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拉特朗大殿
拉特朗大樓

波尼法爵八世的敞廊
(Loggia 或 Pulpitum Bonifacii) 已不復存在,下圖乃海姆斯克爾克(Martin van Heemskerck)所繪,顯示敞廊以一道隱蔽拱廊與羅馬宗之間府(Partriarchium)相連。

拉特朗大樓(PalazzoLateranese)建於古代的羅馬宗主教府(Patriarchium)的所在地;從君士坦丁時期直到教宗流亡阿維尼翁(Acignon)為止(1305),這裡直是教宗的府邸所在。羅馬宗主教府與大殿一同毀於I308年一場火災中。當教宗從阿維尼翁返回羅馬後(1377),由於宗主教府殘破不堪,被迫將聖座遷移到梵蒂岡。教宗西斯篤五世(SistusV Peretti)於I586年委託豐塔納 (Domenico Fontana)拆除了幾乎所有倖存的建築,包括降福敞廊和一些與大殿毗連並備受敬仰的中世紀小聖堂,以建築一座教宗的夏宮;只留下了君士坦丁時期建築的大殿、初期教會的洗禮堂,和中世紀羅馬最具代表性的小堂一「至聖小堂」(Sancta Sanctorum)。

羅馬宗主教府原是由一系列的建築組成的,一直伸展到教宗良的宴會廳(triclinium)和被稱為「至聖小堂」的聖老愣佐(San Lorenzo)小堂。宗主教府前矗立著奧勒里皇帝 (Marcus Aurelius)的騎馬鋼像,是西斯篤五世向(Sistus V)將此像重新放置在此的。

教宗西斯篤五世 (Sixtus V) 下令拆除了降福敞廊 (Loggia delle benedizioni)。

宗主教府門廊處有教宗若望二十二世(John XXII)獻予聖多瑪斯(St Thomas)的小堂,被用作教宗的祭衣間,當中珍藏著許多聖觸。從小堂右側通廊,通過一段樓梯就可上至會議大廳,其長度與西斯篤五世所建新大樓的寬度相同,共有十個拱壁,盡頭是一個講台。大廳向著廣場北面的一方開有一個有上蓋的敞廊,是教宗波尼法爵八世為1300年第一個聖年而加建的。喬托(Giotto)就是在這敞廊的牆壁上,把當時的莊嚴場面繪畫下來;此壁畫的殘片現置於大殿中波尼法爵八世的陵墓上方。

城市規划
由豐塔納(Domenico Fontana)的設計,實際上是為整個羅馬東南區的規劃,每個細節都與城市規劃互相關聯。他於1575年修直了梅魯拉納大道(via Merulana)並使它與大殿銜接成指定的斜角;由聖若望大道走到大殿去,則要穿過分別為男女病人而設的兩座醫院間的狹路;大殿北方耳堂外門面的降福敞廊,一方面要對準大路,另方面要保持與耳堂軸線成直角。宗主教府大樓要改建成一座內有方形庭院的四邊形建築,與大殿的縱橫軸線正交與平行,以耳堂的門面和大殿的正門面作為界限。

宗主教府正門曾位於「至聖小堂」的對面,裡面保存著很多聖觸,由這裡通過一個巨大柱廊內的階梯可進入宗主教府中心。右側曾建有匝加利亞塔(torre di zaccaria),塔中另有一個宗主教府的入口,由三條樓梯組成,通往聖西爾維斯特(San Silvestro)和聖老愣佐(San Lorenzo)小堂;中間那條樓梯就是所謂「聖梯」。

四季大廳 (Scala delle stagioni)的天花板
此大樓可能曾是寶座大樓

尼比亞(Cesare Nebbia)在梵蒂岡圖書館內一幅弧形壁畫上,把西斯篤五世宣布聖年的盛大場面記錄下來(1585-90),這盛事的地點與I300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宣布聖年時一樣。由於後來這宗主教府毀壞殆盡,這幅壁畫便成了這宗主教府的珍貴見證:畫中可注意到原來沒有被門廊遮蓋的大殿側面;左側是教宗良三世時興建的大樓,內有會議大廳 (畫中可見側面拱壁);大樓外可見到波尼法爵八世的降福敞廊(Pulpitum或loggia),和大樓的正面;左邊便是聖西爾維斯特小堂 (Oratorio di San Silvestro)和建有小型前廊的聖梯小堂(Scala Santa)。

依三面環建的二樓居室是教宗在大樓內的私人起居地方。

拉特朗協約
1929年梵蒂岡與意大利政府所簽署的著名拉特朗協約,使拉特朗大殿與聖保祿大殿和聖母大殿享有治外法權 (extraterritoiality)成為梵蒂岡國(Vatican City State)的不可分割部分。

西斯篤五世一向認為拉特朗大殿應是羅馬的首席教堂,因此拉特朗的宗座大樓也應該重新修茸,使其具備宗主教公署(Curia)應有的規模:除了長期用作宗座行政和樞機辦事處外,還要用作舉行教宗主持的樞機會議(Consistory)的場所。因此,建築師豐塔納(Domenico Fontana)依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所建的法爾內賽宮(Palazzo Farnese)形式,在拉特朗大殿旁建成了方形的公署大樓。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頗有趣的是那僅以纖幼層帶(string course/marcapiano)分層,並以尖角粗面石工構成的堅固外牆,與那矗立屋頂上以石柱支撐著的觀景敞廊(Ioggia-belvedere),極富有明暗反差的效果。屋頂上的欄杆由一列大鵬展翅狀的有圖案矮擋牆組成,不同的大理石使其更富色彩。成排石柱的設計強調了建築師的創作自由,同時又能與他的整體設計保持和諧一致。從這建築的象徵意義看,不難察覺到作者對古代帝國緬懷之情。實際上,我們只要看看豐塔納所造的聖體龕凱旋拱、祭台華蓋、敞廊或講道台的拱頂,所得的印象,好似古代或拜占庭的帝王都曾在這些建築下舉行過莊嚴的典禮。置得一提的是「波尼法爵敞廊」(Pulpitum Bonifacii),與那面對競技場的君士坦丁堡王宮頗有相似之處;這座王宮的情景仍可見於競技場中的狄奧多西 (Theodosius)方尖碑底座的淺浮雕上。


在梵蒂岡固書館的西斯篤大廳(salone sistino)中,一幅尼比亞(Cesare Nebbia)所作的壁畫(約1588年),描寫西斯篤五世下令修建的拉特朗大樓新貌。這座大樓在教宗去世前不久落成。唯一沒有拆卸改建的是君士坦丁時代的洗禮堂和大殿。

聖若望.達馬森
(St John Damascene) 寫道:「我崇敬基督的畫像,因為他是降生成人的天主;我崇敬天主之母的畫像,因為她是天主聖子的母親,亦是全人類的母親;我崇敬諸聖的畫像,因為他們是天主的密友,不惜流血與罪惡搏鬥;他們效法基督而為他傾灑熱血,一如他曾為他們傾灑熱血一樣。我記下那些一生追隨基督足跡的聖人,描寫他們高尚的行為和所受的苦難,好使我能聖化自己,燃起效法他們的熱忱。聖巴西略(St Basil)曾說:對畫像的崇敬能引人走向聖像所代表的聖者」《論聖像》 Orationes pro sacris imaginibus)。

波尼法爵敞廊是宣布首屆聖年之地點,在庇護四世(Pius IV)任教宗時,曾被重新整修,及至1586年豐塔納受西斯篤五世之命將它完全拆除,代之以現在北向的柱廊。

西斯篤五世把教會年曆中最莊嚴的典禮,即教宗在復活節頒發對羅馬城和全世界的祝福大典(urbi et orbi),從梵蒂岡移至拉特朗大殿。拉特朗大樓的整修工程,於1590年初夏教宗去世前不久竣工,因此很難確定西斯篤五世對這大樓的計劃;但無疑拉特朗大殿和大樓是被設計作為羅馬教會的主要中心。

聖梯和至聖小堂就位於拉特朗大殿的近旁。1586年,當西斯篤五世決定委託豐塔納(Domenico Fontana)建築現在的拉特朗大殿(Palazzo Lateranese)時,其中一項工程就是把舊宗主教府的小堂獨立開來,並把它修茸成矚目的雄偉建築。他又命人把舊宗主教府的一段28級大理石台階,用作通往至聖小堂(Sancta Sanctorum)的台階。自十五世紀開始,這台階便被認定是來自比拉多總督府(Praetorium)的,耶穌當年就是沿這台階走去接受審判,因此它又被稱為「聖梯」(Scala santa)。


聖梯小堂(Scala Santa)
座落在拉特朗廣場東面,是舊拉特朗宗主教府遺留下來的建築之一。

建築師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把聖梯從舊宗主教府移到至聖小堂。從那時起,聖梯和至聖小堂這兩處信友特別崇敬的朝聖點,便連成一體,在拉特朗大樓對面,成為獨立建築。走上聖梯的盡頭,信友可透過一扇裝有鐵柵的小窗,窺見教宗的古老小堂,當中珍藏著名的「非人手所繪的」(acheiropoieta)救世主聖像,以及羅馬主要殉道者的聖髑(這些聖髑現已移至梵蒂岡博物館內)。正是這些聖物使教宗的舊私人小堂顯得分外神聖,這小堂又名至聖小堂。

聖梯
相傳是基督進入比拉多衙門受審時走過的28級樓梯。

聖梯小堂的前廊裡 ,安放著一些大理石雕像,其中有雅各梅蒂(lgnazio Jacometti1854)所雕的「猶達斯之吻」 (Bacio di Giuda) 和 「看這個人」(Ecce Homo比拉多把受鞭後的耶穌示眾)的雕像 。正中就是著名的聖梯,兩旁還有其他四道台階 。朝聖者一般會跪著爬上聖梯的台階 ,以紀念基督當年經過這台階接受比拉多的審判 。若不然 ,則可經由聖梯右側的台階上去 ,經過一扇裝有古老門閂的銅門 ,抵達至聖小堂 。從建築學和裝飾學的角度來看 ,這是一座創新的小堂:只有一個通廊 ,一個細小的矩形拱壁 ,以及帶有四分肋拱的哥德式拱頂 。小堂部分牆壁上尚鋪有古代的大理石 ,而彩石鑲嵌的天花板 (1278)是圖案藝術的珍品,四邊還飾有四位福音聖史的標誌 。在祭台上方的壁畫中 ,可見基督坐於寶座上,兩旁各有天使侍立,教宗尼古拉三世(Nicholas III)在聖伯多祿和保祿的陪伴下 ,屈膝向寶座上的基督呈獻小堂的模型。

教宗小堂(至聖小堂)
(Cappella Papale) 建於君士坦丁時代,後由尼古拉三世(Nicholas III1277-81)重建,此堂曾以古羅馬殉道聖人老楞佐(St Lawrence)的名字命名,但人們慣稱之為「至聖小堂」(Sancta Sanctorum),相當於耶路撒冷聖殿內部的至聖所。如同舊約中那保存著的約櫃,而且只有大司祭每年才能進入一次的至聖所,同樣這小堂也珍藏著救世主的莊嚴聖像,即那幅被喻為「非人手所繪的」(acheiropoieta)顯靈基督畫像,此外,還保存了許多與基督、聖母、聖伯多祿、聖保祿和聖女依搦斯有關的聖髑。如同在耶路撒冷的至聖所,在羅馬,除了教宗之外,沒有其他人可以在這至聖小堂舉行禮儀。以往每年聖週四,教宗就在此舉行濯足禮。

至聖小堂入口處有兩幅聖伯多祿和保祿殉道的圖畫。在伯多祿被釘的畫中,十字架成了對立的標誌:左側有士兵、右側有痛苦的婦女;畫面背景是羅馬的一些名勝。聖保祿被斬首的畫面背景是荒涼的三泉區(Tre Fontane)和右邊的聖保祿大殿。象徵地說:基督的寶血也在殉道宗徒所傾流的鮮血中,聖化了羅馬,使羅馬也成為新的耶路撒冷-天上聖城的象徵。祭台對面是聖斯德望(St Stephen)被人用石頭砸死,和聖老愣佐 (St Lawrence)殉道的壁畫。旁邊的壁畫是聖女依搦斯(St agnes)被斬首,和聖尼古拉 (St Nicholas)幫助三個貧窮女孩準備嫁妝的奇跡。每扇牆上、在壁畫的矩形框與人像之間的三角玄月拱內,共飾有八個天使像。在靠近窗子兩側的空間,則繪有巨大的花瓶圖案,從瓶中生出三縷花枝。

至聖小堂祭台上的華蓋(baldacchino)
只有在那裡舉行禮儀的人才能一睹祭台上方華蓋的全貌。這祭台保存了許多珍貴聖髑,並象徵著結約之櫃(出25:22),華蓋的斑岩石柱和楣簷予人一個帳篷的樣子:祭台和整個華蓋一起,加上它們輝煌的大理石鑲嵌圖案,別具象徵意味,被喻為「世上無比神聖之所」(Non est in toto sanctior orbe locus)。

壁畫下方,繞著牆邊,有28個壁龕,盡畫有聖母,宗徒和聖人的畫像,這些都是西斯篤五世在任期間的作品。祭台後的牆壁上有兩個以鐵柵保護著的壁龕,造成了兩個聖髑櫃。

羅馬殉道者聖老楞佐(St Lawrence) 畫像
斯特羅齊(Bernardo strozzi)所繪。這教宗小堂曾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來才被稱為至聖小堂。

兩根斑岩石柱支撐著詠經席的楣簷,上面寫著"Non est in toto sanctior orbe locus"(世上無比神聖之所),說明此地無比神聖。而這幅被喻為「非人手所繪的」基督畫像,被安置在祭台後面一個飾有浮雕的銀匣中;這匣是依諾森三世時製作的。根據傳說,這幅被視為救世主真肖像的聖像畫(icon),是聖路加開始繪畫,最後由天使之手完成的,是羅馬現存聖像畫中最神聖的一幅。每年八月十五日或遇到大災難,教宗都會以遊行方式將此聖像畫恭送至聖母大殿,與名為「羅馬人民的救星」(Salus Populi Romani)的聖母像「相會」。在基督畫像旁有四盞銀製的長明燈,兩側有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像,後邊的玄月拱中分別繪有聖女依搦斯和聖老愣佐;聖尼古拉和聖斯德望。西牆上繪有三盞明燈。拱頂內的彩石鑲嵌畫描繪著由四位飛翔天使托舉著的盾形基督半胸像。華蓋下的祭台保存著珍貴的聖觸,它們連同那幅「非人手所繪的」基督畫像,使這座教宗小堂成為西方教會最獨特的聖地。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