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羅馬永城
歷史概略〈二〉

儒略•凱撒:
〈Julius Ceasar〉
於公元前44 a.C.被刺殺,他的逝世代表著共和時代的結束。

伯多祿可能是在保祿致書羅馬信友後不久來到羅馬的,我們並沒有這兩位宗徒在羅馬共同生活的記錄,但可以肯定64年時,這兩位宗徒都生活在羅馬。那年在大賽馬場(Circus Maximus)附近發生了一場大火,並蔓延至大部分市區。當時的尼祿皇帝 (Nero)被指與大火有關,他使藉詞歸罪於基督徒,並在64年夏天,通過草率的審判把二位宗徒處決(參看塔西陀Tacitus《年鑑》 Annales,15,44)。伯多祿被處以十字架極刑,遺體被埋葬在梵蒂岡丘上的異教徒墓地中;保祿身為羅馬公民,在奧斯底亞路(Via Ostiense)旁被斬首,該處現名為三泉(Tre Fontane)。從那時起,皇帝頒布御令取締基督宗教,甚至「基督徒」這名稱(nomen)已足以構成一項罪名(crimen)(戴都良 Tertullian',《致萬民書》Ad Nationes,I,3)。對基督徒的追捕行動遍及整個羅馬帝國,歷時三個世紀,後人稱它為「教難時期」
或「殉道者時期」(像埃及十大災難一樣,教難也有十次)。


聖保祿:
出身於猶太本雅明支派,在基督徒教難中殉道。圖為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所彫的聖保祿像(1503-1504)。

君士坦丁皇帝(Constantine I)於313年正式承認了基督宗教,使教會脫離多年來的迫害,此舉乃一個協約的肇始,使天主教由一個不合法的宗教( religio illicita)變成了羅馬帝國的大公 (catholica)教會。這新興宗教得到了特別優待,卻迫使古代宗教漸漸退到鄉間。異教崇拜因而成了鄉間的宗教(異教paganism一詞源自拉丁文pagus,即鄉村)。羅馬帝國推廣基督宗教的進程,從324年開始便不斷加強,但到了君士坦丁皇帝的妹夫、西羅馬帝國皇帝里秦.奧古斯都(Licinius Augustus)執政時,再次掀起了迫害基督徒的浪潮。但當里秦戰敗後,基督宗教又恢復了其至尊地位。

基督宗教的傳播:
基督宗教尤其是以宣講的方式傳播開來的。在意大利有幾個主要福傳中心,而羅馬就是其中首要的。初期基督徒的信仰熱忱、彼此友愛、以及為信仰無畏犧牲的見證行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慕道,藉洗禮加入基督徒團體,而他們團體生活的核心,就是感恩聖祭(參看儒斯定Justin。《護教書上》I Apologia,65-67)。
基督信徒團體起初是由全體宗徒一起領導的,其後才出現地方教會的組織。可以肯定的是,在宗徒還健在的時期,存在著兩個聖統體制:一個是普世性的,由全體宗徒組成,另一個是地方性的,由宗徒任命的地方教會負責人組成。
伯多祿首席權(primacy)是天主所立的,以羅馬為聖座。伯多祿的繼任者繼續履行這神聖職權,作為所有教會合一的標記。西方教會在歷史上,曾遇到野蠻民族的入 侵,這也威脅到羅馬本身的存亡。這個廈宇林立和街道井然的輝煌城邑(urbs),在災劫後毀壞殆盡,黯然失色,幸好組成這個城市(civitas)的羅馬人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自已的本色,這才使羅馬沒有在歷史上湮滅。
聖奧斯定曾告誡說,只要羅馬人民堅定自信,羅馬就不會衰落(聖奧思定,《訓誨人民》 Sermones ad populum),西哥特人亞拉里克 (Alaric the Visigoth)在410年劫掠羅馬城後,聖奧思定在他所著的《天主之城》 (Civitas Dei)一書中,縷述羅馬帝國的遺產。數年後,教宗聖良一世(Leo the Great)奇跡般阻止了匈奴阿提拉(Attila)的大軍(452年),他在一篇著名的講話(《宗徒誕辰》 In Natale Apostolorum)中說,羅馬曾靠征戰而成為「世界首都」(caput mundi),但它將賴和平而變成「司祭和王者之城」(civitas sacerdotalis et regia)。聖良一世認為,羅馬被聖伯多祿和保祿重新建立起來後,進入了其歷史的新時代,一個真正的普此、大公時代,而其眾多的殉道者正是這時代的最有效護衛。

羅馬教省會議
于382年召開時宣布:
神聖的羅馬教會在一切教會當中,位列首席。她的地位非出於任何教會會議的決定,亦不是來自羅馬皇帝的諭令,而是直接因救主的話而獲得:「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瑪16:18)。
中世紀時期,由於羅馬是聖伯多祿和保祿的殉道之地,因此在兩位宗徒的墳墓上,分別興建了紀念他們的大殿(basilicas)。君士坦丁皇帝時,二位宗徒和其他殉道聖人的陵墓,紛紛成為敬禮和朝聖的中心。

聖伯多祿被釘十字架
此畫為卡拉瓦喬(Caravaggio)于1601-1602年所作,畫中描繪伯多祿宗徒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的悲壯情景

在這些陵墓上,或在它們附近,聖堂和大殿聳立如雨後春筍;基督徒地下墓穴也建起了階梯和通道;較多人崇敬的地窟也被粉飾一番;紀念聖人的年曆也逐漸編纂完成。

從1940-I949年間進行挖掘所得的結果顯示,君士坦丁皇帝興建的聖伯多祿大殿的主祭台,正是建築在宗徒的墳墓之上。由此可見,當時興建教堂或碑銘,選址並非偶然或因環境所限而定的,相反地,其地點與所要紀念的事蹟常常吻合。事實上,羅馬的所有朝聖地都與宗徒們的事蹟息息相關;這些地點有的仍保持原貌,有的則被改建為教堂或大殿。

「耶穌,眾牧之牧,傳授給我真正教義,他遣我到羅馬來瞻仰那雄偉的至尊,凝視那位身穿華服的皇后,我看見那裡的人們,都帶有輝煌的印記」(小亞細亞耶辣頗里Hierapolis的主教亞伯喬Abercius於二世紀刻在石碑上的詩句,現存於梵蒂岡博物館)。

「你要去羅馬,那裡的廣場由黃金磊成,殉道聖人們的血己將其染成紅色:你在這裡可藉教宗的祈禱得到大赦,你將找到最快捷的升天之路」(瑞典的聖彼濟達Brigid of Sweden,《行傳及列品案實錄》Acta et Processus)。

信友嚮往這些地方,尤其是安葬聖人遺體之所,主要是希望因那些天主的忠僕們的代禱 ,而增這信德,甚至獲顯奇跡或治癒疾病。為此人們感到要親身接觸這些地方。這種做法使人聯想起福音中患血漏病的婦人:「只要我一摸他的衣服,我就會好了」 (瑪9:2l;谷5:28);「她摸了摸他的衣服繸頭,她的血漏就立刻止住了」(路8:44)。

但是,羅馬不但令人想起許多信仰的見證,而且更是擁有「天國鑰匙」(瑪16:l9)的聖伯多祿及其繼承人的長駐地。因此形成了前往這兩位宗徒的陵墓(ad limina Apostolonum)和伯多祿聖座(cathedra Petri)朝聖的習慣。歷來人們到這兩位宗徒陵墓朝聖時,都會奉上獻金(俗稱聖伯多祿獻儀St Peter's pence)。這朝聖習慣 ,受到聖安德肋修院院長奧思定(Augustine of Sant?Andrea al Celio)和他的四十位修士所推動,而日益蓬勃;他們尤其藉著在移居英倫的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中展開的傳教活動,推展這朝聖的習慣。


石棺(sarcophagus)
現存於羅馬國家博物館 (Museo Nazionale Romano),浮雕內容是羅馬人征服蠻族。

伯多祿寶座 (cathedra Petri)
現存於聖伯多祿大殿,這是一把象牙鑲嵌的橡木座椅,飾以十二幅大力士海格拉斯(Hercules)事跡和六幅怪獸小板畫,這些小板畫可能是卡洛林 (carolingian)王朝的查理二世 (Charles II 875-877)時期的作品,屬仿古典樣式。這座椅初時用作皇帝寶座,後轉贈予教宗。

教宗額我略二世(Gregory II)于7l9年派遣聖波尼法爵(St Boniface)到日耳曼(Germania)傳教,因他的努力日耳曼民族歸依了基督宗教,朝聖活動也因而活躍起來。

聖波尼法爵完成了向異教徒傳福音後,便專心致力淨化和加強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他趁著743年召開的第一屆東法蘭克(Eastern Franks)主教會議的機會,倡導向教宗宣誓效忠的儀式,他深信與羅馬教會的緊密合一,是地方教會興旺繁榮不可或缺的條件。教宗與法蘭克(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聯盟,以及與拜占庭(Byzantine)帝國的決裂,使羅馬重新恢復其世界首都的角色。

這壁畫殘段乃喬托(Giotto)所作。
畫中描繪1300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宣布首個聖年時的情景(現存於拉特朗大殿)。

九世紀時出現了一種懺悔制度,規定犯了某些罪過的人,必須先以朝聖作補贖,才能獲得罪赦,而羅馬便成為懺悔者朝聖的優先目的地。沿著這朝聖之路,許多協助朝聖者和病人的修道院和醫院便應運而生。

羅馬朝聖史的重大轉捩點,要算1300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VIII)所宣佈的禧年大典,這是一項順應民意的牧靈措施,因為當時人們已無法再前往巴勒斯坦(Palestine)聖地朝聖。

禧年的周期是波尼法爵八世制定的。每一百年一次。後來由本篤十二世(Benedict XII)縮減至每五十年一次,及至教宗保祿二世 (Paul II 1464-71)再進一步制定其周期為每二十五年一次。

常規聖年:
13001300 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
1350 克萊孟六世(Clement VI)
1390 烏爾班六世(UrbanVI)
-波尼法爵九世(Boniface IX)
1400 波尼法爵九世(Boniface IX)
1423 馬爾定五世(Martin V)
1450 尼古拉五世(Nicholas V)
1475 保祿二世(Paul II)-
西斯篤四世(Sistus IV)
1500 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
1525 克萊孟七世(Clement VII)
1550 保祿三世(Paul III)-
儒略三世(Julius III)
1575 額我略十三世(Gregory XIII)
1600 克萊孟八世(Clement VIII)
1625 烏爾班八世(Urban VIII)
1650 依諾森十世(Innoncent X)
1675 克萊孟十世(Clement X)
1700 依諾森十二世(Innocent XII)
-克萊孟十一世Clement XI)
1725 本篤十三世(Bendict XIII)
1750 本篤十四世(Bendict XIV)
1775 克萊孟十四世(Clement XIV)
-庇護六世(Pius VI)
1825 良十二世(Leo XII)
1875 庇護九世(PiusIX)
1900 良十三世(Leo XIII)
1925 庇護十一世(Pius XI)
1950 庇護十二世(Pius XII)
1975 保祿六世(Paul VI)
2000 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由於政局所迫,1800年(庇護六世-庇護七世)和1850年(庇護九世)沒有舉行聖年大典。而1875年的聖年也沒有舉行隆重儀式。

特殊聖年:
首個特聖禧年是良十世于1518年所引進,目的是幫助波蘭向土耳其作戰 。歷史上特殊聖年的次數,眾說不一:最著名的是 1900年和1950年,以及1933年(庇護十一世)和 l983年(若望保祿二世)所舉行的救贖聖年 。

起初禧年朝聖地點只有兩個: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兩位宗徒的陵墓和紀念所。後來烏爾班六世(UrbanVI)于1350年加入了羅馬的主教座堂一拉特朗大殿(San Giovanni in Laterano)。波尼法爵九世(Boniface IX)在1390年的聖年,又加入了西方教會的第一個聖母朝聖地一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

自I500年的禧年開始,在以上的四座大殿,即所謂「羅馬四大聖殿(patriarchal basilicas),均由教宗的代表主持禧年慶典,禮儀與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所舉行的一樣,並同時進行。

後來,在十六世紀後半葉,經聖斐理伯.奈利 (Philip Neri)的倡導,興起了參拜七大殿的習慣:即聖伯多祿大殿(San Pietro),聖保祿大殿(San Paolo),聖母大殿(Santa Marria Maggiore),拉特朗大殿(SanGiovanni in Laterano),聖十字大殿(Santa Croce in Gerusalemme),聖老楞佐大殿 (San Loreno),聖塞巴斯弟盎大殿(San Sebastiano)。

對於羅馬居民來說,參拜四大聖殿的善工,應連續或間隔地做滿30天,但外來的朝聖者,則可減至15天。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在1900年,將羅馬居民的朝聖時間縮短到20天,而非羅馬居民則減至10天。庇護十一世 (Pius XI)在1933的聖年,把羅馬居民和非羅馬居民的朝聖時間一律縮減至三天,甚至可以在一天內完成整個朝聖行程。

至於1950年的聖年,庇護十二世(PiusXII)規定只須到四大聖殿朝聖一次,並取消了時間限制。此外,還規定了為得大赦必須真心悔改,並妥當告明自己的罪過,最好也誦念悔罪的聖詠、天主經和信經。

第一個聖年
是以《悠久可信》(antiquorum habet)詔書(1300年2月27日)頒布的,但並沒有對舉行聖年作出神學解釋。後來,格來孟六世為1350年的聖年所頒布的《天主獨生子》(Unigenitus Dei Filius)詔書(1343年1月27日),才根據神學家對教會的功績寶庫 (thesaurus meritorum)和諸聖相通功(communio Sanctorum)的理解,正式開釋了聖年的意義。

禧年慶典的儀式,是在l499年12月24日的禧年開幕上制定的。該次禧年還確立了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殿,超越拉特朗大殿,獲得至尊的地位。這慶典的主要儀式,就是拆毀封閉聖門的磚牆。聖門令人想起耶路撒冷的正義之門;耶路撒冷是天國的象徵;藉著大赦的力量讓我們進入天國。聖門也令人想起聖伯多祿:他把守著天堂的門,並與地獄的門對抗,不讓陰間的門戰勝教會(瑪16:18-19)。教宗以槌鑿擊磚牆的儀式,旨在重演梅瑟在荒漠中擊石出水,解除人民的飢渴,這水正是洗禮的水和生命之泉的象徵。

聖門:
丹麥畫家埃克斯堡(C.W. Eckersberg 1816)所繪聖伯多祿大殿被磚牆堵封的聖門。

禧年慶典是一項懺悔行動,亦是浩瀚無邊的寬恕,它使羅馬成為精神重生的地點,成為基督宗教的真正中心。正為了這緣故,從瑪爾定五世(MartinV 1417-3l,Roman Otto Colonna)開始,歷屆教宗都致力改善羅馬的市容,把這個西方的太陽之城(Heliopolis),改變為光耀的海星:以聖母大殿為中心,修築了五條大道,形成一個五角形的海星(象徵著海星聖母Maris Stella),並使它與庇護路(via Pia和斐理斯路(via Felice)形成的十字相接。這海星也意味著羅馬是一座聖城(Romm Sancta),把耶穌基督的教會的福傳行動,像光線般照射到全球各地,而伯多祿和保祿兩位宗徒就是這教會的棟樑。

在文藝复興時期
歷屆教宗不斷改善羅馬城的市容,將這太陽之城改建為光耀海星,意在凸顯聖母為光耀海星的寓意,圖中是丹蒂(I.Danti l336)所繪的羅馬地圖。

1450的聖年結束後,尼古拉五世(NicholasV)曾設想建立一個「理想的」基督化羅馬城:使來自各地的朝聖民眾,在此度過美妙無比的時日。

十六世紀的教宗們實施了一項非凡的城市建設計劃,致力把羅馬建成一個新的耶路撒冷。歷屆教宗都專注於使羅馬城煥然一新:從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VI)到儒略二世 (Julius II),從良十世(Leo X)到保祿三世(Paul III):從庇護四世(Pius IV)到額我略十三世 (Gregory XIII),直至西斯篤五世(Sixtus V 1585-90)為止,這些教會的天才把羅馬建成為歐洲第一座現代城市,一方面使它披上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城市規模,另方面又使它展現出巴羅克(baroque)的城市風貌。

羅馬七大殿,是迪.諾比利(Pietro de Nobili l575)的版畫作品。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