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與聖誕期
|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一主日
「將臨」兩字有「快要來到」的意思﹔說得具體些,就是「那一天」或「那一位」的快要來到。所謂「那一天」的來到,是指耶穌基督的兩次來到﹔所謂「那一位」的來到,是指耶穌基督本人。
將臨期彌撒中的頌謝詞說的好:
我們時時處處感謝你,實在是理所當然的,并有助於我們的得救。基督第一次來臨時,屈尊就卑,降生成人,完成了你預定的計划,并為我們開辟了永生的途徑:使我們在他第二次光榮地來臨時,終能獲得我們日夜期待的恩許。
頌謝詞又說:
童貞聖母以無比的慈愛養育了先知所預言的基督﹔若翰報告他的來臨,并指出他已在人間。基督使我們准備慶祝他誕生的奧跡,正是要我們清醒祈禱、歡躍贊頌,以期待他的再度來臨。
「准備慶祝他誕生的奧跡」 和「期待他的再度來臨」,這兩句話說明了教會一年一度舉行將臨期的雙重意義。
將臨期在教會歷史上是一個比較新近的節期,但是慶祝的儀式,已經有過多次的 變革。在現行的教會禮儀中,將臨期包括兩個階段。自第一主日開始至十二月十六日為止,是第一階段,這階段的禮儀重點在於基督光榮地再次來臨﹔自十二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是第二階段,這階段每日彌撒專用經文才直接談到耶穌在白冷城外的誕生。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一主日,彌撒禮儀的主題是:期待與警惕。期待是期待基督光榮的再次來臨﹔警惕是怕懼他的來臨,像賊盜一樣地不可預測。
本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2章第1到5節﹔ 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第13章第11到14節﹔聖瑪竇福音第24章第37到44節。我們將介紹這兩篇讀經和福音,來發揮剛才所說的本主日彌撒禮儀主題。
首先介紹讀經一。這是一項神諭,它預言舊約時代以色列人所期待的默西亞時代的來臨。這是一個正義與和平的時代。
讀經一這樣說:
阿摩 的兒子依撒意亞看見有關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事,那就是:到末日,上主聖殿所在的山嶺,必矗立在群山之上,超越一切山峰,萬民都要蜂涌而來。將有許多民族前來說:「來吧!讓我們一同攀登上主的聖山,前往雅各伯的天主的聖殿﹔他要把自己的道路指示給我們,教我們在他的道路上行走,因為法律出自熙雍,上主的話也來自耶路撒冷。」他要統領萬邦,治理眾民﹔他們要把刀劍鑄成鋤頭,把槍矛制成鐮刀﹔民族與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民也不再整軍備戰。雅各伯的家族,來吧!讓我們在上主的光輝中行走!(依2:1-5)
對我們新約時代的基督信徒來說,從前以色列人所期待的默西亞時代,在耶穌誕生時已經開始,但是要等到世界末日,他的再度來臨時,才圓滿結束。面對這世界末日,或者說我們各人的逝世時刻,我們基督信徒的態度應該是:一則期望,再則警惕。在本主日彌撒福音 ,耶穌引用洪水和小偷的比喻來強調基督信徒的警惕。
本主日彌撒福音中這樣說:
那時,耶穌向門徒們說:「人子的來臨,猶如諾厄的時期一樣。在洪水以前的日子 ,人們照常吃喝嫁娶,直到諾厄登上方舟的那天,仍然沒有察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部卷走。人子來臨也是如此。那時,兩個人在田 ,提去一個,留下一個﹔兩個婦女在推磨,提去一個,留下一個﹔你們要警惕,因為你們不知道,你們的主人哪一天要來。你們應好好地體會:如果家主知道晚上几更天有賊來,他必要醒寤,不讓人來挖他房屋的 洞。因此你們准備著,因為正當你們想不到的時刻,人子就來了。」(瑪24:37-44)
像賊那樣不可預測的「人子的來臨」,是指世界末日,也是指我們各人的逝世時刻,因為我們每個人在受耶穌審判時的得救或喪亡,是在那時決定的。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二 ,聖保祿宗徒教訓我們要一面信賴耶穌,一面端正我們的生活。他說基督的來臨是帶給我們救恩,但是我們各人應該潔身自愛,以堪當蒙受這救恩。
讀經二這樣說:
弟兄姊妹們:你們知道,時間已到,是從睡眠中醒來的時候了。現在我們的救恩比我們初信時更近了。黑夜即將過去,白晝就要來臨。我們拋掉黑暗之事,穿上光明的武器﹔我們的行動要端庄,就像生活在白晝的人一樣,不可縱欲酗酒,不可邪淫放蕩,不可紛爭嫉妒。你們應裝備上主耶穌基督的武器﹔不要為肉軀操心,來滿足自己的情欲!(羅13:11-14)
讓我們以今天的集禱經祈禱:
「全能的天主,求你激發我們的心志,使我們切實履行正義,以迎接基督的來臨﹔并蒙召選,在你面前,獲享天國永福。」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二主日
在現行的教會禮儀中,將臨期有兩個階段,本主日屬於第一階段,禮儀重點在於基督的再度來臨,其主題是悔改以及悔改的效果。
本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11章第1到10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第15章第4到9節﹔聖瑪竇福音第3章第1到12節。
讀經一是一項神諭,預言默西亞時代的太平景象﹔在讀經二 ,聖保祿宗徒勸勉我們效法基督的榜樣,彼此同心合意,眾口同聲光榮天主聖父。福音記述洗者若翰在猶太的曠野宣講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近了。」
現在我們要介紹這三篇聖經記載,來發揮剛才提出了的本主日彌撒禮儀的主題。
先從讀經一說起
讀經一是一項神諭。依撒意亞先知曾用樹木的比喻,預言亞述人的侵犯聖京耶路撒冷,在這項神諭中,他也用樹木的比喻,預言默西亞的出生以及默西亞王國的升平情況。
讀經一這樣說:
那一天,從葉瑟的樹干將要生出一支嫩芽,從它的樹根要發出一棵幼苗。上主的神要降在他身上,賜給他智慧和聰敏之神、超見和剛毅之神、明達和敬畏上主之神。他要以敬畏上主為快樂,他不照他眼見的去審訊,也不按耳聞的來判案﹔他要以正義維護弱小,以公理保護窮人,以他口中的棍杖打擊暴戾者,以他唇舌的氣息誅殺邪惡者。他要以正義束腰,信實將是他脅下的佩帶。
豺狼將與羔羊共處,小豹將與小山羊一起躺臥,小牛和幼獅將一同飼養,一個幼童即能帶領它們。母牛和母熊將一起牧放,小牛和幼獅也一同躺臥,獅子要像牛一樣吃草,嬰兒將在蝮蛇的洞口游戲,幼童將伸手探摸毒蛇的窩穴。在我的聖山上,誰也不再作惡,誰也不再害人,因為大地滿溢了對上主的認識,有如海洋滿溢著海水。到了那一天,葉瑟的根子將成為萬民的旗幟,普世萬邦都遠來求救,他的家國將光輝燦爛。(依11:1-10)
舊約聖經中的默西亞王國與新約聖經中的天國相等。天國隨著耶穌的誕生,就在這個世界上開始實現﹔到世界末日耶穌再度來臨時,才達到圓滿的境界。
在本主日的彌撒福音中,洗者若翰宣布天國已經臨近,他要求人們悔改,接受他的洗禮。同時他又聲明:他只「用水施洗」,而耶穌則將以「聖神與火施洗」。他把耶穌比作收獲庄稼的農人,說他手拿簸箕,揚淨谷物,把麥子收進倉庫,把糠秕投入那永不熄滅的火 燒掉。這樣,他更強調了悔改的緊急迫切。
本主日彌撒福音這樣說:
那時,有授洗者若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近了。」此人就是依撒意亞先知所提到的那一位:「曠野中有呼者之聲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若翰身穿駱駝毛做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 和野蜜。那時,耶路撒冷、全猶太以及整個約旦河一帶的居民都來找若翰,承認自己的罪惡,并在約旦河中接受他的洗禮。當若翰看到許多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來受洗,就對他們說:「你們毒蛇之類,誰指示你們逃避那將臨的忿怒呢?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實吧!不要在自己的心中說:『我們有亞巴郎為父。』我告訴你們:天主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巴郎生出子孫來。斧頭已經放在樹根上了,凡不結好果子的樹都將被砍倒,扔進火中。我用水給你們授洗,叫你們悔改,但那位比我能力更大的、在我以後來的,我就是替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神與火給你們授洗。他手中拿著簸箕,要揚 他的谷場,把他的麥子收進倉庫,而糠秕,卻用不滅的火燒掉。」(瑪3:1-12)
讀經二取自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聖保祿把基督信徒分為強壯者和不強壯者兩類。他自己是強壯者,他勸勉像他一樣的強壯者「擔待不強壯者的軟弱」,他教訓他們:不可只求自己的喜悅,該求近人的喜悅,使他人受益,并得以建立﹔他援引聖經說:「連基督也沒有尋求自己的喜悅」。
這是今天讀經二在聖保祿致羅馬人書的上下文。本主日彌撒選取這篇讀經,是為闡明福音中洗者若翰所要求的悔改。悔改的目的是光榮天主﹔光榮天主的必要條件就是「彼此接納」。
今天讀經二這樣說:
弟兄姊妹們:聖經上的話,都是為了教導我們而寫的,目的是要我們從聖經中學到堅忍,得到安慰,從而務修望德。愿那位賜給堅忍和安慰的天主,使你們一心一德效法基督耶穌的善表,眾口同聲贊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
所以,為了光榮天主,你們應彼此接納,一如基督接納你們一樣。我說:基督為了顯明天主的信實,成了「割損者」的仆人,實踐天主對先祖的許諾,也使外邦人因天主的慈愛而光榮天主,正像聖經所說:「因此,我將在萬民中贊美你,我將歌頌你的名。」(羅15:4-9)
讓我們以今天的集禱經祈禱︰
「全能仁慈的天主,求你保護我們,不要讓俗世的繁雜事務,阻礙我們准備迎接你的聖子﹔并求你使我們充滿上天的智慧,時常追隨他,與他合而為一。」
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是將臨期。我們說過,在現行的教會禮儀中,這時期分作兩個階段,十二月十七日是它們的分界點。將臨期第一和第二主日屬第一階段,禮儀側重於基督的再次來臨,強調基督再來的迫切性,因而要求信友們警惕和悔改。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三主日
禮儀涉及耶穌兩次來臨之間的一段時期,就是我們所生活的教會時期。它不必再強調基督再次來臨的迫切性,但它鼓勵我們重新體驗期待耶穌的誕辰,好從耶穌那 接受丰富的救恩。所以它給我們的教訓是常常歡樂。
本主日彌撒中的進堂詠援引聖保祿宗徒的話說: 「你們應常在主內喜樂,我再說一次,你們應當喜樂,因為主快要來臨了。」(斐4:4-5)
本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35章第1到6,以及第10節﹔聖雅各伯書第5章第7到10節﹔聖瑪竇福音第11章第2到11節。
讀經一描述流亡異地的猶太人回歸祖國的情況。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大自然和人都將復興,重現他們原始的美麗和健康。
讀經一這樣說:
荒野和不毛之地將要歡樂,沙漠將要欣喜,花朵將要盛開,有如盛放的百合,高興得歡呼歌唱,因為它們已獲得黎巴嫩的光華,以及加爾默耳和沙侖的美麗﹔它們要目睹上主的榮耀,看見天主的偉大。你們要堅強痿弱的手,穩固顫抖的膝,并告訴心怯的人說:「鼓起勇氣來,不要害怕!看哪!你們的天主要來替你們報復,給你們酬報,他要親自拯救你們!」那時候,瞎子的眼睛將會復明,聾子的耳朵會開啟﹔跛子會像小鹿跳躍,啞巴也會發聲歡呼。上主所救贖的人要歸來,快樂地來到熙雍,永恆的幸福使他們容光煥發,他們將享盡歡欣快樂,不再有憂愁悲傷。(依35:1-6,
10)
在本主日彌撒的福音 ,耶穌援引上述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來開導洗者若翰。洗者若翰曾在猶太曠野宣講,那時他曾遇見耶穌,認出耶穌是在他以後,而比他更強的「要來的那一位」。現在若翰被捕了,被關在監獄中。從若翰所聽見耶穌的所作所為,若翰發覺他現在的印像與他從前所想像的默西亞的形像不盡相同。大概是為了這個緣故,他派遣他的門徒來問耶穌:他究竟是不是「要來的那一位」。耶穌的回答是:一方面肯定洗者若翰的信仰,承認自己的確是「要來的那一位」﹔另一方面糾正洗者若翰對天國來臨的過於急促的看法。耶穌的出現,的確標志天國的來臨,但是并不意味著天地終窮。在耶穌的開始講道和他日後「從彼而來審判生死者」之間,尚有一段相當長的教會時期。正如梵二大公會議所說的,教會是「天國在人間的幼芽和開端」。它的使命是治療、是祝福。
本主日彌撒福音這樣說:
那時候,若翰在獄中,聽到基督所行的,就派遣他的門徒去,問他說:「你是不是要來的那一位,或者我們還要等待另一位?」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去,把聽到的、看到的報告給若翰: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到了福音,凡不因我而失足的,是有福的!」
他們走後,耶穌就向聽眾論若翰說:「你們趕到曠野去看什麼呢?是為看隨風搖曳的蘆葦嗎?你們究竟去看什麼呢?為看一位身穿細軟衣服的人嗎?但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 。你們究竟為什麼出去呢?為看一位先知嗎?我對你們說:是的,而且不止是先知!他就是經上指的那一位:『看!我派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他要在你的前面預備你的道路。』我切實告訴你們:在婦女所生者中,沒有出過一個比授洗的若翰更大的﹔但在天國中,最小的也比他大。」(瑪11:2-11)
在洗者若翰的宣講中,耶穌是一位收獲庄稼的農人,他「手中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谷場」。
在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二 ,聖雅各伯卻以農夫來比喻我們基督信徒。他勸勉我們效法先知們受苦忍耐的榜樣,更警誡我們不要彼此抱怨,免得受天主的審判。
讀經二這樣說:
弟兄姊妹們:你們要忍耐,直到主的來臨。瞧!農夫多麼耐心地等待著田 寶貴的果實,耐心地盼望著春霖秋雨!你們也必須忍耐,堅定信心,因為主即將來臨。弟兄姊妹們,不可互相埋怨,免得自己受到審判﹔審判者已在門口了。弟兄姊妹們,應把那些奉主名說話的先知們作為榜樣,學習他們忍辱負重的精神。(雅5:7-10)
故此,本主日彌撒中的領主詠這樣說:
「請向膽小懦弱的人高聲說:堅強起來,不要害怕。看!天主就要來拯救我們。」(依35:4)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四主日
彌撒禮儀集中於默想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在這奧跡中,聖母瑪利亞的角色是不容忽視的。
本主日彌撒中的進堂詠,開宗明義援引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說:
「愿蒼天遍 甘露,云端降下正義﹔愿大地裂開,產生救主。」(依45:8) 領主詠也同樣援引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說:
「請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這孩子將被稱為厄瑪奴耳。」(依7:14) 這也是本主日彌撒中讀經一的主題。這篇讀經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7章第10到14節,內容記載依撒意亞先知與阿哈次的對話。那時達味和撒羅滿的王國早已分裂為南北兩國,阿哈次是南國猶大的君王。依撒意亞和阿哈次交談時,猶大正面臨一個嚴重的危機。這倒不是因為它的國都耶路撒冷,被北國以色列和敘利亞的聯軍包圍著,而是因為它的君王阿哈次不依賴天主,卻去向大國亞述求援。
在讀經一 ,依撒意亞先知勸勉阿哈次信賴天主,向他保証天主決不放棄他的祖先達味的家室,說天主要給他一個記號,就是貞女懷孕生子,取名叫厄瑪奴耳。由於後來聖瑪竇福音援引了這一句話,我們基督信徒便都把它看作是有關耶穌誕生的一個預言了。
讀經一這樣說:
那時候,上主對阿哈次說:「你向上主你的天主要求一個徵兆吧!這徵兆或求諸地府,或求諸蒼天。」阿哈次回答說:「我不想求,我不愿試探上主。」依撒意亞說:「達味的家族,你們聽著!你們使人厭惡還不夠,還要使我的天主厭惡嗎?因此,上主要親自賜給你們一個徵兆:看!有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這孩子將被稱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依7:10-14)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二,取自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第1章第1到7節。這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扼要地陳述他所宣揚的福音。這福音的主題是耶穌基督。聖保祿宗徒也強調耶穌是達味王的後裔。
讀經二這樣說:
基督耶穌的仆人保祿,蒙召為宗徒,被選為福音服務。這福音是天主久已在聖經上通過他的先知所恩許的。其內容是關於他兒子、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按其人性而言,他是達味的後代﹔按聖潔的神性而言,由於他從死者中復活的德能,被宣稱為天主之子。通過他,我們得到恩寵以及宗徒的使命,去使各國人民服從信德,以光榮他的聖名。其中就有蒙主恩召屬於耶穌基督的你們,我現在寫信給在羅馬的、為主所愛、奉召為聖徒的你們眾人,愿我們的天主父與主耶穌基督賜給你們恩寵與平安。(羅1:1-7)
本主日的彌撒福音取自聖瑪竇福音第1章第18到24節。這是聖瑪竇福音中的聖誕故事。它的主人公是聖若瑟。聖瑪竇稱他為「義人」,說天使顯現給他,向他啟示耶穌誕生的奧跡。聖瑪竇,像聖路加一樣,強調耶穌「因聖神降孕、由童貞瑪利亞誕生」的信理。
本主日彌撒福音這樣說: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他的母親瑪利亞已經許配給若瑟,在同居以前,就因聖神懷了孕。她的丈夫若瑟是個義人,不愿公開羞辱她,決定悄悄的把她休了。當他正在思考這事的時候,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對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把你的妻子瑪利亞娶到你家 來,因為她所懷孕的,是因聖神而來的。她將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取名叫耶穌,因為他將把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這一切是為了應驗主藉先知的口所說的話:「看!將有一位貞女懷孕生子,這孩子將被稱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在一起」。若瑟醒後,就依照主的天使的吩咐,把妻子娶回家中。(瑪1:18-24)
聖誕節快要到了。聖若瑟和聖母瑪利亞曾懷著信德,虔誠地期待耶穌來到他們的家中。我們慶賀他倆的幸福,同時以彌撒中的集禱經向天主祈求說:
「上主,求你將聖寵傾注我們心中﹔我們因天使的傳報,知道你的聖子降生人世。愿我們仰賴他的苦難和十字架,獲享復活的光榮。」
神聖的交換:天主子取了人性,使人分享他的天主性
那時,凱撒奧古斯都出了一道諭旨,命令天下百姓登記戶口。這是在季黎諾做敘利亞總督時初次施行的清查戶口。於是眾人各歸本城去登記。若瑟因是達味族一系的人,也從加黎利的納匝肋城,上猶大到名叫白冷的達味城去,好同他的聘妻瑪利亞一起報名登記,那時瑪利亞正好有身孕。他們在那 時,她的產期到了,產下了頭胎兒子,用襁褓裹了起來,放在馬槽 ,因為在客店 ,沒有他們的地方。在那地區,有牧人正露宿在田野,輪更守夜、看護他們的羊群。主的一位天使站在他們身邊,主的光輝圍照著他們,他們非常害怕。天使對他們說:「不要害怕!看,我報告你們一個關於萬民的大喜訊:救主今日為你們誕生在達味城 了!他是主、基督。這是給你們的標記:你們將要見到一個嬰孩,裹著襁褓,臥在馬槽 。」忽有一大群天軍,同那位天使一起贊頌天主說:「在高天,光榮歸於天主﹔在下地,和平給予他鍾愛的人們。」(路2:1-14)
這是聖路加福音中有關耶穌誕生的記述。它不是一首詩,不是一幅圖畫,不是一則動人的故事。我們在聖誕瞻禮的子時彌撒中恭讀這篇福音,應該把它與子時彌撒中的其他兩篇讀經配合,對照了解,這樣便不難看出它所帶給我們的天主的啟示。
耶穌聖誕瞻禮子時彌撒中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9章第1到3,以及5到6節,內容預報達味家室中一位新王的誕生。這位新王有撒羅滿的智慧,達味的勇敢,諸聖祖和梅瑟的虔誠美德。他不像阿哈次或希則克雅那樣的任何一位歷史中的君王。他卻像那位生於貞女的厄瑪奴耳,是一位未來的理想君王。他為王時,以色列民族將像從前在米德楊那天一樣,再次經歷天主解救他們的喜樂。基督信徒們一直把耶穌的誕生看作是這個預言的實現完成。
讀經一這樣說:
在黑暗中生活的人民,看見了一道皓光﹔住在死亡陰影下的人,已有光輝照耀他們。你增加了他們的喜悅,使他們歡樂洋溢﹔他們在你面前歡欣,正像人們收割時的快樂,又像人們分享戰利品時的歡欣,因為你粉碎了他們背負的枷鎖,折斷了他們肩上的橫木,摧毀了壓迫他們者的短棍,有如從前在米德楊那天一樣。因為有一個嬰兒為我們誕生了,有一個兒子賜給了我們﹔他肩負著王權,他要被稱為奇妙的謀士、大能的天主、永恆之父、和平之王。他的王權不斷擴展,他的王國和達味的御座將永享太平,他要以正義與公平,鞏固維護他的王國,從現在直到永遠。萬軍的上主必熱衷於完成這一切。(依9:1-3,
5-6)
耶穌聖誕瞻禮子時彌撒中的讀經二選自聖保祿宗徒致弟鐸書第2章第1到14節。在這几節中,聖保祿宗徒指出為什麼基督信徒當度聖善生活的理由。他說這理由是在於天主拯救眾人的恩寵已經顯示出來。在聖保祿宗徒所采用的希臘原文中,「恩寵」和「顯示出來」這兩個說法,都是指一位君王的行為。「恩寵」是指君王的垂青,「顯示出來」是指君王的臨幸。但是耶穌聖誕瞻禮子時彌撒選用這篇讀經,并不只是為說明耶穌是新生的君王,卻更是為告訴我們耶穌真的是天主,因為保祿在采用「恩寵」和「顯示出來」這兩個說法之後,接著又聲明: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天主和救主基督耶穌的光榮顯現。」
讀經二這樣說:
親愛的弟兄:請看,天主拯救全人類的恩寵已被顯示出來,教導我們棄絕不虔敬的生活和世俗的私欲,而在現世過一個自律的、正直的和虔誠的生活,以等待我們所期望的幸福,就是我們偉大的天主和救主基督耶穌的光榮顯現。基督為我們奉獻自己,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洗淨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的真正選民,熱心行善。(鐸2:1-14)
在解釋了讀經一和讀經二的內容之後,再談福音,便不難體會其中所涵蓋的啟示了。這篇福音強調耶穌是達味的後裔,說他生在達味城,是以色列民族所期待的未來君王,又是全球人類的救主。他的誕生光榮天主,給世界帶來和平。總而言之,子時彌撒福音前的阿肋路亞歡呼詞說得好,耶穌聖誕節的基本訊息就是:「我給你們報告一個關於萬民的大喜訊:救主今日為你們誕生在達味城 了!」
耶穌聖誕瞻禮子時彌撒福音中還有一個情節,也是發人深省的,那就是天使向牧人們說的這句話:「這是給你們的標記:你們將要見到一個嬰孩,裹著襁褓,臥在馬槽 。」子時彌撒的領主詠,援引聖若望福音,闡述這個標記的意義說:「聖言降生成人,我們看見了他的光榮。」(若1:14)子時彌撒的獻禮經稱之為「神聖交換」(神聖交往),說:藉著這神聖交換,我們「得與那取了人性,而和天主結合的基督相似」。
聖誕彌撒的其中一個頌謝詞,更繼續發揮這個意義說:
「今天基督為我們顯示了一項奇妙的交換:你的聖子取了我們軟弱的人性,使我們有死的本性,分享你不朽的榮耀﹔基督與我們共有同一性體,也使我們與他共享永生。」
因此,新編普世教會要理結論說:耶穌聖誕節不是別的,就是這「奇妙的交換」 的奧秘(新編《天主教教理》(1992) 526條)。
今日光明照耀在我們身上
子時彌撒是庄嚴隆重的,黎明彌撒則充滿活潑喜樂的景象。這台彌撒歌頌那為我們誕生、帶來光明的救主。彌撒福音取自聖路加福音第2章第15到20節。在這篇福音中,聖路加繼續他的記述:牧羊人急著要發現所發生的事,和知道天使向他們所講的話的意義,他們希望看到和經歷到天主對人的愛心,這愛是天主的光榮,也是人獲得真正平安的根基。
那時,天使離開牧人,上天去了。牧人互相說:「我們且到白冷去吧!看看主告知我們所發生的事情。」他們急忙趕去,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及臥在馬槽 的嬰孩,見到之後,就把天使論及這嬰孩的話傳揚開了。所有聽到的人=駁幕啊B昀 僑窗顏庖磺惺慮櫬嬖諦鬧校 錘菜枷搿D寥艘蛩 潘 囊磺校 縑焓苟運 撬檔模 鴕宦飯餿僭廾雷盤 骰厝 恕# :15-20)
牧羊人傳揚開去的喜訊,依撒意亞先知已經預報過了。這台彌撒中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62章第11到12節。在這 ,依撒意亞先知稱以色列為「聖潔的子民」和「上主贖回的人民」,稱耶路撒冷為「受寵愛的」和「不被遺棄的城」,因為他們的救主來了。
讀經一這樣說:
請看!上主對全世界宣布:你們要向熙雍女子說:請看!你的救主來了!他帶著戰利品而來,勝利的戰果在他面前開路。人要稱他們為「聖潔的子民」、「上主贖回的人民」。你要被稱為「受寵愛的」、「不被遺棄的城」。(依62:11-12)
答唱詠唱出上主所贖回的人民對救主來臨的喜樂,說:
光明為正義的人升起,心地正直的人必將歡欣。(詠97)
天主對人的愛心,是讀經二的主題。這篇讀經取自聖保祿宗徒致弟鐸書第3章第4到7節。在這篇讀經 ,聖保祿宗徒告訴我們,天主救了我們,并不由於我們做了什麼善事或立了什麼功勞,而是出於他的憐憫。
他這樣解釋說:
親愛的弟兄:當我們的的弟兄:當我們稻戎魈 韉牧忌萍捌潿勻死嗟拇勸 允局 幔 遄攀 竦鬧厴 透 碌南蠢瘢 頤塹鎂攘耍徽獠 皇且蛭 頤親雋聳讒嶸菩校 皇且蛭 趿宋頤恰=遄乓 棧 轎頤塹木戎鰨 靼咽 穹岣壞厙闋 諼頤巧砩稀N 耍 伸端 畝 瑁 頤塹靡猿梢澹 佣 竦孟M 晌 郎 募壇姓摺 /font>(鐸3:4-7)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顯示了天主無條件地愛了我們,他救贖我們,使我們與他聖子耶穌基督一起,成為他的子女、永生的繼承人,這是人類歷史的新開始。按照天主的計划,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通過教會生活的作証、基督徒效法基督主動愛人,并靠賴天主的德能,天天在我們眼前實現,特別是在我們領受聖體聖事的時候﹔這件聖事是天主無條件地藉基督愛了我們,使我們在他內共融合一,獲得救恩的有效標記和保証。領主詠唱出我們因基督而得救的喜樂。
熙雍的女兒,請歡欣踴躍﹔耶路撒冷的女兒,請高聲歌頌﹔看!你神聖的君王,世界的救主,即將駕臨。(參閱匝9:9)
基督的降生成人,使人類看見了得救的曙光,使我們可以在被救贖的人性中,認識天主的慈愛,也因此可以在基督內互稱弟兄姊妹。
新生的天主使者
有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了,有一位兒子賜給了我們。他肩負著王權,人將稱他為神奇的謀士。(依9:5)
聖誕節日間彌撒的進堂詠這樣介紹了新生的耶穌。同一台彌撒的福音取自聖若望福音序言第1章第1到18節。那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原來,那新生的嬰孩是天主聖言(道),是成了人的聖言(道)。洗者若翰給他作証,他又是那普照眾人的真光,他進入這世界,世人竟不認識他﹔但是那些接受他的,他就賜給他們權能,成為天主的兒女。對這聖言降生成人(「道」成人身)的奧跡,聖若望宗徒贊嘆不已。
太初有「道」,「道」在天主,「道」就是天主:太初、「道」就在天主。萬物由「道」而成,萬物非「道」不成。「道」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們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不能勝過它。
曾有一人,是天主所派遣,名叫若翰。他來作証,為光作証,使眾人因他而信。他并不是光,而是為光作証的。 這是真光,真光入世,普照眾人。他早在世界上,世界由他而成,而世界不認識他。他來到本家,而家人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信他名的人,他授以權能,得成為天主的兒女﹔他們不由血,不由肉,不由人欲,而由天主所生。「道」成人身,寓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光輝,就是唯一聖子受自聖父的光輝,充滿聖寵和真理。(若1:1-14)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萬物是藉著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他而造成的。在他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他。
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來的,名叫若翰。這人來,是為作証,為給光作証,為使眾人藉他而信。他不是那光,只是為給那光作証。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他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他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他。他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但是,凡接受他的,他給他們,即給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他們不是由血氣,也不是由肉欲,也不是由男欲,而是由天主生的。
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思高版譯文)
如果我們把這福音與日間彌撒兩篇讀經對照來讀,我們可以認出聖誕節日間彌撒的主題是「天主的使者」,或者說,天主把自己的救世計划在耶穌身上啟示給人知道。從此以後,對我們來說,「奧跡」一詞已不再指深奧莫測的事了﹔反之,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它是指「世世代代以來所隱藏,而如今卻顯示給他的聖徒」知道的「天主愛人」的道理:即在天主的愛內、在基督內,無分外邦人、猶太人,眾人都要共享同一救恩,同為永生的繼承人(弗3:6)。
這台彌撒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52章第7到10節。這篇讀經把那新生的嬰孩比作「爬山越嶺的使者」,「他宣布和平、傳報佳音、宣揚救恩」。他的誕生意味著「上主在萬民眼前,顯露了自己的神力,大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
讀經一這樣說:
在山上,那傳播喜訊者的足跡是多麼美麗!他宣布和平、傳報佳音、宣揚救恩,并對熙雍說:「你的天主已經為王!」請聽,你的守望者一齊高聲歡呼,因為他們親眼看見上主返回熙雍。耶路撒冷的廢墟啊!你們要興高采烈,一起歡呼,因為上主安慰了他的子民,救贖了耶路撒冷。上主在萬民眼前,顯露了自己的神力,大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依52:7-10)
這是一段悠長歷史的最後階段,因為天主愿意與人相會對話,故此在經過了許多次沒有結果的嘗試之後,他遣發了他的聖言降生成人,才終於達到了這個頂峰。這是讀經二所發揮的道理。這篇讀經取自致希伯來人書第1章第1到6節。
天主在古時曾多次并以多種方法,藉著先知曉諭我們的先祖﹔但是在我們這個末期日子 ,他藉著自己的兒子曉諭我們。天主曾藉著他締造宇宙,并立他為萬有之嗣子。他是天主光榮的輝映,天主本體的真像,他用他大能的命令支撐著萬有﹔在清除了罪惡之後,他就坐於高天至尊者的右邊。他所承受的名銜既比天使的更為尊貴,那他就遠在天使之上。天主曾向那一位天使說過:「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或說過:「我是他的父親,他是我的兒子?」再者,當天主引領首生子進入這世界時,又說
「讓天主所有的天使都崇拜他。」(希1:1-6)
其中「在這末期」一詞要以狹義來解釋,就是說今日、現在、當我們慶祝聖誕節的這個時刻,就在此時此刻,天主藉著他的聖子對我們說話,告訴我們:他愛的救世計划。這不是做做詩,也不是說說唱唱罷了,而是聖言降生奧跡的實現,是逾越奧跡的一環,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跟隨基督,以無私的愛和行動,與世人對話交往而兌現出來。
所以,聖誕節絕不是一個童年的美麗回憶﹔對世界和對我們來說,聖誕節是與基督相會、嚴肅地在我們生活中結出愛的果實的時刻。
參與救恩計划的聖家生活
聖家節起源於加拿大。1892年教宗良十三世頒布通諭,奉聖家為基督信徒家庭的模 ,并規定各教區可在主顯節後第三主日,慶祝聖家節。
梵二大公會議後,新訂的教會禮儀年歷把這瞻禮移在聖誕節八日慶期內的主日。如果聖誕節後的第八日(一月一日)遇到主日時,則在十二月三十一日那天慶祝聖家瞻禮,而該主日(一月一日元旦)則舉行天主之母瑪利亞瞻禮。
如果說聖家節紀念「聖家是基督徒家庭的模 」,有聖化基督徒家庭的作用,那麼在聖誕節八日慶期內舉行聖家節,更是有紀念天主聖子的降生,啟示天主救世計划的意義。
在聖家節的彌撒禮儀中,集禱經和首兩篇讀經都側重於聖化基督徒家庭﹔領主詠和福音則強調天主救世計划的啟示。
我們先介紹集禱經和兩篇讀經。
集禱經說:
「天主,你以聖家作我們家庭生活的美好榜樣。求你賞賜我們,一生追隨聖家互愛互助的美德,將來也能歡聚天庭,共享永福。」
讀經一選自德訓篇第3章第3到7,以及14到17節,內容是教訓人孝敬父母。它這樣說:
上主命令兒女尊敬父親,也確定了母親對兒女的權利。孝敬父親的人,必能補償罪過,并且能戒避罪惡。孝敬母親的人,就像積蓄珍寶的人。孝敬父親的人,必在兒女身上獲得喜樂,在祈禱之日,必蒙應允。孝敬父親的人,必享長壽﹔聽從父親的人,必使母親得到安慰。
我兒,你父親年老了,你當扶助他﹔在他有生之日,不要使他憂傷。若是他的智力衰退了,你要對他有耐心,不要因為你年富力強就藐視他,因為你對父親的孝愛,定不會被遺忘。你容忍母親的過失,必獲賞報﹔天主必依公義,振興你的家庭。(德3:3-7,
14-17)
讀經二選自聖保祿宗徒致哥羅森人書第3章第12到21節,內容講及基督信徒生活的理想與實踐。在這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列舉了基督信徒彼此擔待和互相寬恕等美德之後,便談到他們的家庭生活,指出他們當有的德行。
他這樣說:
做妻子的,你們應服從丈夫,一如你們在主內所該做的。做丈夫的,你們應愛你們的妻子,決不可對她們苛刻。做子女的,你們應事事聽從父母,因為這能獲得主的歡心。做父母的,你們不應刺激子女,使他們灰心喪志。(哥3:18-21)
現在我們要進一步介紹聖家節彌撒中的領主詠和福音。領主詠援引巴路克先知書的話:「我們的天主降生人間,與人同居共處。」(巴3:38)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主聖子的降生,不但取了我們人性,而且投入我們的社會,首先成為一個家庭的成員。這樣,天主的救世計划便藉著耶穌在人類的歷史中逐步完成。
聖家節彌撒中的福音便記述耶穌的父母親怎樣積極地參與了這救世計划。 聖家節彌撒中的福音,隨著禮儀年歷甲、乙、丙三年的序列,輪流取自聖瑪竇福音第2章第13到15,以及19到23節﹔聖路加福音第2章第22到40節﹔聖路加福音第2章第41到52節。內容都敘述耶穌童年時代的事件,并強調他的父母對這些事件的態度和反應。
今年是禮儀年歷的甲年,福音取自聖瑪竇福音,它這樣記述說:
賢士們離開以後,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給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 ,等我的吩咐,因為黑落德要尋找這嬰孩,謀害他。」若瑟就深夜起來,帶著孩子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避難去了。他們住在那
,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主藉先知所作的預言:「我從埃及召回我的兒子。」 黑落德死後,主的天使在埃及於夢中向若瑟顯現,說:「起來!帶著孩子與他的母親,回到以色列去,因為那些想謀殺這孩子的人已經死了。」若瑟便起來,帶著孩子和他的母親重返以色列地域,但聽說阿爾赫老繼承他父親黑落德當上了猶太王,就害怕到那
去﹔在夢中得到指示後,回到加黎利省,定居在一個名叫納匝肋的城中,這就應驗了先知的話:「他要被稱為納匝肋人。」(瑪2:13-15,
19-23)
黑落德要搜殺聖嬰耶穌,天使通知大聖若瑟,叫他星夜帶著孩子和他的母親,避難到埃及去。黑落德死後,天使又告訴大聖若瑟,叫他帶著孩子和他的母親,回以色列,到納匝肋。大聖若瑟是聖家的家長。聖瑪竇在敘述聖家逃難到埃及去的事跡時,特別注明說:這是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我的兒子。」這無異是告訴我們:大聖若瑟怎樣以聖家家長的身分,投入了在耶穌身上所展現的天主的救世計划,而對它作出積極的反應。
這樣,聖家節不但教訓我們效法聖家卓越的榜樣,作子女的孝敬父母,作父母的愛護子女,并且更邀請我們分享聖家的信德,像聖母和大聖若瑟一樣,積極地投入天主的救世計划,協助耶穌完成他的救世使命。
聖誕節後第二主日
"早在創世以前,天主以愛心,在基督內挑選了我們做他的嗣子"
|
早在創世以前,天主以愛心, 在基督內挑選了我們做他的嗣子
聖誕節後第二主日的彌撒繼續默想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彌撒福音重讀聖誕節「日間彌撒」聖若望福音論「聖言降生為人」的序言(若1: 1-18)。第一篇和第二篇讀經是論天主聖言來到人間的兩種看法。讀經一選自德訓篇第24章第1到4,以及12到16節,以人格化的智慧來比擬天主聖言,預示了天主聖子降生成人,居我人間的奧跡。讀經二選自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第1章第3到6,以及15到18節。它揭示天主的救世計划﹔按照這計划,天主早已在創世之初,在基督內,挑選了我們為他的子女。兩篇讀經的教訓,都是有關天主降生成人奧跡的重要道理。
「天主的智慧」一詞,在舊約聖經中,是指天主,原來并不意味著天主聖子降生成人﹔在本主日彌撒的讀經一 ,原來也是這樣﹔但是教會的禮儀給予了它一個新的意義,這是來自新約聖經和教父們講道的一種解釋。
據這種解釋,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是預言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
智慧要稱揚自己,因天主而受光榮﹔在她的民族中,她要取得榮耀﹔在至高者的集會中,她要開口發言﹔在天主的威能面前,她要夸耀自己﹔在她的人民中,她要受高舉﹔在聖民面前,她要受景仰﹔在被選的群眾中,她要被稱贊﹔在蒙祝福者中,她要蒙祝福。
創造萬物的主宰,向我下達命令﹔那造化我的,在帳幕中指定了我的位置說:「你要住在雅各伯那 ,在以色列中建立產業,在我的選民中生根。」當初,還沒有世界以前,他就造了我,我永遠不會消滅。在神聖的帳幕
,我曾在他面前供職。這樣,我就定居在熙雍山上﹔他使我安居在他鍾愛的城 ,使我在耶路撒冷有權勢。我在顯耀的民族中扎根,就是在上主的領域 他的產業內生根﹔我的居所,是在聖者之中。(德24:
1-4, 12-16)
今天第二篇讀經揭示天主的救世計划。它告訴我們,天主怎樣早在創世之初,已在基督內挑選了我們,使我們聖潔無暇,作他的子女,它又向我們解釋,天主聖神怎樣引導我們發現天主的智慧,并使我們肖似基督。這樣,在這篇讀經中,我們不但讀到了有關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而且也窺見到了天主聖三的奧跡,天主聖父在無始之始就愛了我們,他并不因我們的罪過而對我們失望,反而派遣自己的聖子來拯救我們。天主聖子為了拯救我們,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天主聖神則來到我們心中,使我們肖似基督。這樣,天主聖父看我們,便能在我們身上認出他自己的兒子。這就是本主日彌撒書信中所贊揚的天主的奇妙計划。厄弗所書祈求天主聖神光照我們,使我們知道天主對我們的召叫和為我們所預備的賞報。
弟兄姊妹們:
愿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父受贊美!因他在基督內,以天上所有的神聖福祚祝福了我們。早在創世以前,他以愛心,在基督內挑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聖潔無暇。天主通過耶穌基督,預先為他自己挑選了我們成為他的嗣子﹔這正是他的旨意,也是他所喜悅的,使人頌揚他的恩寵與光榮﹔這是他在愛子內白白賜給我們的。
自從我聽到了你們對主耶穌的信心,以及對所有天主的神聖子民的愛心之後,就不斷為你們感謝天主,并在祈禱中想著你們。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光榮的聖父,把智慧之神賜給你們,讓你們理解啟示,完全認識他。我求他光照你們的慧眼,務使你們能看到他的召喚所帶給你們的,是怎樣的希望,他賜給他的神聖子民的光榮嗣業,是何等丰富。(弗1:
3-6, 15-18)
這不斷對天主救世計划的默想和祈禱,使我們越來越明白天主愛的奧妙,也認識到自身的希望,以造就我們處世待人懷有同樣的愛心和希望。讓我們以今天的集禱經祈求說:
「全能永生的天主,你是信友的光明。愿你的榮耀充滿世界,你的真光普照世人。」
(本主日的彌撒福音我們已在聖誕節日間彌撒的釋義中介紹了,這 恕不再述。)
基督是萬民之光
在瑪竇福音所載的耶穌誕生故事中有這麼一個情節說:「在黑落德王時代,耶穌誕生在猶大的白冷。有几個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新生的猶太君王在那
?我們在東方見到了他的星升起,特來朝拜他。』」
星是發光的物體,它象徵耶穌是「天主的子民以色列的光耀」,同時也是「啟示異邦的光明」。
我們今天慶祝主顯節,即「三王來朝瞻禮」。在這瞻禮,教會紀念耶穌是「萬民之光」。
主顯節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在禮儀年歷的甲、乙、丙三年一律相同。讀經一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60章第1到6節﹔讀經二選自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第3章第2到3,以及5到6節﹔福音選自聖瑪竇福音第2章第1到12節。
福音的內容就是上面提起過的几個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的故事。兩篇讀經從兩方面強調耶穌救世工程的普遍性。讀經一預言世界各國都要崇拜天主﹔讀經二聲明各國人民都要獲得救恩。在舊約聖經中「萬民」又叫「異邦」,是一個與「以色列」相對的名稱。以色列是天主的選民,他們奉天主為君王,樂意接受天主的統治和領導。萬民或異邦,指的是其他民族。他們不認識生活的天主,而只崇拜那些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人手塑造的偶像。但是在舊約時代已有一種預言,說將來有一天,萬民也要像以色列一樣認識天主,奉天主為他們的君王。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就引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說明這一天已經來到:
耶路撒冷啊!起來炫耀吧!因為你的光明已經來到,上主的光榮已經照耀著你。看!黑暗籠罩著大地,陰云遮蔽著萬民﹔但上主卻照耀著你,他的榮耀要彰顯在你身上。萬民要奔赴你的光明,眾王要渴慕你光輝的蒞臨。請舉目向周圍觀看,他們都聚集到你這
來。你的兒子要從遠方而來,你的女兒也要被抱回來。那時,你見到這情形,必要喜形於色,你的心會興奮愉快﹔因為海洋的珍寶都要屬於你,萬民的財富都要歸你所有。成群結隊的駱駝,以及米德楊和厄法的獨峰駝,要齊集在你境內﹔它們都從舍巴滿載黃金和乳香而來,宣揚上主的榮耀。(依60:1-6)
聖保祿宗徒是耶穌復活後才蒙召的宗徒。他最早明白耶穌救世工程的普遍性。他以向萬民宣揚福音為自己的職務,他主張外邦人在基督內與猶太人同為繼承人,同為一體,同為恩許的分享人。
讀經二這樣說:
弟兄姊妹們:你們一定聽到,為了你們的好處,天主賜我恩寵,委我重任:他啟示我,使我知道他的奧跡。我曾簡要地敘述了這奧跡。這奧跡有史以來人類未曾知道,現在藉著聖神,啟示給他的聖徒與先知。這奧跡就是:藉著福音,外邦人能在基督耶穌內享受同樣的恩許,同為嗣子,共成一身。(弗3:2-3,
5-6)
在舊約聖經中,戶籍紀(24:17)記載巴郎的神諭說:
「由雅各伯將出現一顆星,由以色列將興起一支權杖。」依撒意亞先知預言默西亞時代的盛況說:「成群結隊的駱駝要遮蔽你,它們都是從舍巴滿載黃金和乳香而來。」聖詠也說:「舍巴和色巴的君王,也都要前來進貢,眾王都要崇拜他,萬民都要事奉他。」此外,米該亞先知曾贊頌過耶穌的誕生地白冷,說:「你,猶大的白冷啊!你在猶大諸城中,決不是最小的,因為將有一位領袖從你那
出來,他將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
聖瑪竇大概是從這些舊約聖經的章節 取得了靈感﹔在本瞻禮日的彌撒福音中,聖瑪竇這樣敘述賢士來訪的故事說:
在黑落德王時代,耶穌誕生在猶大的白冷。有几個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新生的猶太君王在那
?我們在東方見了他的星升起,特來朝拜他。」黑落德王聽了,不安起來,整個耶路撒冷也同他一起不安。他召集全體司祭長和民間經師,詢問他們基督應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大的白冷,因為先知曾寫道:『你,猶大的白冷啊!你在猶大諸城中,決不是最小的,因為將有一位領袖從你那
出來,他將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黑落德王秘密召見那几位賢士,問明那顆星出現的時間,然後打發他們前往白冷,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嬰孩,尋到了,向我報信,好讓我也去朝拜他。」他們聽了王的話,就動身了。他們在東方看見升起的那星又出現了,走在他們前面,直至嬰孩所在的地方,停在上面。他們看見那星,極其高興歡喜。進了屋子,他們見到嬰孩和他的母親瑪利亞,就俯伏朝拜了他﹔接著打開寶盒,獻上禮物,即黃金、乳香和沒藥。後來,他們在夢中得到指示,不要再回去見黑落德王,就從另一條路返回自己的地方去了。(瑪2:1-12)
無論如何,這段福音記載的旨趣是很清楚的。它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耶穌是天主許給以色列人的救主,但是他剛出世,便遭受了同胞們的排斥,倒是遠方的外邦人先來信從他。所以,這賢士來訪的故事含有普世萬民歸向基督的意義。
「天主,你今日藉著星光的引導,將你的聖子顯示給普世萬民。我們現在因信德之光,認識了你,求你讓我們不斷地享見你聖容的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