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基督信徒的慶典
|
聖洗、堅振和聖體是基督宗教的三件入門聖事。我們已在以 前幾次的「基督信徒的慶典」節目里介紹了聖洗和堅振聖事,從今天起我們要談聖體聖事。
《天主教教理》分七點討論這件聖事。七點的篇幅參差不等。 今天我們一次介紹兩點,其標題是︰一、聖體聖事是教會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二、聖體聖事有什麼稱呼。
在談到這兩點之前,《天主教教理》先約略說明聖體聖事在三件入門聖事中的地位,及其與基督逾越奧跡的關系。
聖體聖事在三件入門聖事中的地位
聖體聖事完成基督信徒入門過程。
1322 聖體聖事完成基督信徒皈依入教的全部程序。那些因聖洗聖事承受司鐸尊威,經堅振聖事更肖似耶穌的人,因了聖體聖事與全體信友一起參與同一的吾主耶穌的祭獻。
聖體聖事與基督逾越關系密切,它是愛的聖事。
1323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憲章闡發這至聖聖體奧跡 說︰「我們的救主,在他被出賣的那一夜,在最後的晚餐中,建立了他的體血感
恩祭獻,藉以永留十字架的祭獻於後世,直到他再度來臨,并把他死亡與復活的 紀念,托付給親愛的淨配︰教會。這是仁愛的聖事、統一的象徵,愛德的聯系,逾越
的宴會,在這宴會上基督是我們的食物,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丰滿的恩寵,并賜 給我們日後永生榮福的保証。
聖體聖事:教會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
1324 大公會議的教會憲章稱聖體聖事為「整個基督信 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司鐸職務與生活法令予以注釋說︰「其他聖事,以及教會的一切工作和傳教業,都與聖體互相關聯,并導向聖體。因為至聖聖體含有教會的全部精神財富,就是基督自己,他是我們的逾越節羔羊。」
聖體聖事是我們與天主共融合一的有效標。
1325 大公會議以後,教廷聖職部又頒布訓令,繼續闡明聖體與教會的關系說︰「教會之所以是教會,在於他領受了天主的生命,并體現了天主子女的團結合一。這兩點都表示在聖體聖事中。在這件聖事中我們發現︰一方面天主在基督內聖化世界的工程達到了頂峰,另一方面人在天主聖神的庇蔭下向基督以及天主聖父獻出了最崇高的敬禮。」
聖體聖事讓我們預先享有來日永生。
1326 再說,在舉行彌撒聖祭時,我們已同天鄉的禮儀融匯在一起,預先享有了聖保祿宗徒所說的「天主成為萬物中的萬有」時代的永生。
聖體聖事是我們全部信仰的撮要。
1327 總之,聖體聖事是我們全部信仰的撮要。聖依肋內說得好︰「我們的想法符合聖體聖事,反過來說,聖體聖事也適應我們的想法。」
聖體聖事有什麼稱呼?
《天主教教理》首先聲明聖體聖事是奧跡,各種稱呼都無法說盡它的奧妙。
1328 在聖體聖事內蘊藏著發掘不盡的寶藏。人們盡管給它不同的名稱,也難喻其奧妙於萬一。每個不同的名字,只能表示部分象徵而已----
接著《天主教教理》列舉若干名稱,把它們歸為七類,分別予以討論。第一類是「謝恩」。
1328 西文「EUCHARISTIC」原有謝恩,祝福的意思。聖史路加記述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建立聖體聖事的動作說︰「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掰開,遞給門徒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的,你們應行此禮,為紀念我。」瑪竇福音記載這段史實的筆觸略有不同。他說︰「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掰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去吃罷!這是我的身體。」「祝謝了」和「祝福了」都是從西文「EUCHARISTIC」衍生出來的意義。它們使人聯想到猶太人特別在進膳時,慣用的頌贊禱詞,有稱贊和感謝天主創世、贖世和聖化人類的妙工的意思。
其次是「主的晚餐」、「掰餅」和「感恩團聚」。
1329 聖體聖事又稱做「主的筵席」或「主的晚餐」,因為這是同吾主耶穌在受難前夕與他的門徒們共進晚餐有關,并且又是將在天上的耶路撒冷擺設羔羊的婚宴的前奏。
又叫做「掰餅」,因為這是猶太人進食的禮節。耶穌常以主人的身分來把餅祝福了,分賜給周圍的人食用,特別是在最後晚餐的時刻,他依照這種禮節建立了聖體聖事,也是由于同樣的舉動,在耶穌復活之後,門徒們認出了耶穌﹔初期教會的信友也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他們的經常團聚。聖保祿宗徒曾寫信給格林多的信友說︰「我們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豈不是共同結合於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掰開的餅,豈不是共同結合於基督的身體嗎?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然眾多,只有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聖保祿宗徒的這席訓話,也是以「掰餅」這個名字為依據的。
同樣聖體聖事也可稱做「感恩團聚」,因為,由於舉行聖體聖事而團聚一總信友,這是教會的有形標記。』
聖體聖事又稱做「紀念」和「祭獻」。
1330 聖體聖事又稱做紀念。所謂紀念就是紀念主耶穌的死亡與復活,聖保祿宗徒很強調這點。他曾向格林多信友這樣敘述主的晚餐︰「這
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了」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掰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該這樣做,為紀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做,為紀念我。」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
又稱做聖祭,因為它是救主耶穌唯一祭獻的重新實現,其中也包括了教會的奉獻。它也可稱為彌撒聖祭、贊頌的祭獻、屬靈的祭獻。羅馬彌撒經本稱它為「聖潔的祭品、無玷的犧牲,因為它完成舊約中的一切祭獻,遠遠超過它們。
聖體聖事也被稱為「神聖的禮儀」,因為教會的全部禮儀都集中在這件聖事上,為了同樣的理由,它也稱做「神聖奧秘」,有人也稱它「至聖聖體」,因為它是聖事中的聖事。這個名稱,特別是指隱藏在面酒形象下的耶穌聖體聖血。
我們中國老教會向來所說的「領聖體」,原來也指聖體聖事,今日台灣和香港的知識份子喜歡根隨西方的言語習慣把它改稱做「共融」
。
1331「領聖體」,在西方語言中原是共融,因為領聖體使 我們同耶穌的聖體聖血合而為一﹔又有人稱之為「聖的事物」,所謂「聖的事物」,就是宗徒信經中所說的「諸聖相通功」的原始意義。此外還有「天神之糧」、「天上神糧」、「 常生之藥」、「臨終路糧」等稱呼。
我們最熟悉的稱呼則是「彌撒」。
1332「彌撒」一詞有遣發和授予使命的意思。舉行聖體聖事之所以稱做彌撒,是因為信友團聚舉行聖體聖事參與天主的救世工程,禮儀完結,主祭遣發他們到日常生活中去承行天主的旨意,善盡各自的本分。
內容要點
1406 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生活的食糧,誰吃了,就不死。誰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必得永生,他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
1407 聖體聖事是教會生活的核心和頂峰。因為藉著這件聖事,基督偕同他的教會和全體信友都有分於他一次奉獻給聖父而永久存在的十字架的贊頌和感恩祭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