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歷史

聖母抱聖嬰像
位於獻於聖母最重要的聖母大殿正面的上端。

這座宗主教大殿建在埃斯奎里諾山丘上,傲立於梅鹿拉納大道的末端。該大道一度稱為額我略大道,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1572-1585)擴建,使它與拉特朗直接相連。這座大教堂融合了從早期基督教會到巴洛克各不同時代的建築。為此,三個中殿和框緣結構的圓柱的裝置,及其部分鑲嵌裝飾,仍以第五世紀的古代基督信徒的風格為主,哥斯馬特鑲嵌的大理石地面和羅馬式鐘樓則是中古世紀的工程,平頂式花格天花板又留下文藝復興時期的遺跡,兩個圓頂和外觀面貌更讓我們看到巴洛克的時代。
趣。殿中又以框緣結構的圓柱分為三個殿,而鑲嵌裝飾部分仍以第五世紀的古代基督信徒的風格為主,大理石哥斯馬特鑲嵌藝術地面和羅馬鐘樓體現了中古世紀的建築風格,花格平頂式天花扳又留下文藝復興時期的遺跡,兩個圓頂和外觀面貌則讓我們看到巴洛克的時代。

關於炎夏下雪的傳說
根據源於公元352年的傳說,聖母托夢昭示教宗利伯里歐和一位貴紳若望,在次方積雪盈蓋
的地方建一座聖堂,當時正值炎熱的夏天。8月5日夜間果真在埃斯奎里諾丘地下了一場雪,划定建聖殿的範圍,由若望夫婦出資興建。為了紀念這一事件,每逢8月5日這天在大殿舉行隆重慶典,禮儀中從天花板特制的孔中落下白色花瓣。即使未留下關於里伯里歐建堂的確切地點的資料,從史書上可查閱該大殿曾有過「利伯里歐教堂」和「聖母雪地殿」之稱。史料指出大殿建在「利維亞市場附近」,事實上位於埃斯奎里諾門的外面,靠近至今仍保留下來的加里埃諾拱門。
丁時期的側面建築。

1966到1972年間的考查顯示,最古老的教堂是西斯汀三世教宗 (432-440)的建築;穹門上端鑲嵌字的題詞寫道:Xystus episcopus plebi Dei"天主子民的主教西斯汀",令人想到教堂大概在420年左右開始動工,也許是先拆掉過去的利伯里歐教堂。無論如何,在現有教堂平面六米以下發現了一條下水溝、一段道路、是公元一世紀中葉遺跡,佈置在一座拱廊庭院內。第三、第四世紀之間,在這庭院的牆壁上,正對著教堂後殿,畫有一幅的日曆,幾塊殘餘至今還在,描述著一年中的各個月份農業生活。西斯汀大殿的前面原有一個四面有柱廊的院子(有人認為只是一個前廊),歐金尼奧三世(1145-1153)在位時只剩下一個門廊,正如教堂右側庭院中尚可讀到的碑文上所記載的。在額我略十三世期間(1572-1585),庭院又作了修改。


聖母大殿 登載在十八世紀的一份印刷品上。

繼西斯汀時代之後,在第七世紀,教堂擴建了地下墓穴,裡面供奉著來自白冷耶穌誕生的岩洞內的遺物,其中一塊被共認為耶穌誕生馬槽的一塊木板。因此原故,到了加洛琳時代,這座聖殿又名為"馬槽聖母堂"。教宗巴斯卦萊一世 (817-824)將教堂內殿加高。它原來與中殿一樣高低,只以柵欄與中殿隔開。1288到1292年間尼各老四世請人修建了多邊形後殿,比先前那個後退一些。他又建十字形耳堂。如此一來,原來的後殿拱門便變成了一座凱旋門。

祭台
由維斯皮尼亞尼﹝V.Vespignani﹞於1864年重建,守護銀盒中傳說中的几塊白冷馬槽木板。 銀盒是瓦拉迪 ﹝Valadier﹞ 的作品 ﹝見照片﹞。 聖母抱聖嬰像

1673年,教宗克雷孟十世(1670-1676)在位時,卡洛.拉伊納爾迪重新整修了後殿的外部,1740到1750年間,出於本篤十四(1740-1758)的願望,費迪南多.富格添建一個新的門面,將它與在飾有鑲嵌細工的中古世紀門面,連接在一起。

"聖母大殿的幾組鑲嵌藝術(拱門,中殿和柱頂橫檐樑的中楣)是第五世紀藝術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巴羅埃羅語),是從早期基督信徒敬禮場所流傳到今日的最古老的人物畫像系列。

凱旋門上的鑲嵌畫的主要內容是基督的降生奧蹟,敘述與救世主誕生和童年相關的故事,除了取材於經典福音外,也收錄了偽經中的記載。描繪在中殿裡的舊約聖經故事,介紹為基督鋪路的偉大聖祖們的生活片段,用來闡明有關降生奧蹟的主要教義。朝拜馬槽的故事重敘在今日已不复存在的旁邊小堂裡,那小堂著意描述基督誕生時的環境。同一的主題也呈現在阿諾爾福.迪.坎比奧一組有名的聖誕人物態像上。


參與修复大殿工作的三位教宗: 俄我略十三世 ﹝1572-85﹞ 修改十二世紀的柱廊; 克來孟十世 ﹝1670-76﹞ 請卡洛 • 拉伊納迪重新整理后殿的外圍; 本篤十四世﹝1740-58﹞ 委託費迪南多 • 富格完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殿正面。 從左到右:俄我略十三,拉維尼亞 • 佛塔納;克來孟十世,阿加迪學派;本篤十四,伯 得祿 • 布拉奇。

另一個突出的觀念是43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上所宣佈的聖母的神聖母性。這觀念特別表現在後殿的原始裝飾上。後殿的拱門今日猶在。聖母大殿是厄弗所大公會議以後最先敬禮童貞聖母的教堂之一。它特別強調瑪利亞是救主降生成人的一種預先安排。在那教義爭端頻繁的年代,這的確一個及其富有意義的思想。
大公會 議上所宣佈的聖母的神聖母性。從那時起,聖母大殿成了最先敬禮童貞聖母的教堂 之一。有意在瑪利亞身上突顯她是救主降生成人的一道預先安排的工具。因此,這一主題 特別令我們感覺到這是一個處在眾多教議爭端導致的痛苦年代。

大殿年代史
 
公元300-500年 352 年 聖母托夢給教宗利伯里歐,請他建聖堂
  420 年 開工的可能日期
  432-440 年 西斯托三世完成建聖堂
公元600-700年 600 年 建供奉白冷岩洞馬槽木板的小堂
公元800-1100年 817-24 年 帕斯夸來一世加高內殿
  1075 年 教宗俄我略七世在聖母大殿做聖誕節彌撒時遭反對他的人綁架
公元1200-1300 1288-92 年 尼各老四世增加后殿和十字形耳堂
  1347 年 科拉里恩佐獲加冕為羅馬行政長官
  1378 年 鐘樓的修復在俄我略教宗任期內竣工
公元1400-1500 1590 年 多米尼加佛塔納建西斯汀小堂竣工
公元1600-1700 1673 年 卡洛拉伊納迪重建后殿
 

1743 年 富加遵照本篤十四世的命令擴建大殿的正面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