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的 宣 認
|
信德是一種屬於個人的行為,因為是人自由回應天主對人的行動。天主對人的行動就是向人啟示真理。信德固然是個人的行動,但絕不是孤立的行動,因為沒有人能夠單獨地相信天主,就好像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生活一樣。也沒有人能夠提供給自己信仰,就好像沒有一個人可以自我存在一樣。每一位信徒都從別人那里領受信仰,也因此必須把信仰傳遞給別人。我們之所以要把信仰傳遞給別人,是因為我們愛基督,也愛人類。由於每位信徒都要把自己所領受的信仰傳遞給他人,所以信徒本身都成了一條大鏈子中的小環節一樣,沒有他人信德的支撐,自己是無法相信的。同樣地,我自己的信德也有助於支撐別人的信德。
「我所信的」就是每一位信友所宣誓的教會的信德,這個信德我們在領洗的時候格外隆重地宣誓。「我們所相信的」就是集合於大公會議中的主教們,或者參加團體禮儀的眾信友所一同宣誓的教會的信德。慈母教會本身以自己的信德回應天主的時候,也說「我信」。教會以同樣的方式教導我們個人和團體答覆天主說:我信,我們信。所以,是教會先信了,然後支持我相信﹔是教會先承認了上主,我們才和教會一起,并在教會內承認上主,向上主說:我信,我們信。我們是藉著聖洗,從教會手中領受了信德和基督內的新生命。在拉丁禮教會的聖洗聖事中,付洗的神父問即將領受聖洗的望教者說:「你向天主的教會要求什麼?」
望教者的答覆是「信德。」又問:「信德賜給你什麼?」答覆是「永生。」救恩只來自天主,但是我們所領受的信德的生命卻是經由教會而得到的,所以教會是我們信仰生命的母親。我們相信教會是我們新生命的母親,但不是教會創造了我們的得救。不過,教會既然是我們的母親,它也就是我們信德的教育者。
教會教導我們的信德并不是一些程式、公式、慣用語或格言,而是語言所表達的事實,這些事實我們用信德可以感受得到。聖多瑪斯說:「教友發信德并不止於口頭唇邊,而是表達口中所說的事實。」不過,我們是依靠口中所宣誓的語句的幫助,來接近那些事實的。這些口中所宣誓的語句讓我們得以表達和傳遞信德,使我們能夠以團體的方式來度信德的生活,而且度得越來越熱切。
教會是真理的中流砥柱,它忠實地保存天主一次就完整地傳授給信徒的信仰。是教會在妥善保管基督的聖訓,并把宗徒們的信仰傳遞給後世的人。教會就像一位母親在教導子女說話、了解、認識和溝通一樣,也在教導我們信德的語言,使我們真正明白事理,善度信德的生活。
多少世紀以來,教會傳遍了世界各大洲,和各種語言、風俗、習慣、文化和不同的民族有所接觸,但是它所信奉和所傳揚的信仰只有一個,這個信仰是從唯一的上主那里所承受的,并藉著聖洗傳遞下去。教會之所以鍥而不舍地這樣作,只因為它深信古往今來的人類只有一個天主,他是人類共同的父親。
初世紀偉大的教父,法國里昂主教聖依勒內是教會信仰的見証人,他有下面三段著名的話:「教會雖然傳到天涯海角,但因為它從宗徒和宗徒的徒弟們那里領受了信德,所以仍小心翼翼地保存宗徒們留下來的產業。因此,教會即使散布全球,卻好像住在同一座房子里面一樣﹔大家有相同的信仰方式,就好像只有一個靈魂、一顆心一樣﹔全球教會宣講信仰的真理,教導真理,并傳遞真理,就好像大家有共同的一張嘴一樣」。
「世界上的語言固然繁多,教會聖傳的內容卻只有相同的一個,不論是在德國、在西班牙,在法國,在東方的埃及或利比亞,或在那居於世界中心的國度,教會沒有任何其他的信仰或聖傳。所以,教會傳播的訊息是真實可靠的,因為它給世界僅指出一條得救的道路」。
「對從教會那里所領受的信德,我們都小心翼翼地保存,因為信德像是一個保存信仰無上價值的寶庫,它在天主聖神的推動之下,會繼續不斷地更新,充滿生命力」。
以上所談的是教友的信德。信德固然是純屬個人的行為,因為是人對天主的行動的回應,但是信德絕不是孤立的行動,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信仰天主,就像沒有人可以單獨生活一樣,也沒有人能夠為自己制造信仰,就像沒有人可以自我存在一樣。
現在,我們可以把《普世教會要理》為上面所談的內容所作的三點結論介紹給各位:
第一點,我們相信天主聖言所蘊含的一切:不論是書寫出來的,或是傳遞下來的,只要是教會提示我們的,那就是教會的啟示,我們都相信。
第二點,信德對人的得救是必要的。上主自己曾肯定說,相信并領受洗禮的人必定得救,不相信的人將被定罪。
第三點,信德是對來世幸福的預先感受和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