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重讀天主教的社會訓導

社會訓導源起及意義
6.新時代的社會思想

  除了在本堂口、醫院、學校和慈善事業機構中的窮人服務之外,天主教徒還逐步提出了一種嶄新的思想體系,意在以基督所宣講的福音觀點去了解各種新的社會問題,並提出足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在法國,巳爾熱蒙(Villeneuve de Bargemont)於1834年寫成了《政治經濟和基督徒生活》一書。在意大利,塔帕雷利(Luigi Tapparrelli D'Azegeio,1793∼1862)與《天主教文明》雜誌合作,出版了五冊《自然律》和一冊有關政治經濟學之哲學原則的著作。意大利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托尼奧洛(Giuseppe Toniolo)。他於1893年創辦了《國際社會科學》雜誌。

  在德國,美因茲的樞機主教科德華(Bishop Wilhelm E. von Ketteler,1811∼1877)是天主教社會運動的重要的知識分子發起人之一。這一運動在1870年以後,便很快遍及全歐。科德華曾在1864年發表過一篇有關勞工問題的研究報告,題為勞工問題與基督信仰》,引起了國際上的迴響。科德華對於天主教社會思想的貢獻十分卓越,因為他能夠把基督信仰上的反省與社會分析、新工業制度批判,以及鼓吹有組織的政治行動等結合在一起。後來教宗良十三世曾稱他為「我們的前輩,我曾向他學習13。」科德華的學生福爾格桑(Karl von Vogelsang,1818∼1898)在奧地利創辦了兩種雜誌,一種稱作《祖國》(1875年創刊),另一種稱為《基督徒的社會改革》(1879年創刊)在國內產生很深的影響。

  在法國,經濟學家佩林(Char1es Perrin)和弗雷佩爾主教(Bishop Freppel)是有活力的社會運動領袖。在比利時,杜特魯主教(Bishop Doutreloux)及其合作者鮑狄那神父(Abbe Pottier)於1866年和1890年之間,組織了「天主教社會事業會議」。此外,值得特別注意的尚有西班牙的哲學家已爾海斯(Jaime Balmes)。

主教們的社會參吉

  瑞士梅爾米約樞机主教(Cardinal Mermillod),英國曼寧樞机主教(Cardinal Manning)美國吉本樞机主教(Cardinal Gibbons),澳大利亞莫蘭樞機主教(Cardinal Moran)是十九世紀許多探索解決所謂社會問題的主教們的代表。此外,還應提及法國、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其他許多主教的名字。他們通過自身的宣講和行動,逐步參與解決他們所處時代的社會問題。德魯萊爾神父(Fr. Paul Droulers)曾針對十九世紀法國主教們在社會問題上的立場,費心作過一番研究。從該研究中,我們獲悉當時的主教們在譴責不義、捍衛窮人,呼籲建立公正和合乎人道的社會秩序方面,是如何盡心竭力。在《共產黨宣言》尚未發表(1848年)之前----該宣言曾被誤認為是當代首次提出的社會變革的要求----法國主教們14已經在大量的牧函、四旬期致詞和主日彌撒道理中提倡社會改革了。儘管當時的實業家和政府充耳不聞,主教們所提供的社會訓導至今仍是值得我們記憶的。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