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諭 

  二. 救世的訊息
    3.基督的行動與教導的開始

 二. 救世的訊息
3.基督的行動與教導的開始

   在納匝肋,基督對自己的鄉親引述先知依撒意亞的話說:「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佈上主恩慈之年」(十九)。按照路加聖史的意見,以上的話就是耶穌初次發表的救世宣言。在全部福音裡,耶穌的言行都是這個宣言的實踐。耶穌的言行使得天主父活在世人當中。非常有意義的是所謂世人特別是指那些窮人,缺乏謀生之道的人,那些失去自由的人,那些不能看見創造物之美的盲者,那些心靈破碎的人,或社會不義的受害者,最後是那些罪人們。尤其是為這些罪人,默西亞才成了富於仁愛的天主之記號。就是在這個可見的記號上,現時代的人,如同當時的人一樣,能夠看見父。

當洗者若翰所派遣的使者到了耶穌那裡,問耶穌說:「你就是要來的那一位,或者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二十),耶穌用他在納匝肋開始傳道時的證言,來回答他們:「你們去,把你們所見所聞的報告給若翰: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貧窮人聽到喜訊」。然後他用下面的話作結:「凡不因我而絆倒的,是有福的」(二十一)。

耶穌尤其是藉著他的生活風格,藉著他的行動,啟示給我們,「愛」活在我們所居住的世界裡--這是一種實際有效的愛,這愛是對人說的,凡構成人性的一切成份,都成為愛的對象。這個「愛」尤其在與痛苦、不義和貧窮接觸的時候,才為人所注意--就是說,當它與整個歷史性的「人類處境」相接觸的時候,才為人所注意。而歷史性的「人類處境」則以種種不同方武,表現出人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有限和脆弱。正是這種「愛」所表現的形態和範圍,在聖經的語言上稱之為「仁慈」。

為此,基督啟示給我們、天主就是父,就是愛,正如聖若望以後在若望一書裡所要表達的一樣(二十二)。基督所啟示的天主,正如聖保祿所說的(二十三),是「富於仁慈」的。這一端真理不但成為講道的題目,也是一項由基督所表現出來的事實。在基督的自我意識裡,使父以愛和仁慈的形態臨在,乃是他的救世使命的基本試金石;這種說法可由耶穌最初在納匝肋會堂所說的,和以後在他的門徒和洗者若翰的使者們面前所說的話,予以證實。

根據這種表達方式使天主以「父」,以「愛」,及以「仁慈」的姿態臨在於人間,耶穌把「仁慈」作為他的講道的主要題目之一。他習慣是先用比喻來講道,因為比喻更能表達事物的本質。我們只要舉出「浪子回頭」(二十四),或「善心的撒瑪利亞人」(二十五),這兩個比喻也就夠了。但作為比較,我們還可舉出「惡僕」的比喻(二十六)。在基督的教訓裡,還有很多章節用層出不窮的新方式來表達愛與仁慈。我們只要看看好牧人尋找亡羊的比喻(二十七),或婦人清掃房屋來尋找失落的硬幣的比喻(二十八),便可看出表達方武的新穎。在四部福音的作者中,特別注意「愛」與「仁慈」這兩個題旨的,要算路加。路加福音有人稱之為「仁慈的福音」。

當我們談到宣講這件事實,我們便遭遇到一個在名詞的意義上,和在概念的內容上的重大問題。尤其是「仁慈」這個概念的內容是什麼(在與「愛」這個概念的關係上)。倘我們能把握到這些概念的內容,我們就找到了瞭解仁慈的實質之關鍵。這對於我們非常重要。不過,當我們對這個題目作進一步的思考之時,就是說,當我們要建立這個名詞的意義,和「仁慈」這個概念的正確內容之時,我們必須注意,基督在啟示天主的愛與仁慈之同時,也要求人們在生活上受愛與仁慈的引導。這個要求構或了救恩訊息的精髓部份,也是福音思想的核心。我們的導師把這雙重思想用誡命的方式表達出來時,稱之為最大的誠命(二十九),在山中聖訓中以真福來形容它時,他宣稱:「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三十)。

這樣,有關「仁慈」的救世訊息,保有一個特殊的人神幅度。基督--救世訊息的實現者--其本身就是「愛」的化身,把這種愛有利地表現在他與受苦者,不幸者,及罪人們的關係上,從而把「富於仁慈」的父更充份地揭露出來。同時,為成為人民「仁慈」的模範,基督用行動而不僅用言語來為「仁慈」作大聲的疾呼,因為「仁慈」乃福音思想的基本成份。這不僅是遵守誡命,或是履行一種倫理上的義務;它也是為滿足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以便天主在祂對人的仁慈中得以啟示弛自己:「憐憫人的人……要受憐憫」。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