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基督信徒的生活
|
因著我們認識了那曾藉自己的光榮和德能召叫了我們的 基督,基督天主性的大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恩惠給了我們,并藉著自己的光榮和德能,將最大和寶貴的恩許賞給了我們,為使我們藉著這些恩許,在逃脫世間出于欲情的敗壞之后,能成為有分于天主信徒性體的人。
這是伯多祿后書中的話。在這段話里作者指出自己明認是耶穌是天主的理由,說是因為耶穌做了只有天主能作的事,那就是︰他賜給了信徒們「一切關乎生命及虔敬的恩惠」。這里所說「生命」是指人靈的超性生命﹔「虔敬」是指人對天主所當有的真誠敬愛。這「虔敬」可說是人獲得、維持、
并發育超性生命的具體方法。有了耶穌所賜給的生命和對天主的虔敬,人才「 能成為有分于天主性體的人」。
《天主教教理》就從上述伯多祿後書中的那段話出發, 講述介紹傳統要理問答上所講的「三超德」和「聖神七恩」的道理。
在開始介紹《天主教教理》的講述之前,我們先誦讀老《要理問答》上的幾條有關問答,作為參考。
什麼是德行?
德行是避惡行善的習性,或從天主賦給的,或從多行善工習成的。
德行分幾種?
德行分兩種。就是本德和超德。
什麼是本德?
本德是本性所有的美善習性,因多行善工而成習慣,使人容易發出本性的美善行為,合于本性宗旨的。
什麼是超德?
超德是天主所賦的美善習性,使人能發超性的行為,合于超性宗旨的。
德行有別的分類嗎?
有倫德和神德。
什麼是倫德?
倫德是直接向倫理的美善習性,間接也向天主,如忠、孝、 仁、讓、其中總關鍵,就是︰智、勇、節、義,四樞德。
什麼是神德?
神德是天主所賦,直接向天主的美善習性,就是信、望、愛, 三德。
上面所說的「超德」和「神的」,在《天主教教理》書中,一律作「天主性的德行」。《天主教教理》先說明「天主性的德行」一詞的意義及其與「人性的德行」的關系,然后在指出「天主性的德行」的分類。
天主性的德行是什麼?
1812 人性的德行植根於以天主為其直接對象的神性的德行。天主性的德行與天主直接相關,有令人的官能適宜於分享天主本性的功能。它們使基督信徒度天主聖三的生活,以三位一體的天主為其生活的來源、原因、和對象。
天主性的德行與人行的德行有什麼關系?
1813 神性的德行是基督信友的倫理德行的基礎、動力,和特徵。有了神性的德行,基督信友的倫理德行,才有了生氣,才顯出其本色。
神性的德行好比水,天主把它灌注在他的信徒們的靈魂上,他們便有了活天主子女的生活的能力,以及立功勞和升天堂的名份。神性的德行是天主聖神臨在我們心中,在我們心中活動的保証。
天主性的德行有三種,就是信德、望德、和愛德,也就是向來所說的信、望、愛三超德。《天主教教理》這樣分別闡述了這三種超性的德行。
信德︰信德是什麼?
1814 信德是以天主為其直接對象的德行,它使人相信天主,及其所啟示,并由聖教會所提出的一切真理,因為天主就是真理。梵二大公會議說得好︰「信德使人心甘情愿地絕對信賴天主。」所以,有信仰的人都探求認識天主的旨意,并愿意予以實踐。聖保祿宗徒早已說過︰「義人因信德而生活」,又說︰「活潑的信德在於踐行愛德」。
信德能不能失落?
1815 信德是天主的恩賜。這恩典,除非犯了相反信德的罪,不會失落。但是,聖雅各伯宗徒說得好︰「沒有行為的信德是死的信德」。真的,有信德而無望德和愛德,不能使人與基督完全契合,不能成為其奧體的活的肢體。
我們應該怎樣保持我們的信德?
1816 一名基督信徒不但應該保持信德,并且依照信德而生活,而且更應該宣布他的信德,誠實地為之作証,并推進其傳播。梵二大公會議訓誨我們說︰「我們大家都應當准備好,在人們前面宣布我們對基督的信仰,并且跟隨他,在不可避免的迫害中,走十字架的道路。」為我們靈魂的得救,我們必須要為信仰作見証。耶穌說過︰「凡在人前承認我的,我在天父前也必承認他︰但誰若在人前否認我的,我在天父前也必否認他。」
望德︰望德是什麼?
1817 望德是歸向天主的德行,使人盼望進入天國,享受永生的真福。這意味著對耶穌的恩許的信賴。因為單靠人的努力,不藉天主的聖神的助佑,這樣的盼望是不能得以滿足的。聖保祿宗徒說得好︰「我們堅持我們的望德,毫不動搖,因為應許的那位是忠心的。」他又說過︰「聖神是天主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豐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的,好使我們因他的恩寵成義,本著希望成為永生的承繼人。」
望德與一般人對幸福的期望有什麼關系?
1818 望德也是對人追求幸福的天性的一種回應。它包羅人所有行為的動機。使它們淨化,配合天國的要求。望德維持人的勇氣,支持人渡過絕望的危機,鼓勵人等待永福的來到。望德防止人自私,使人樂於幫助他人。
基督信徒的望德與舊約聖經中天主選民以色列人的期望又有什麼關系?
1819 基督信徒的望德,脫胎於舊約聖經中所記載的天主選民的望德。天主選民的這種美德特別體現在亞巴郎祭殺愛子依撒格的壯舉上。聖保祿宗徒解釋這行為的意義,說︰亞巴郎「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而相信了,因此便成了萬民之父。」
耶穌和宗徒們怎樣宣講了關于望德的道理?
1820 基督信徒的望德,是耶穌一開始宣講,便強調了的。 在「山中聖訓」里,他指引我們舉心向往天國,說︰這是我們基督信徒的新家鄉。
他給我們指出走到那里去的途徑,說︰在這條途徑上有許多考驗。但是,由於耶穌受難的功勞,天主必定會保護我們,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絕不會讓我們的望德「落空」。聖保祿宗徒又引了不同的比喻,來說明望德在基督信徒生活上的作用。他說,望德好比我們靈魂船上的安全而又堅固的錨,深深地拋在耶穌已為我們先進入的那地方了。他又把望德比作一件武器,說︰「我們應該穿上信德和愛德」做甲,戴上得救的望德做盔。」他說,「論望德,要喜樂﹔在困難中,要忍耐。」我們要在祈禱中,表示并培養我們的望德,特別是在念天主經的時候。這篇經包括了基督信徒望德的全體對象。
我們基督信徒應該怎樣實踐我們的望德?
1821 所以,我們可以獲得天國的光榮。這是天主許給所有愛他而奉行他的旨意的人的。不論在任何環境中,各人都應該希望藉著天主的聖寵,「恆心到底」,直到進入天國,從天主那里領受我們,藉著耶穌的助佑,而完成的善功的賞報。懷著望德,教會祈望「所有的人都得救」。懷著望德,教會期望與其淨配基督在天國的光榮中團圓。聖女大德肋撒說︰「我的靈魂,你要盼望。你不知道那時刻幾時來到。但是,你要警惕,因為一剎那,你便發現它已來到了。雖然,由於你的不能忍耐,那必定來到的時刻,好像不一定來到,那即刻降臨的日子,似乎姍姍來遲。要知道你今日越是奮鬥,越是為愛天主而忍受痛苦,來日也便越能與你心愛的一起享受那永無止境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