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馬 永 城
|

|
聖徒的同胞(弗 2:19)
IVES SANCTORUM
|
「每一個禧年都是天主在教會歷史上的安排。二千大禧年也不例外(…)。我們應以信德的眼光來回顧這個世紀,不但要找出人類歷史的事實,且更要找出天主對人類歷史的關照」(《第三個千年將臨之際》宗座文告Tertio
Millennio Adveniente,17)。
羅馬由于本身的特殊歷史,最能說明天主對世事的照顧。羅馬是伯多祿和保祿宗徒殉道之地,見證了基督徒鍥而不捨的福音。它又是教宗一基督在世代表及普世教會「永久而有形可見的合一基礎」一的長駐地
(《教會憲章》Lumen gentium,25)。
來羅馬朝聖正好讓我們體會一下,教會如何是全人類的「救恩聖事」(《教會憲章》LG,48)。事實上,羅馬教會肩負著一項特殊使命,要以愛德領導各地教會,以體現教會在福傳和促進人類福祉,以及在團結和分享資源等使命上的合作。它還有許多比比皆是的聖德事例,使生命充滿意義。
來羅馬朝聖,令人體驗到今時和昔日的基督信仰,紀念古今的宗徒與殉道者。
羅馬好比一座聖所,標誌著基督「活石」(伯前2:4),提醒每一個朝聖者:做基督信徒乃天主的恩典。這恩典揭示一項美妙的真理:我們 「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弗2:19)。
「一面聆聽天主的聖言,一面參與彌撒聖祭,我們亦步亦趨走向天上的耶路撒冷,人間的聖所不過是這天上教會具體可見的標誌」(《二千大禧年朝聖》TMA,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