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资料库
信仰的感性之路
7 与耶稣基督做个朋友

我知道,若我们过去没有这种随时随地向耶稣说话的习惯,刚开始可能会感到 扭。不要紧,我们都是过来人,我们都有过那段「不舒服」的交友过程。记得以前祈祷,好像永远只向他求这个求那个,他好像常充耳不闻,理也不理我。後来学乖了,向他祈求时,後面总加一句:「只要你喜欢…」至於答应与否,那是他的事了。   

其实「修行」是一种习惯,你常常做,做得多了就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地会去做。与耶稣做朋友,也需要有点耐心,他有时好像也在那条小船上睡着了。但请安心,他毕竟永远在我们身边,只等待我们去叫醒他。与他做朋友,贵在忠心不贰,贵在有依持之心,贵在那种「只要有他在,我可以放心」的感情。「是我,不要怕!」我们必须把这句话常放在心里。   

当然,对耶稣这个好朋友,与其他朋友一样,有时我们也不妨撒撒娇,甚至说话「气话」。有时,我为了一桩非关我个人利害的事,曾求耶稣帮个忙,他好像不理不睬。那时我也会像小女孩向母亲那样生气地说声:「好吧,你不管,我也不管了,反正这是你的事!」说也奇怪,话还没有说完,内心已感觉舒服安静了好多;因为我心里明白,只要为教会、为别人有益处,耶稣非亲自「插手」不可。   

对圣母,我们当然也要有感情,但因为圣母与我们之间有一层母子关系,因此更容易产生那种亲切的感觉。当然,无论是耶稣、是圣母、或是其他圣人圣女,我们想要与他们发生一种亲切的感情关系,我们自己心中,必须已有某种最低限度的感情不可。当一个人不知爱情为何物时,当一个人从来没有朋友,也不知母爱是那回事时;这种人要想与人产生亲密感,大概不太可能;与耶稣、圣母表示亲切,可能也不太容易。他必须先铲除「人性」方面的障碍,然後才能进入「超性」方面的友谊。我每读圣人传记,常感觉这些圣人真是得天独厚,他们从小就在爱中长大,由人间爱转向超性爱,是多麽容易的一步呀!   

我自己比较幸运,我生长在一个相当有爱的家庭中,更有一位心地慈善、信仰笃实的母亲。我已知道母子之情是什麽滋味,更曾体验过母爱是怎麽回事;我只要把我爱母亲的爱移植到爱圣母的爱,事实似乎就那麽简单,那麽直截了当。因为圣母是我的天上母后,因此喜怒哀乐,也像当年与母亲一样,我常常禀告圣母并与她分享;说也奇怪,每当我向圣母告诉之後,原来心中的喜乐变得更喜乐,苦闷的事却消失了一大半!   

记得当年吴经熊大使的小女儿生大病,经他各地求医後均无效,这位敬爱圣母的大使把孩子放在圣母像前对圣母说:「我已尽了我的责任,现在是 的事了,只有你能治好他!」   

这种对圣母的全心依赖,其实就是一种信德;信德告诉我们天主是全能的,圣母经由她圣子的能力,也几乎是无所不能的。我们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天上,还能怕什麽呢?但我们真的「相信」吗?真的处处对圣母有持无恐吗?可能我们母子之间的感情还没有那样深切!   

我们的小圣堂里有一尊圣母石膏像,是法蒂玛圣母像。这尊圣母像在那里已放了快廿年,我从前好像没有注意过似的。二年前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我竟在天花板上装了一枝电灯,灯光直垂圣母那慈祥的面颊。以後每次进圣堂必然向圣母深深地鞠一个躬,以表示我对圣母的尊敬。这个习惯一直遵守到今日。有时见圣堂内有人,不好意思独自站在或甚至跪在圣母前祈祷,怕人家笑我有点走火入魔;那时我只好远远地鞠个躬向圣母道声再见就离开。但若堂内无人,我则会一直站在那尊圣母像前,有时还甚至双膝下跪,哀求圣母娘保佑。有时还口中喃喃有词,说什麽我既然做了神父,圣母非助我做个好神父不可;否则我丢脸,「圣母呀,你也要去丢脸!」难道这不是向母亲撒娇吗?   

是这种「人性化」的感情,像是一种润滑剂,有助於我们在灵修路上奔向前程。不信,你自己可以试一试……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