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丙年 主日讀經釋義

將臨與聖誕期
將臨期第一主日"基督信徒的警惕"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一主日

我們天主教會禮儀上所應用的年歷,是從將臨期開始。「將臨」兩字的意思,是指「有一日」或「有一位」快要來到。據將臨期彌撒中的頌謝詞和頌謝詞的解釋,「那一日」有兩個意思:一指耶穌第一次來臨的「那一天」,二指耶穌再次來臨的「那日」﹔而「那一位」則是耶穌基督本人。將臨期第一主日至12月16日的頌謝詞這樣說:

基督第一次來臨時,屈尊就卑,降生成人,完成了你預定的計划,并為我們開辟了永生的途徑,使我們在他第二次光榮地來臨時,終能獲得我們日夜期待的恩許。

將臨期12月17至24日的頌謝詞也這樣說:

童貞聖母以無比的慈愛養育了先知所預言的基督﹔若翰報告他的來臨,并指出他已在人間。基督使我們准備慶祝他誕生的奧跡,正是要我們清醒祈禱,歡躍贊頌,以期待他的再度來臨。

「清醒祈禱」和「期待基督的再度來臨」,是我們在將臨這節期內要作的兩項功課。將臨期第一和第二主日的彌撒禮儀特別著重在這兩點上。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一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舊約耶肋米亞先知書第33章第14到16節,聖保祿宗徒致得撒洛尼人前書第3章第12到第4章第2節,聖路加福音第21章第25到28以及34到36節。

讀經一里所說的耶肋米亞在猶大亡國、人民流亡到巴比倫時期,執行了先知任務﹔他一生受盡了憂患。讀經一記載了他講的一個預言。那是在公元前587年。當時耶路撒冷淪陷了,居民流落四方,一般人對祖國的復興已不抱希望。于是耶肋米亞先知發表預言,喚起同胞們的信心。他給他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默西亞來臨的遠景,使他的同胞們記得天主向他們的祖先所作的諾言。天主曾許給亞巴郎,說:「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他曾打發納堂先知告訴達味聖王說:「你的家室和王權,在我面前永遠存在,你的王位也永遠堅定不移。」因此耶肋米亞先知推演預言,說:「天主必為達味興起一枝正義的苗芽」﹔又說:「在那日子,猶大必定得救。」

讀經一這樣記載說:

上主說:「日子將到,我要實踐諾言,賜福給以色列和猶大的家族。在那日子和時刻,我必為達味興起一枝正義的苗芽,在地上執行公道和正義。在那日子,猶大必定得救,耶路撒冷必能安居樂業,這城的名字將是:『上主是我們的正義。』」(耶33:14-16)

耶肋米亞先知所預言的一枝正義的苗芽,就是後來的耶穌。聖路加福音在敘述天使加俾額爾向童貞女瑪利亞報喜時,就是援引了這預言來記錄天使的話,說:「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你將懷孕生子,并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他將是偉大的,并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達味的御座賜給他,他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他的王權沒有終結。」 本主日彌撒的福音記載的是耶穌傳教時的一次宣講。內容可以划分為兩段。在第一段中耶穌借用舊約達尼爾書中所描繪的人子的形象,來預言他日後的再度來臨。在第二段中耶穌強調他來臨的日子的不可預測,因此囑咐他的信徒應當警惕,時時醒寤祈禱。

本主日福音這樣記載說:

耶穌對門徒們說:「日月星辰將有異象﹔地上各國將因為海浪的呼嘯洶涌而驚慌失措。人們等著那要臨到世界的事,都嚇得要死,因為諸天的萬象也將動搖。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著大權能、大光榮,乘云降來。這些事發生時,你們當挺起身,仰起頭來,因為你們的救贖近了。」

「你們要小心!怕因為放蕩醉酒和顧慮俗世的生活,使你們的心昏沉下去。而那日子,怕像網羅般的突然臨到你們身上。因為那日子,要臨到整個地面上所有的居民。所以你們要醒悟,常常祈禱,好使你們有力量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并能站立于人子面前。」(路21:25-28, 34-36)

在讀經二里聖保祿宗徒也向得撒洛尼城的信友們宣講「時時醒悟祈禱以期待基督的再度來臨」的道理。得撒洛尼城位于愛琴海之北,在希臘的東北部。聖保祿宗徒傳教時,它已是一個「自由城」。那城里的信友絕大多數是外邦人,他們中有些是早已敬畏天主的人,有些則是才離開偶像皈依了天主的人。對于教義他們的知識還很淺薄,但是在宗教生活上他們卻常表現了基督信友當有的信、望、愛三種基本德行。聖保祿宗徒很賞識這個地方的教會,稱它為自己的「希望,或喜樂,或足以自豪的冠冕」。聖保祿宗徒寫信給他們的時候,得撒洛尼的信友正在遭受迫害,聖保祿宗徒本人不能前去探望他們,就派他的同伴弟茂德代行。他自己則寫信鼓勵他們,以基督再度來臨的道理堅定他們的信德。他說,他要他們在基督來臨時,無瑕可指。

讀經二這樣摘錄了他的話,說:

弟兄姐妹們:愿主使你們彼此之間的愛情和對眾人的愛情增長充沛,就像我們對你們的愛情一樣。愿他堅固你們成聖的心,使你們在我們的主耶穌同他的眾聖者來臨時,在天主、我們的父前,是無可指摘的。 弟兄姐妹們,最後我們在主耶穌內,請求和勸勉你們:我們曾教導你們,怎樣以中悅天主的方式生活,你們也這樣做了,但是還要更向前邁進。你們原來知道,我們因主耶穌所給你們的教導。(得前3:12-4:2)

時時醒悟祈禱以期待基督的再度來臨,是每一個基督信徒在每一天都應該反省的道理。但是在將臨期,特別是對正在忍受迫害的信友們,這端道理尤其必須切記在心。

全能的天主,求你激發我們的心志,使我們切實履行正義,以迎接基督的來臨﹔并蒙召選,在你面前,獲享天國永福。以上所求,是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將臨期第二主日 "預備主的道路"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二主日

將臨期的意義是在期待基督的再度來臨。期待意味著忍耐,也意味著警惕,同時也要求為迎接所期待的人物或事件做出積極的准備。用聖經上的話來說,那就是「預備上主的道路」。

本主日、將臨期的第二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舊約巴路克先知書第5章第1到9節,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第1章第4到6以及8到11節,聖路加福音第3章第1到6節。讀經一和福音都談到「預備上主的道路」這一個課題。在讀經二里,聖保祿宗徒再次囑咐我們祈求天主賞賜我們「真知灼見」,這是為預備上主的道路所必須的。

巴路克是耶肋米亞的朋友,也是他的秘書。他們倆都生活在以色列人流亡巴比倫的艱苦時代。當時大部分流亡者對于天主的搭救失望了,他們認為天主藉亞巴郎所要完成的救世計划失敗了,猶太人似乎要滅亡了。巴路克先知駁斥這樣悲觀的思想,在他看來,猶太民族的前途仍是光明燦爛的。在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里,他以擬人的手法描繪耶路撒冷,給她脫去守喪的衣裳,讓她穿著華服,戴上冠冕,站在山頭上,眺望她的子女從東方到西方聚集攏來,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就這樣喊出了那「預備上主的道路」的口號。

讀經一這樣記載說:

耶路撒冷!請你脫去守喪、悲哀的衣裳,永遠穿著天主光榮的華服,披上天主正義的長衣,把永生者光榮的冠冕戴在頭上,因為天主要對天下萬邦顯示你的榮耀。天主給你起名,永遠叫「正義的和平」與「虔敬的光榮」。 耶路撒冷!請起來,站在高處,向東方眺望:看!你的子女奉聖者的命令,從西方到東方聚集在一起。他們喜形於色,因為天主終於想起了他們。他們曾離你遠去,由仇人押解步行,現在天主卻把他們給你再領回來﹔他們被人光榮的抬回來,像王子一樣,因為天主已下令夷平一切高山和永恆的丘陵,填平所有的山谷,使它們化為平地,讓以色列在天主的光榮下平安前行﹔森林和一切香樹要依照天主的命令,給以色列遮蔭,因為天主要在喜樂中,以他固有的仁慈和正義,在榮耀的光輝下,親自把以色列領回來。(巴5:1-9)

巴路克先知的預言,藉耶穌的誕生成為事實。先知若翰是耶穌的前驅﹔若翰才誕生,他的父親匝加利亞就充滿了聖神,給他預言了後來的任務說:「至於你,我兒,你將稱為至高者的先知,你要作主的前驅,為他預備道路,使他的百姓認識救恩,使他們的罪得到寬恕。」本主日彌撒中的福音敘述洗者若翰怎樣在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來到約旦河畔宣講悔改的洗禮,呼吁人們預備上主的道路。

福音這樣記載說:

凱撒提庇留在位的第十五年,般雀比拉多做猶太總督,黑落德做加黎利的分封侯,他的兄弟斐理伯做伊突肋雅和特拉克尼地方的分封侯,李撒尼亞做阿彼勒乃的分封侯。那時,正當亞納和蓋法做大司祭。天主的道,在曠野里授給了匝加利亞的兒子若翰。他於是來了,走遍了約旦全境,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到罪的赦免。正如依撒意亞先知書上所寫的:「曠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丘要鏟平﹔彎曲的路徑要修直﹔高低不平的,要削成平坦大道。凡有血肉的人,將見到天主的救援!」(路3:1-6)

上主的道路也是人的道路。天主來拯救我們所走的路,也就是我們去迎接天主、領受他的救恩,所要走的路。這條路是崎嶇不平、迂回曲折的。我們要怎樣填平和修直這條道路呢?在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二里,聖保祿宗徒告訴我們:我們必須知道辨別善惡,我們需要來自天主的「真知灼見」。

讀經二這樣說:

弟兄姐妹們:我為你們眾人祈禱時,總是懷著喜樂,因為你們從第一天起到現在,始終和我合作,宣傳福音。我深信,在你們中開始這項美好工作的那位,必將繼續完成它,直到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天主為我作証,我仰體基督耶穌之心,多麼深切地愛了你們。我為你們祈禱的是:愿你們互相愛護之心,能與日俱增,知識和灼見也日趨完備,這將有助于你們辨別是非,體悟至善,好在基督再來之日,能成為純潔無瑕,因耶穌基督而結滿正義的果實,以光榮贊美天主。(斐1:4-6, 8-11)

今天的基督信徒更必須知道辨別善惡,更需要天上的智慧。所以我們要誦念本主日彌撒中的集禱經,向天主這樣呼求說:

全能仁慈的天主,求你保護我們,不要讓俗世的繁雜事務,阻礙我們准備迎接你的聖子﹔并求你使我們充滿上天的智慧,時常追隨他,與他合而為一。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將臨期第三主日 "常常歡樂"

聖誕節快到了。在教會的禮儀中,記念過去,等於展望未來﹔准備慶祝耶穌的誕生,就是期待他日後的再度來臨。如果,在過去,耶穌的出身似乎平常﹔在將來,他的顯現則是威風凜凜的。他曾向他的門徒們說過:「在那些日子里,人子帶著威能和光榮乘云而來」,又說過:「在重生的時代,人子坐在自己光榮的寶座上時,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在教會的禮儀上,基督的再度來臨被稱為「光榮的來臨」。這意味著基督及其信徒們的最後勝利。這是所有基督信徒的堅定信念。

本主日、將臨期第三主日的彌撒禮儀給我們提出了兩點指示,教訓我們要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上述的信念。那就是:第一,常常喜樂﹔第二,隨時隨地實踐正義,承行天主的旨意。

本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舊約索福尼亞先知書第3章第14到18節,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第4章第4到7節,聖路加福音第3章第10到18節。

索福尼亞先知生活在公元前第七世紀。那時達味所建立的王國已分裂為南北兩國。索福尼亞在南國猶大的首都耶路撒冷執行先知的任務。當時猶大國民多數拋棄了對唯一真神的敬禮,而陷入對邪神偶像的膜拜,因此受到天主的懲罰。但是部分的猶大國民卻忠於祖傳信仰,他們終歸要脫免災難。所以,在舊約聖經中,他們被稱為「以色列的遺民」。

在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里,索福尼亞先知預言以色列遺民的終歸得救,并鼓勵他們喜樂歌唱,說:

熙雍女兒,你該喜樂!以色列,你該歡呼!耶路撒冷女兒,你該高興喜樂!上主已撤消了對你的判決,掃除了你的仇敵。上主,以色列的君王在你左右,你再不會遇見災難!那一天,人必對耶路撒冷說:「熙雍,你不要害怕,不要氣餒!上主你的天主與你同在,他是一位施救的勇士。他必因你而萬分喜樂,對你重溫他的愛情﹔他要因你而喜樂歌唱,像歡度慶節一樣。」(索3:14-18)

在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二里,聖保祿宗徒把我們基督信徒與舊約聖經中的以色列遺民等同起來,因此他鼓勵我們在主內常常喜樂,要心胸豁達,什麼也不要挂慮,因為基督快來臨了。

讀經二這樣記載,說:

弟兄姐妹們:你們應在主內常常喜樂,我再說一遍:你們應喜樂!讓眾人都見到你們的寬容忍耐。主快來了,你們不要有什麼挂慮,只應以感恩之心,在祈禱和請求中,把你們所希望的一切,向天主傾訴。那超越我們所能理解的天主的平安,將在基督耶穌內指引你們的思維與意志。(斐4:4-7)

「我信其日后從彼而來審判生死者」。這是說基督光榮的再次來臨,也有其陰暗的一面,因為基督是人類的救主,也是審判者。在本主日彌撒中的福音里,洗者若翰把他比作收庄稼的農夫,說「他手中拿著簸箕,要揚 他的麥場,把麥粒收入倉庫﹔把麥稈用不滅的火燒掉」。

本主日彌撒福音這樣記載,說:

那時,群眾問若翰說:「那麼我們當做什麼?」他回答他們說:「有兩件內衣的,要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要這樣做。」稅吏們也來接受洗禮,問若翰說:「老師,我們當做什麼?」他回答他們說:「收稅不可超過所規定的。」又有些兵士問他說:「那麼我們呢?我們當做什麼?」他回答他們說:「不要恐嚇,不要勒索,對你們的糧餉要知足!」 當時,百姓正在期待著,彼此心里揣度若翰也許就是基督。若翰便對眾人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授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強的要來,我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神和火給你們授洗。他手中拿著簸箕,要揚 他的麥場,把麥粒收入倉庫﹔把麥稈用不滅的火燒掉。」若翰還用其他許多勸言,向民眾傳報喜訊。(路3:10-18)

「常常喜樂」固然應該是我們基督信徒的處世之道,但是「警惕」也是我們基督信仰上的基本觀念。本主日彌撒中的領聖體後經,很適宜地表達了我們信徒面對基督再次來臨時所懷的且驚且喜的心情:

天主,求你廣施慈恩,使我們藉著剛才所領受的神糧,遠離罪惡,以迎接即將來臨的聖誕佳節。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阿們。

將臨期第四主日 "厄瑪奴耳"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四主日

聖誕節就在眼前了。本主日、將臨期第四主日的彌撒禮儀已集中在默想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同時也突出了貞女瑪利亞在人類歷史上的卓越地位。

愿蒼天遍 甘露,云端降下正義﹔愿大地裂開,產生救主。

請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這孩子將被稱為厄瑪努耳。

本主日彌撒中的進堂詠和領主詠,唱出依撒意亞先知這兩句著名的預言,把我們決然引入聖誕慶節的氣氛中。 本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舊約米該亞先知書第5章第1到4節,致希伯來人書第10章第5到10節,聖路加福音第1章第39到45節。

米該亞在公元前738年,開始執行先知職務。那時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攻陷,許多國民被擄去。這給先知極深的印象,因為他知道,這都是當政者與人民的罪過,才使國家遭到此種浩劫。北國滅亡後,先知希望南國猶大可以幸免,於是他去見希則克亞王,向他指出面臨的危機。但是南國人民不知覺悟,不悔過自新,最後也遭到亡國的厄運。雖然如此,先知依然堅信天主的仁慈,他屢次預言一部分的以色列子民,終歸得救。本主日彌撒中讀經一所記載的這篇預言,可說是最清楚,最明顯的。在這篇讀經中,米該亞先知預言了耶穌基督的誕生﹔他把耶穌比作牧人,說他將以天主的德能統治以色列,又說耶穌本人就是和平。

本主日讀經一這樣記載說:

上主這樣說:「厄弗辣大的白冷啊!你在猶大的城鎮中雖是最小的,但是,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里出生,來統治以色列,他源於亙古,從太初就存在。」 因此,上主將遺棄他們,直到那孕婦生下一個兒子。然後他弟兄中的遺民必將歸來,與以色列子民團聚。他必卓然屹立,以上主的能力,和天主之名的威權,牧放自己的羊群。他們將安享太平,因為他權力龐大,直達地極。他就是和平!(米5:1-4)

耶穌的誕生實現了米該亞先知所預言的天主聖子降生成人、救贖人類的奧跡。在這個奧跡的實現上,貞女瑪利亞曾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本主日彌撒中的福音里,洗者若翰的母親依撒伯爾得到天主聖神的啟示,認出瑪利亞是救主耶穌的母親。她特別稱贊瑪利亞的信德,說瑪利亞是有福的,因為相信了天主傳給她的話必要完成。是的,依撒伯爾說得對,藉著聖母瑪利亞的信德,天主的救世工程才得以實現。

本主日彌撒福音這樣記載說:

在那几天里,瑪利亞就動身,急急趕往猶大山區的一座城去。她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問候依撒伯爾。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問候,胎兒就在她腹中跳躍。依撒伯爾充滿了聖神,高聲說:「在女人中你該受贊美﹔你胎中的孩子,也該受贊美!哪里有吾主的母親前來看顧我的呢?因為,你問候的聲音一入我耳,孩子就在我胎中歡欣跳躍。那信了主對她說的話必將成就的,是有福的。」(路1:39-45)

耶穌的誕生和他的死亡與復活,具有同等的救世意義。在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二里,致希伯來人書的作者援引聖詠第40篇的話來發揮這個論點。耶穌一進入世界,就向天主獻上他的身體﹔但是耶穌的祭獻是屬靈性的,是以承行天主的旨意而完成的。

讀經二這樣說:

基督來到世上時,向天主說:「犧牲和素祭,你都不要,但你已為我准備了一個身體﹔全燔祭與贖罪祭,都不是你所喜歡的,于是我說:『看!我來了。』關于我,經上早有記載,主!我來,為承行你的旨意。」 基督首先說:「律法所規定的犧牲、素祭、全燔祭和贖罪祭,你都不要。」然後他又說:「我來了!為承行你的旨意。」因此,他取消了前者,而設立了後者。我們全靠這個「旨意」,藉著耶穌基督一次而永遠的奉獻自己的身體,得到了聖化。(希10:5-10)

耶穌在白冷城外的誕生已為他在耶路撒冷城外加爾瓦略山上將完成的祭獻開啟了序幕。在他的逝世,一如在他的誕生,聖母瑪利亞都擔當了天主分派給她的角色。為此,我們稱耶穌為我們的救主,也便奉瑪利亞為我們的母親。聖誕節即將來到,我們的心已經預見了教堂里和聖伯多祿廣場上的大小馬槽。我們瞻望馬槽中的童貞聖母和聖嬰耶穌,口誦本主日彌撒中的這篇集禱經向天父滿懷感恩之情地祈求,說:

上主,求你將聖寵傾注我們心中﹔我們因你天使的傳報,知道你的聖子降生人世,愿我們仰賴他的苦難和十字架,獲享復活的光榮。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聖誕期
耶穌聖誕子時彌撒

我今日生了你

「不要害怕!看,我報告你們一個關于萬民的大喜訊:救主今日為你們誕生在達味城里了,他是主、基督。這是給你們的標記:你們將要見到一個嬰兒,裹著襁褓,臥在馬槽里。」(路2:10-12)

這是耶穌誕生那夜一位天使通過在野外露宿、守夜看守羊群的牧人,向以色列民族和普世人類宣布的一個大喜訊。在今夜的彌撒聖祭中,我們的慈母聖教會也通過她的禮儀,給我們揭示了這個喜訊的內容,并說明了在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上的意義。

今夜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9章第1到3以及5到6節,聖保祿宗徒致弟鐸書第2章第11到14節,聖路加福音第2章第1到14節。

在讀經一里,依撒意亞先知預報達味家族中一位新王的誕生。這位新王有撒羅滿的智慧,達味的勇敢,諸聖祖和梅瑟的虔誠美德。他不像阿哈次或希則克雅那樣的任何一位歷史君王,他卻像那位生于貞女的厄瑪努爾,是一位未來的理想君王。他為王時,以色列民族將像從前在米德楊那天一樣,再次經歷天主解救他們的喜樂。

讀經一這樣說:

有一個嬰兒為我們誕生了,有一個兒子賜給了我們﹔他肩負著王權,他要被稱為奇妙的謀士、大能的天主、永恆之父、和平之王。他的王權不斷擴展,他的王國和達味的御座將永享太平,他要以正義與公平,鞏固維護他的王國,從現在直到永遠。(依9: 5-6)

如果說依撒意亞先知預言了一位未來的理想君王的誕生,聖保祿宗徒更將他宣布為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秘。在今夜彌撒中的讀經二里,聖保祿宗徒描述天主拯救世人的恩寵,并向他的得意弟子弟鐸,談到基督信徒為什麼當度聖善生活的問題,他說這理由是在于「天主拯救人類的恩寵已經顯示出來。」在聖保祿宗徒所采用的希臘原文中,「恩寵」和「顯示出來」這兩個說法,都是指一位君王的行為。「恩寵」指君王的垂青,「顯示出來」指君王的臨幸。但是聖保祿宗徒更接著聲明: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天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光榮顯現。」

今夜彌撒讀經二這樣說:

親愛的弟兄:請看,天主拯救人類的恩寵已被顯示出來﹔教導我們棄絕不虔敬的生活和世俗的私欲,而在現世過一個自律的、正直的和虔誠的生活,以等待我們所期望的幸福,就是我們偉大的天主和救主基督耶穌的光榮顯現。基督為我們奉獻自己,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洗淨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的真正選民,熱心行善。(鐸2:11-14)

在以上兩篇讀經的指示下,我們回頭來讀今夜的彌撒福音,便會領悟那位天使所宣布的大喜訊。原來那裹著襁褓,臥在馬槽的嬰兒就是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解救天主子民的默西亞,也就是聖保祿宗徒所宣講的,為拯救人類而降生成人的天主聖子。

今夜彌撒福音這樣說:

那時,凱撒奧古斯都出了一道諭旨,命令天下百姓登記戶口。這是在季黎諾做敘利亞總督時初次施行的清查戶口。于是眾人各歸本城去登記。若瑟因是達味家族的人,也從加黎利的納匝肋城,上猶太到名叫白冷的達味城去,好同他的聘妻瑪利亞一起報名登記。那時瑪利亞正好有身孕。他們在那里時,她的產期到了,產下了頭胎兒子,用襁褓裹了起來,放在馬槽里,因為在客店里,沒有他們的地方。在那地區,有牧人正露宿在田野,輪更守夜,看護他們的羊群。主的一位天使站在他們身邊,主的光輝圍照著他們,他們非常害怕。天使對他們說:「不要害怕!看,我報告你們一個關于萬民的大喜訊:救主今日為你們誕生在達味城里了!他是主、基督。這是給你們的標記:你們將要見到一個嬰兒,裹著襁褓,臥在馬槽里。」忽有一大群天軍,同那位天使一起贊頌天主說:「在高天,光榮歸于天主﹔在下地,和平給予他鍾愛的人們。」(路2:1-14)

這是約二千年前所發生的事件。不容置疑的,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里程碑。聖誕節彌撒的三篇頌謝詞更在信仰的光照下揭示了這項歷史事件的超自然意義。聖誕節頌謝詞之一說:

因為藉著聖言降生成人的奧跡,你榮耀的新光,照亮了我們的心目,使我們由于認識降生可見的天主,而向往你不可見的美善。

聖誕節頌謝詞之二也說:

基督藉著他誕生奧跡的慶典,使人看到那本性不可見的天主﹔他原生于萬世之前,卻又開始了人間的生活。你藉著他,使跌倒的再站起來﹔使受損的萬物恢復完整﹔使迷失的人類,重返天國之路。

聖誕節頌謝詞之三則說:

今天基督為我們顯示了一項奇妙的交換:你的聖子取了我們軟弱的人性,使我們有死的本性,分享你不朽的榮耀﹔基督與我們共有同一性體,也使我們與他共享永生。

今夜彌撒中的獻禮經也談到那奇妙的「交換」說: 上主,求你悅納我們在這至聖之夜呈獻給你的禮品。正如你聖子基督的降生成人,結合了我們的人性和你的天主性,求你使我們藉著這個聖祭的神聖交換,能在基督內與你合而為一。

今日世界各國都有在聖誕節互相贈禮物的習俗。這也應該使我們記得聖誕節原是慶祝那「奇妙的神聖交換」的日子。天主子降生成人,取了我們的人性,為使人分享他天主性的美善。在同一的「神聖交換」的降生奧跡當中,我們看到在萬物中,尤其在上主所愛和救贖的人性當中,閃耀著天主的光輝和愛情,致使我們可以說:在這至聖之夜里,開始了教會和我們每一個基督信徒的聖事生活。從此以後,由於天主聖子的降生成人,我們可以通過教會及其聖事的有效標記,來經驗天主的臨在。并看見他的光榮。例如我們所舉行的彌撒聖祭,我們所吃的餅,所喝的葡萄酒不僅是標記,而且是通過這些標記,在聖神的能力下,我們看到本性不可見的天主,因為天主聖言取了血肉之身,使我們能領受他為我們舍棄的生命﹔又如在婚姻聖事中,因基督臨在於夫婦的愛當中,致使他們本性的愛升華,和顯示出天主愛他們和成全他們的愛,并把基督和教會間永恆的愛顯耀出來。

從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里,產生了聖事性的救恩計划(《天主教教理》 (1992) 1076條),使我們從此以後,可以在教會及其聖事中與救主基督結合。

教宗良說得好,耶穌聖誕節是一種聖事,我們不可把它看作過去的事件來紀念,卻要知道,它就在我們跟前,要我們去瞻仰,并把它在我們身上生活出來。

耶穌聖誕黎明彌撒 "今日光明照耀在我們身上"

今日光明照耀在我們身上

子時彌撒是庄嚴隆重的,黎明彌撒則充滿活潑喜樂的景象。這台彌撒歌頌那為我們誕生、帶來光明的救主。彌撒福音取自聖路加福音第2章第15到20節。在這篇福音中,聖路加繼續他的記述:牧羊人急著要發現所發生的事,和知道天使向他們所講的話的意義,他們希望看到和經歷到天主對人的愛心,這愛是天主的光榮,也是人獲得真正平安的根基。

那時,天使離開牧人,上天去了。牧人互相說:「我們且到白冷去吧!看看主告知我們所發生的事情。」他們急忙趕去,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及臥在馬槽 的嬰孩,見到之後,就把天使論及這嬰孩的話傳揚開了。所有聽到的人,都驚奇牧人們所講的話。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情存在心中,反覆思想。牧人因所聞所見的一切,正如天使對他們說的,就一路光榮贊美著天主回去了。(路2:15-20)

牧羊人傳揚開去的喜訊,依撒意亞先知已經預報過了。這台彌撒中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62章第11到12節。在這 ,依撒意亞先知稱以色列為「聖潔的子民」和「上主贖回的人民」,稱耶路撒冷為「受寵愛的」和「不被遺棄的城」,因為他們的救主來了。

讀經一這樣說:

請看!上主對全世界宣布:你們要向熙雍女子說:請看!你的救主來了!他帶著戰利品而來,勝利的戰果在他面前開路。人要稱他們為「聖潔的子民」、「上主贖回的人民」。你要被稱為「受寵愛的」、「不被遺棄的城」。(依62:11-12)

答唱詠唱出上主所贖回的人民對救主來臨的喜樂,說:

光明為正義的人升起,心地正直的人必將歡欣。(詠97)

天主對人的愛心,是讀經二的主題。這篇讀經取自聖保祿宗徒致弟鐸書第3章第4到7節。在這篇讀經 ,聖保祿宗徒告訴我們,天主救了我們,并不由於我們做了什麼善事或立了什麼功勞,而是出於他的憐憫。

他這樣解釋說:

親愛的弟兄:當我們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及其對人類的慈愛顯示之後,藉著聖神的重生和更新的洗禮,我們得救了﹔這并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善行,而只是因為他憐憫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天主把聖神丰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為此,由於他的恩寵,我們得以成義,從而獲得希望,成為永生的繼承者。(鐸3:4-7)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顯示了天主無條件地愛了我們,他救贖我們,使我們與他聖子耶穌基督一起,成為他的子女、永生的繼承人,這是人類歷史的新開始。按照天主的計划,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通過教會生活的作証、基督徒效法基督主動愛人,并靠賴天主的德能,天天在我們眼前實現,特別是在我們領受聖體聖事的時候﹔這件聖事是天主無條件地藉基督愛了我們,使我們在他內共融合一,獲得救恩的有效標記和保証。領主詠唱出我們因基督而得救的喜樂。

熙雍的女兒,請歡欣踴躍﹔耶路撒冷的女兒,請高聲歌頌﹔看!你神聖的君王,世界的救主,即將駕臨。(參閱匝9:9)

基督的降生成人,使人類看見了得救的曙光,使我們可以在被救贖的人性中,認識天主的慈愛,也因此可以在基督內互稱弟兄姊妹。

耶穌聖誕日間彌撒 "新生的天主使者"

新生的天主使者

有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了,有一位兒子賜給了我們。他肩負著王權,人將稱他為神奇的謀士。(依9:5)

聖誕節日間彌撒的進堂詠這樣介紹了新生的耶穌。同一台彌撒的福音取自聖若望福音序言第1章第1到18節。那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原來,那新生的嬰孩是天主聖言(道),是成了人的聖言(道)。洗者若翰給他作証,他又是那普照眾人的真光,他進入這世界,世人竟不認識他﹔但是那些接受他的,他就賜給他們權能,成為天主的兒女。對這聖言降生成人(「道」成人身)的奧跡,聖若望宗徒贊嘆不已。

太初有「道」,「道」在天主,「道」就是天主:太初、「道」就在天主。萬物由「道」而成,萬物非「道」不成。「道」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們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不能勝過它。 曾有一人,是天主所派遣,名叫若翰。他來作証,為光作証,使眾人因他而信。他并不是光,而是為光作証的。 這是真光,真光入世,普照眾人。他早在世界上,世界由他而成,而世界不認識他。他來到本家,而家人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信他名的人,他授以權能,得成為天主的兒女﹔他們不由血,不由肉,不由人欲,而由天主所生。「道」成人身,寓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光輝,就是唯一聖子受自聖父的光輝,充滿聖寵和真理。(若1:1-14)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萬物是藉著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的。在他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他。 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來的,名叫若翰。這人來,是為作証,為給光作証,為使眾人藉他而信。他不是那光,只是為給那光作証。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他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他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他。他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但是,凡接受他的,他給他們,即給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他們不是由血氣,也不是由肉欲,也不是由男欲,而是由天主生的。 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思高版譯文)

如果我們把這福音與日間彌撒兩篇讀經對照來讀,我們可以認出聖誕節日間彌撒的主題是「天主的使者」,或者說,天主把自己的救世計划在耶穌身上啟示給人知道。從此以後,對我們來說,「奧跡」一詞已不再指深奧莫測的事了﹔反之,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它是指「世世代代以來所隱藏,而如今卻顯示給他的聖徒」知道的「天主愛人」的道理:即在天主的愛內、在基督內,無分外邦人、猶太人,眾人都要共享同一救恩,同為永生的繼承人(弗3:6)。 這台彌撒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52章第7到10節。這篇讀經把那新生的嬰孩比作「爬山越嶺的使者」,「他宣布和平、傳報佳音、宣揚救恩」。他的誕生意味著「上主在萬民眼前,顯露了自己的神力,大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

讀經一這樣說:

在山上,那傳播喜訊者的足跡是多麼美麗!他宣布和平、傳報佳音、宣揚救恩,并對熙雍說:「你的天主已經為王!」請聽,你的守望者一齊高聲歡呼,因為他們親眼看見上主返回熙雍。耶路撒冷的廢墟啊!你們要興高采烈,一起歡呼,因為上主安慰了他的子民,救贖了耶路撒冷。上主在萬民眼前,顯露了自己的神力,大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依52:7-10)

這是一段悠長歷史的最後階段,因為天主愿意與人相會對話,故此在經過了許多次沒有結果的嘗試之後,他遣發了他的聖言降生成人,才終於達到了這個頂峰。這是讀經二所發揮的道理。這篇讀經取自致希伯來人書第1章第1到6節。

天主在古時曾多次并以多種方法,藉著先知曉諭我們的先祖﹔但是在我們這個末期日子 ,他藉著自己的兒子曉諭我們。天主曾藉著他締造宇宙,并立他為萬有之嗣子。他是天主光榮的輝映,天主本體的真像,他用他大能的命令支撐著萬有﹔在清除了罪惡之後,他就坐於高天至尊者的右邊。他所承受的名銜既比天使的更為尊貴,那他就遠在天使之上。天主曾向那一位天使說過:「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或說過:「我是他的父親,他是我的兒子?」再者,當天主引領首生子進入這世界時,又說 「讓天主所有的天使都崇拜他。」(希1:1-6)

其中「在這末期」一詞要以狹義來解釋,就是說今日、現在、當我們慶祝聖誕節的這個時刻,就在此時此刻,天主藉著他的聖子對我們說話,告訴我們:他愛的救世計划。這不是做做詩,也不是說說唱唱罷了,而是聖言降生奧跡的實現,是逾越奧跡的一環,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跟隨基督,以無私的愛和行動,與世人對話交往而兌現出來。

所以,聖誕節絕不是一個童年的美麗回憶﹔對世界和對我們來說,聖誕節是與基督相會、嚴肅地在我們生活中結出愛的果實的時刻。

聖家節 "基督信徒的家庭"

基 督 信 徒 的 家 庭

本主日是耶穌聖誕瞻禮後八天中的星期日。在現行的教會禮儀年歷上,在這主日普世教會慶祝的是聖家節。本節日彌撒的進堂詠,引用聖路加福音第2章第16節的話:

牧童急速前去,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以及躺臥在馬槽中的嬰兒。(路2:16)

我們在聖誕子時彌撒的福音里,已經聽過這句話﹔現在再次聽到,又把我們領進耶穌聖誕的節日氣氛中。

其實,聖家瞻禮原是聖誕瞻禮的延續,正如聖家奧跡,就是天主聖子降生成人,救贖世人奧跡的另一個側面一樣。

上述進堂詠,除了指出聖家節和聖誕節之間的延續關系外,更給我們介紹聖家的三位成員。他們是瑪利亞和若瑟,以及臥在馬槽里的嬰孩耶穌。從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點來看,這是一個小家庭。聖教會把這個小家庭提出來,做我們的模 ,是因為這一家人、各人的聖德和彼此的親愛與團結。所以在本節日彌撒的集禱經中,主祭這樣邀請我們祈求天主說:

天主,你以聖家作我們家庭生活的美好榜樣。求你賞賜我們,一生追隨聖家互愛互助的美德,將來也能歡聚天廷,共享永福。

在這寥寥几句的禱詞中,我們可以認出,基督信徒的家庭觀念。它是既實際,又崇高﹔既著重現世的生活,又不忽略來世的幸福。

本節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撒慕爾紀上第1章第20到22以及24到28節﹔聖若望一書第3章第1到2以及21到24節﹔聖路加福音第2章第41到52節。這兩篇讀經和福音的共同點是父母對子女「天賦使命」的尊重,我們先從彌撒的福音說起:

彌撒福音記述耶穌十二歲時,留在聖殿里,他的父母找了他三天才找到他。這不是講述名人軼事﹔聖路加記述這件事,目的是在指出耶穌與他父母(聖若瑟和聖瑪利亞)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各自對這關系所持的態度。聖路加描述了童年耶穌的智慧,說明他怎樣了解天父的旨意,對他來說,這旨意不只是讀經講道,而是他的整個態度,就是一心一意在他父的家里,做父要他做的事。聖若瑟和聖瑪利亞尊重在兒子身上發現的奧跡,聖母瑪利亞把它牢記在心中,直到耶穌受難、死亡和復活了,才完全明白。聖路加這樣記述:

耶穌的父母,每年在逾越節,都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十二歲時,他們按照慣例,上耶路撒冷去過節。過完了節期,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而他的父母沒有察覺,以為他在同行的人群中。走了一天的路程,之後,才在親戚及相識的人中找尋他。他們沒有找到,就重回耶路撒冷去找尋他。三天之後,在聖殿里找到了,他正坐在經師中間,邊聽邊問他們。凡是聽見他的人,都驚奇他的聰明和應對。他的父母一看見,好不驚奇,他的母親對他說:「我兒!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你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都心痛地找尋你。」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尋我?你們不知道我應專務我父的事嗎?」他們卻不能領會他說的話。耶穌就同他們下去,回到納匝肋,接受他們的管教。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都存在心中。耶穌的智慧和身量漸漸成長,在天主和人們之前,愈顯得可愛。(路2:41-52)

今日的讀經一用猶太人的一位英雄--撒慕爾的出生來比喻萬民的救主嬰孩耶穌的誕生。嬰孩撒慕爾是母親亞納向天主苦求以後才得到的,亞納感激天主的賞賜,待兒子斷了奶,便將他帶到聖殿,奉獻給天主。在今日這篇讀經中,沒有把亞納的謝主詞繼續讀下去,其實,亞納的謝主詞與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謝主詞(我的靈魂頌揚上主)有不少類似的地方。亞納奉獻兒子撒慕爾,也多少預示了聖母瑪利亞對待她兒子耶穌的態度:孩子是天主賞賜的,「我現在把他獻給上主,他一生是屬于上主的」。撒慕爾後來成為以色列民族歷史上的一位偉大人物,他身兼數職,既是先知,又是司祭,還執行了民長的職權,一生忠實地事奉天主。

讀經一這樣說:

時期到了,亞納懷了孕,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撒慕爾。亞納說:「因為這是我向上主求得的」。大約過了一年,她的丈夫厄耳卡納帶著全家上史羅去,向上主奉獻年祭,還他所許的愿。亞納卻沒有上去,她對丈夫說:「等孩子斷了奶,我要帶他上去,將他奉獻給上主,讓他終生住在那里」。 孩子斷奶以後,亞納便帶著他去史羅,同時帶去一頭三歲的公牛、四十五公升面粉和一皮囊酒。他們來到史羅,往上主的聖殿去,孩子還很小。他們祭殺了牛以後,來到厄里面前,孩子的母親對厄里說:「我主,請聽:我主,就像你活著那麼真實,我就是曾在你旁邊祈求上主的那個婦人。那時我為得到這孩子而祈禱,上主就賞賜了我所懇求的,所以我現在把他獻給上主,他一生是屬于上主的。」亞納便把他留在那里,獻給上主。(撒上1:20-22, 24-28)

在讀經二里,聖若望宗徒不厭其煩地重復宣講「基督信徒應彼此相愛」的道理,他提出的理由,發人深省:天主愛人,稱人為他的子女,人也真是如此。

親愛的弟兄姐妹:請看,父賜給我們的愛何其深厚!我們竟蒙召得稱為天主的兒女,事實上,我們就是他的兒女!世界所以不認識我們,因為他還不認識天主。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已是天主的兒女,我們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還未顯示出來。可是,我們知道基督顯現之時,我們將會像他,因為我們將見到他的本來面目。 我親愛的朋友們!如果我們的良心不責備我們,我們在天主台前便可坦然無懼。凡有所求,我們必將獲得應允,因為我們遵守他的誡命,常做他所喜歡的事。他的誡命就是,我們應信仰他的聖子耶穌基督之名,并遵照他的命令,相親相愛。凡遵守他誡命的,將住在天主之中,天主也將住在他的心中。我們知道天主住在我們之中,就是憑著他所賜給我們的聖神。(若一3:1-2, 21-24)

子女是天主賞賜的,首先屬于天主﹔他們又是天主的子女,各自從天主那里領受了他們做人的使命,終究要向天主負責。聖母瑪利亞、大聖若瑟、亞納和她的丈夫厄耳卡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知道尊重他們兒子的天賦使命﹔他們是基督信徒家庭中作父母的卓越楷模。教會表揚他們,把他們介紹給信友們效法。有時,我們曲解了傳統文化的「孝道」,并因「養兒防老」的風氣,不期然地妨礙了「人權」思想在我國歷史上的正常發展。基督福音對人類社會道德有糾正和提升的作用。在本節日彌撒的禮儀中我們發現了這個印証。

聖誕節後第二主日 "住在我們當中的聖言與智慧"

聖誕節後第二主日的彌撒福音與聖誕日天明彌撒相同, 也取自聖若望福音序言第1章1到18節(長式),或1到5 以及9到14 節( 短式)。但是,在本主日上, 同一的福音著重聖言成人的兩個方面︰ 一個是讀經一上所說的在天主選民當中生根的智慧,令一個是讀經二所指示的我們藉著耶穌獲得的義子身分。

讀經一取自舊約德訓篇第14章1到 4 以及12到16 節。把這篇讀經中所談的「智慧」直截視作天主聖言, 在聖經注釋學上,或者是不容許的﹔但是正如我們屢次指出過,教會禮儀自由它的應用聖經章節的辦法,誰也不能說這辦法沒有根據。我們可以說,當教會禮儀把在天主選民中生根的智慧視作降生成人的天主聖言時,它給「智慧」一詞染上了一重來自基督信仰的意義。

讀經一這樣說︰

智慧要稱揚自己,因天主而受光榮﹔在她的民族中,她要取得榮耀﹔在至高者的集會中,她要開口發言﹔在天主的威能面前,她要夸耀自己﹔在她的人民中,她要受高舉﹔在聖民面前,她要受景仰﹔在被選的群眾中,她要被稱贊﹔在蒙祝福者中,她要蒙祝福。

創造萬物的主宰,向我下達命令﹔那造化我的,在帳幕中指定了我的位置說:「你要住在雅各伯那 ,在以色列中建立產業,在我的選民中生根。」當初,還沒有世界以前,他就造了我,我永遠不會消滅。在神聖的帳幕 ,我曾在他面前供職。這樣,我就定居在熙雍山上﹔他使我安居在他鍾愛的城 ,使我在耶路撒冷有權勢。我在顯耀的民族中扎根,就是在上主的領域--他的產業內生根﹔我的居所,是在聖者之中。(德24: 1-4, 12-16)

讀經二陳述天主的救世計划︰

天主在創造世界之前已在基督內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聖潔無暇,并預定要我們在基督內成為他的義子。 是天主聖神使我們發現天主的智慧,使我們相似天主聖子。這樣我們看得出怎樣天 主聖子降生成 人的奧跡把我們領進到天主聖三的領域。天主聖父在無始之始就 愛了我們,不顧我們的罪過和不堪當,純粹出于自己的愛心,派遣他的聖子。 這 聖子為拯救我們舍棄自己的生命,而是天主聖神在我們的心里勾畫出天主的肖像。 這樣當天主聖父俯首看顧我們時, 就在我們身上認出他的兒子來。 多麼奇妙的天主救世計划, 寫到這里, 聖保祿宗徒不禁呼求天主聖神光照我們的明悟,使我們能明白天主賦給我們的使命的偉大。

弟兄姊妹們:愿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父受贊美!因他在基督內,以天上所有的神聖福祚祝福了我們。早在創世以前,他以愛心,在基督內挑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聖潔無暇。天主通過耶穌基督,預先為他自己挑選了我們成為他的嗣子﹔這正是他的旨意,也是他所喜悅的,使人頌揚他的恩寵與光榮﹔這是他在愛子內白白賜給我們的。

自從我聽到了你們對主耶穌的信心,以及對所有天主的神聖子民的愛心之後,就不斷為你們感謝天主,并在祈禱中想著你們。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光榮的聖父,把智慧之神賜給你們,讓你們理解啟示,完全認識他。我求他光照你們的慧眼,務使你們能看到他的召喚所帶給你們的,是怎樣的希望,他賜給他的神聖子民的光榮嗣業,是何等丰富。(弗1: 3-6, 15-18)

這不斷對天主救世計划的默想和祈禱,使我們越來越明白天主愛的奧妙,也認識到自身的希望,以造就我們處世待人懷有同樣的愛心和希望。

讓我們以今天的集禱經祈求說:

「全能永生的天主,你是信友的光明。愿你的榮耀充滿世界,你的真光普照世人。」

主顯節 "基督是萬民之光"

基督是萬民之光

聖瑪竇福音所載耶穌誕生的故事中有這麼一個情節:「黑落德作王的時候,耶穌誕生在猶大的白冷。有几個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詢問說:『才誕生的猶太人君王在哪里?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出現,特地來朝拜他。』」星是發光的物體。援引曾蒙聖神啟示的西默盎向瑪利亞預言她嬰兒的未來使命的話來說,這是象徵耶穌是「天主子民以色列的榮耀」,同時也是「啟示異邦的光明」。

本主日慶祝主顯節,就是向來所說的三王來朝瞻禮。在這瞻禮,教會記念耶穌是「萬民之光」。(按1969年《禮儀年歷總則》:為方便信友參與,主顯節可移于主日慶節。) 本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60章第1到6節,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第3章第2到3以及5到6節,聖瑪竇福音第2章第1到12節。福音記載異星引導東方賢士來訪聖嬰耶穌的故事,讀經一和讀經二分別涉及世界各國都要崇拜天主和各國人民都會得到救恩﹔這兩方面都強調了耶穌救世工程的普遍性。

我們先談本節日彌撒的福音。在舊約聖經中,戶籍紀記載亞郎的神諭說:「由雅各伯將出現一顆星,由以色列將興起一支權仗。」聖詠上又說:「舍巴和色巴的君王,也都要前來進貢,眾王都要崇拜他,萬民都要事奉他。」此外,米該亞先知曾贊頌耶穌的誕生地白冷,說:「你,猶太的白冷啊!你在猶太諸城中,決不是最小的,因為將有一位領袖從你那里出來,他將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聖瑪竇大概是從這些聖經章節取得了靈感,在本節日的彌撒福音中,他這樣敘述東方賢士的來訪,說:

在黑落德王時代,耶穌誕生在猶太的白冷。有几個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新生的猶太君王在哪里?我們在東方見到了他的星升起,特來朝拜他。」黑落德王聽了,不安起來,整個耶路撒冷也同他一起不安。他召集全體司祭長和民間經師,詢問他們基督應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白冷,因為先知曾寫道:你,猶太的白冷啊!你在猶太諸城中,決不是最小的,因為將有一位領袖從你那里出來,他將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黑落德王秘密召見那几位賢士,問明那顆星出現的時間,然後打發他們前往白冷,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嬰孩﹔尋到了,向我報訊,好讓我也去朝拜他。」他們聽了王的話,就動身了。他們在東方看見升起的那顆星又出現了,走在他們前面,直到嬰孩所在的地方,停在上面。他們看見那星,極其高興歡喜。進了屋子,他們見到嬰孩和他的母親瑪利亞,就俯伏朝拜了他﹔接著打開寶盒,獻上禮物,即黃金、乳香和沒藥。後來,他們在夢中得到指示,不要再回去見黑落德王,就從另一條路返回自己的地方去了。(瑪2:1-12)

這是彌撒福音所講的故事。現在我們來看讀經一怎樣宣布世界各國都要崇拜天主的道理。原來,在舊約聖經中「萬民」又叫「異邦」,是一個與「以色列」相對的名稱。以色列是天主的選民,他們奉天主為君王,樂意接受天主的統治和領導。「萬民異邦」,指的是其他民族。他們不認識生活的天主,而只崇拜那些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的人手塑造的偶像。但是在舊約時代已有一種預言,說將來有一天,萬民也要像以色列一樣認識天主,奉天主為他們的君王。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就引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說明這一天已經來到。

讀經一這樣說:

耶路撒冷啊!起來炫耀吧!因為你的光明已經來到,上主的光榮已經照耀著你。看!黑暗籠罩著大地,陰云遮蔽著萬民﹔但上主卻照耀著你,他的榮耀要彰顯在你身上。萬民要奔赴你的光明,眾王要渴慕你光輝的蒞臨。請舉目向周圍觀看,他們都聚集到你這里來。你的兒子要從遠方而來,你的女兒也要被抱回來。那時,你見到這情形,必要喜形于色,你的心會興奮愉快﹔因為海洋的珍寶都要屬于你﹔萬民的財富都要歸你所有。成群結隊的駱駝,以及米德楊和厄法的獨峰駝,要齊集在你境內﹔它們從舍巴滿載黃金和乳香而來,宣揚上主的榮耀。(依60:1-6)

耶穌誕生在猶太民族中。不錯,他曾說過:「我只不過是奉派來以色列人當中,尋找迷途的羊而已。」他初次召集十二位宗徒,派他們出去傳教時,也曾叮囑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黎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你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里去。」聖保祿宗徒是耶穌復活後才蒙召的宗徒。他最早明白耶穌救世工程的普遍性。他以向萬民傳揚福音為他的職務,他主張外邦人在基督內與猶太人同為繼承人,同為一體,同為恩許的分享人。讀經二就這樣宣布了各國人民都會得到救恩的道理,說:

弟兄姐妹們:你們一定聽到,為了你們的好處,天主賜我恩寵,委我重任:他啟示我,使我知道他的奧跡。我曾簡要地敘述了這奧跡。這奧跡有史以來人類未曾知道,現在藉著聖神,啟示給他的聖徒與先知。這奧跡就是:藉著福音,外邦人能在基督耶穌內享受同樣的恩許,同為嗣子,共成一身。(弗3:2-3, 5-6)

總之,本節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耶穌是天主許給以色列人的救主,但是他剛出世,便遭到了同胞們的排斥,倒是遠方的外邦人先來信從他。所以,我們慶祝主顯節也就是慶祝我們每一個基督信徒的蒙召,和獲得救恩的幸福。

天主,你今日藉著星光的引導,將你的聖子顯示給普世萬民。我們現在因信德之光,認識了你,求你使我們不斷地享見你聖容的光輝。以上所求,是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