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的 宣 認
|
“宗徒信經”經文第十個信條是“我信罪之赦”。這個信條在經文中,是與我們對聖神,對教會和對諸聖相通功的三個信念連在一起的。理由是:復活的基督把聖神賜給宗徒時,也把寬恕赦免罪過的神權交給他們。若望福音第廿章耶穌向宗徒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獲得赦免,你們不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不得赦免」。
人類要使自己的罪惡獲得赦免,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主耶穌把罪的赦免與信仰及聖洗連在一起。馬爾谷福音第十六章十五到十六節耶穌向宗徒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講福音。信而受洗的人必要得救。」由福音這段話可見,聖洗是寬赦罪過的第一個和最主要的聖事,因為這件聖事把我們結合於為我們的罪而死,并為我們的成義而復活的基督,好使我們都能度新的生活。
在教會內,一個人的罪過獲得赦免的事,首先發生在人心第一次宣發信德的時候。的確是這樣,藉著施洗的聖水,人在受洗之前所沾染的原罪和所犯的種種本罪,都完全獲得赦免,所有的罪罰也一筆勾銷。不過我們必須記住:聖洗聖事帶來的聖寵固然非常充沛,非常有力,但并不免除我們人生的種種弱點。任何教友,幾乎沒有例外,無不需要不斷地和自己的私欲偏情戰鬥,因為私欲偏情是萬惡之源。聖洗聖事能增強信友的戰鬥意志和力量,但不拔除人的罪惡劣根性。
試想,在人一生抗拒邪惡傾向的過程中,有誰能夠始終所向無敵,從不掉入罪惡的陷阱圈套,保持一身的健全潔白呢?正因為如此,在教會內需要有一種別於聖洗聖事的赦罪權柄。因此,基督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了教會,教會憑著天國鑰匙的權柄,能夠赦免任何悔過自新的教友從領洗後到去世之前,所犯的任何罪過。
受洗後的教友獲得罪赦,與天主和教會修好的途徑是懺悔告解聖事,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和好聖事。第四世紀教父聖額我略納齊盎說:「懺悔聖事是個頗費苦心的聖洗聖事」。
特利騰大公會議說:對所有在領受聖洗後墮入罪惡中的人來說,懺悔告解聖事為得救是必要的,一如聖洗聖事對那些尚未重生的人的得救是必要的一樣。
前面我們提到基督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了教會。天國的鑰匙所象徵的,就是赦罪的權柄。
耶穌復活後,曾派遣他的宗徒,以他的名向萬國萬民宣講悔改的道理,以得罪的赦免。但是赦罪修和的職務并不是只由宗徒和他們的繼承人,向世人宣告天主因著基督的功勞而寬恕了人的罪,并召喚他們悔改,接納信仰,便算完成。換句話說,宗徒和他們的繼承人單是向人宣講悔改赦罪的福音,人并不能因此就得到罪的赦免。要使人的罪得到赦免,宗徒和他們的繼承人,還需要使人接受赦罪的聖洗,并藉著教會得自基督的鑰匙的權柄,與天主及教會和好才行。
基督交給教會的赦罪權柄極大無比,任何一項罪過,不論如何重大,教會不能代表基督為他寬恕的。任何人,即使再聲名狼藉,再罪大惡極,若真心悔改,求主赦免,沒有不得到教會的寬恕。為眾人而死的基督愿意他的教會的寬恕之門常開著,好使那些決心遠離罪惡的人隨時找到重新做人之門。
教會在講解要理時,總是努力設法使教友知道,并培養他們的信德,使他們相信基督賦給教會的恩典其大無比。教會因著宗徒和他們的繼承人的職務,的的確確負有寬恕罪過的使命與權柄。
聖盎博羅削論懺悔聖事說:「上主愿意他的門徒們享有更大的權柄﹔愿意他的僕人以他的名義,作他在世時所作的事。」
聖若望金口論司祭職務說:「司鐸們領受了天主并沒有賜給天神和總領天神的權柄,……司鐸在此塵世所作的,天主在天上便給以承認。
聖奧斯定在講道中則說:「要是在教會內,罪不能得赦,就不會有任何希望,不會有永生的希望,不會有獲得永遠解放的希望。感謝天主賜給教會如此大的恩典。」
談完了《宗徒信經》中「我相信罪惡的赦免」這端當信的道理後,現在我們把其中四點結論介紹於後:
第一點,信經把我們相信罪惡必能獲得赦免的信條與對聖神的信仰連結在一起,因為基督在賜給宗徒聖神的時候,才把赦罪的權柄托付給宗徒。
第二點,聖洗是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赦免罪過的聖事,它把我們結合於死而復活的基督,并賜給我們聖神。
第三點,按照基督的聖意,教會擁有為教友赦免罪過的權柄,這個權柄透過主教和司鐸,通常在告解聖事中行使。
第四點,司鐸和聖事是赦罪的工具,藉著這些工具,救恩的締造者和分施者耶穌基督在我們身上為我們赦罪,并給我們帶來聖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