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信 仰 的 宣 認
17. 有形可見的世界

  信經說:「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都是天主所創造的」。無形的受造物是天神,有形的受造物是大千世界中一切的存在物,這些存在物既富裕,又多彩多姿,更是有條不紊。

聖經以象徵性的手筆,描寫天主用六天的工夫來完成他的造化,六天過後的第七天則休息。關於天主造化的工程,聖經教導我們的都是那些天主為了我們的得救而啟示出來的真理,這些真理使我們能夠認出天主創造宇宙萬物的心意,能夠認識創造物的價值,并且了解一切受造物的存在目的就是要頌揚光榮天主。

天地萬物既然是天主創造的,所以沒有任何受造物不依賴天主而存在。我們這個有形可見的世界是天主用一句話,從虛無中造生出來的﹔一切存在物,一切大自然以及整個人類的歷史,都從這一個最原始的造化行動而來,都以那個行動為根據。這就是世界形成的起源,也是「時間」的開始。

天主創造的每一件事物各有自己的美善。天主在六天造化工程中,每造完一天的事物之後都說這一切都好。梵二大公會議的《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卅六節說:「萬物都從各自受造的條件中得到自己的穩定性、真實性、美善,以及固有的定律和秩序」。大公會議這段話所反映的正是這樣一個真理:每個受造物以它自己的存在方式與狀況,反映了天主無限的智慧與美善。為此,每個人必須尊重每個受造物本身的美善,不可以濫用受造物,否則就是對造物主大不敬,并會給人類和生活環境帶來禍患。

天主所創造的萬物,每個在自己的存在條件狀況中都是美好完整的,但是天主也愿意一切受造之物彼此相互依存﹔我們看太陽與月亮,松樹和小花,老鷹與麻雀等等,天下沒有相同相等的事物,這就在說明沒有一個受造物是自給自足,不需要依賴其他存在物而能生存的。換句話說,天底下所有的受造物都彼此依賴,截長補短,互相服務,以求生存,以求發展。

宇宙的美妙常令我們贊嘆不已,其中最大的原因莫過於萬物之間的和諧與秩序。人類一步一步地發現大自然內的和諧與秩序,而稱之為自然律。這無數的自然律都令科學家們驚奇不已,嘆為觀止。的確,受造物的美妙反映著造物主無限的美善。這些美善美妙應激發我們對造物主和受造物的尊重,并把我們人類的聰明、才智和意志屈服在天主的上智與聖意之下。

天主所創造的一切都好,但是所有的受造物之間也有等級的區別,這個區別大致可以按照天主創造萬物的先後次序來划分,從比較單純不完備的逐漸進到更復雜更精密,也更完美的。當然,天主愛他所創造的一切,也照顧每個受造物,就連一隻小麻雀也不例外。然而耶穌也向門徒說:「你們要比很多麻雀貴重得多了」,他又說:「一個人要比一只羊貴重多了」。由此可見,人是天主造化中的佼佼者,是受造萬物中的寵兒。聖經在記述人的受造時,把他和其他一切受造物分開來描寫,原因就在這里。

萬物的受造在貴重程度上固然有區別,但是正如方才前面所談到的,沒有一個受造物能夠自給自足,不依賴其他受造物而生存,所以在萬物中存在著彼此關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再說,萬物都出自同源,從唯一的造物主天主而來,也以光榮天主為唯一目的,所以萬物彼此關懷愛護是理所當然的。聖方濟各在他所寫的傳世不朽的「萬物頌」詩歌里面,對萬物互相關懷愛惜的必要有很純真動人的描寫。

有形可見的世界,天主花了六天造完了,聖經舊約創世紀第二章說:「第七天,天主完成了他創造的工程,天和地都造好了,於是就停工休息,并祝福了第七天,定它為聖日」。

聖經這幾句話具有很深的教訓意義,對每個人都很有益處,理由是:在創造宇宙天地時,天主設定了基礎和穩定的定律,對這些基礎定律人類可以寄以信心,而且這些基礎定律也是天主信守他和人類訂立盟約的保証。在人這方面,人也必須忠於天主所奠定的基礎,信守他所立的定律。

宇宙萬物是為了安息日而受造的,而安息日是用來恭敬崇拜天主的。所以宇宙萬物是為了恭敬朝拜天主而受造的。聖本篤所寫的本篤會會規說:「沒有任何事比天主的事更重要。」聖人可是把人應該關心的事情的先後次序說清楚了!

我們要是看以色列民族的法律,馬上會發現安息日是他們的法律的中心。對他們來說,遵守天主的誡命就是符合天主的智慧,符合天主的聖意。這些智慧和聖意完全表現在宇宙萬物的造化工程中。

天主用六天的工夫創造了一切,第七天安息日休息。第八天是什麼呢?對我們來說,第八天是新的一天,是耶穌復活的一天。換句話說,天主在第七天完成了第一次的創造工程,第八天則開始另一次新的創造行動,就是天主藉基督完成的救贖行動。所以,我們應該說:天主的造化工程以救贖行動為頂點﹔天主的第一次創造工程在第二次新的創造行動中找到意義,找到最終的目標。這新的第二次造化要比第一次更卓越、更輝煌。

談了天主創造的有形可見的世界,現在我們把普世教會要理有關這一節的兩點結論介紹給各位:

第一點,天主愿意他所創造的萬物彼此不同,各有自己條件範圍內的美善,互相依賴生存,各有因循的秩序和規律。天主并把他所創造的物質世界完全交給人類管理享用,使人類從中獲得益處。一切受造物都要透過人,并和人在一起來光榮贊美天主。

第二點,尊重銘刻在受造物內的法理定律以及一切事物之間的固有關系,乃是智慧的原則和道德的基礎。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