是召喚,必須有人「叫」我們才行,沒有人叫,我們怎能聽到;聽不到又怎能去相信﹖英國大主教紐曼曾這樣說:「上主要人類積極地承認、接受、並主張信仰他的這件事是真的;但這個﹃真﹄,並非出於內在理由,而是因為它是神聖的……」我們相信天主,並非出於信仰的內在理由,而是因為上主是神聖的,他不能騙人,更不能被騙。

信仰出自召喚,只有天主召喚我們時,我們才能進入信仰之窄路。關於這點,古經及新經都一而再地說得很清楚:

-「我是上主,提名召叫了你。」〈依四五3〉

-「雅各伯啊,我所召叫的以色列﹗」〈四八12〉

-「我呼喚了你們,你們竟予以拒絕」〈箴一24〉

-「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瑪九13〉

-「為使天主預簡的計劃堅定不宜,且為顯示這計劃並不憑人的行為,而只憑天主的召喚,因此……」〈羅九11〉

-「你們是忠信的,因為你們原是由他所召,為同他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合而為一。」〈格前一9〉

-「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意旨蒙召的人,獲得益處;因為他預選的人,也預定他們與自己的兒子的肖像相同……」〈羅八28∼30〉

聖經中有關此類所謂「預選」「蒙召」「召喚」等字,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這裡我不想討論「命運注定論」〈Predestination〉,也不想談聖寵與自由意志之間的關係,因為這些理論都相當抽象,對我們的實際宗教生活,並無多大助益。

我之所以要特別提及召喚,因為宗教信仰的對象,畢竟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實踐信仰生活,也必須借助超自然的神力。但我們又必須同時接受一個事實,即這種「神力」幾乎俯拾皆是,處處都在,只要你願意,天上的神恩,會源源不斷地湧向你心中:「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就必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路十一9∼10〉耶穌並告訴我們,天父像一位仁慈的父親,他正在那裡等著我們開口,好滿足我們的願望。他說人間的父親,當兒子求餅時,絕不會給他一塊石頭,求魚時,也不會給他一條蛇,「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在天之父,有不更將聖神賜與他的人嗎?」〈路十一11∼13〉

天主待我們雖如慈父,但我們若不接受他的邀請,設法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好信徒,他的懲罰也相當嚴重。他曾以婚宴的比喻警告我們,若我們拒絕他的邀請,高高興興地去赴婚宴;或去了竟毫無準備,連婚宴禮服也不穿,他將動怒生氣,將把我們「拋棄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裡有哀號與切齒。因為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瑪廿二1∼14〉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