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歷史價值的羅馬教堂
歷史概略四 BB

萬神廟聖母堂(PANTHEON-SANTA MARIA AD MARTYRES)
Piazza della Rotonda

萬神廟聖母堂

這座建築源自古羅馬時期,保存得頗為完整,這全因為教宗波尼法爵(Boniface IV)的悉心關注,在四世紀時將之改成「殉道者聖母堂」(Sancta Maria ad Martyres)。原來建築呈矩形,正門面的方向與今日的剛剛相反。這古老建築是羅馬執政官(consul)馬爾谷.阿格黎帕(Marcus Agrippa)為向其岳父奧古斯都(Augustus)表示敬意,而建於紀元前27年,其後才改為敬禮儒略-克勞狄(Julius-Claudius))朝代的神明(戰神Mars、愛神Venus、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哈德良皇帝(Hadrian)在位時,神廟已改為現今的形式。他命人在柱頂過樑上鑲了銅質刻文,提到馬爾谷.阿格黎帕是最先興建這建築物的人。堂前有一道門廊,八根花崗石柱支撐著上面的三角形楣頂,原飾以一隻加冠的老鷹。通過門廊,再經大銅門便可進入堂內,這大銅門雖屬原有者,但經過許多次修補。堂內是一個「圓廳」 (Rotonda,這成了萬神廟的別號),蓋以一個大型花格組成的圓頂,花格結構的成分越接近圓頂末端便越輕省,最高部分用的是極輕的浮石。圓頂末端並沒有小頂塔,形成敞開的天窗,這正是此建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圓頂直徑為43.30米,如此寬大的圓項,純以砌牆工程來完成,可謂絕無僅有。圓廳的牆壁,不時有些為減壓而建的石拱,從堂外面顯而易見。堂內的牆壁滿佈長方或半圓形的壁龕,龕旁伴以彩色大理石柱。牆壁上方和地板,亦鋪以彩色大理石,予人視覺上極深刻的印象。

神廟遺址聖母堂

神廟遺址聖母堂(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
Via del Beato Amgelico, 35

這座十三至十四世紀之教堂,座落在萬神廟 (Panteon)附近,矗立於彌涅耳瓦廣場(piazza della Minerva)內,建於一座神廟的遺址上,這神廟很可能就是彌涅耳瓦神廟(Minerva Calcidica)。
堂內保存的藝術品,以右耳堂的卡拉法小堂 (Cappella Carafa)的壁畫最為奪目。這些壁畫是利比(Filippino Lippi)繪於1488-1493年間的「聖母升天」和「天使報喜」。
聖所有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於 l519-1520年間所雕的「基督復活」像。左方有達.比薩(Isaia da Pisa)所雕塑的真福安吉利科 (Beato Angelico)的墓碑。

聖依納爵堂

聖依納爵堂(SANT'IGNAZIO)
Via del Caravita, 8a

拉古奇尼(Filippo Raguzzini)1728年設計的小廣場,三面環建了幾座小樓房,是十八世紀典型的都市模式。小廣場這最顯眼的就是耶穌會士格拉西(Orazio Grassi)建於1626-50年的聖依納爵堂(Sant'Ignazio),當時聖依納爵剛被冊封聖品,耶穌會士的聲望一時無兩。這座教堂不論從正門面或內部看來,都可與「耶穌聖名堂」(Chiesa del Gesu)相提並論。正門面乃十七世紀下半葉由阿爾加迪(Alessandro Algardi_所建,分上下兩層,飾以格林多式的石柱和壁柱、飛檐、三角頂飾、渦旋紋連接牆、大窗和強烈明暗對比的三角形楣頂。堂內呈拉丁十字形(縱長橫短),中殿和拱壁寬闊。富麗的巴羅克裝飾和耳堂內金碧輝煌的祭台,使人有點目不暇給的感覺。中殿拱壁上的巨型壁畫,乃波佐(Abdrea Pozzo)繪於1685年,是最出色的成功之作,描繪聖依納爵在基督和聖母的歡迎下,凱旋進入天國,一道燦爛的光芒射到他身上,再分散到世界每個角落,好像多道開啟的柱廊,讓人透視到天國,與這幅巨畫相輝映的,就是波佐於17米的畫布上,繪畫的假圓穹頂,使人疑幻疑真。

耶穌聖名堂

耶穌聖名堂(CHIESA DI GESU)
Via degli Astalli, 16

聖依納爵(St Ignatius Loyola)出生於十五世紀末,1537年創立了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後獲教宗保祿三世(Pahl III)正式批准成為修會。當時他們在威尼斯大樓(palazzo Venezia)後面曾有座教堂,但是規模很小,名為「道路聖母堂」(Santa Maria della Strada)。於是聖依納爵計劃另建一座教堂,以敬禮耶穌聖名;這教堂竟成了日後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巴羅克時期教堂的典型,成為意大利國內外模仿的對象。教堂的工程先後在1551及1554年中斷了兩次。1556年聖依納爵死後,他的同會會士博爾賈(Francesco Borgia)委託維尼奧拉(Vignola)構思新的藍圖。工程於1568年開始,遵照聖嘉祿(St charles Borromeo)所列出的「宗教建築手則」(istruzione per le fabbriche religiose)進行。這手則指出藝術工作者應為教長服務,應付禮儀和敬禮方面的新需要,把它們演繹於藝術創作上。維尼奧拉去世後工程續由德拉.博爾塔(Giacomo della Porta)進行;建於八角形座圈上的大圓穹頂正門面,皆出自他的匠心獨運,成為反宗教改革時期風格的最先典範。這風格也見於維尼奧拉在堂內完成的工程:雄偉的設計,赤裸而無藝術點綴的空間,使人不勝驚異。然而,這樣一個巨大的中殿和較淺的耳堂,以及兩旁的小堂,不論是在教堂那一角落,都使人的目光不其然的朝向主祭台。這樣簡潔樸實的設計,目的是要人專心投入禮儀和講道,藉以加深自己的信仰。可惜,維尼奧拉去世後,人們放棄破壞了教堂的主體與其正門面間的和諧關係。巴羅克時代所增添的華飾,使原來的設計大為改觀。本來光潔的灰泥牆壁,竟代之以五彩繽紛的壁畫,以擴闊人的透視和空間感,營造出一些幻覺上的遠景。1679年,巴奇查(Baciccia)就是以這種高空透視法繪了堂頂上的壁畫,使人有看透堂頂的感覺。左耳堂的聖依納爵小堂(Cappella di Sant'Ignazio),滿飾大理石、青銅及寶石工藝,乃波佐(Andrea Pozzo)於1695-99年間所完成、祭台下葬有聖依納爵的遺體。

聖瑪策祿堂

聖瑪策祿堂(SAN MARCELLO AL CORSO)
Piazza di San Marcello, 5

相傳教宗聖瑪策祿(St Marcellus 308-309)在教難期間,被馬克森爵皇帝(Maxentius)判處在拉塔路(via Lata,即今之科爾索路via del Corso)上的帝國驛站照顧馬匹。他後來被信友拯救,藏在附近一位貴婦盧奇娜(Lucina)家中。但由於信友們多次拜訪,結果蹤跡曝光而再次被捕,囚禁在同一驛站的馬棚裡,最後於309年去世。418年教宗波尼法爵一世(Boniface I)在這裡原來的教堂被祝聖為羅馬主教。
八世紀時,教宗哈德良一世(Adrian I)把這教堂重修。1354年,羅馬人民領袖里恩佐(Cola di Rienzo)被折磨而死後,其屍首曾被懸在這教堂的拱壁內示眾。1519年的火災只留下了禿然四壁,和主祭台上十五世紀的木製十字架,如今保存在十字架小堂內。原來為以後復修教堂用的捐款,卻在1527年用來買通西班牙王嘉祿五世(Carlos V)放棄搜掠教堂。
最後一次決定性的修建(!592),由小桑加羅(Antonio da Sangallo il Giovane)按桑索維諾(Jacopo Sansovino)的計劃進行,拆除了兩側廊與耳堂。凹形的正門面是豐塔納(Carlo Fontana)於1682年的作品。大門兩旁各立有三根石柱,支撐著曲紋的三角形楣頂。正門面上下層以兩片棕櫚葉狀的連接牆相連。正門面的曲度,配合著這建築物的雕塑工藝(拉吉Antonio Raggi於1686年所作),更能表達出生動的效果。堂內只有一個中殿,兩側各有五間小堂,均飾有利齊(G.B.Ricci da Novara)的壁畫。主祭台下有一個三世紀的大理石碑,上飾以十二世紀的砌石工藝(opus sectile),曾用來保存殉道者的聖髑。

諸聖宗徒大殿

諸聖宗徒大殿(SANTI APOSTOLI)
Piazza Santi Apostoli

這教堂原來的建築可以追溯至教宗儒略一世(Julius I 337-352),但今日的教堂乃教宗柏拉奇一世(Pelagius I 556-561)在擊退哥特人(Goths)之後才開始建造,繼由教宗若望三世(John III 561-574)完成,並獻予聖斐理伯和雅各伯兩位宗徒。
這座古老大教堂中,曾保存著梅洛佐(Melozzo da Forli)所繪的「救主像」,教宗格來孟十一世(Clement XI)卻將它遷移至奎琳崗(Quirinale)的府邸(即今之總統府)。聖所內有聖體櫃。主祭台上有四根花斑岩石柱支架的華蓋(tegurium)。這教堂曾經教宗斯德望五世(Stephen V 885-891)修復,可惜,因1348年地震而毀成一片頹垣,很久仍無人過問,最後於1417年教宗馬爾定五世(Martin V Colonna才予以重建。
當時教堂四週的樓房都屬於科隆納(Colonna))家族(即馬爾定五世的世家)包括教宗宮廷在內,(拉特朗宮Palazzo del Laterano重修期間,他在那裡曾居住了一段時間。 這宮廷是在重修教堂時建造的,而這教堂無形中成了科隆納家族的私人小堂。
十五世紀末,當時為教宗西斯篤四世(Sixtus IV)服務的建築師龐泰利(Basccio Pontelli),將教堂正門面(facade)改為兩層由九連石拱(arch) 組成的涼廊(loggia)。十七世紀下半葉時,拉依納爾迪(Carlo Rainaldi)把上層的涼廊封閉,添置一些巴羅克式(baroque)窗戶,在上方加設欄杆,並放置了救主及十二位宗徒的雕像。
在教宗克來孟十一世(Clement XI 1700-1721)任內,嘉祿.豐塔納(Carlo Fontana)曾修茸過這教堂。1827年,瓦拉迪耶(Valadier)重新設計了今日清簡和新古典風格的高竣正門面,在三角頂牆下,安置了一個正中的特大窗戶。自十六世紀起,這大教堂便以十二宗徒來命名。堂前的門廊內,保存著一只古羅馬時代(一世紀)的帝國大鷹雕像,和一個損耗不堪並附有瓦薩萊托(Vassalletto)署名的石獅柱座(十三世紀),還有些早期基督徒文物和墓碑。
堂內由粗大並列的格林多式壁柱分成一個中殿和兩個側廊,兩邊各有三間蓋以小圓穹頂的小堂,極富藝術感。中殿的拱頂上有巴奇查(Baciccia)繪於1707年的「聖方濟各修會的凱旋」壁畫。在聖所的拱頂上,則有奧達齊(G.Odazzi)繪於1709年的「驅逐叛逆天使」壁畫;在中殿終端牆上,有穆拉托里(D.Muratori)繪的「聖斐理伯及雅各伯殉道」的大型油畫。
另外,拱壁(apse)右邊的耶穌苦像小堂(Cappella del Crocifisso),亦由八根原來教堂的扭紋石柱分為三個小通廊(navatelle)。教堂外圍還有兩個十八世紀的迴廊庭院。教堂左側是十五世紀的「諸聖宗徒大樓」(Palazzo dei Santi Apostoli),飾有樓角尖塔和大理石窗,屬聖座財產。這大樓可能是桑加羅(Giuliano da Sangallo)於1478年為未來的教宗儒略二世(Julius II)而建。

聖雷多聖母堂

聖雷多聖母堂(SANTA MARIA DI LORETO)
Piazza di Santa Maria di Loreto, 26

現在的教堂是小桑加羅(Antonio Sangallo il Giovane)於1507年動工興建,而由杜卡(Jacopo del Duca)完成的。教堂原址是教宗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贈送給麵包師傅工會(Confraternity of the Fornai)的舊教堂。新教堂內的祭台是隆吉(Onorio Longhi)所設計,其上有一幅羅馬諾(Antoniazzo Romano)所繪的「聖母與聖巴斯弟盎和聖羅格」(Madonna e i santi Sebastiano e Rocco)的十五世紀油畫;這油畫來自那被拆毀的舊教堂。新教堂的外貌呈立體形,有圓穹頂,時有頗古怪的小頂窗,像個「蟀籠」。堂內呈八角形,在斜邊的壁龕裡設有小堂,而聖所則頗為深邃。

聖母聖名堂(SANTISSSIMO NOME DI MARIA)
Foro Triano, 89

聖母聖名堂

教堂原本是一座十五世紀的小教堂,原屬聖伯爾納鐸會(Society of St Bernard)。1683年在其廢址上建一座更小型的教堂,1736年才在這小教堂旁建成了目前的教堂。教堂的平面呈放射式的鈍角四邊形。八瓣的圓穹頂安置在高大座圈上。堂內呈橢圓形,有七間飾以彩色大理石工藝的小堂。堂內有一幅原是拉特朗聖老楞佐小堂(Oratorio di San Lorenzo in Laterano)的聖母像,後來以隆重的遊行禮從已毀的聖伯爾納鐸小教堂移放至今日的教堂裡。

聖馬爾谷堂(SAN MARCO)
Piazza San Marco, 48

這是羅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很可能是教宗馬爾谷(Mark)於336年所建。相傳堂址正是聖史馬爾谷在羅馬曾住過的地方。教堂以大殿(basilica)的形式建成,教堂的方位與今日的相同。教堂於五世紀時曾遭毀壞,重建時卻採取完全相反的方位。

聖馬爾谷大殿

在六至七世紀期間,教堂曾遭哥特人(goths)、倫巴族人(longobards)和拜占庭民族(byzantines)的摧毀劫掠。教宗哈德良一世(Adrian I 772-792)重建這教堂時,再把它改回目前的方位。 修復不久,隨即毀於791年提伯河(tiber)的氾濫。教宗額我略四世(Gregory IV 827-844)再度把它重建時,在拱壁上增飾了彩石鑲嵌畫。
1100年,教堂又增添了一座鐘樓與現已毀掉的祭台華蓋。巴爾博樞機(Pietro Barbo)被選為教宗保祿二世(Paul II 1464-1471)後,將它改為旅居羅馬的威尼斯人(Venetians)的教堂,同時把它修建成羅馬文藝復興初期最別緻的建築。教堂的正門面是阿爾貝爾迪(Leon Battista Alberti)為羅馬教廷服務期間所建造。堂前有粗大壁柱和半露圓柱形成的三連石拱式門廊,其上是以較寬闊的石拱和較纖細的壁柱造成的優美祝福敞廊(Loggia delle Benedizioni),這全是馬雅諾(Giuliano da Maiano)於1471年所建成的。
稍後,保祿二世在教堂旁邊建築了他的府邸,即後來所謂的「威尼斯大樓」(Palazzo Venezia),因為後來威尼斯駐羅馬大使都長駐此樓。教堂前的門廊內,是比薩(Isaia da Pisa)在文藝復興時期所建造的大門,還有古老的祭台華蓋殘段,以及一塊中世紀井圈上的有趣刻文:咒罵販賣該井水的人。
教堂內有一個中殿和兩個側廊屬十五世紀的結構;木製天花屬十五世紀下半葉的作品,可能是羅馬僅存的最古老天花板(另一個是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的天花板)。拱壁上的彩石鑲嵌畫完成於九世紀,當中的基督作祝福狀,還有五位聖人和教堂贊助人教宗保祿二世所建的兩櫺窗(bifora)。

至聖聖體堂

中殿內有十八世紀的壁畫。孩童佩薩羅(Leonardo Pesaro)的墓碑,乃卡諾瓦(Antonio Canova)於1796年的作品。聖體小堂(Cappella del Sascramento)的祭台是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所設計,其上有教宗,馬爾谷的油畫,是梅羅佐(Melozzo da Forli)的傑作;祭衣間內的「聖史馬爾谷」像,也是出自梅羅佐之手筆。祭衣間內還有些卡瓦利尼(Cavallini)畫派壁畫遺跡。

至聖聖體堂(ORATORIO DEL SANTISSIMO SACRAMENTO)
Piazza Poli, 11

教宗額我略十三世(Gregory XIII 1572-85)在位時,聖體善會(Confratenity of the Blessed Sacrament)建立了這座小堂。1681年,拉依納爾迪(Carlo Rainaldi)為小堂添設了正門面。格雷戈里尼(Gregorini)在教宗本篤十三世(Benedict XIII 1724-30)任內,把小堂徹底修建一番,並作了些內部裝飾。小堂向街外的大門兩旁裝設了半露圓柱,支撐著裂成曲線左右兩分的三角楣頂,承托著象徵信德與望德的兩座雕像。教堂內部呈橢圓形,設有圓穹頂。牆上有成對的凹槽壁柱,承托著巨型的飛檐。祭台上的「聖家像」,是十八世紀時特雷維薩尼(Trevisani)的作品。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