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歷史價值的羅馬教堂
歷史概略三 BB

奇蹟聖母堂和聖山聖母堂

人民廣場比翼聖母堂
(CHIESE GEMELLE DI PIAZZA DEL POPOLO)

Santa Maria dei Miracoli:
Via del Corso, 528
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
Via del Babuino, 197

今日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所在之地,中世紀時曾是奧宙連城垣 (mura aureliane)上的一扇大門(又稱為聖華愣定門Porta SanValentino),筆直而長的拉塔路(via lata,即今的科爾索路 via del Corso)便是由此出發。十六世紀初,教宗良十世(Leo X Medici 1513-152l)委託拉菲爾羅(Raffaello)和桑加羅 (Sangallo)修建一條自里佩塔卸貨站(Porto di Ripetta)至人民廣場的道路(via di Repetta里佩塔路,即昔日的萊奧尼納路via Leonina)。幾年後,即1523年.教宗格來孟七世
(Ciement VII)開始修建巴布伊諾路(via Babuino,即昔日的保利納路via Paolina)。工程於教宗保祿三世(Paul III任內才完成,沿品喬(Pincio)斜坡直達西班牙廣場 (piazza di Spagna)。如此一來.完成了羅馬市重整計劃較重要的一環,即所謂的「三叉路」 (Tridente)。
瓦拉迪耶 (Valadier)在人民廣場進行「修飾」工程之前,教宗西斯篤五世(Sixtus V 1585-1590)委託建築大師豐塔納(Domenico Fontana)在廣場中豎起一座高聳的埃及式方尖碑。這方尖碑原來偃臥於大賽馬場(Circus Maximus)裡,連基墩至頂尖總高36.5米、是繼拉特朗 (Laterano)廣場的方尖碑後,羅馬最古老的埃及方尖碑。但在人民廣場的三叉路開端建兩座比翼教堂這個出人意表的主意,乃出自教宗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 VII Chigi 1655-1667);這不但堪稱羅馬雄偉景色之一,也為羅馬增添其神聖感。
這兩座教堂由拉依納爾迪 (Carlo Rainaldi)開始施工,繼由貝爾尼尼 (Bernini)和豐塔納 (Fontana)完成。兩座教堂看似一模一樣,其實彼此頗多相異之處。二者前面都有一個門廊和古典式的三角頂牆,頗有萬神廟 (Pantheon)的雄偉氣質。堂頂均冠以一個大 「魚鱗式」圓穹頂,伴以一矮小鐘樓,使這巴羅克藝術風格和環境相配得恰到好處。在這無法再容納長形建築物的城市環境中,中央外展式的建築設計最適合不過,各建築成分都能予人魏峨雄壯的感覺。
右方靠里佩塔路的一座,名為靈蹟聖母堂 (Santa Maria dei Miracoli),於1597年為紀念現供奉於主祭台上的顯靈聖母聖像而建。教堂內呈圓形,兩旁各有兩間小堂,圓穹頂為八角形,堂內飾有許多拉吉 (Antonio Raggi)的精製雕像。
左方靠巴布伊諾路的一座,名為聖山聖母堂(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建在昔日西西里(Sicily)聖山加爾默羅會(Carmelitani di Monte Santo)的教堂遺址上。這座教堂於1675年竣工,內部呈橢圓形,兩旁各有三間小堂,圓穹頂為十二角形。這教堂因為經常用作舉行 「藝術家彌撒」(Messa degli Artisti)而聞名。堂內的十四處苦路,乃出自多位意大利現代有名雕刻家之手。

聖安博及嘉祿堂

聖安博及嘉祿堂 (SANTI AMBROGIO E CARLO AL CORSO)
via del Corso , 437

在聖尼各老堂(San Niccolo del Tufo)的遺跡上,留有一座紀念聖安博(St Ambrose of the Lombards)的教堂。比1612年隆吉(Onorio Longhi)受委將這堂擴建,並改名為聖安博及聖嘉祿堂(Santi Ambrogio e Carlo Borromeo)。隆吉去世前只建好了地基部分,但他設計的藍圖尚有正門面、兩個鐘樓、一個大圓穹頂和四個小圓頂,還未完成。1625年他的兒子小隆吉(Martino Longhi il Giovane)繼續其工程。 1651年,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也參加工程,並完成了中殿拱壁、主祭台和大圓穹頂。兩位方濟會建築師 - 梅尼庫奇(Giovanni Battista Menicucci)和卡內彼納 (Mario d aCanepina)則於1684年繼續完成了飾有高大三角頂牆的正門面。教堂呈拉丁十字形,整個內部飾以壁緣飾帶和塗彩泥灰,正廳由仿大理石紋飾的壁柱分成三個通廊,壁柱均有柱頂飾帶。左右兩側廊直達聖所,連成一道圍繞聖所的迴廊,仿如米蘭主教座堂的一樣.但在羅馬這是獨一無二的聖所迴廊。最值得注意的藝術品,包括:繪於中央拱頂的「叛逆大使之墯落」壁畫,是畫家布蘭迪 (Giacinto Brandi)的作品;主祭台上的「聖安博與聖嘉祿榮升天國」祭台畫屏,是馬拉塔(Maratta)於1690年所繪。祭台後方有一聖觸櫃,保存著聖嘉祿的心臟。由左耳堂可進入聖安博小堂(Cappella di San Amnbrogio),是十四世紀時在聖尼各老堂的遺址上建成的。

盧奇娜聖老楞佐堂

盧奇娜聖老愣佐堂 (SAN LORENZO IN LUCINA)
Via in Lucina, 16a

教堂原名盧奇娜的「聖老愣佐堂」(San Lorenzo in Lucina),此名來自羅馬一位名叫盧奇娜(Lucina)的女士,她在瑪克森爵皇帝 (Maxentius)的教難時,留在自己家中收留了教宗聖瑪塞祿(St Marcellus 308-309)。她的家位於羅馬帝國時代的重要區域,鄰近哈德良(Hadrian)神廟(即今日的石頭廣場 piazza di Pietra)和太陽神廟 (已無跡可尋),離奧古斯都(Augustus)的和平祭壇(ara pacis)不遠(此祭壇現已遷往提伯河畔Lungotevere)。約於四世紀時,在盧奇娜故居遺址上興建了這座教堂。 336年時,在這座教堂中曾進行教宗選舉,並選出達馬蘇一世(Damasus I)。這教堂在本篤二世 (Benedict II)和哈德良一世(Adrian I)兩位教宗任內、先後於685年及780年進行了復修。及至1112年,教宗巴斯加二世(Paschalis II)將之徹底重修,並增建了羅馬式鐘樓,其最高三層設有雙重的兩櫺窗。l650年范扎戈 (Cosimo Fanzago)進行了徹底的內部復修,卻差不多完全保留了教宗巴斯加時代的正門面,並在下方的柱廊中,保留了不少中世紀的大理石和石碑殘段,和大門兩旁柱座上的守護石獅。堂內只有一個中殿和兩側的小堂。拱壁保存有巴斯加二世用過的大理石寶座。花格平頂天花約建於1857年(教宗庇護九世Pius IX之時)。主祭台上六根古老黑色的格林多式石柱,支架著其上微曲的三角頂牆飾,當中置放了雷尼(Guido Reni)所繪的「十字架上的基督」油畫。右側第一間小堂的台祭下方,在石甕中存放著聖老愣佐(St Lawrence)殉道的鐵架刑具。右側第四間小堂約於十七世紀時由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所設計,小堂內一座豐塞卡(Gabriele Fonseca)醫生的半身像,也是他的雕塑品。教堂入口的左側是洗禮堂,是薩爾迪(Sardi)的傑作、堪稱為十七世紀建築和裝飾藝術的珍品。

撒西亞聖神堂

聖神堂(SANTO SPIRITO IN SASSIA)
Via dei Penitenzieri, 12

薩西亞的聖神堂 (Santo Spirto in Sassia)和毗連的聖神醫院,建於加洛林 (carolingian)時代,在韋塞克斯王艾娜 (Ina of Wessex)所設立的「薩克森學校」 (Schola dei Sassoni)遺跡上。這地方在聖伯多祿大殿附近,是專為薩克森朝聖者服務的慈善機關。這教堂原屬薩西亞聖母堂 (Santa Maria in Sassia)管理,在十二世紀時重建。後於1475年按教宗西斯篤四世 (Sixtus IV)的意願、由龐泰利(Baccio Pontelli)重建、並併入聖神醫院,為給當時聖年前來朝聖的窮人服務。經過1523年羅馬城遭洗劫之後,教堂於1538至1545年間,在教宗保祿三世(Paul III)任內,經小桑加羅 (Antonio da Sangallo il Giovane)重建。教堂今日的外貌溯至教宗西斯篤五世(Sixtus V 1585-90)之時,而鐘樓仍是西斯篤四世(1471-1484)任內所建。堂內只有一個中殿,兩旁共有十座建有拱壁的小堂。中殿的壁畫來自十六至十七世紀間不同的畫家。精緻的唱經樓內,有座1547年的管風琴,保存完整。其毗連的聖神醫院仍保存原有結構,在那裡仍可看見昔日人們遺下棄嬰的 『輪盤』。

新堂(LA CHIESA NUOVA)
Via del Governo Vecchio, 134

原來的教堂大概於六世紀由教宗大額我略 (Gregory the Great)所建,位於昔日一個低窪的沼澤地帶,古時名為塔倫頓(Tarentum),因為那裡有個大地洞,當時人們甚至認為那是地獄的入口。 聖斐理伯.內利(St Philip Neri)曾居於毗連教堂的住所並負責管理這座教堂。 l575年時,他按巴爾托里尼(MatteoBartolini)和隆吉(Martino Longhi il Vecchio)的設計,將它改建成「新堂」(這是教堂名稱Chiesa Nuova之由來)。隆吉更以鍍金、楣飾、塗彩泥灰及畫像等,裝飾了教堂的內部。
至於高大寬闊的正門面.則出自魯格斯(Fausto Rughesi)的心裁。正門面分上下兩層壁住飾帶、樓頂冠以三角頂牆飾。下層正中裝有并列石柱的大門口,和高大的楣樑飾。上層正中還建有一個有欄杆的大窗。

新堂

堂內呈拉丁十字形(直長橫短),有一中殿及左右兩側廊,兩側各有五間彼此相通的小堂。 堂內保存著極有價值的藝術品,包括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na)在中殿天花上的壁畫(1664-65),描繪聖母在夢中啟示聖斐理伯.內利,有關教堂頂端有立即剝落的危險,使聖人及時修補,得以避免無數教友罹害的奇蹟。
還值得一提的是,魯賓斯(Rubens)於1606-08年間繪於中殿拱壁兩旁的兩幅特大油畫(其中 「聖母抱耶穌聖嬰」畫像,覆蓋了一幅 「顯靈聖母」像)。兩旁小堂的圓窗上方,飾有十八世紀的橢圓形畫像,描繪新、舊約聖經的故事。左耳堂(transept)有拉依納爾迪(Carlo Rainaldi)所建的斯帕達小堂(Cappella Spada),當中有馬拉塔(.Mararta)繪於1685年的名畫,描繪坐於寶座上的聖母,和聖嘉祿(Charles Borromeo)與聖依納爵 (St Ignatius)。拱壁左側有聖斐理伯.內利小堂 (Cappella di San Filippo Neri),聖斐理伯的遺骸存放祭台下的石甕內。小堂飾以珍珠母、大理石、金箔、銅及塗彩泥灰等裝飾藝工,堪稱為巴羅克藝術的珍品。
毗鄰教堂的左方是斐理伯的司鐸祈禱會的會院(Oratorio dei Filippini),係1637年博羅彌尼(Borromini)建於原來祈禱會會院之所在地,聖人曾在這裡舉辦過最早期的獨唱或合唱的宗教樂劇。以美學而論,這是一座善用空間的建築代表作。這建築的外面有凹形的正門面,中央的陽台背後有稍微彎曲殼形龕,使正門面更顯其凹曲之線條美。祈禱會會院內的優雅,全在於庭院、大梯.門廊、各式廳堂、橢圓形室,以及名為「瓦利切利安」的圖書館 (Bibliotecca Vallicelliana),這是羅馬最先為大眾開放的圖書館。
教堂和祈禱會會院的整個建築,與聖斐理伯本人和他所提倡的平民宗教情操息息相關。他主張平民化的宗教情操,應是深厚且建基於現實生活和信仰的整合。這看法得到良好的反應,尤其是他在羅馬舊區熱心從事使徒工作,得到貴族階層熱衷合作,使這人口密集的羅馬舊區,變得儼如一個圍繞著教堂、會院、圖書館及宗教樂劇的「理想城市」。

聖依搦斯殉道堂(SANT' AGNESE IN AGONE)
Via di Santa Maria dell'Anima, 30

聖依搦斯殉道堂

教堂位於那沃納廣場 (piazza Navona)西隅中央,即聖女依搦斯殉道之處。相傳她曾被人赤身捆綁在那裡示眾,讓人嘲弄,但她的頭髮卻奇蹟似的長起來為她蔽體。後人為了敬禮她、就在那裡與建了一座小堂,其附名「安葛內」(in Agone),乃源於86年時多米仙皇帝 (Domitian)在此所建造的競技場(Campus Agonis)。 1119年,教宗加理多二世 (CallistusII)將小堂改建成一所大教堂,堂內有一中殿和左石兩側廊。教宗依諾森十世(Innocent X Pamphili)的府邸與此教堂毗連,1652年他決定請熱羅尼莫.拉依納爾迪 (Girolamo Rainaldi)和嘉祿.拉依納爾迪(Carlo
Rainaldi)兩位建築師設計一個華麗的正門面,但教宗並不滿意他們的設計,認為不夠生動,遂請博羅彌尼(Borromini)重行殷計。這次的正門面設計得很生動,堂前還鋪設了橢圓形的梯階,向廣場伸展,還有一對設計精巧的鐘樓。可惜,隨著l665年教宗依諾森十世的駕崩,在其姪兒卡米羅(Camillo)的領導下,重建工程進展緩慢,以致引起博羅彌尼的辭職引退,結果嘉碌.拉伊納爾迪垂新插手工程。卡米羅死後,其夫人負責推動工程進展,她邀請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加入工作,而他將博羅彌尼的原來藍圖稍加修改,保留了只有一層由壁柱及圓柱組成的凹形正門面,和看似搖搖欲墜的高大圓穹頂。貝爾尼尼在這正門面,加建了高大的三角形山牆頂飾,並加設了一層樓頂。教堂內部保持了拉伊納爾迪的希臘十字形(直橫相等)設計,在縱橫兩臂的各交匯點都有巨型壁龕,形成一個外四內八邊形,大圓穹頂就建在其上,由八根博羅彌尼所製的粗大紅色石柱支撐著。圓穹內有費里(Ciro Ferri)、科爾貝利尼(Sebastiano Corbellini)和巴奇查(Bacciccia)三人於十七世紀合繪的壁畫。七座祭台都飾有浮雕和石像,富有藝術價值。主祭台左側的地下墓堂,埋葬了教宗依諾森十世的遺體,而其墓銘則見於大門入口的上方,是十八世紀時瑪依尼(Maini)的作品。教堂地下層的羅馬遺址,據說與諾門塔那大道 (via Nomentana)上的聖依搦斯墓地相連。

聖安德肋堂(SANT'ANDREA DELLA VALLE)
Piazza Vidoni, 6


聖安德肋堂

聖安德肋堂是建於昔日聖巴斯弟盎堂(San Sebastiano)的原址(相傳是羅馬貴婦盧奇娜(Lucina)是在此找到這位被亂箭射殺的殉道聖人的遺體),教堂旁有西恩那城Siena)皮科洛彌尼(Piccolomini)貴族的大宅,1582年由阿馬爾菲(Amalfi)的公爵夫人科斯坦察(Costanza)捐贈給戴蒂尼修會(Theatines)的會士們,希望他們在那裡為敬禮阿馬爾菲的主保聖安德肋(St Andrew)建造一座教堂。可是幾年後,教宗西斯篤五世(Sixtus V)為完成羅馬的城市新規劃而擴闊教宗大道,將大宅與教堂一併拆毀,戴蒂尼會會士們則遷往奎琳崗上的聖西爾維斯特堂(San Silvestro al Ouirinale)。
現有的教堂,是反宗教改革 (counter-reformation)時期,過渡至巴羅克時期的藝術傑作。教堂於1590年原由奧利維耶(Pier Paolo Oliviei)所設計,但其內部裝修和圓芎頂卻按瑪德爾諾(Carlo Maderno)的設計而完成 (圓穹頂直徑為16.1米、高80米,繼聖伯多祿大殿的圓穹頂後,是羅馬最大者)。正門面出自嘉祿.拉伊納爾迪之手.下層分成五個跨格(bays),上層則有三個跨格,各跨格均由并列突出的石柱分隔。正門面上層正中裝有大窗,其上有三角形的頂牆飾。下層大門上鑲有教宗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 VII Chigi)的徽號。教宗原委託費拉拉(Ercole Ferrara)將上下兩層間的渦旋紋連接牆(volute joint),改塑成兩尊天使像,但他只完成了其中之一。圓穹頂上的小頂塔乃出自博羅彌尼,可能是他的處女作。
堂內呈拉丁十字形(直長橫短),設有拱壁、筒形拱頂的中殿,兩側各有四座小堂。耳堂交匯點上的圓穹頂為瑪德爾諾所設計,保存著十七世紀的一些藝術品,包括穹頂上的「天堂榮光」壁畫,此乃蘭弗朗哥(Giovanni Lanfranco)於1625年所繪;圓穹頂座四隅的四福音聖史像,為多梅尼基諾 (Domenichino)繪於1628年。中殿拱壁有關聖安德肋事蹟的壁畫,也出自多明梅基諾的手筆。而拱壁內的「安德肋被釘及埋葬」的壁畫,則是普雷蒂 (Mattia Preti)的作品。中殿末端有教宗庇護二世 (Pius II 1464歿)和庇護三世(Pius III 1503歿)的墳墓,兩位教宗都是皮科洛彌尼家族的後人,他們的遺體於1614年自聖伯多祿大殿遷移至此。兩側有些重要的私人小堂,均出自名建築師之手,包括豐塔納(Carlo Fontana)所建的蘭切洛迪小堂(Cappella dei Lancellotti)、德拉.波爾塔(Giacomo Della Porta)所建的斯特拉尼小堂 (Cappella degli Strani)和貝爾尼尼(Pietro Bernini)所建的巴貝里尼小堂 (Cappella dei Barberini)。

聖依華堂(SANT'IVO ALLA SAPIEZA)
Corso Rinascimento, 40

聖依華堂

教宗額我略十三世 (Gregory XIII 1572-1590)及西斯篤五世(Sixtus V 1585-1590)在任期間,曾將羅馬上智大學 (La Sapienza)加以復修。該大學乃教宗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建於1303年,後經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 1492-1503)再加以擴充。擴建工程由德拉.波爾塔 (Giacomo Della Porta)開始,由博羅彌尼 (Francesco Borromini)完成,繼而又興建了大學教堂,並於1660年竣工祝聖。博羅彌尼必須遷就已有的建築來建造這座教堂,包括教堂的部分正門面在內;它已成為今天所見十六世紀庭院的背景。這正門面有兩層柱拱,沿著教堂的外牆伸延,間以一系列開有窗戶的壁龕,使這正門面顯得毫不單調。圓穹頂的外蓋(tiburium)是多瓣形,由許多半突石柱分隔成多段,穹頂由一些倒裝肋拱支撐著,使外觀呈大階梯狀。圓穹頂上有螺旋形小項塔,靈感來自聖經上的巴貝耳塔(tower of Babel),塔上有鍛鐵製成之飾物 (柵架、世界、鴿子和十字架)。圓穹頂內面可謂羅馬巴羅克風格的最高表現,其平面形式相當奇特 (兩個重疊的等邊三角形,分別以凸邊和凹邊相連為一)。據說靈感是來自巴貝里尼家族(Barberini,即教宗烏爾班八世 Urban VIII)徽號中蜜蜂的紋飾。三個大壁龕和三個小壁龕互相間隔,而格林多式的壁柱則鑲在壁龕兩旁,承托著末端的飛簷;這六對壁柱依著枝肋逐漸收窄至小頂塔的基部,這樣把圓穹頂分成六瓣。教堂內部按博羅彌尼的設計粉飾成白色,飾以白色塗彩泥灰,而聖伊華 (St lvo)的畫屏則是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所繪。

聖王路易堂

聖王路易堂(SAN LUIGI DEI FRANCESI)
Piazza San Luigi dei Francesi

這地區曾一度是法爾法 (Farfa)隱修院的用地,這裡擁有極豐富的羅馬帝國初期古蹟(如阿格黎帕Agrippa與尼祿 Nero公眾浴場)。十六世紀初,美第奇 (Medici)家族開始擁有這地區,他們在這裡興建了瑪達瑪大樓(Palazzo Madama,即今參議院)。1518年,儒略.德.美第奇樞機(Giulio de'Medici即日後的教宗格來孟七世Clement VII)應法國僑團的要求,委託商納維耶爾(Jean de Chenevieres)在這裡興建一座新教堂。工程由於1527年羅馬遭洗劫,延至1589年才由豐塔納(Domenico Fotana)完成。教堂正門面由德拉.波爾塔(Giacomo della Porta)建成。分上下兩層,上方飾有三角形頂牆飾。下層設有三扇大門,兩旁的壁龕中各有一個石像(壁龕下均飾有法王方濟一世Francis I徽章中的蠑螈標誌)。堂內裝飾出自德里澤(Derizet),兩旁各有五間小堂,左側第五間小堂繪有聖瑪竇(St Mathew)的故事:包括他的蒙召、殉道及瑪竇與天使,乃卡拉瓦喬(Cadravaggio)繪於1597-1602年間。這教堂一直是法國的國家教堂。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