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生命的福音」 

 結論

   「那時,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默十二1):聖母瑪利亞和教會的母親身份
   「那條龍便站在女人面前:待她生產後,要吞下她的孩子」(默十二4):生命受到魔鬼勢力的威脅
   「以後再也沒有死亡」(默廿一4):復活



結 論

102. 在這通諭的最後,我們自然要再度仰望主耶穌,這位「為我們而誕生的嬰孩」 (參閱依九5),在祂身上,我們可默想「這已顯示出來的生命」(參閱若壹一2)。在基 督誕生的奧蹟中,天主與人相遇,天主子也開始了在塵世的旅途,並於祂在十字架 上獻出自己的生命時達到高峰。基督藉著祂的死亡征服了死亡,並成為全人類新生 命的泉源。

代表全人類,也為了全人類而接受這「生命」的人,是童貞聖母瑪利亞;因此她 與生命的福音關係最為密切,她也親自與生命的福音結合。聖母在領報時的同意以 及她身為天主之母的身份,是基督來賜給人類生命(參閱若十10)此一奧蹟的起始。藉 著她對聖言降生成人的接納及關愛,人類生命得以免受永死的罪罰。

為了這個原因,瑪利亞,「她是教會的代表,與教會一樣,她是所有獲得重生者 的母親。事實上,她是那『生命』的母親,每一個人都可藉著那『生命』而生活, 當她生產這生命時,她也以某種方式使所有藉這生命而生活的人,得到重生」。 一三八

當教會默想聖母的母親身份時,教會也找到了自己身為母親的意義,以及她受召 表達這身份的方式。同時,教會身為母親的經驗,使她最深刻地了解了聖母的經驗和她迎接生命、關懷生命無與倫比的榜樣

「那時,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默十二1)
聖母瑪利亞和教會的母親身份

103. 教會的奧蹟與聖母瑪利亞之間的相互關係,在《默示錄》所描述的「大異兆」 中清楚地表現出來:「那時,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腳 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榮冠」(十二1)。在這個異象中,教會認出了她自己奧蹟的 形像:教會臨在於歷史中,她知道,由於她在世上建立了天主之國的「幼芽和開 端」一三九,而超越了歷史。教會看到這奧蹟在聖母身上完全實現,而且具有代表性。聖 母是光榮的女人,在她身上,天主的計劃得以充分圓滿地實現。

《默示錄》告訴我們,這「身披太陽的女人」,「胎中懷了孕」(十二2)。教會完 全明白她懷的是救世主基督。教會也知道她受召把基督獻給世人,使世上的男女在 天主的生命內重生。但教會不能忘記,她的使命是因為瑪利亞天主之母的身份而來 的,聖母懷了「天主的天主」,「真天主的真天主」,並生下了祂。聖母真是天主 之母,在她的母親身份中,天主賜給每一個女人的母親使命得以提昇到最崇高的層 次。因此聖母成為教會的典範,而教會受召成為「新厄娃」,信友之母,「眾生」 的母親(參閱創三20)。

教會身為精神母親的身份,只有透過痛苦及生產時的「產痛」(參閱默十二2)才能 獲得︱教會也知道這點。也就是說,教會與魔鬼的勢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因為魔 鬼的勢力仍舊漂泊在世上,並影響人心,反抗基督。「在他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 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他」(若一4∼5)。

與教會一樣,聖母也必須在痛苦中生活出她的母親身份:「這孩子已被立定,… 並成為反對的記號︱至於你,要有一把利劍刺透你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 思念顯露出來」(路二34-35)。西默盎在救主的人世生命剛開始時,對聖母說的這段 話,就總結和預言了耶穌的受人排斥,陪伴在祂身邊的聖母也受到排斥。世人的排 斥在加爾瓦略山上達到了高峰。聖母「站在耶穌的十字架旁」(若十九25),參與了天 主子的自我奉獻:她為了我們的緣故奉獻耶穌,把祂交付出去,決定性地誕生祂。 聖母在領報那天所答應的「是」,在耶穌被釘十字架那天完全蘊釀成熟,那時時候 到了,聖母要接受耶穌所有的門徒為自己的子女,視他們為親生子女,把她兒子救 恩的愛傾注在他們身上:「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 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若十九26)。

「那條龍便站在那女人面前....待她生產後,要吞下她的孩子」(默十二4)
生命受到魔鬼勢力的威脅

104. 在《默示錄》中,那有關「女人」的「大異兆」(十二1)伴隨 著「天上出現的另一個異兆」:「一條火紅的大龍」(默十二3),這大龍代表撒殫,即有位格的魔鬼勢力,以及歷史上所有與教會使命作對的魔鬼勢力。 在此,聖母也啟發了教會的信友。不友善的魔鬼勢力其實是一股陰險的反對勢力,在傷害耶穌的門徒之前,先直接傷害祂的母親。當時有人把嬰孩耶穌視為有威脅性的危險人物,瑪利亞為了救她的兒子,而與若瑟帶著嬰孩逃往埃及(參閱瑪二13-15)。

於是聖母幫助教會了解,生命永遠處於善與惡、黑暗與光明鬥爭的中心。大龍想 要吞下「那生出來的孩子」(參閱默十二4),那孩子就是基督的預像,是聖母在「時 期一滿」(迦四4)時所生的,教會也必須不斷地把祂獻給世世代代的人們。但從某一方面來說,這孩子也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孩子的肖像,尤其是每一個生命受到威脅 的無助嬰兒的肖像,因為,正如梵二大公會議提醒我們的:「天主聖子降生成人, 在某種程度內,同人人結合在一起」一四O。在每一個人的「血肉」中,基督繼續顯示祂 自己,並與我們相通,因此凡排斥人類生命的行為,不論是出於何種方式,事實上都是排斥基督。這是基督啟示給我們的真理,既奇妙,也是對我們的要求;同時是 基督的教會不斷地宣講的真理:「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 收留我」(瑪十八5);「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 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

「以後再也沒有死亡」(默廿一4)
復活的榮耀

105. 天使向聖母報喜,是用下面這幾句話說出來的:「瑪利亞,不要害怕」以及 「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路一30,37),這些話多麼使人安心。童貞聖母的一生都 籠罩在一股信心中,確信天主在她身旁,也確信天主的眷顧一直陪伴著她。對教會 也是一樣,因為教會在曠野中找到「天主給她準備好的地方」(默十二6),這是受試 探的地方,但也是天主顯示對祂子民慈愛的地方(參閱歐二16)。在教會與死亡的鬥爭 中,聖母是給人安慰的生活的語言。教會把聖子顯示給我們,因而向我們保證,在祂內,死亡的勢力已被打敗:「生命與死亡展開了決鬥,使人驚惶;生命的主宰,死而復活,永生永王」。一四一

被宰殺的羔羊復活了,在復活的光榮中帶著受難的記號。唯有祂是歷史上所有大 事的主人:祂開啟了書卷的「密封」(參閱默五1∼10),並宣揚,在今生及來世,生命的力量都戰勝了死亡。在人類歷史走過的新天地「新耶路撒冷」中,「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廿一4)。

當我們這些旅途中的人民,我們這些擁有生命、擁護生命的人民,在信心中走向 「一個新天新地」(默廿一1)時,我們依靠聖母,因為對我們來說,她是「確切的希望與安慰」。一四二

   聖母瑪利亞,
   新天地的曙光,
   眾生的母親,
   我們把生命的原因託付給你:
   聖母瑪利亞,
   請垂視眾多無法出生的嬰兒,
   請垂視眾多的窮人,
   他們的生活是那樣艱難,
   請垂視眾多男女,
   他們是殘酷暴力的受害者,
   請垂視那些年長者及病人
   他們或因受漠視、或因錯誤的憐憫
   而失去生命。
   請賜給凡相信你聖子的人
   能以誠實和愛心
   向我們這時代的人
   宣講生命的福音。
   請為他們祈求恩寵
   能接受那福音
   像接受一件常新的禮物;
   能終其一生
   懷著感恩之心
   喜樂地頌揚這福音,
   並有勇氣
   堅決地為福音作證
   好與所有善心人士一起
   建立真理與愛的文明,
   以讚美和光榮天主- 喜愛生命的造物主。

一九九五年三月廿五日,聖母領報慶日,發自羅馬聖伯鐸大殿,時值在任第十七年。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