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朝 聖 勝 地

聖十字架大殿
聖瑪策林和聖伯多祿墓窟 Catacombe dei Santi Marcellino e Pietro

墓窟壁畫 (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初),描繪耶穌在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中間,下排是人們在「雙桂」(da duas lauros)地方所敬禮的著名殉道者:瑪策林(Marcellinus)、伯多祿(Peter)、諦步爵(Tiburtius)和高爾功(Gorgonius)。

聖瑪策林和聖伯多祿墓窟位於拉比卡納古道(via Labicana)上,即今日的卡西利那大道(via Casilina)旁,在同名的現代教堂附近。這裡曾是名為「雙柱」(Ad Duas Lauros)的廣闊皇家產業,範圍由奧雷連城垣(Mura Aureliane)的大門(Porta Maggiore)起,一直伸展至羅馬東郊的末端。遠自二世紀,此地尚未成為基督信徒的墓地以前,這裡曾是御林軍騎兵隊(Equites singulares Augusti)的專用墓地。這裡許多墓碑被後人用作建築材料。自三世紀中葉,基督信徒開始在這裡挖掘地道作為埋葬亡者的地方。這墓窟有如其他較大的墓窟一樣,起初只有三、兩個獨立的墓區,後來由於人口密集,需要墓地更多,於是逐漸開發成彼此相連的大型墓窟。每當這墓窟埋葬了幾位殉道聖人時,擴展的速度便更加快速。埋葬在這裡的殉道者有:驅魔者聖伯多祿(Peter the Esorcist)和聖瑪策林司鐸(Marcellinus the Presbyter) (二人同在戴克里先皇帝教難這殉道,葬於地下墓堂內),聖諦步爵(Tiburtius,其遺體安放在地面的墓陵中),聖高爾功(Gorgonius,他應是葬於這墓窟中,但至今未能確定其位置),以及四聖殉道者(the Four Crowned Martyrs)。四聖殉道者原是班洛尼亞 (Pannonia)地方的聖人,在他們的聖髑被遷往市內的教堂前,人們在這墓窟中敬禮他們的聖髑。

聖策林及聖伯多祿小堂 (Cappella dei Santi Marcellino e Pietro) 由此可進入墓窟。 這小堂是教宗烏爾班八世(Urbano VIII Barberini)於1638年下令建造的。

君士坦丁大帝在羅馬密爾維橋(Milvian Bridge)上大獲全勝之後,便將這地方大大改觀。他首先移平了御林軍騎兵隊的墓地,將這裡的小堂改建成雄偉的弧形大殿,加上一個圓形的陵墓,還在大殿兩側加建了兩個有圍牆的墳場,將不少私人陵墓也包括其中。君士坦丁皇帝所建的工程,今日僅存一個有圓穹頂的陵墓遺跡。這陵墓原先有如聖康斯坦齊亞(Constantia)的墓陵一樣,飾以豐富的大理石板及彩石鑲嵌畫。在這陵墓的其中一個壁龕中,本來安放著一個紅色斑岩(porphyry)的石棺,安葬著君士坦丁皇帝的母后聖海倫的遺體,如今這石棺存放在梵蒂岡博物館中。

十七世紀時,在這陵墓中曾建有一小堂,還設有小堂議事司鐸團(canons)的住所、如今已改為當地的博物館。

經君士坦丁改建後,這墓地已成為羅馬郊區最重要的墓地之一。教宗達瑪穌裝飾了一些備受景仰的墳墓,尤其把他的著名詩句刻在碑上。

這墓窟以其超卓的壁畫藝術而名聞遐邇;當中的壁畫超過85幅,取材自外教和基督宗教的主題,非常生動和新穎。其中值得特別一提的有:掘墓工人寫實圖、和宴席圖似是亡者家屬依循「弔宴」(Refrigerium)古俗,為紀念亡者的「冥辰」(dlies atalis)而舉行的聚餐。


宴席圖(吊宴圖)(refrigerium)見於聖瑪策林和聖伯多祿墓窟內。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