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諭 

  八.現代教會的祈禱
    15.教會呼求天主的仁慈

 八.現代教會的祈禱
15.教會呼求天主的仁慈

  教會宣講天主仁慈之真理,這種仁慈係在受釘而又復活的基督身上被啟示出來。教會用各種不同的方武,來表達這個信仰。此外,教會又設法經由人而向人實施仁慈,教會認為這是必要的條件以便為今天和明天建立一個更佳的和「更合於人性」的世界。可是,不論在什麼時候,不論在歷史上的什麼階段--尤其在我們這個充滿危機的時刻--教會能忘記祈禱嗎,此祈禱乃是在各種邪惡困擾人類並威脅其生存之時,對天主仁慈的呼求。這正是教會在耶穌基督內的權利和義務:即教會對於天主和對於全人類的權利和義務。人的良心越是屈服在俗化的壓力之下,失去對於「仁慈」這兩個字的領會能力,以致遠離天主,把自己和仁慈的奧跡之間的距離拉長,則教會越有權利和義務「大聲呼求」仁慈的天主(一三五)。此大聲呼求應是現代教會的記號。這種呼求應指向天主懇求祂的仁慈。教會業已明認並宣示天主的仁慈確實在受釘而復活的耶穌基督身上顯示出來。就是
說,已在巴斯卦的奧跡裡被顯示出來了。巴斯卦奧跡本身含有仁慈的最完整的啟示,即愛比死亡更有力量,比罪和邪惡更有力量的啟示,就是把墜入深淵的人舉揚起來的愛,以及從巨大的威脅中把人解救出來的愛的啟示。

現代的人感受到這一切的威脅。關於這些威脅,以上所說的不過是一個梗概。現代的人往往很焦急地想要知道,有何方法可以解除使整個人類都捲入其中的世界緊張局面。假如現代人沒有勇氣道出「仁慈」這兩個字,或者因為他的良心毫無宗教內容,又找不到相當於「仁慈」這個概念,則教會更有必要說出這兩個字眼,不但用教會的名義,也是用我們這一代的所有男女的名義,說出這兩個字眼。

因此,我在本文裡所說的一切有關仁慈的話,應當不斷地轉變成熱心的祈禱:轉變成一種呼求,根據人在現代世界的需要而呼求仁慈。但願我們的呼求能充滿有關仁慈的真理。這真理是在聖經和聖傳裡以及在歷代天主子民的真實信仰生活裡,業已有極為豐富的表達。讓我們就用這種呼求,有如聖經作者一樣,向不會輕看受造物的天主(一三六),忠於自己,忠於其為父的職責,以及忠於他的愛的天主祈求。讓我們像先知們一樣,向那具有母親品性的愛祈求。這種愛,就像一個母親,會照顧每一孩子,每一亡羊;即便他們的數目很多;即便在這世界裡,善竟然為惡所勝;即便現代的人類,因其所犯的罪,堪當一次新的洪水浩劫,有如在諾厄的時代一樣。讓我們向父親般的愛祈求援助,這為父的愛是從基督的救世使命中顯示給我們。當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而又復活之時,這個愛才達到了高峰。讓我們藉著基督向天主祈求,並記住瑪利亞讚主頌中的話:「他的仁慈世世代代賜予敬畏祂的人」。讓我們為現時代的人懇求天主的仁慈,讓追隨瑪利亞芳表的教會,也要作人類精神上的母親,在祈禱裡表現出她母性的關懷以及信心堅定的愛,因為就是在這種愛裡,才產生了對於祈禱的迫切需要。

讓我們在基督所安放在我們心中的信、望、愛、三德指導之下,呈上我們的祈求。這種態度也是對天主的愛,對這位現代人常遠離,視為陌生者的天主,以及人用種種方式宣稱是「多餘的」天主的愛。因此,以上的祈禱態度本身,也是對天主的愛,因為我們深深地感覺到,天主已被現代的人輕蔑地遺棄了,我們已準備與十字架上的耶穌同聲呼求說:「父啊!寬赦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一三七)。同時,這個態度也是對別人的愛,對一切男女毫無例外與不加區別的愛:沒有種族,文化,語言,或世界觀上的分別,沒有朋友和敵人的區分。這是對別人的愛--它渴望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類社會,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社會團體的真正好處;它渴望青年,成年父母和老年人的好處--這是為一切人毫無例外的愛。這是愛,或者不如說,這是為著每一個人的好處,驅除一切邪惡的熱切關懷。

假若我們同時代的人,不能分享那領導我們作為基督的僕人和天主奧跡的管理人(一三八)的信仰和希望,在歷史上的這一刻,為全人類祈求天主的仁慈,讓他們至少也要設法去了解我們所關切的理由。我們的關切是受對人類的愛所軀使,是為著保衛一切合乎人性的事物,而一切合乎人性的事物,按照我們同時代人的直覺,正受著巨大危險的威脅。基督的奧跡在啟示給我們有關人的偉大聖召時,指引我在「人類救主」通諭裡去強調人的無可比擬的尊嚴,又迫使我去宣報仁慈,此仁慈乃是在基督的奧跡裡所啟示的天主仁慈的愛。基督的奧跡也迫使我去祈求仁慈,尤其當我們接近公元二千年之末,教會和世界都面臨困難而危險的歷史階段的這個時刻。

因著受釘而復活的耶穌基督之名,按照他那永留在人類歷史裡的救世精神,我們大聲祈求,願那在父內的愛,在歷史的這一階段裡,要再度地顯示出來!願此種愛,藉著聖子和聖神的工作,證明尚在現代世界,並比邪惡更有力量:比罪和死亡更有力量。我們這樣祈求是藉著那不斷宣講「他的仁慈世世代代賜予敬畏他的人」的那一位的轉求;同時也是藉著那些業已完全實踐了山中聖訓:「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憐憫」(一三九)。那句話的人的轉求。

※ ※ ※
為著繼續把梵二大公會議決議案付諸實施,以便我們能夠看到教會自我實現的新階段--為著趕上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教會本身也必須不斷的意識到,在這個工作上,教會不可以為著任何理由,退回到自我封閉的狀態裡。事實上,教會存在的理由就是要把天主啟示出來,即把那允許我們在基督身上看到祂的父啟示出來(一四O)。不管人類歷史的阻力如何強大,不管當代文明的分裂多麼明顯,不管在人類世界裡,否認天主存在的力量是多麼巨大,教會與基督奧跡之間的關係,還要更加密切。這個奧跡多少年代以來一直隱藏在天主裡,但藉著基督終於在時間內與世人共享。

我頒賜給你們宗座的福佑

一九八○年十一月卅日將臨第一主日,在位第三年發自羅馬聖伯鐸大殿。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