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拉特朗大殿
參觀

格來孟十二世教宗之聖髑,(Clement XII 1730-1740) 所用之聖髑匣,現存於拉特朗大殿博物館 (Museo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1732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 Corsini I730-1740)為興建大殿的正門面 (Facade)宣布一項設計競賽。此事雖曾引起激烈爭議,卻顯示了十八世紀建築師和藝術家對教堂建築的不同風格。在那次競賽中,翡冷翠 (Firenze)的建築師加利萊(AIessandro Galilei)獲勝,同年開始了建築工程。其設計放棄了巴羅克(Baroque)建築藝術的原則,重新弘揚文藝復興後期 (tardo Rinascimento)的莊嚴建 築風格:在雄偉的大殿正門面前,鋪了一段緩升的台階;正門面只有一列方柱和半露圓柱,共有五個間隔,分為三組,中央一組較兩側突出。

教宗祭台
只有教宗可在教宗祭台上主持彌撒聖祭。飾有壁畫的哥德式華蓋(baldacchino)是十四世紀的作品。

正門面的高大方柱,和兩組托著三角形山牆飾的並聯圓柱 ,矗立在高大的柱座上 ,柱頂飾有格林多式柱頭(Corinthian capital)。正門面下層是門廊 ,開有五個門洞 ,門廊棄圓拱而採用柱頂過樑(architrave)連接 。門廊之上相應設有一個五拱的高大敞廊 (loggia),中央圓拱屬三分的塞利奧式(Serlian)。正門面樓頂(attic)設有與正門面等闊的欄杆 ,欄杆上安放著十五尊巨大的雕像:中央是至聖的救世主基督,他身邊是聖史若望和若翰洗者,兩側是八位拉丁和希臘教會的聖師,代表著基督的教會在教義上的合一。建築師加利萊放棄了繪畫藝術和明暗對比的規範,而著重透視效果和典雅的品味:實際上,正門面的上下兩層採用了全新的比例,下層顯得較闊,而上層則依循慣用的比例。

大殿長 130米,比聖伯多祿老大殿長出 1.5米;中殿長 87米,寬 16米。

聳立在廣場中心的埃及方尖碑,連基座高 47米,是羅馬最高及最古老的方尖碑。羅馬城是世界上擁有方尖碑最多的城市,共有 13座。

正門面採用這創意手法與筆直的儒利亞(Giulia)大道有關:因為大殿面臨儒利亞大道,是難以欣賞到大殿正面的。建築師便將門面設計成向兩側申延,把底層擴大,並加上台階,以增加其透視效果。

下層門廊的五個入口都裝有大型鐵柵,門廊內有筒形的拱頂(barrel vault),由許多塗彩泥灰(stucco)小格組成,上面飾有教宗格來孟十二世 ( Clement XII )的黴號。進入大殿的五扇大門對應著大殿的五個通廊:中央的大銅門,由珍貴的青銅鑄成,是羅馬古市集廣場(Forum Romanum)內元老院(Senatus)的遺物;有人相信,懷孕的母親前來觸摸它,便可得到麟兒。

最右側的門就是「聖門」(Porta Sancta),只在25年一次的聖年期間才開放,打開前先要拆去後面堵封著的磚牆。

開啟聖年大門的儀式源于教宗瑪爾定五世 (MartinV),這儀式是1423年在這座大殿首次採用的,此後,羅馬其它的大殿也採用了同樣的儀式。

大殿長130米,有五個通廊(naves)和寬大的左右耳堂(transpet))巨大的中殿拱壁,是教宗良十三世(LeoXIII 1878-1903)在任時徹底重修的。

科爾西尼小堂
(Cappella Corsini)
建築在一個古老的墓地之上,是加利萊(A.Galilei)於1734年興建的。

洗禮堂(Battistero)
建於君士坦丁時代,曾經過多次修復。今天所見到的八角形設計源於五世紀,是基督徒洗禮堂建築的典型樣式。

大殿的建築和裝飾可上溯至藝術家博羅彌尼 (Borromini)的手跡;殿中眾多的雕塑和繪畫,清晰地表明了這位藝術家的用意:以基督為基石的教會,是建築在宗徒和先知的基礎上的。

大銅門
是大殿中央的入口。

木製的天花板是十六世紀的原作,是由利戈里奧(Pirro Ligorio)在1562-1567年間製成,天花板上飾有教宗庇護四世(Pius IV Medici)的徽號,因為此工程正是在這位教宗任期內完成的。接近入口的天花板上,還嵌有庇護六世(Pius VI Braschi 1775-1799)的徽號,這位教宗曾命人修茸大殿的天花。

大殿
正門面設計競賽共有23位建築師參加,各以木製模型展示出共27個方案,最後加利萊(Alessandro Galilei)的方案獲勝。

在聖體祭台上方的精美聖髑櫃中
珍藏著相傳是耶穌和門徒們共進最後晚餐的桌子殘片:這件聖物在復活節公開展示。

中殿兩旁壁柱 (pilaster) 的柱龕內安置著宗徒的雕像,這些雕像完成於十八世紀初。值得注意的是在柱龕上方的深浮雕,描繪著舊約和新約聖經故事:耶穌基督的生平事蹟,及其在舊約中的預象,互相輝映,如同一部以浮雕造成的「新舊約故事對照」。它們是十七世紀的阿爾加迪(AlessandroAlgardi)及其合作者所創作的。浮雕上方,有塗彩泥灰粉飾的橢圓形畫框,其內的先知畫像是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的創作。

拉特朗大殿正面:
正門面樓頂上飾有救主基督、若望洗者和聖史若望、以及八位拉丁和希臘教會聖師的雕像。

在最外兩邊的側廊(aisles)有一些小堂,包括(右二)十九世紀才完成的托洛尼亞小堂(Cappella Torlonia),呈希臘十字形,建有圓穹頂,是羅馬最後的貴族小堂之一; (右三)瑪西摩小堂(Cappella Massimo)是雅各伯.德拉.波爾塔(Giacomo Della Porta)於1590年建築的,堂內祭台上的苦像則是塞爾莫內塔(Sermoneta)的作品(1575);(左一)科爾西尼小堂(Cappella Corsini)是加利萊 (Alessandro Galilei)興建於1732-1735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的陵墓是馬伊尼(Giovanni Battista Maini)所建;左三的小堂是隆吉(Onorio Longhi)十七世紀初的作品,左四的小堂是德.羅西(Giovanni Antonio De Rossi) 於1675年建築的。

托洛尼亞小堂
(Cappella Torlonia) 屬新古典主義晚期風格;建築師賴蒙迪(A. Raimondi1830-1950)的作品;獻予聖若望.臬波莫(John Nepomucen)。

耳堂(transept)是教宗格來孟入世(Clement VTII 1592-1605)在任時,按雅各伯.德拉.波爾塔的設計徹底重建的;其中重要的壁畫是在達爾皮諾(Cavalier d'Arpino)的指導下,由十六世紀末的著名風格主義派畫家 (mannerists)繪製而成的。

耳堂右端上方安置著l598年製造的管風琴;耳堂左端華麗的聖體祭台是1600年依照奧利維耶里(Pier Paolo Olivieri)的設計建造的。這裡還有建於1625年的科隆那小堂 (Cappella Colonna),其設計者是拉依納爾迪 (Girolamo Rainaldi),堂內還放著飾有精美聖人肖像的木製神職座席。小堂右邊,在教宗良十三世(LeoXIII)的十九世紀紀念像下,是祭衣間的入口,內有一幅韋努斯蒂 (MarcelloVenusti)於1555年按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底稿繪成的聖母領報圖,祭台上還有一幅普爾佐內(Scipione Pulzone)在十六世紀末創作的瑪達肋納(Maddalena)像。

教宗寶座
是五世紀的作品,保存於大殿旁的迴廊庭院中;古典式的座椅配以螺旋式石柱,是現存最古老的教宗寶座。

耳堂中心是哥德式(gothic)風格的祭台華蓋 (baldacchino),是法王嘉祿五世(CharlesV)斥資在法裔教宗烏爾班五世(UrbanV一 William de Grimoard)任期內建造的。華蓋的建造者是迪.斯特凡諾(Giovanni di Stefano);1367-68年間,巴爾那(Barna da Siena)繪製了十二幅裝飾畫。約一百年後,羅馬諾(Antoniazzo Romano)和迪.洛倫佐 (Fiorenzo di Lorenzo)又對其進行了修復和美化。華蓋上方的金屬欄柵內,放著十九世紀製的聖觸匣,取代原有十四世紀的聖觸匣,裡面珍藏著聖伯多祿和保祿頭骨的聖觸。

華蓋下是教宗祭台,只有教宗可在此舉行彌撒聖祭。這個較近代製成的祭台內,保存了教會初期(一至四世紀)沿用的古老木製祭台;由聖伯多祿至聖西爾維斯特 (St Sylvester)等33位教宗,都曾在這古老木祭台舉行聖祭。

祭台下殉道紀念間(Confessio)前的教宗瑪爾定五世(Martin V Colonna)陵墓,是吉尼(Simone Ghini)於1443年建造的。

聖安德肋雕像
位於正廳左側;左側其他柱龕還有聖伯多祿、聖若望、聖雅各伯、聖巴爾多祿茂和聖西滿的雕像。

博羅彌尼(Borromini)對大殿最傑出的頁獻,就是重建舊大殿中的教宗和樞機陵墓。教宗依諾森十世(InnocentX)曾下令先行完成大殿重建的工程,然後才在新大殿內重新裝設這些陵墓,因此在大殿重建工程初期,這些陵墓先被拆除並移至殿外的迴廊庭院 (cloister)。

隨著教宗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VII Fabio Chigi)當選(1655),博羅彌尼得以自由地工作:他保留了每個陵墓的一塊殘片,將它安置在自己重新設計的陵墓中。他把中世紀作品的殘片視作當仔細珍藏的聖物一般,將它們完美地融合在新建大殿的環境中。由於大殿最外兩側廊的牆上開有橢圓形大窗,不宜安置陵墓,他便索性把窗子融入其陵墓建築內,使其看似新陵墓建築的固有部分。這位藝術家耗費了大量心血和才智,尋求最合宜的處理手法,為信友保留了拉特朗大殿多世紀以來的宗教歷史見證,把過去的珍貴紀念,盡收攬於一室。他在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VIII)的陵墓上,配置上喬托 (Giotto)的一幅壁畫殘段,畫中描繪這位教宗於1300年宣布第一個聖年時的情景。此畫是喬托在亞西西(Assisi)繪製聖方濟 (St Francis)生平故事壁畫之前的作品。而亞西西的壁畫中,有一幅描繪依諾森三世 (Innocent III)的奇夢,可見當年那座建有羅馬式鐘樓的古老拉特朗大殿的樣子。在教宗色爾爵四世(SergiusIV沒於1012年)的陵墓中央,博羅彌尼把一幅色爾爵作降福狀的浮雕畫,嵌在飾有亞歷山大七世 (AlexanderVII Chigi)星形徽號的畫框中.

迴廊庭院(Cloister)
入口在大殿正廳盡頭左側,它是裝飾風格藝術的一項傑作:成雙的小柱支撐著小巧的連拱,柱身與柱頭變化多端,各有不同。
這個方形庭院是1225-1236年間由瓦薩萊多(Vassalletto)家族建築的,庭院中央有口九世紀的古井。迴廊的走道(ambulatory)由後期加建的愛奧尼亞(ironic)柱式石柱支撐的拱道組成。
四邊的迴廊裡保存著眾多來自古代大殿的遺物,其中最精美的有教宗尼古拉四世(Nicholas IV)的主教寶座,此寶座當年曾設置在大殿的拱壁間;另有一個五世紀的女性頭像,被認為是聖海倫(St.Helen)的肖像;最後還有阿諾爾福(Arnolfo di Cambio)所造的十三世紀安尼巴爾迪樞機(Card Annibaldi)的陵墓,現在位於大殿和柱廊之間。

由耳堂右端的側門走出大殿,可欣賞到豐塔納(Domenico Fontana)設計的大殿右側門面,這門面蓋在舊有的上面,但仍可見到原有的樑楣和兩旁的鐘樓。這側門面有兩層五拱廊結構,上層被稱為「降福敞廊_(Loggia delle Benedizioni);這敞廊飾有風格主義派(Mannerists)的壁畫,是尼比亞(Cesare Nebbia)和圭拉(Giovanni Guerra)監督下完成的。這敞廊與拉特朗大樓(Palazzo Lateranese)相連,正如那被稱為「波尼法爵講道台」(Pulpitum Bonifaii)的敞廊昔日與羅馬的宗主教府(Patriarchium)相關連,又如正門面下層以同一柱式的隱閉拱廊,昔日與羅馬宗主教府的小堂(即今日的聖梯小堂 (Scala Santa)相連一-樣。步出右側門轉向左方,便是良十三世所建的十九世紀大樓,由這裡可通往著名的四世紀唯一和首座羅馬洗禮堂(Battistero)。

聖洗池
曾置有七只銀鹿,清水經銀鹿流入池中,這些銀鹿後被蠻族掠走。在最初的幾個世紀,池中的水位只有幾厘米深,因為在此只舉行象徵性的浸洗。

教宗西斯篤三世(Sixtus III 432-440)用八根未用過的斑岩(porphyry)石柱,把這洗禮堂整個重建成八角形,還加建了一個門廊(atrium)。

教宗希拉略(Hilarius 461-468)在洗禮堂兩側建了三間小堂,其中兩間雖經改建,但至今仍然存在。左側小堂的銅門是1196年翁貝托 (Umberto da Piacenza)所造,此堂是紀念聖史若望的。小堂拱頂仍飾有古代的花鳥鑲嵌裝飾,右側小堂的大門來自卡拉卡拉大浴場(Terme di Caracalla),以銅、銀混合鑄成,每逢開啟便會發出悠揚的聲響。按該堂銘文的記載,它是教宗希拉略於五世紀為「天主子民」而建造,並紀念洗者若翰的。第三間小堂就建築藝術而論是較重要的,原先名為十字聖架小堂、今天小堂一端紀念聖女魯斐納(St Rufina)和聖女賽公大(St Secunda),(門上方有一幅基督被釘的深浮雕,是布雷尼奧(Bregno)學派的作品(1492));而另一端則紀念聖西彼廉(St Cyprian)和聖儒斯定(St Justin),拱壁頂部保存著-一幅五世紀的彩石鑲嵌畫。

拉特朗洗禮堂
呈八角形,以磚牆築成。玻璃窗上印有庇護十一世(Pius XI)的徽號;他在1925年下令進行考古挖掘工作。沿外牆可看到歷代重修時所封閉的窗戶痕跡。中央穹頂四周開有八個橢圓形窗戶。

還有第四間小堂,今日是紀念聖委南爵 (St Venantius)的,乃七世紀時由教宗若望四世(John IV)加建;堂內仍保存有十六世紀的精美木製天花板。

很可能是由於上述兩間紀念聖史若望和洗者聖若翰的小堂,使其旁邊原獻予救世主的拉特朗大殿後來改名為聖若望(若翰)大殿(註:若望和若翰二名字、拉丁文均為 Johannes)。這洗禮堂曾被稱為「聖若翰(若望)更衣所及洗禮池」(Johannes ad vestes et ad fontem),此名稱與洗禮有關,前者指領洗時新教友換上白衣,後者指候洗者浸洗用的水池。

教宗保祿三世 (Paul III 1534-1549)下令拆除已毀壞不堪的洗禮堂穹頂,改建成今天所見的斜頂。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