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信 仰 的 宣 認
5. 人的回應:我信

  天主是我們肉眼所看不見的,雖然我們和他之間有視覺方面的障礙,但是他卻透過啟示的途徑和我們交談,把我們當作朋友看待,為的是要邀請我們和他共融。我們若是適當地回應天主的邀請,這個回應的行動就叫做信德。

所謂信德,就是人把自己的理智和意志完全托付給天主,誠心接受來自天主所啟示的一切。聖經稱人對啟示的天主的回應為「信德的服從」。

所謂信德的服從,就是發自內心自愿地服從所聽到的聖言,因為聖言所指出的真理是天主所保証的,而天主正是真理本身。聖經指給我們的這種「信德的服從」的模範是亞巴郎聖祖,然而童貞聖母瑪利亞把「信德的服從」實踐得最完美。

新約《希伯來人書信》在舉揚古聖先賢的信德時,特別強調了亞巴郎的信德,因為他實踐了希伯來人書信為信德所下的定義。這個定義就是「信德是所希望的事的基礎,是對那眼見不到的事的確証」。亞巴郎因為信賴天主,所以成為義人。他的堅強信德使他成為所有信眾的父親。新約希伯來人書信褒揚了古聖先賢的信德,但是他們并沒有得到所恩許的,天主卻為我們預備了更好的恩典,就是凡信賴基督的必得救恩。

亞巴郎固然是眾信友的父親,可是人類中表現最完美信德的卻是童貞聖母瑪利亞。聖母始終深信天主沒有做不到的事,所以虛心誠意接受了天主的使者嘉俾厄爾天使向她宣報的一切,并且相信天主的話必定實現。為此,普世教會敬仰聖母瑪利亞是最完美的信德表率。

前面我們說:回應天主邀請的行動叫作信德。但是這種回應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出自個人本身的附合,并且自愿贊同天主所啟示的一切真理。既然信德是出自個人本身附合并自愿贊同天主所啟示的一切真理,那麼它就和我們對一個人的「信賴」有別。如果我們以信賴天主的態度來信賴受造之物,那是虛妄荒謬的事。

對基督信徒來說,相信天主的同時,不能不相信天主所派遣的聖子耶穌基督。基督是天主所喜愛的聖子,天主要我們聽從他。基督在最後晚餐中告訴徒弟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他。我們能夠相信基督,因為他就是取了人性的天主聖言。若望福音第一章說:「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里的獨生子把他啟示給了我們。」既然只有聖子基督見過天父,所以只有他才認識天父,才能夠啟示他。可是基督信徒要不先相信聖神,就無法相信基督,因為是聖神在啟示人誰是耶穌基督。

聖保祿告訴格林多人說:「除非受到聖神的推動,沒有人能夠說耶穌是主。」又說:「聖神洞察一切,就連天主深奧的事理也洞悉……。除了天主聖神外,誰也不能明瞭天主的事。」

只有天主才完全認識自已。我們信賴聖神,因為他是天主。說到這里,我們才明白為什麼教會從不間斷地表明相信由聖父、聖子和聖神三位組成的唯一的天主。教會和基督信徒的信德是無中生有的嗎?或是與生俱來的嗎?或是研究得來的嗎?昔日伯多祿宗徒向耶穌說:「你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耶穌回答他說:「不是血和肉把這個啟示給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由此看來,信德是天主的恩賜,是天主所傾注給人的超性之德。梵二大公會議《天主的啟示》憲章第五節說:「為能表現這種信德,需要天主聖寵的引導和幫助,并需要聖神的內在助佑。他感動人心,使人歸向天主,開人心目,并賞賜人人信服真理的甘飴。」

沒有天主的聖寵和聖神內在的助佑,人固然無法表現信德,但是信德到底還是屬於人的行動。人相信天主,隨從天主所啟示的真理,這并不違背人的自由和理智,就如同我們相信某人說的話,相信他的意圖,甚至相信他的許諾,就如男女結婚許下終身一樣,這并不傷害或違反我們個人的尊嚴。

我們可以說:信德是人類的理智和意志與天主的聖寵合作的產物。聖多瑪斯的《神學大全》說:「信是一種理智的行動﹔天主藉著聖寵感化人的意志,意志推動人的理智去接納天主的真理。」

人之所以相信天主所啟示的真理,倒不是因為這些真理一清二楚地呈現在人的自然理性眼前,讓人沒有懷疑,不得不承認的餘地。而是因為我們相信啟示這些真理的天主的權威,他既不能欺騙自己,也不能欺騙別人。梵二大公會議說:「天主為了使我們的信德與理性相輔相成,所以除了賜給我們聖神內在的助佑之外,還給他的啟示提供外在的証據,例如耶穌和聖人所顯的奇跡、先知的預言、教會的廣揚與聖德,以及教會內在的豐富資源與穩定等等,這都是天主啟示的確實記號,合乎人類各種理智的需求,也是叫人信服的理由。」這些理由指出:信德的贊同絕不是精神的盲從。當然,人的理性和經驗有時看不清啟示的真理,但是天主對他所啟示的真理的保証,遠勝過人類自然理性所能提供的肯定。

信德不是盲從,不是靜態的,也不是死的。信德有個特徵,就是不斷渴望更進一步,更深一層地認識所相信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天主和他所啟示的真理。人越是要深入認識天主和他的真理,就得具備更大的信德和愛火,因為信德會打開人心靈的眼目,使人了解啟示的內容。人越是渴望認識天主的啟示,天主聖神就越會藉著聖寵幫助人培養更完美的信德作為配合。聖奧斯定說得好:「我相信,是為了認識,我認識,是為了相信得更好。」

毫無疑問,信德在理性之上,超越理性,但是我們千萬不能以為信德和理性之間有任何真正的分岐,因為那位給人啟示奧跡,賦給人信德的天主,正是那位賦給人理性的天主。既然是同一位天主,也是唯一的天主,他就不能自我矛盾,自己否認自己。為此,梵二大公會議《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卅六節說:「各門學問的研究方法若真是符合科學精神,又依循倫理道德法則進行,則不可能與信德對立,因為塵世間的一切和信仰上的種種都發源於同一天主。再說,人要是謙虛恆心地探討事物的隱微,他不知不覺地就好像被天主的手牽引著,因為天主使萬物存在,讓萬物各是其所是。」

信德和科學雖然互不對立,但天主和教會并不因為如此而強迫人接受信仰。天主尊重人的自由。所以,他愿意人自愿地,發自內心地接受他所啟示的真理。梵二大公會議的《信仰自由宣言》第十節說:「不能強迫任何人相反他的意愿去接受信德,因為信德行為本身是自愿的。」同一宣言第十一節又說:「天主召喚人以精神及真理事奉他,因此,人事奉天主是由於良心的緣故,而不是被迫的。」

人固然不能被迫接受信德,但是人若想得救,則非相信耶穌基督和那位派遣基督到世界拯救人靈的天主不可,因為沒有信德絕不可能中悅天主。

人只是有信德還不夠,還必須有恆地保持信德,因為信德是天主恩賜的,人若不細心保存,是很容易失落信德的。要能恆心保守信德,人必須經常藉著天主的話來滋養它,必須經常祈求天主增長它,并在望德的支持之下,用愛德來度信德的生活。誰能夠有恆地保持這種活潑的信德,他就能在現世預先到來世永生的幸福。由此看來,信德乃是永生的入門。

現在,我們把上面所介紹的一段普世教會要理歸納出下面六個要點:第一個,信德是一個人全心全意,以理智和意志來附合天主,來贊同天主藉著他的作為和說的話所啟示的真理。

第二個,所謂「相信」,它具有雙重意義,即相信一個人和相信一個真理。相信真理,因為信賴肯定這個真理的人。

第三個,我們只相信聖父聖子和聖神三位一體的天主。

第四個,信德是天主所賜的超性之恩,為能獲得這個神恩,我們需要聖神內在的助佑。

第五個,信德是合乎人性的行為,因為出自個人的良心和自由意志,也因此符合人性的尊嚴。

第六個,信德也是教會的行為。教會比個人先有了信德,它產生,支持并滋養我們的信德。教會是眾信友之母,有了教會為母親,人才有天主為父親。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