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卷二 基督信徒的慶典
39. 告解與和好

梵二大公會議的教會憲章上說︰

「教友去辦告解,由天主的仁慈獲得罪惡的寬恕,同時與教會和好,因為犯罪時傷損了教會,而教會卻以仁愛、善表和祈禱幫助他們悔改。」

梵二大公會議後重訂的天主教法典上也說︰

「在懺悔聖事中,信徒向合法的聖職人告罪,且對所告的罪痛悔并定改,藉同一的聖職人赦罪後,便從天主獲得領洗後所犯罪過的赦免,同時也與因犯罪而受傷了的教會和好。」

《天主教教理》重申大公會議的教訓,并就這項教訓,發揮以下三點道理。那就是︰一、只有天主能赦人的罪,二、赦罪的效果也包括與教會重修和好,三、告解是赦罪及和好的聖事。

一、只有天主才能赦人的罪

罪是對天主的侮辱。

1440 罪是對天主的侮辱,是與天主絕交,同時,也是與教會中止共融。因此,悔改帶給人的,不但是天主寬恕他的罪,而且也是他與教會的重修和好。赦罪及和好︰這是告解聖事的禮儀所表明和實現的兩種效果。

所以只有天主能赦罪。

1441 只有天主才能赦罪。耶穌是天主子,所以他能為自己聲明說︰「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又說︰「你的罪赦了」,來執行他神權。不但如此,耶穌更憑著他是天主的權威,把赦罪的權柄交托給人,叫他們以他的名義去赦別人的罪。

但是,耶穌為人類獲得了罪的赦免,并把赦罪的權柄交托給了宗徒們。

1442 耶穌付出了流血的代價,為人類獲得了罪的赦免,并與天主重歸和好。他愿意他的整個教會都在祈禱、生活、和行為中表現出是這兩種恩典的記號和工具。但是他把赦罪的權柄只交托給宗徒。聖保祿宗徒曾代表他們說︰「天主曾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并將這和好的職務賜給了我們」,又說︰「我們是代基督作大使了,我們如今代基督請求你們︰與天主和好罷!」

二、赦罪的效果包括與教會重修和好

耶穌在世時,不但赦人的罪,

1443 耶穌在公開傳教的時候,不但赦了人的罪,而且也顯示了赦罪後的效果。犯罪使人遠離天主子民的團體,與這個團體隔絕。耶穌赦人的罪,把人領回天主子民的團體中,來與這個團體重新團圓。福音記載,他招待罪人與他一同進食,更不推辭到罪人家去吃飯。這分明表示天主寬恕人的罪,同時也接納人回到他的子民的團體里來。

宗徒們從耶穌手中接受赦罪的權柄,同時也接受了權柄好讓罪人與教會重修和好。

1444 當耶穌把他的赦罪的權柄交托給宗徒時,他也授權給他們讓罪人與教會重修和好。這是他對西滿伯多祿所說的這句隆重的話中很清楚地表示出來的。「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梵二大公會議解釋 說︰這「賜給伯多祿的束縛與釋放的職務,毫無疑問地,也賜給了與其首領相聯結的宗徒團體。」

這就是耶穌所說的“束縛”和“釋放”兩詞的意義。

1445 束縛和釋放這兩個詞的意義是你們拒絕與你們共融的人,天主也拒絕與他共融﹔你們接受與你們共融的人,天主也接受與他共融。換句話說,與教會的重修和好,是同與天主的重修和好一致,而不能分開的。

三、告解是和好的聖事耶穌親自建立了告解聖事。

1446 耶穌建立了告解聖事是為他的教會中的所有罪人,特別是為那些在領洗後犯了大罪,失落天主聖寵和傷害教會共融的人們。 正如教父們所說的,對他們而言,告解聖事好比大海中翻船後摸著的一片浮木,是他們死中逃生的難得機會。

告解聖事的禮儀曾有過幾次演變,但是它的基本結構并不曾搖動。

1448 舉行告解聖事的禮儀在歷史上有過幾次演變,但是它的基本結構并不曾搖動。它是由兩個同樣主要的因素構成的。一方面是人在天主聖神的感化下所采取的行動,那就是所謂的痛悔、告明和補贖﹔另一方面是藉著教會的作用而進行的天主的活動。所謂教會的作用,就是教會藉著主教和神父給人赦罪,規定當作的補贖,為罪人祈禱,并同他一同做補贖。罪人就是這樣在與教會的共融中治好疾病,恢復健康。

拉丁禮儀中所用的赦罪經顯示告解聖事的要點。

1449 拉丁禮儀中所用的赦罪經顯示告解聖事的要點︰仁慈的天主聖父是一總赦罪恩寵的源泉。他以聖子耶穌的聖死與復活,以及天主聖神的恩賜,通過教會的祈禱和聖事,寬恕罪人的罪,使罪人與他并與教會重歸和好。赦罪經文這樣說︰

天上的慈父,因他聖子的死亡與復活,使世界與他和好,又恩賜聖神赦免罪過,愿望藉著教會的服務,寬恕你、賜給你平安。現在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赦免你的罪過。

內容要點

1486 領洗後所犯的罪可以藉著一件聖事獲得天主的寬恕。這件聖事稱做懺悔、告解或和好聖事。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