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基督信徒的慶典
|
《天主教教理》卷二第二部分第五條講「病人傅油聖事」。 這就是終傅聖事。關於這件聖事,梵二大公會議的《教會憲章》上寫著說︰
1499 藉著神父為病人傅油,并為他們念經的禮儀,整個的教會將病人托付給受難而光榮的基督,求基督減輕他們的病痛,拯救他們的生命,并誘導他們自愿地投入基督的受難和死亡的奧秘,而為全體天主子民的福利做出貢獻。
依據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天主教教理》分五點講有關病人傅油聖事的道理,那就是︰病人傅油聖事在救恩史中的基礎﹔誰領受和誰施行這聖事?如何慶祝這聖事?病人傅油聖事的效果﹔臨終聖體︰基督信徒的最後聖事。今天我們介紹其中第一點。
在這第一點《病人聖事在救恩史中的基礎》的標題下,《天主教教理》先就人的經驗和舊約聖經中天主的啟示探索疾病和痛苦的真諦,然後更就新約聖經的記載追溯病人傅油聖事的起源和流傳。
人的經驗
就人的經驗看來,疾病和痛苦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考驗。照各人對待它們的不同態度,它們給人造成或積極或消極影響。《天主教教理》這樣介紹從人的經驗中所可認出的疾病和痛苦的真諦說︰
1500 人在一生中,難免遭受種種的考驗,其中最大的莫過於疾病和痛苦。在疾病中,人會體驗到自己能力的有限和自己的渺小。任何疾病都使我們想到死亡。
1501 疾病能夠帶給人苦惱,使人自私,只顧到自己,有時甚至使人陷入絕望,使人反對天主。但是疾病也能使人變得更成熟,使人認出在自己的生命中,什麼是無關緊要的事,不值得去做﹔而去做實在緊要的事。疾病往往誘導人追求天主,回到天主身邊。
舊約聖經的啟示
舊約中的人接受了天主的啟示。在他們看來疾病和痛苦往往與犯罪有關。他們認為疾病和痛苦可以是回頭歸依天主的道路﹔而天主寬恕他們的罪,也便是使他們的疾病開始痊愈,在他們中,有的像依撒意亞先知,更認出疾病和痛苦有補贖自己或別人的罪過的作用。《天主教教理》這樣介紹舊約中的人的患病生活說︰
1502 舊約中的人在天主面前度他們的患病生活。他們在天主面前流淚痛哭他們的疾病,向天主、生命和死亡的主宰,祈求疾病的痊愈。對他們來說,疾病是回頭歸依天主的道路,天主寬恕他們的罪也便是使他們的疾病開始痊愈。以色列人經驗到在疾病與罪之間有一種微妙的關系,他們知道對天主忠誠,遵守天主的法律,可以使人康復。出谷紀上天主對以色列人說︰「你若誠心聽從你天主的話,行他眼中視為正義的事,服從他的命令,遵守他的一切法律,我決不把加於埃及人的災殃,加於你們,因為我是醫治你的上主。」依撒意亞先知 直覺知道痛苦也有補贖別人的罪的意義和作用。他預言有朝一日,天主將在聖京熙雍寬赦所有的罪,治愈所有的疾病。
新約聖經的啟示
耶穌是人所需要的靈魂和肉身的醫生。四部福音描述他對病患和受苦者的憐憫和優先照顧。他甚至對他們認同。他的行為是世世代代的基督信友助人不倦的力量的源頭。《天主教教理》敘述耶穌和病患和受苦者的關系說︰
1503 基督對病人的憐憫以及他的屢次治愈各色各樣 的疾病,分明表示「天主照顧了他的百姓」,或者說,天國臨近了。耶穌不但有治愈疾病的能力,而且還有赦罪的權柄。他來治愈有靈魂和肉身的整個的人,是病人所需要的醫生。他同情所有受苦難者的痛苦,以致把自己與他們認同了。在公審判那天,他要對在他右邊是綿羊的義人說︰「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他對病弱者的優先愛護從未間斷,一直在促使世世代代的基督信徒去格外關心所有在身體和精神上受苦的人們,是他們助人不倦的力量的源頭。
耶穌在世時治愈病人,要求病人發信德,又用有形的動作接觸他們,預示了他將建立的病人傅油聖事。《天主教教理》這樣說︰
1504 耶穌時常要求病人發信德。他利用口水、覆手、泥漿 和清洗等有形標記,藉以治病。路加福音記載說,病人要去摸他,「因為有一種能
力從他身上出來」。在聖事中,耶穌也是這樣來與我們接觸,來治好我們的疾病。
耶穌治好病患,是天國來臨的標志。《天主教教理》強調這點意義說︰
1505 耶穌同情人的痛苦,他不但讓病人觸摸他,他親身承受他們的不幸。瑪竇福音援引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說︰「他承受我們的脆弱,擔荷了我們的疾病。」但是他沒有治好所有人的疾病。他當時的治愈病人是天國來臨的標志。他當時所宣講的,是一種更徹底的治愈︰是以他的死亡與復活克服罪與死亡。他肩負了我們所有的罪的重擔走上了十字架,在十字架上除免了是疾病的原因的人類的罪過。藉著他的苦難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基督給予了痛苦一個新的意義。從此以後,痛苦能使人相似基督,把我們與他的苦難結合在一起,一同救贖人類。
有其師必有其子弟。《天主教教理》繼續敘述宗徒們的對患病和受苦者的優先服務,說︰
1506 耶穌召叫門徒,要他們也背起他們的十字架跟隨他。這樣他們便對疾病和病人有了新的看法。耶穌又讓他們同他一起度貧窮和為人服務的生活,使他們投入他的憐憫人和為人治病的傳教工作。馬爾谷福音 記載說︰「他們出去宣講,使人悔改,并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愈了他們。
1507 耶穌復活後重申他的邀請說,「因我的名,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為使他的邀請格外有效,他更賦給教會因他的名行奇跡的權力。教會所行的奇跡特別証明耶穌真的是「拯救人的天主」。
耶穌和教會都不治愈所有人的疾病,卻能使所有人明白疾病和痛苦的真諦,而參與基督的死亡與復活的奧跡。為此,《天主教教理》解釋說︰
1508 為了表顯耶穌復活帶來的聖寵的力量,天主聖神賞賜有些人治愈疾病的奇恩。但是連最懇切的祈禱也不能求得所有疾病的痊愈。譬如聖保祿宗徒并沒有求得他的疾病的痊愈,他只聽到耶穌對他說︰「有我的聖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顯出來」。同時,耶穌也使他明白了忍受病痛的意義,使他說︰「我可在我肉身上,為基督的身體、教會,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
耶穌在首次派遣十二宗徒傳教時,曾叮囑他們要治好病人,但是四部福音沒有明文記載耶穌建立病人傅油聖事的事。倒是聖雅各伯宗徒在他的書信中告訴我們,這件聖事在宗徒時代教會中的盛行和流傳。《天主教教理》這樣記述說︰
1509 「病人,你們要治好。」這是耶穌托付給教會的一項任務。教會執行這項任務,一面照顧病人,一面為病人祈禱。教會相信耶穌是人的靈魂和肉身的醫生﹔他仍在我們中間,特別在聖事中,尤其在聖體聖事中,施行他的治療的作用。聖體聖事是「生命之糧」,吃了「必得永生」,但是聖保祿宗徒警告我們,冒領聖體有損於人的健康,甚至造成人的死亡。
1510 聖雅各伯宗徒告訴我們,在宗徒時代教會中已有一種專為病人服務的禮儀。他說︰「你們中間有患病的嗎?他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他們該為他祈禱,因主的名給他傅油﹔出於信德的祈禱,必救那病人,主必使他起來﹔并且如果他犯了罪,也必得蒙赦免。」這就是教會一向認作為七件聖事之一的終傅聖事。
教會的傳統
最後,《天主教教理》便直接談到今日教會中的病人傅油聖事。
1511 教會相信并承認,在七件聖事中有一件是專為安慰病人的,稱做病人傅油聖事。
1512 在東方和西方教會的禮儀傳統中,很早便有以祝聖過的油傅抹病人的習俗,後來漸漸只在病人臨終前才給他傅油,因此出現了終傅聖事的名稱。雖然如此,教會的禮儀始終不曾間斷為病人祈求天主,在有益於病人靈魂的好處的條件下,使病人的身體康復。
1513 至於施行病人傅油聖事的方式,梵二大公會議後頒布的《論病人傅油》宗座獻章上的話,說︰病人傅油聖事施於病危的人身上,以橄欖油或其他植物種子內抽出之油,經過適宜的祝聖,傅抹在病人的額頭與雙手, 口念一次︰「藉此神聖的傅油,賴天主的無限仁慈,愿天主以聖神聖寵助佑你,赦免你的罪,拯救你,并減輕你的痛苦。」
內容要點
1526 你們中間有患病的嗎?他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他們該為他祈禱,因主的名給他傅油﹔出於信德的祈禱,必救那病人,也必得蒙赦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