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的 宣 認
|
耶穌的一生是個極大的奧跡,不但他的童年和隱居生活是如此,就連他三年的公開生活也是如此。
耶穌的公開生活從他卅歲那年在約旦河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禮開始。那時候若翰在約旦河邊宣講悔改的洗禮,使人獲得罪的赦免。有一大群罪人,包括稅吏、士兵、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和娼妓,都前來接受若翰所施行的悔改赦罪的水洗。有一天,耶穌也出現在一大群罪人中,等候若翰施洗。若翰一看到是耶穌,就楞住了,不知如何是好。耶穌則堅持要接受他付洗,若翰只好從命。突然,天主聖神藉著鴿子的形象,降臨在耶穌頭頂上,又有聲音發自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於是,耶穌的身分彰顯出來了,約旦河邊的人都看到他是以色列人所期待的默西亞,是天主的兒子。
耶穌的受洗是他接受并開始實踐「受苦的僕人」的使命。他自己滲雜在罪人群中﹔成了除免世罪的羔羊﹔提前透露了他將忍受的流血殘酷的十字架的洗禮。他來到世上,完全服從天父的旨意,為了愛而接受死亡的洗禮,以赦免我們的罪過,好完成一切正義。耶穌接受了這一切,天父從上發出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而聖神也出
現,停留在他頭上。
耶穌以他的聖洗預示了他的死亡與復活,基督信徒因著聖洗而相似基督。信徒必須先進入這個謙虛貶抑自己和悔改的聖事奧跡里面,與耶穌一同進入水中,以便和他一起升天,由水和聖神重生,在聖子內成為聖父所愛的子女,度新的生活。
福音記載:耶穌在約旦河接受若翰的水洗之後,受到聖神的推動,立刻前往曠野獨處,守齋四十天,與野獸在一起,并有天使服侍他。四十天之後,撒殫前來試探他三次,企圖考驗他對天主聖父的赤誠。昔日亞當在伊甸園和以色列選民在沙漠曾經受到類似的考驗,但是他們跌倒了。這次耶穌卻退拒了魔鬼的誘惑。
耶穌克勝撒殫的試探誘惑,顯示出他是新亞當,忠於天父,至於第一個亞當卻掉入魔鬼的陷阱中。以色列人在曠野沙漠中四十年,屢屢激怒天主,然而耶穌四十天在曠野中卻忠實地完成了以色列選民的聖召,他表現出自己是天主的忠僕,凡事服從他。所以,耶穌戰勝了魔鬼。他的戰勝也預示了他來日受難的勝利。他的受難乃是他對天父赤子之愛所表現出來的最高服從。
耶穌受到撒殫試探的經過事跡正昭示我們,天主聖子的默西亞使命與撒殫引誘耶穌接受的,而且也是大部分人類愿意耶穌擁有的現世財富,身分地位和能力大相逕庭。耶穌克服了撒殫的試探,表示他為我們戰勝了魔鬼的誘惑。《希伯來書》第四章十五節說:「我們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們的弱點,而是一位在各方面受過試探,除了沒有罪之外,全與我們相似的大司祭。」
耶穌結束在曠野四十天的守齋、祈禱、受試探之後,便回到人群中。但是他一聽到若翰被捕後,便前往加里肋亞傳教、宣講天主的福音。他向人群說:「時期滿了,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谷一,15)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第三節說:「基督為承行聖父的旨意,在世間開啟了天國。」如今,天主聖父的旨意就是《教會憲章》第二節所說的,「提拔人類去分享天主的生命」。要實現這個目的,天主把人們聚集在他的聖子耶穌基督身邊。這個聚集在耶穌身邊的團體就是教會,地上現世的教會就是天國的幼芽和開端。
教會的中心是基督。基督召引人歸向他的方法是用他的話,用象徵天國的種種標記,用派遣門徒出外傳教。他尤其用偉大的巴斯卦奧跡,也就是他的死亡與復活,來實現天國的來到人間。若望福音第十二章卅二節記載耶穌的話說:「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的時候,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教會憲章》第三節又說:「全人類都被號召與基督合一」。
所以,只要是人,都受召叫進入天國。這個召叫首先是向以色列人宣布的,但是默西亞的國度要接納的是古往今來天下萬國萬邦的人民。然而,要進入默西亞的國度,先得要領受耶穌基督的話。大公會議《教會憲章》第五節說:「主的話就如撒在田地里的種子。那些以信德聆聽主的話而屬於基督小小的羊群的人,就是接受了天主的國。然後,種子以其本身自有的能力發芽成長,直到果實收成的時期。」
人人固然受到召叫去進入天國,但是只有神貧和微小的人,也就是虛懷若谷,內心謙遜的人,才能真正跨進天國的門檻。路加福音第四章十八節耶穌引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說:「上主的神派遣我向貧窮的人傳報喜訊。」耶穌在山中發表聖訓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竇福音第十一章廿五節說:「天父把隱瞞於智慧明達的人的事啟示給小孩子。」耶穌一生,從誕生在馬槽到死在十字架上,無時無刻不分擔窮人的生活,他嚐過飢渴困乏的滋味,甚至把自己比作貧窮的
人,而且強調對窮人表現具體實際的愛德乃是進入天國的條件(瑪廿五,31-46)。
進入天國之前,必須先悔過自新,因為我們都是負罪的人。馬爾谷福音第二章十七節有耶穌的話說:「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對罪人,耶穌寬仁無比,他曾用浪子回頭的比喻,說明天父對悔改的罪人無限仁慈(路十五,11-32), 他甚至說,「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激起的歡樂要比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更大。」(路十五,7)耶穌奉獻自己的生命,為使人的罪獲得赦免,這是他憐愛罪人最具體,也最崇高的表現(瑪廿六,28)。
耶穌講道訓誨人的特點是善用比喻。在比喻中他或隱或現地把自己和天國的來到人間啟示給人。我們必須成為基督的徒弟,才能認識天國的種種奧跡。
現在我們把普世教會要理談論「耶穌公開生活的奧跡」的三點結論介紹給各位:
第一點,耶穌從在約旦河受洗,開始公開生活起,就是完全獻身救贖大業的「僕人」。
這項救贖大業在他來日的受難「洗禮」中完成。
第二點,耶穌在曠野中受試探,顯示謙虛的默西亞因著完全服膺聖父所要的救恩計畫,而戰勝了撒殫。
第三點,天國由基督在現世開啟,它藉著基督本人及他的言行昭示給人。教會是天國的幼芽和開端,天國的鑰匙托給伯多祿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