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基督信徒的慶典
|
堅振是天主教會的七件聖事之一。但是它不像聖體和聖洗,在四部福音中沒有直接的記載。在新約聖經中第一次直接提到這件聖事的存在,是在耶穌升天後,初期教會施行這件聖事的時候。宗徒大事錄有兩段明確地記述這樣的行動。一段是︰
「當時,在耶路撒冷的宗徒聽說撒瑪黎雅接受了天主的聖道,便打發伯多祿和若望往他們那里去。他們二人一到,就為他們祈禱,使他們領受聖神,因為聖神還沒有降臨在任何人身上﹔他們只因主耶穌的名受過洗。那時宗徒便給他們覆手,他們就領受了聖神。」
另一段所記述的事,發生在厄弗所,當事人是聖保祿宗徒。宗徒大事錄記述說︰
阿頗羅在格林多的時候,保祿走遍了高原地帶後,來到厄弗所,遇見了幾個門徒,向他們說︰「你們信教的時候,領了聖神沒有?」他們回答說︰「連有聖神,我們都沒有聽過」。保祿說︰「那麼,你們受的是什麼洗」,他們說︰「是若翰的洗」。保祿說︰「若翰授的是悔改的洗,他告訴百姓要信在他以後來的那一位,就是要信耶穌。」他們聽了,就因主耶穌之名領了洗。保祿給他們覆手,聖神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講各種語言,也說先知話。他們一共約有十二人。
《天主教教理》開門見山,直接聲明堅振與聖洗和聖體共同構成基督宗教的入門聖事。
1285 聖洗聖事、聖體聖事及堅振聖事構成基督信徒加入教會首先領受的三件聖事,它們之間的連貫性應予以保持,所以照禮儀規章上指出的應向信友講明領堅振之所以必要是在于鞏固聖洗聖事所付聖寵。實際來說,因了堅振聖事,領過洗的人與教會更密切的連結在一起,享有聖神的特別激發鼓勵,更有義務以言以行去宣揚保衛信仰,做基督的真實証人。
然後,《天主教教理》便分五點介紹這件聖事︰一、救恩史中的堅振聖事,二、堅振聖事的記號與禮節,三、堅振聖事的效果,四、誰可以領受堅振聖事,五、誰可以施行堅振聖事。這五點的篇幅長短很不相同。今天我們只限于介紹其中第一點。我們依照《天主教教理》的編輯慣例,分別從聖經的記載和教會的傳統兩方面著手,闡述堅振聖事的起源和發展。
聖經上的記載
聖經上曾有「聖神降在默西亞身上」,「降在全體默西亞子民當中」,以及「覆手」和「傅油」這樣的字句。我們可從這樣的字句中認出聖經對堅振聖事的逐步啟示。
「聖神降在默西亞身上」
1286 在舊約時代,天主藉依撒意亞先知對萬民期待的默 西亞及他的救贖使命這樣講過︰「吾主上主的神臨到我身上,因為上主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苦的人傳報喜訊,治療破碎了的心靈,向俘虜宣告自由,釋放獄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耶穌在約旦河接受聖若翰的洗禮的時候」天為他開了,他看見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的上面,又有聲音由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就這樣証實了他是預許的默西亞天主之子。他因聖神降生為人。他的整個生活和所有使命都是在與「天主無限量地賜與他的聖神」 的完滿的共融中進行的。
「降在全體默西亞子民當中」
1287 聖神的圓滿的降臨不僅限于默西亞一人身上,也應該充盈洋溢到全體默西亞子民當中。厄則克耳先知早已預言過了。他曾代表天主發言說︰「我要在你們身上洒清水,潔淨你們,滌除你們的各種不潔和各種偶像。我還要賜給你們一顆新的心,在你們五內放上一種新的精神、要從你們的肉體內除去那鐵石的心,換上一顆血肉的心。我要使我的神進到你們五內,使你們遵從我的法律。」耶穌更接二連三地許下聖神的沛然降臨,這諾言先兌現在他復活那天。當時他對門徒說︰「愿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他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罪,就給誰存留。」以後,在五旬節那天同一諾言更奇異地實現了。據宗徒大事錄的記載,當時宗徒充滿了聖神開始「講論天主的奇事」,聖伯多祿宣布說,聖神這樣沛然傾注在宗徒身上,意味著先知所預言的默西亞時代的來到。宗徒大事錄補充說,當時聽了宗徒的宣講而相信,并領受聖洗的人,也「領受聖神的恩惠」。
覆手
1288 從這時期開始,為了實踐基督的意愿,宗徒慣常把手覆在慕道皈依者的頭上,灌注給他們以補充領洗聖寵後應具有的聖神神恩。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希伯來書在論基督的初級教理時,同時提到了「洗禮和覆手」。天主教會向來把這個覆手禮視作堅振聖事的起源,這是很有根據的。藉著堅振聖事,五旬節的恩寵永久保留在教會中。
傅油
1289 不久以後,為更能顯示聖神的恩賜,在覆手禮之外又加上了傅香油禮。香油,西語克利斯摩,與基督信徒在西語稱做克利斯蒂亞諾恰好相合。因為在西語中,克利斯蒂亞諾原有傅過香油的意思。這名字起源於耶穌本人,他被稱為「基利斯督」,因為他是「天主以聖神和德能像香油般地給他傅了的」。這傅油禮在東、西方教會里一直流傳到今天。所以在東方教會里這件聖事稱做「傅油聖事」,而西方沿用的「堅振」一詞,有批准証實受洗的效果的意義,它完成皈依基督的入教程序,堅定聖洗聖事所賦給的聖寵,并使領了洗的人充分享有聖神的恩惠。
教會的傳統
接著新編天主教教理便繼續介紹堅振聖事在東西方教會傳統中的沿革。它這樣闡述說︰
在初世紀,堅振與洗禮原來常同時舉行。
1290 在初世紀,堅振與洗禮常同時舉行。依聖西普里亞諾的說法,是一件「雙重的聖事」。但時間久了,問題漸趨復雜︰嬰兒的洗禮日見增加,幾乎一年之中,天天都有,同時鄉村的教堂漸漸加多,教區的面積漸形增大,主教也不能在每次施行洗禮的時候到場。在西方教會,因為人們希望由主教來完成洗禮,兩件聖事因此暫時就分開了。東方教會為保持兩件聖事合一,只好把堅振聖事交由授洗的司鐸去施行。但該司鐸用的香油仍是由主教祝聖的。
一種羅馬教會的習慣,使西方教會有今日的發展。
1291 一種羅馬教會的習慣,使西方教會有今日的發展,那就是聖洗聖事後的兩種傅油禮︰第一次傅油是由聖洗池出來,立刻由主禮司鐸傅油,第二次傅油是由主教施行,以完成整個傅油禮︰主教蘸香油,在教友額頭上划十字聖號︰這表示受洗人參加基督的先知、司祭及王者的職務。如果受洗的是成年人,兩次傅油禮就一次舉行。這一次就是堅振聖事。
東方和西方教會對堅振聖事有不同著重。
1292 東方教會的做法主要強調教友入門禮的一貫性。西方教會的做法則更顯然著重於新教友與主教的共融,主教有本分保証并維持教會的至一、至公和從宗徒傳下來的特性。因此他是本地教會與由宗徒所傳下來的教會之間的聯系。
內容要點
1315當時,在耶路撒冷的宗徒,聽說撒瑪黎雅接受了天主的聖道,便打發伯多祿和若望往他們那里去。他們二人一到,就為他們祈禱,使他們領受聖神,因為聖神還沒有降臨在任何人身上,他們只因主耶穌的名受過洗。那時,宗徒便給他們覆手,他們就領受了聖神。
1318 在東方教會,這件聖事是在領洗後立時領受的﹔接下去是領聖體,這項傳統強調三件入門聖事的一貫性。在拉丁教會里,慣常給開了明悟的孩童付堅振,這種權柄保留給主教執行,這表示這件聖事鞏固教會內各成員間的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