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救主」通諭
|
「人類救主」通諭 註釋
註一:若一14。
註二:若三16。
註三:希一1-2。
註四:「復活宣報」:聖週禮儀。
註五:若十六7。
註六:若十五26-27。
註七:若十六13。
註八:參閱默:二7。
註九:梵二《教會憲章》1。
註一○:弗三8。
註一一:若十四24。
註一二:《祂的教會》。
註一三:瑪十一29。
註一四:教宗保祿:《祂的教會》、《基督無盡寶藏》、《司鐸獨身制》、《天主子民的信經》、《人類生命》、《在新世界傳福音》等。
註一五:瑪十三52。
註一六:弟前二4。
註一七:《在新世界傳福音》。
註一八:若十七21;參閱十七11,22-23;十16;路九49-50,54。
註一九:格前十五10。
註二○:參閱梵一大公會議第三章第六項。
註二一:依九6。
註二二:若廿一15。
註二三:路廿二32。
註二四:若六68;參宗四8-12。
註二五:參弗一10,22;四25;哥一18。
註二六:格前八6;參哥一17。
註二七:若十四6。
註二八:若十一25。
註二九:參若十四9。
註三○:參若十六7。
註三一:參若十六7,13。
註三一:哥二3。
註三三:參羅十二5;格前六15;十17;十二12,27;弗一23;二16;四4;哥一24;三15。
註三四:梵二《教會》1。
註三五:瑪十六16。
註三六:參聖心禱文。
註三七:格前二2。
註三八:參創第一章。
註三九:參創一26-30。
註四○:羅八20;參羅八19-22,梵二《現代》2,13。
註四一:若三16。
註四二:參羅五12-21。
註四三:羅八22。
註四四:羅八19。
註四五:羅八22。
註四六:羅八19。
註四七:梵二《現代》22。
註四八:羅五11;哥一20。
註四九:詠八6。
註五○:參創一26。
註五一:參創三6-13。
註五二:參感恩經四式。
註五三:參梵二《現代》37;《教會》48。
註五四:參羅八29;弗一8。
註五五:參若十六13。
註五六:參得前五24。
註五七:格後五21;參迦三13。
註五八:若壹四8,16。
註五九:參羅八20。
註六○:參路十五11-32。
註六一:羅八19。
註六二:參羅八18。
註六三:參聖多瑪斯《神學大綱》三46題一之3。
註六四:迦三28。
註六五:「復活宣報」。
註六六:參若三16。
註六七:梵二《傳教》11;《教會》17。
註六八:參梵二《非基》3-4。
註六九:哥一26。
註七○:瑪十一12。
註七一:路十六8。
註七二:弗三8。
註七三:參梵二《非基》1-2。
註七四:宗十七22-31。
註七五:若二26。
註七六:三8。
註七七:參梵二《信仰》。
註七八:參若十四26。
註七九:《在新世界傳福音》6。
註八○:若七16。
註八一:參梵二《信仰》。
註八二:若八32。
註八三:若十八37。
註八四:參若四23。
註八五:若四23-24。
註八六:《祂的教會》。
註八七:梵二《現代》22。
註八八:參若十四1等。
註八九:梵二《現代》91。
註九○:《現代》38。
註九一:《現代》76。
註九二:參創一26。
註九三:《現代》24。
註九四:創一28。
註九五:《現代》10。
註九六:《現代》10。
註九七:《現代》38;《民族發展》21。
註九八:參創一28。
註九九:參創一及二章。
註一○○:創一28;參梵二《大眾》6;《現代》74,78。
註一○一:參《教會》10、36。
註一○二:參《現代》35;《民族發展》14。
註一○三:參比約十二的聖誕文告,若望廿三的《慈母與導師》,《和平於大地》,保祿六世的《祂的教會》,《民族發展》等。
註一○四:參《慈母與導師》;《和平於世》;《民族發展》。
註一○五:參路十六19-31。
註一○六:參若望保祿二世于一九七九年一月廿五日在聖多明我的講道;一九七九年一月卅日向奧薩加農民談話;一月卅一日給蒙特來依工人講話。
註一○七:參保祿六世《八十年來》42。
註一○八:參瑪25,31-46。
註一○九:瑪廿五42、43。
註一一○:弟後四2。
註一一一:比約十一《四十年》等,比約十二《忝為教宗》。
註一一二:參格後三6。
註一一三:參《現代》31。
註一一四:《信仰》。
註一一五:《現代》22。
註一一六:參格前六15;十一3;十二12-13。弗一22-23;二15-16;四4-6;哥一18;三15;羅十二4-5;迦三28。
註一一七:伯後一4。
註一一八:參弗二10;若一14,16。
註一一九:若一12。
註一二○:參若四14。
註一二一:迦四4。
註一二二:若十一25-26。
註一二三:亡者彌撒頌謝詞(一)。
註一二四:若六63。
註一二五:《懺悔錄》一1。
註一二六:瑪十二30。
註一二七:參若一12。
註一二八:迦四5。
註一二九:迦四6;羅八15。
註一三○:參羅十五13;格前一24。
註一三一:參依十一2-3;宗二38。
註一三二:參迦五22-23。
註一三三:聖神降臨節繼抒詠。
註一三四:參《教會》16。
註一三五:《教會》1。
註一三六:參羅八15;迦四6。
註一三七:參羅八15。
註一三八:參羅八30。
註一三九:瑪廿28。
註一四○:《教會》31-36。
註一四一:若十四24。
註一四二:若一18。
註一四三:參《啟示》5、10、21。
註一四四:參梵一《天主聖子》三章。
註一四五:參梵一《永生牧人》,梵二《教會》25。
註一四六:參瑪廿八19。
註一四七:參梵一《永生牧人》。
註一四八:參《教會》18-27。
註一四九:參《教會》12、35。
註一五○:參聖奧斯定《宣講》43、79。
註一五一:參《現代》44、57、59、62;《培養》15。
註一五二:若十四24。
註一五三:若廿21-22。
註一五四:參梵二《禮儀》10。
註一五五:參羅六3-5。
註一五六:斐二8。
註一五七:參若五26,若壹五11。
註一五八:希九24;若壹二1。
註一五九:格前六20。
註一六○:若一12。
註一六一:參羅八23。
註一六二:默五10;伯前二9。
註一六三:參若一1-4;18;瑪三17;十七5;谷一11;路一32、35;三22;羅一4,格後一19;若一5,20;伯後一17;希一2。
註一六四:參若壹五5-11。
註一六五:參羅五10、11;格後五18-19;哥一20,22。
註一六六:參《教會》11;保祿六世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五日談話。
註一六七:參《禮儀》47。
註一六八:參保祿六世《信德的奧蹟》。
註一六九:參《禮儀》47。
註一七○:參若六51、57;十四6;迦二20。
註一七一:格前十一28。
註一七二:谷一15。
註一七三:谷一15。
註一七四:參伯前二5。
註一七五:詠五○6。
註一七六:谷二5。
註一七七:若八11。
註一七八:瑪五6。
註一七九:參教義部「有關集體赦罪規定」;若望保祿二世,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向加拿大主教之談話。
註一八○:新訂「告解禮典」。
註一八一:瑪二十28。
註一八二:比約十二《奧體》。
註一八三:若一43。
註一八四:參《教會》1。
註一八五:格前七7;參十二7、27;羅十二6;弗四7。
註一八六:參《教會》36。
註一八七:迦五1;參五13。
註一八八:參若十10。
註一八九:若十六13。
註一九○:參羅五5。
註一九一:參《教會》63-64。
註一九二:參《教會》第八章。
註一九三:保祿六世: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廿一日,梵二第三期會議閉幕詞。
註一九四:參《教會》56。
註一九五:參《教會》56。
註一九六:希二10。
註一九七:參若十九26。
註一九八:參宗一14;2。
註一九九:參若十九27。
註二○○:若三16。
註二○一:若十五5。
註一○二:參宗一14。
註一○三:參宗一13。
註一○四:參宗一8。
註一○五:參宗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