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聖人聖女故居
歷史概略 BB

聖女依搦斯

聖女依搦斯
(SANT'AGNESE)

Via Nomentana,349

聖女依搦斯(St Agnes)三世紀時於羅馬殉道。相傳她的家就位於現在加普蘭公學(Almo CollegioCapranica, Piazza Capranica 98)。這位聖女也是此公學的主保。在公學內建有一座恭敬聖女的小堂。相傳聖女殉道的地方就是現在那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聖依搦斯蒙難堂 (Sant'Agnese in Agone)的地下。而城外的聖依溺斯堂(Sant'Agnese fuori le mura),則保存著這位羅馬聖女的陵墓。

聖奧思定及聖婦莫尼加
(SANT'AGOSTINO E SANTA MONICA
Ostia一Teatro Romano

在四世紀,聖奧思定 (St Augustine)和他的母親聖婦莫尼加(St Monica),曾在返回非洲的途中路過羅馬。在聖人所著的《懺悔錄》 (Confessiones)中,曾講到他和母親在奧斯底亞.提伯里納(Ostia Tiberina)某屋中等候起航時,獲得神魂超拔之經歷(《懺悔錄》,9, 10, 23-26 )。在奧斯底亞(Ostia)古羅馬劇場旁,有一塊石碑記述了這件事。

聖本篤
(SAN BENEDETTO DA NORCIA)

Piazza in Piscinula, 40

聖本篤(St Benedict)於480年生於諾爾察 (Norcia) 547年卒於加西諾(Cassino)。今日聖本篤小堂(San Benedetto in Piscinula)座落在聖人家宅(domus)的遺址上。相傳聖本篤於497年離開自己的出生地後,曾在此居住。從這堂的門庭穿過一道大門,便可進入聖人曾讀書和祈禱的小室。

聖本篤.若瑟.雷伯
(SAN BENEDETTO GlUSEPPE LABRE)

Via dei Serpenti,2

聖本篤.若瑟.雷伯(St Benedict Joseph Labre) 1748年生於法國阿美特的聖蘇比煦(Saint Sulpice du Ametes) 1783年卒於羅馬。聖人在生命的最後兩年,曾居於這裡一所住宅的樓上,現在仍可找到他曾住過的兩個房間,當中保存了聖人用過的物品。

聖婦彼濟大
(SANTA BRGIDA Dl SVEZIA)

Piazza Farnese, 96

聖婦彼濟大(St Bridget)於1303年生於瑞典芬斯達 (Finsta),1373年卒於羅馬。聖婦是聖奧思定救主會(Augustinian Order of the Saviour)的會祖,此修會又稱為彼濟大會 (Brigittines),現在的聖彼濟大堂(Santa Brigida)曾是聖婦的居所。在毗鄰的隱修院二樓,可參觀聖婦曾居住過四年,並在那裡去世的房間。

安放聖嘉彌祿心臟的聖髑盒

聖嘉彌祿
(SAN CAMILLO DE LELLIS)

Piazza della Maddalena, 53

聖嘉彌祿(St Camillus de Lellis) 於1550年生於基愛蒂的布基安(Bucchianico di Chieti),1614年卒於羅馬。1571年,在矢發修道聖願之前,曾在奧古斯大 (Augusta)的聖雅各伯醫院 (Ospedale San Giacomo, via Canova 29)工作,在那裡他的皈依漸趨成熟,並決定獻身為受病苦煎熬的人們服務。其後,他多次回到這所醫院中,並開始撰寫其醫務修士會的會規。1586年,他創立了靈醫會(Camillians),並與他的同會兄弟們一同遷往聖瑪利亞瑪達肋納堂 (Santa Maria Maddalena in Campo Marzio),後來在那裡興建了總會院。今日仍可參觀這裡的醫務所和聖人住過的居室。聖人在這裡去世後,他的居室便被改建為小堂。並保存著聖人的遺骸。

聖查理
(SAN CARLO DA SEZZE)

Piazza San Francesco d Assisi, 88

方濟會士查理(Charles of Sezze)於1613年生於拉丁納的塞澤(Latina-Sezze),1670年卒於羅馬。從1646至1648年間,聖人曾居住在羅馬蒙托里的聖伯多祿修院(Convento di San Pietro in Montorio)。1648年,聖人在聖若瑟堂(San Giuseppe a Capo le Case, via Francesco Crispi)領受了五傷。已經病重的聖查理被遷移到聖方濟各修院 (Convento San Francesco d'Assisi a Ripa Grande)的醫護所中,並於I670年在那裡與世長辭。修院有一個小型博物館保存著聖人的聖髑和物品。

聖女加大肋納.栖亞那 (SANTA CATERINA DA SIENA)
Piazza Santa Chiara, 14

聖女加大肋納 (St Catherine) 於1347年生於栖亞那(Siena),1380年卒於羅馬。她應教宗烏爾班六世(Urban VI) 之請,帶同一些弟子於 1378年l1月28日來到羅馬,並在此居住至死。 聖女致力防止教會分裂,以書信堅決支特正位的教宗。 她每日都親自到聖伯多祿大殿朝聖。聖女逝世時的小室在十七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小堂,這小堂要經由神廟遺址聖母堂(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進入。

聖女則濟利亞 (SANTA CECILIA)
Piaza Santa Cecilia, 22

在提伯河西聖則濟利亞堂 (Santa Cecilia in Trastevere)的地下,有古羅馬家宅的遺址,相傳這裡就是聖女則濟利亞(St Cecilia,三世紀時卒於羅馬)的故居。在教堂左邊的一間小堂內,有古代熱水浴室 (caldarium)的痕跡,相傳聖女就是在這裡被人窒息至死。

聖道明
(SAN DOMENICO DA GUZMAN)

Piazzale Numa Pompilio, 8

聖道明(St Dominic)於1175年生於西班牙加雷魯嘉(Caleruega),1221年卒於同地。他曾多次到訪羅馬,並在1220年底至1221年初居住在亞丕雅路(via Appia)的聖西斯篤舊修院(San Sisto Veccio)。這修院是道明會(Dominicans)得到承認後,由教宗和理諾三世 (Honorius III)所贈的。 1221年聖人曾居住在阿文庭山(Aventine) 聖撒比納堂(Santa Sabina, piazza Pietrod'llliria 1)的修院;教宗格來孟九世 (Clement IX)把聖人的居室改建為小堂。

聖斐理斯

聖斐理斯及克理斯本 (SAN FELICE DA
CATALICE E SAN CRISPINO DA VITERBO)

Via Veneto, 27

聖斐理斯(St Felix)於1515年生於堪塔利 (Cantalice),1587年卒於羅馬。聖克理斯本 (St Crispin)於1668年生於維特保(Viterbo),1750年卒於羅馬。兩位聖人的小室,是信眾和教宗們常到的朝聖地,位於無原罪聖母堂(Immacolata Concezione)的詠經席後面。


聖斐理伯.內利 (SAN FBLPPPO NERI)
Via Del Governo Vecchio, 134

聖斐理伯.內利(St Philip Neri)於1515年生於翡冷翠(Firenze),1595年卒於羅馬。155l至1583年,聖人曾生活在毗鄰聖熱羅尼莫堂(San Girolamo della Cairta, via Monserrato 62/A)的一間住宅內,並在此開始了他的事業,和創立了他的司鐸祈禱會 (0ratory)。從這教堂的祭衣間便可上到聖斐理伯的房間,房間內有許多幅圖畫描繪聖人的生平和他所顯的奇跡。在1575年的聖年期間,聖人接待貧窮的朝聖者居住在他創建的至聖聖三朝聖者收容所 (Oratorio della Sant issima Trinita dei Pellegrini, via dei Pettinari 36/A),並安排樞機和羅馬貴族們來伺候這些窮人。1575年,教宗額我略十三世(GregoyXIII)將聖母小堂(Santa Maria in Vallicella)贈予聖斐理伯;聖人後來將此堂重建,故名為「新堂」,(Chiesa Nuova),堂側並建有司鐸祈禱會會院 (Oratorio dei Filippini)。
堂內的聖斐理伯小堂 (Capplla di San Filippo Neri),保存有聖人的遺骸。從祭衣間可上到聖斐理伯小室(Camnere di San Filippo Neri),聖人曾在此居住並去世。

聖婦方濟加 (SANTA FRANCESA ROMANA)
Via Teatro Marcello, 32

聖婦方濟加(St Francesca)於1384年生於羅馬,1440年卒於同地。她的大半生都生活在她丈夫於提伯河西市區內的龐齊安大樓 (Palazzo Poziani)。她創立了橄欖山奉獻會(Oblates of Monteoliveto)。1330年,她丈夫去世後,她來到明鏡之門(Tor de'Specchi)會院,與她的修女居住直到去世。這裡仍保留著聖婦的房間。她的遺體被安葬在帕拉蒂尼山(Palatine)的聖方濟加堂(Santa Fran cesca,昔日的聖母新堂Santa Maria Nova)內。


聖方濟各.亞西西
(SAN FRANCESCO D' ASSISI)

Piazza San Francesco dl'Assisi, 88

聖方濟各(St Francis Assisi)於I182年生於亞西西(Assisi),1226年卒於同地。今日聖方濟各堂 (San Francesco d'Assisi a Ripa),曾是聖人在羅馬期間的主要居所。從教堂祭衣間可上到聖人曾祈禱的地方.在右側牆上可見到聖人休息時用過的石枕。相傳修院的庭院中,有一棵酸橙樹是聖人當年親手栽種的。


聖若望及保祿
(SANTI GIOVANNI E PAOLO)

Piazza dei Santi Giovanni e Paolo, 13

聖若望及保祿(Sts John & Paul)兩位聖人,於362年,在背教者儒利安皇帝 (Julian the Apostate)的教難中,在羅馬殉道;他們的遺體被暗地埋葬。切利奧的聖若望及保祿堂 (San Giovanni e Paolo al Celio),座落在這兩位聖人家宅的遺址之上;在教堂的地面上標示著兩位殉道者家宅的精確位置。


聖若翰.羅西
(SAN GIOVANNI BATTISTA DE ROSSI)

Piazza Bocca della Verita

聖若翰.羅西(St John Baptist De Rossi) 於1698年生於沃耳塔喬 (Voltaggio),1764年卒於
羅馬。聖若翰曾居住過的地方,並沒有留下什麼遺跡。聖人曾服務過的聖加拉(SantaGalla)收容所,已於1935年被拆除。聖人在至聖聖三司鐸培養院 (convitto ecclesiastico della Santissima Trinita dei Pellegrini ai Cantari, via dei Pettinari 36/A)曾住過的房間,也被徹底改修,與聖人有關的一切已蕩然無存。聖人唯一的遺跡只見於羅馬希臘聖母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n),他曾在這裡的修院居住了九年 (1751-1760)。


聖若望.巴各滿
(SAN GIOVANNI BERCHIMANS)

Via del Caravita, 81/A

聖若望.巴各滿(St John Berchmans)於1599年生於比利時的迪斯特 (Diest),1621年卒於羅馬。他曾在羅馬的耶穌會公學(Collegio Romano, Piazza del Collegio Romano 4)居住和祈禱。這所公學就在馬爾茲廣場(Campo Marzio)的聖依納爵教堂 (Sant'Ignazio di Loyola)附近,這裡可參觀聖人的房間(在聖類思 St Aloysius房間旁), 1865年此房間被改建為小堂。


聖若望.鮑思高
(SAN GIOVANNI BOSCO)

Via Marsala, 42

聖若望.鮑思高(St John Bosco)於1815年生於亞斯底的碧基(Becchi, Castelnuovo d'Asti),1888年卒於都靈 (Torino)。他曾來過羅馬二十多次,但每次都住在不同的地方。聖人最後一次(1887年5月)到羅馬時,留在比勒陀里奧 (Castro Pretorio)區的耶穌聖心大堂(Sacro Cuore di Gesu)毗鄰的會院留宿,那裡樓上的一個房間,保存了聖人的遺物。


聖若望.茅居人
(SAN GIOVANNI CALIBITA)

Isola Tiberina, 39

相傳聖若望堂(San Giovanni Calibita)是建在聖若望.茅居人(StJohn the Calybites,卒於五世紀)的家宅之上。在1600至1700年間的徹底重建工程中,於教堂主祭台下發現了聖人的遺骸。


聖若望.瑪達
(SAN GIOVANNI DE MATHA)

Piazza della Navicella, 12

聖若望.瑪達(St John of Matha)於1154年生於法國方孔 (Fancon),1213年卒於羅馬。聖多默堂(San Tommasso in Formis)原是聖人創立的聖三修會 (Trinitaries)的第一間會院。要到這教堂去,先要經過切利蒙塔那別墅(Villa Celimontana)的多拉貝拉拱門(Arco di Dolabella)。堂內可瞻仰到聖人的居室。教堂左側可見到聖三修會會院的遺跡,聖三會會士仍在那裡居住。

聖若瑟.加拉桑
(SAN GlUSEPPE CALASANZIO)

Piazza dei Massimi, 4

聖若瑟.加拉桑(St Joseph Calasanz)於1558年生於西班牙阿拉賈(Peralta de la Sal Aragona),1648年卒於羅馬。聖人創立了宗教學堂修會(Scuole Pie),開始在聖多羅德堂 (Santa Dorotea, via Santa Dorotea 23)教授窮人的孩子。1612年在聖龐大良堂(San Pantaleo)旁興建了其修會的總院。那裡可參觀聖人住過36年,直至他去世的房間。

真福若瑟芬.范尼尼

真福若瑟芬.范尼尼
(BEATA GIUSEPPINA VANNINI)

Via Giusti, 7

真福若瑟芬.范尼尼 (Blessed Josephine Vannini)於1859年生於羅馬,1911年卒於同地。她與泰扎神父(Luigi Tezza)共同創立了聖加彌祿女修會 (Institute of the Daughters of St Camnillus)。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於1994年冊封若瑟芬為真福。此地是加彌祿女修會的發源地;兩位創會人於 1897年6月7日為修會租用了這幅地。這位真福與初期的同會修女在此居住了14年,她們收留年老患病和遭人遺棄的窮苦大眾。這會院被視為母院。若瑟芬的遺體現存於格羅達斐拉塔(Grottaferrata)的聖加彌祿女修會總院的教堂內( via Anagnina 18)。

聖大額我略 (SAN GREGORIO MAAGNO)
Piazza San Gregorio, 1

聖大額我略(St Gregory the Great)生於540年,出身於羅馬貴族家庭,604年卒於羅馬。他以家族的哥迪安大宅(Palazzo Gordiano al Celio)為會院,與其他修士一同創建了一個本篤修會團體,並與建了一座敬禮聖安德肋(St Andrew)宗徒的教堂 (今日稱為Santi Gregorio e Andrea al Celio)。在教堂右側廊的盡頭,是聖人生活和祈禱的房間;這裡還收藏著主教寶座。教堂後面有三座小堂:聖安德肋 (Sant' Andrea),聖女西爾維亞(Santa Silvia)和聖女巴巴拉(San Barbara);在聖女巴巴拉小堂內珍藏著一張非常古老的大理石桌,相傳聖大額我略每天都在這桌上招待十二位窮人,一天,他發現在這十二位客人中,竟有一位是天使。

聖依納爵.羅耀拉 (SANTIGNAZIO Dl LOYOLA)
Piazza del Gesu

聖依納爵(St Ignatius Loyola) 於1491年生於西班牙羅耀拉(Loyola),1556年卒於羅馬。聖人在羅馬有好幾處居所,1544年他與全體耶穌會會士 (Jesuits),搬遷至昔日道路之母堂 (Santa Maria della Strada) 附近的一所住宅,並於1568年將其重建,把新教堂獻予耶穌聖名(即人們所稱之 「耶穌堂」Chiesa di Gesu):這裡是耶穌會的第一間會院。在耶穌堂廣場(Piazza di Gesu)45號,可參觀聖依納爵的房間,聖人曾於 1544至1556年間住在這房間,毗鄰的房間保存了聖人的遺物。


聖良納 (SAN LEONARDO DA PORTO MAURIZIO)
Via San Bonaventura, 4

聖良納(St Leonard)於 1676年生於利古里亞的茂利港(Porto Maurizio in Liguria),1751年卒於羅馬。聖人曾在耶穌會羅馬公學(Collegio Romano)入初學,其後卻進了聖文德修會(San Bonaventura al Palatino)。至今聖人過世的養病室,仍是人們參觀和朝聖的地方。


聖老楞佐 (SAN LORENZO MARTIRE)

Piazza del Verano, 3

歷代在羅馬紀念聖老楞佐 (St Lawrence,257年在羅馬殉道)的教堂共有34座之多,每座教堂都與聖人的殉道故事拉上關係。 相傳盧奇娜的聖老楞佐堂 (San Lorenzo in Lucina,via in Lucina 16)原為聖人的家宅,堂內保存著聖人殉道時受火烤酷刑的鐵床。還有依泉聖老楞佐堂 (San Lorenzo in Fonte),相傳是建在囚禁聖人的監獄遺址上。又米蘭達的聖老楞佐堂(San Lorenzo de' Speziali in Miranda)是聖人受審之處。傳說帕尼斯佩納的聖老楞佐堂(San Lorenzo in Panisperna)的所在地,是聖人被人烤至死的地方。而城外聖老楞佐堂 (San Lorenzo Fuor le Mura)則保存著聖人的遺骨,從這堂的迴廊庭院可到達聖奇里亞加墓窟 (catacombe di Santa Ciriaca),聖人的遺體當年就被埋葬其中。


聖類斯.公撒格 (SAN LUIGI GONZAGA)

Via Del Caravita, 8

聖類斯(St Aloysius Gonzaga)於1568年生於加斯蒂利安(Castiglione delle Stiviere),1591年卒於羅馬。他來到羅馬在耶穌會羅馬公學(Collegio Romano)的初學院生活和求學,今日這公學已成為一所普通學校(Piazza del CollegioRomano 4)。從馬爾茲廣場(Campo Marzio)的聖依納爵堂(Sant'Ignazio di Loyola),可上到聖人的居室;聖人在1591年去世前一直在此居住。在聖人被封為真福後,此居室被改建為小堂。


聖女瑪達肋納.巴拉
(SANTA MADALENA SOFIA BARAT)

Via San Francesco di Sales, 18

聖女瑪達肋納.巴拉(Sr Magdalene Sophia Barat)於1779年生於法國桑市 (Soigny-Sens),1865年卒於巴黎(Paris)。聖女是耶穌聖心女修會(Institute of 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的會祖,她於1832年來到羅馬,並與其他修女一起定居在聖三堂(Trinita dei Monti, Piazza Trinita dei Monti 39),在那裡開始了她向羅馬上流杜會女孩子的教育工作。1842年,在蘭特別墅(Villa Lante)內的耶穌聖心堂(Sacro Cuore di Gesu)建立了第二間會院、初學院和一所免費女子學校。會院樓上可見到聖女的居室。


福女寶拉.弗蘭仙妮諦 (BEATA PAOLA FRASSINETTI)
Salita di Sant'Onofrio

真福保拉(Paula Frassinetti)於1809年生於熱那亞(Genova) 1882年卒於羅馬。她於1841年來到羅馬,並與所屬的多羅德會(Dorotheans)修女一起居住在安諾菲里斜路 (salita di Sant'Onofrio)的會院內,即今日的音樂學院(Conservatorio)。在修院的三樓,可見到真福寶拉的房間,當中保存著她生前的遺物。


聖保祿 (SAN PAOLO)

Via San Paolo alla Regola, 6

聖保祿(St Paul)約於紀元5-10年生於塔爾索(Tarsus),67年在羅馬殉道。相傳律規聖保祿堂(San Paolo alla Regola )的所在地,原為聖人在羅馬監禁期間(宗28:30)所住房屋的遺址。這房子早被喻為「聖保祿學校」,是保祿宗徒為到訪者講解教理的地方。

聖十字保祿 (SAN PAOLO DELLA CROCE)
Piazza dei Santi Giovanni ePaolo, 13

聖十字保祿(St Paul of theCross)於1694年生於奧瓦達(Ovada) ,1775年卒於羅馬。他是苦難會(Passionists)的會祖,經常來羅馬。1726年,他與自己的兄弟若翰(Giovanni Battista)一同在聖迦利加諾醫院(Ospedale di San Gallicano, via San Gallicano 25)工作,但他只在那裡工作了兩年。1766年,他重返羅馬,並決定創辦一座修院。但直至1770年,教宗格萊孟十四世(Clement XIV)才將聖若望就保祿堂(San Giovanni e Paolo al Celio)及毗鄰的修院贈予苦難會。在這修院的聖人房間,今天已被改建為一所小堂。

'
聖伯多祿 (SAN PIETRO)
Via Urbana, 160

聖伯多祿(St Peter)生於加里肋亞的貝特賽達(Bethsaida),67年在羅馬殉道。相傳聖普正珍堂(Santa Pudenziana al Viminale)的所在地,曾是伯多祿作客居住過的房舍遺址。在教堂的主祭台左側,有一個紀念聖伯多祿的小堂。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曾囚禁過伯多祿、保祿、以及很多殉道基督徒的馬梅爾定監獄(Carcere Mamertino, clivio Argentario 1)


聖達尼老.各斯加 (SAN STANISLAO KOSTKA)
Via del Quirinale, 29

聖達尼老(St Stanislaus Kostha)於1550年生於波蘭的羅斯托科瓦 (Rostkow),1568年卒於羅馬。他由波蘭來到羅馬,進入奎琳崗 (Quirinale)的聖安德肋初學院(Noviziato di Sant'Andrea);在毗鄰的修院有聖人的居室,他在羅馬一直住在這裡,直至去世。


聖文生.伯樂天 (SAN VINCENZO PALLOTTI)
Via dei Pettinari, 51

聖文生.伯樂天(St Vincent Pallotti)於 795年生於羅馬(via del Pellegrino),1850年在羅馬去世。1837至1845年間,聖人居住在聖神堂 (Spirito Santo dei Napoletani,via Giulia 34)的修院內,他在那裡創立了一個修會(Pallottines)。 1846年聖人將修會團體遷至救主堂(San Salvatore in Onda)的靜院,這裡可參觀聖人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居住過的房間,房中聖人的物品和聖髑構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