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甲年 主日读经释义

常年期二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真正的智慧"

真正的宝藏是天国。在本主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弥撒的福音中,耶稣又用了叁个比喻,向我们讲述天国的道理。他说:天国好比埋在地 的宝藏,好比一颗很精美的珍珠,又好比撒在海 的网。

在这叁个比喻中,前两个是相同的,都是要求我们牺牲一切,去赚得天国。在第一个比喻中,那发现埋在地 宝藏的人,可能并不富有,他必须变卖他所有的一切,为去买那块埋着宝藏的地。在第二个比喻中,那寻购精美珍珠的,是一个商人,他应该相当富有,但是他也变卖他所有的一切,为能买到那颗很精美的珍珠。这两个比喻使我们记起圣马尔谷福音第10章第21节记载的:「你去,变卖你所有的一切,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

这样,「埋在地 的宝藏」和「很精美的珍珠」的比喻,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有名有实的基督信徒的形像:他们抛弃了所有的一切,一心追求天国。基督信仰的要求是坚决的,是彻底的。吞吞吐吐的冷淡态度,是不相宜基督信徒的身分的。

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第叁个比喻篇幅不长,但是很严肃地指出了冷淡教友的命运。他们不是好的鱼,虽然混进了撒在海 的网,到後来,网被拉上岸时,还是要被人投在外面。耶稣说:他们是被丢在火炉 ,他们要在那 哀号、咬牙切齿。这样的话,它是指邪恶的子民的悲惨命运。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群众说:「天国好比埋在地 的宝藏,有人找到了,就把它埋藏起来,然後高高兴兴地去变卖他的一切,买下了这块地。」 「天国又好比一个寻觅精美珍珠的商人,找到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就去变卖一切,买下这颗珍珠。」 「天国也好比撒在海中的网,捕了各种的鱼。网满了,渔夫就把它拉上岸,坐下来,从网中挑选好的放在鱼筐内;把坏的都扔在外面。世界终结时,也是这样:天使要出来,把坏人从义人中拣出来,扔入火炉中,在那 有哀号和切齿声。这一切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明白了。」耶稣就对他们说:「凡成了天国门徒的经师,就好比一个家主,从自己的宝库 ,取出新的和旧的东西。」(玛13: 44-52)

抛弃你所有的一切,去追求天国,这是一项重要的抉择,必须有一种真正的智慧才做得到。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列王纪上第3章第5,以及7到12节,内容是讲撒罗满王向天主祈求智慧。

读经一这样说:

那几天夜 ,上主在梦中显现给撒罗满,说:「凡你要我给你的,求吧!」撒罗满说:「上主、我的天主,现在你使你的仆人继承我父亲达味为王,但是我还太年轻,不会处事。现在你的仆人处身於你所选的民族中,这是一个多得不能统计、不可胜数的大民族。因此,求你赐给你的仆人一颗智慧的心,好能治理你的子民,判断善恶;否则,有谁能治理你这样众多的人民呢?」撒罗满求了这件事,获得了上主的欢心。於是上主对他说:「因为你求了这件事,而没有为自己求长寿,求财富,或求消灭敌人,却只为自己求了智慧,好能辨明正义。我就照你的话去做,赏赐你一颗聪明智慧的心,除你以外,前无古人,後无来者。」(列上3: 5, 7-12)

说实在的,在我们刚才听到的读经一 ,撒罗满王向天主祈求的智慧,并不是那使他抛弃一切,追求天国的真正智慧。撒罗满当时所冀求的是继承他父亲达味的王位,而智慧是作君王的必要条件。但是,教会的礼仪自有其运用圣经的手法。依照这手法,在本主日的弥撒礼仪中,慈母教会的确是藉着这篇读经,来勉励我们祈求真正的智慧。圣依纳爵常警告他的弟子说:「若得普世而失己灵,何益之有?」这一句话包括了本主日弥撒圣经所教导的「真正智慧」的全部意义!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天主对他的子女的照顾和关心"

今日,我们中国人在写信给朋友或在路上遇见朋友时,往往用「你好?」这句话来向他问候。从前,特别是在乡下,惯用的问候是「饭吃过了吗?」。不论是「你好?」或是「饭吃过了吗?」它所表示的,都同样是对朋友的关心。

旧约圣经的作者们,也像从前我国乡下人那样真诚直爽,他们喜欢用有关饮食的字眼,来描述天主对他的子民以色列的关心和照顾。譬如,在圣咏145有一句话,说:「众人都举目仰望你,你按时赐给他们饮食。你慷慨伸出双手,满足众生的需求。」本主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也援引这圣咏的话,来衬托出本主日弥撒礼仪的主题。

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是天主的选民。他们曾在旷野 流浪,经验了天主对他们的特别照顾。天主曾让他们喝那从石头缝中流出来的清水,吃那从天上降下来的玛纳。所以他们很早就知道把他们的「饮食」与「天主订立的盟约」,联系在一起。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5章第1到3节。在这篇读经中,依撒意亚先知根据以色列人的传统信仰,用不花钱和不付代价的美好食物,来象徵救主默西亚来到後的富庶,因而向他的同胞宣布喜讯:天主将要同他们订立新而永久的盟约。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说:「凡口渴的,到水泉来吧!没有钱的,也请来购买这些不用花钱,不需付款的酒和奶吧!为什麽要为那些不能充 的东西花钱、为那些不足以果腹的食物浪费你们的薪金呢?你们如果细心听从我,就能饱飨美味,你们的心灵必因品尝佳肴而喜悦。你们如果到我这 来,侧耳听我,你们必会获得生命。我要和你们订立永久的盟约,就是我许给达味的恩惠。」(依55: 1-3)

到了新约时代,天主在旧约的预许实现了,耶稣基督作为天主圣言,使人认识天主而得到满足;作为生命之粮,他带给人丰盛的生命;他以自己体血的牺牲为人订立了新而永久的盟约。这都在他立定的圣体圣事中,体现出来;他把自己的血肉当作他的信徒们的饮料和食粮,而使「饮食」具有更深层的宗教意义。圣若望宗徒曾在他的福音第6章 ,藉着记述耶稣施行五饼二鱼奇迹的机会,详细的讨论了这端道理。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4章第13到21节,内容也记述耶稣所施行「五饼二鱼」的奇迹。这 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圣体圣事的道理,却这样记述说:耶稣「亲自拿起那五个饼和两条鱼,举目向天,祝谢了;把饼擘开,交给门徒,门徒再分给群众。」字 行间,是耶稣在最後晚餐时,建立圣体圣事的动作,也类似今天举行感恩祭宴(弥撒)的行动。

今天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听说若翰死了,就从那 上船,私下退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群众听到了,就从各城市中出来,步行跟随他。耶稣一下了船,看见一大群人,便对他们动了怜悯之心,治好他们的病人。到了傍晚,门徒们到耶稣跟前说:「这地方是荒野,而且时间已过了,请你遣散群众,叫他们到村中去,各自购买食物。」耶稣却对他们说:「他们不必去,你们给他们吃的吧!」门徒们对他说:「我们这 只有五个饼、两条鱼。」耶稣说:「拿来给我吧!」接着就吩咐群众坐在草地上,耶稣拿起五个饼和两条鱼,举目向天,祝谢後,把饼擘开,交给门徒,门徒再分给群众。众人都吃了,而且吃饱了,把剩下的碎块,收了满满十二篮!吃的人数,不算妇女和小孩,单是男子就大约有五千。(玛14: 13-21)

饮食是人生的基本条件,耶稣用饮食的方式,立定了圣体圣事,是为使我们体会到「信仰」和「生活」的合一。每次我们吃喝基督的体血时,我们体验到基督为爱我们的牺牲,他带给我们新而永久的盟约,也要求我们生活在基督内,在他内合而为一,关心他人,奉献我们的生活,履行父的救世旨意。

今日的答唱咏说:

「众生都举目仰望你,你按时赐给他们饮食。你伸出双手,满足众生的需求。」(咏145)

一日叁餐是基督信徒家庭团聚饮食的时刻。这时,我们不妨联想到耶稣基督也与我们一起吃喝,也想起弥撒中感恩经重覆耶稣建立圣体圣事的记述:「他甘愿舍身受难时,拿起面饼,感谢了,分开、交给他的门徒说: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晚餐後,他同样拿起杯,又感谢了,交给他的门徒说:你们大家拿去喝:这一杯就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约之血,将为你们和众人倾流,以赦免罪恶。你们要为纪念我而举行这事。」这样,我们不是每天在 「饮食」时,都有机会与我们的救主基督在心灵上沟通结合,并与普世教会的兄弟姊妹们共融吗?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基督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主宰"

本主日常年期第十九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4章第22到33节;读经一取自列王纪上第19章第9节,以及第11到13节。福音和读经一都涉及自然现象,意味着耶稣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主宰。

我们先从读经一说起。在旧约圣经中有一古老的传说,根据那传说,天主的显现一般是在像暴风雨、地震和火山爆裂那样剧烈的自然现象中。但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却代表另一种传说。在这篇读经中,厄里亚先知躲在天主的山的一个山洞 ,等候天主的显现。天主不在暴风中,不在烈火中,最後,天主终於来到,他在这些剧烈的自然现象平息之後的轻微细弱的风声中。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那时,先知厄里亚来到天主的山曷勒布,进入一个山洞,在那 过夜。上主对他说:「你出来,站在山上,立在上主面前。」那时,上主正从那 经过,在上主前面,暴风大作,山崩石裂,但是,上主却不在风暴中;风以後发生地震,但是上主也不在地震中;地震以後有火出现,但是上主仍不在火中;火以後有轻微细弱的风声。厄里亚一听见这声音,就用外衣蒙着脸,出来站在洞口,遂有上主的声音和他谈话。(列上19: 9, 11-13)

本主日弥撒福音是耶稣步行海面。在没有谈到主题之前,我们要提出两点注意。第一点是福音记载上说的「耶稣催门徒上船」,这是什麽缘故呢?圣玛窦福音没有交代。据圣若望福音的记载,耶稣施行了五饼二鱼的奇迹之後,群众要强迫他为王。圣若望福音只说耶稣「就独自又退避到山上去了」,而没有说出他催门徒上船的原因。不过我们可以猜想,这和他独自退避到山上去,有同一的目的,也就是为避免他的门徒受到群众情绪的不良影响。

第二点注意是耶稣上山祈祷。这一点之所以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因为在那地区并没有山岭。所以,圣经学家一般认为这 的「山」,只有象徵的意义。原来,在旧约圣经和在圣玛窦福音中,「山」是发生重要事件和天主显现的地方。圣路加福音经常记载耶稣在山上祈祷。

讲过了这两点注意之後,我们再回到本主日弥撒福音的主题上来。据本主日弥撒福音的记载,当宗徒们的船离岸有了一段路程,由於遇到逆风,正在波涛中动荡颠簸时,仍逗留在岸上的耶稣,便踏上海面,步行向他们那边走去。宗徒们看见耶稣,大吃一惊,因为他们的信德尚未达到本能地认出耶稣是大自然的主宰的地步。这样,本主日的弥撒福音就两方面发挥了它的主题。一方面它强调耶稣是大自然的主宰,另一方面它指出宗徒们的信德,特别是圣伯多禄宗徒的信德,尚欠笃实。

只有圣玛窦福音记载了圣伯多禄宗徒步行海面的事。别的两部福音:圣马尔谷和圣若望福音,在记载同一事件时,都没有提及这个情节。圣伯多禄的行为证明他有信德,同时也显露他的信德的不足。他既然要在海面上走过去迎接耶稣,又要耶稣走过来扶持他,好像这样才能使他相信真的是耶稣。他说:「主!如果是你,请下令,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 去!」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记载说:

群众吃饱以後,耶稣随即催促门徒上船,先渡到对岸去,他自己遣散群众。群众遣散後,他独自上山去祈祷,一直留在那 到深夜。 那时,门徒的船在海中,正遇到逆风,船因惊涛骇浪而摇荡不定。深夜四更时,耶稣步行在水面,向他们走去。门徒们一见耶稣在海上行走,大为惊慌,说:「是鬼怪!」他们因为害怕,叫喊起来。耶稣立刻对他们说:「放心!是我。不要怕!」伯多禄回答说:「主!如果是你,请下令,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 去!」耶稣说:「来吧!」伯多禄就从船上跨下来,步行水面,朝着耶稣走去。但他看见风大,害怕起来,就开始下沉,他叫喊说:「主!快救我!」耶稣立刻伸出手来,拉住他说:「小信德的人啊!你为甚麽怀疑呢?」当他们上了船,风就停了。在船上的人都俯伏在耶稣跟前说:「你真是天主之子!」(玛14: 22-33)

总之,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召与天主相会。天主先走向我们这边来,为的是要我们走向他那 去。按我们刚才所听到的弥撒福音的教训,若想与天主相会,第一、要认出天主来,第二、要冒着风险走向天主那边去。冒风险,正是我们今日教会的处境,也是我们每一个领了洗的基督信徒要走的途径。从前,圣伯多禄宗徒凭着信德,在动荡的海面上步行走到耶稣身边。他做到的,我们也做得到。耶稣说过,我们若有信德,可以做比他做的更大的事,因为他现在,在天上,坐在天主圣父的右边,支持他的教会,支持他的每一位忠贞不渝的信徒!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基督救恩的普世性"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5章第21到28节。如果我们仔细研读,不难认出,它的主题是基督救恩的普世性。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6章第1以及6到7节;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11章第13到15,以及第29到32节。两篇读经也都涉及基督救恩的普世性。

在解释本主日弥撒福音之前,我们要先记住这点:圣玛窦福音的原始读者是从犹太教归化的基督信徒。在他们的心目中,以色列是天主的选民,这种信念是根深蒂固的,任何与这信念相反的道理,他们都很难接受。为此,圣玛窦在撰写本主日弥撒中所诵读的这段福音时,在构思措辞上,曾熬费一番苦心。他不但援引耶稣的话,说:「我被派遣来,只是为了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而且又称那客纳罕妇女为狗,称以色列人为儿女。他写道:「不宜把儿女的饼扔给小狗。」这当然能使他博得犹太读者们的欢心了。但是我们不能小看圣玛窦的写作手法。他知道用这表面上十分蔑视人的名词称呼那妇人,实质上却是用它来突出那外邦女子谦虚而诚实的信德。「主!不错,但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的碎渣儿!」「女人,你的信德真大!」对那位妇人来说,还有什麽比耶稣口中的这句话,更大的称赞呢?

这样,本主日弥撒的福音藉着记述一位外邦女子向耶稣祈求为她女儿驱魔的个案,宣讲了基督救恩普世性的道理。

今天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来到提洛和漆冬境内。有一个客纳罕的妇女,从那 出来,喊道:「主!达味之子!可怜我罢!我的女儿被魔鬼折磨得好苦啊!」耶稣却一句话也不回答她。门徒们上前来求耶稣说:「打发她走吧!她跟在我们後面喊叫。」耶稣回答说:「我被派遣来,只是为了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这妇女前来伏倒在耶稣跟前说:「主!救救我吧!」耶稣回答说:「不宜把儿女的饼扔给小狗。」这妇女说:「主!不错,但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的碎渣儿!」耶稣回答说:「女人,你的信德真大,按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就吧!」她女儿的病就在那时刻痊愈了。(玛15: 21-28)

基督救恩普世性的道理在旧约圣经中已经有了端倪。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 ,圣经作者已超越任何民族主义。他承认在外邦人中也有敬畏天主的人,如果他们像犹太人一样遵守安息日,他们也可以到圣殿来献祭。他甚至称耶路撒冷的圣殿为万民的祈祷所。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这样说:「你们应当秉持公道,履行正义,因为我的救恩就要来到,我的正义就要出现。至於那些外邦人,如果他们皈依了上主,事奉上主,爱慕上主的名,做他的仆人,遵守安息日,而不予亵渎,并固守我的盟约,我要带领他们登上我的圣山,使他们在我祈祷之所满心欢乐。他们的全燔祭和牺牲,在我的祭坛上将获得悦纳,因为,我的殿宇将称为万民祈祷之所。」(依56: 1, 6-7)

承认外邦人也可以得救,是一件事;允许他们夺取犹太人做天主选民的特权,却是另一件事。教会初期,外邦人皈依基督的人数远远超过犹太人。这不免在犹太人中引起不满的情绪。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 ,圣保禄宗徒安慰他们。保禄告诉他们,将来有一天,犹太民族也将与天主重修和好。

今天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现在我转向你们外邦人说:既然我是外邦人的宗徒,我就以此工作为荣;或者我能以此激发同胞们羡慕之心,从而拯救他们中的一些人。既然他们的被遗弃,能使世界与天主和好,那麽他们的被接纳,又将怎样呢?除了转死为生,又能是甚麽呢? 天主对自己的召选和恩赐是不後悔的。正如从前你们不听天主的命,现在你们却因他们的不服从,而得到了天主的慈爱。同样,犹太人现在不服从,但由於你们得到了慈爱,他们今後也会得到天主的慈爱。天主之所以使全人类被囚於不服从之中,只是为了对众人显示他的慈爱。(罗11: 13-15, 29-32)

救恩普世性是我们天主教会的基本信念。但是,这信念不但在教会初期,即使在以後,甚至直到今日,仍在教会内不断地引起一些冲突和争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总是这种或那种狭窄的民族主义。我们要怎样才能克服这周期性的病症呢?本主日弥撒的福音教训我们:要凭耶稣在客纳罕妇人身上所赞赏的那种谦虚而诚实的信德,那「真大的信德」!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天国的钥匙"

远在很古的时代,人们便知道利用锁和钥匙。圣经上也多次直接或间接地提到它们。譬如,「民长纪」第叁章记述厄胡得民长行刺摩阿布国王厄革隆,谈到国王的仆人,以他们所带的钥匙,打开了国王的凉台的门。但是,在圣经中,「钥匙」一词也引伸象徵权柄和关键势力的意义。今天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的弥撒礼仪,就藉着这引伸的意义,给我们说明了圣伯多禄在教会中的地位和使命。

今天弥撒中的读经一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22章第19到23节,内容是一项神谕。所谓神谕,就是天主对人所问未来之事的一种回答。在这 所讲的神谕中,天主宣布耶路撒冷的宫殿总督舍布纳将被革职,留下的位置,将由厄里雅金代替。

谈到厄里雅金的任职,天主这样说:「我要把达味家族的钥匙放在他肩上;他开了,没有人能关;他关了,没有人能开。」在这句话的提示下,我们就不难领悟今天弥撒福音中的主要教训了。

今天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6章第13到20节。内容包括两点: 第一点说明宗徒们对耶稣的信仰,第二点记述耶稣任命圣伯多禄为宗徒之长,为他所建立的圣教会的元首。

今天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问门徒说:「人们说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授洗的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耶稣说:「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启示你的不是血肉,而是我在天之父。我给你说:你是伯多禄 磐石,我要把我的教会建立在这磐石上,地狱的门不能战胜她。我要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那时,耶稣嘱咐门徒不要对人说他是基督。(玛16: 13-20)

除了圣玛窦福音之外,其他叁部福音也都记载了西满伯多禄承认耶稣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至於耶稣任命圣伯多禄为宗徒之长和教会的元首,圣马尔谷福音没有直接肯定,圣路加和圣若望福音却有类似的记载。圣路加福音记录耶稣对圣伯多禄说:「西满,西满,看!撒殚求得了许可,要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是我已经为你祈求了,为叫你的信德不至於丧失,待你回头以後,要坚定你的兄弟。」(路22: 32)圣若望福音(21: 15-17)则记载说,耶稣复活後叁次问圣伯多禄爱不爱他之後,叁次嘱咐他说:「你 我的羔羊」,「你牧放我的羊群」,「你 养我的羊群」。

在本主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用钥匙作比喻,把治理教会的最高权力交给了圣伯多禄宗徒。在这以前,又曾给他起名为磐石。磐石象徵结实坚固。在旧约圣经中,天主被称为「以色列的磐石」(申32: 15)。耶稣曾引用圣咏(咏118)的话,说自己是「匠人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为屋角的基石」。

耶稣给圣伯多禄起名磐石,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立在这磐石上,地狱的门不能战胜她」。今日,教会在我们国家 ,四面八方受到种种世俗主义的冲撞打击,格外需要与代表圣伯多禄这块磐石的罗马教宗维持联络。这应该是本主日的弥撒福音给予我们的一个教训吧!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背十字架"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6章第21到27节,内容可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耶稣表示他要上耶路撒冷去,并预示他将在那 受难,被人杀害。圣伯多禄宗徒劝谏他不要去送死。耶稣责斥他是魔鬼,说他只有世俗的见识,不懂天主的事。

第二部分,耶稣宣布,凡愿意跟随他的人,都要舍弃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他。十字架是一种刑具。没有人会甘心去背它的。但是耶稣继续说:「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他又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麽益处呢?」耶稣还提到世界末日的公审判。他说:那时他要按各人的行为予以赏报。」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十分清楚。它这样说:

那时,耶稣开始向门徒们说明:他要往耶路撒冷去,受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的许多折磨,并将被杀,但第叁天要复活。伯多禄把耶稣拉往一旁,谏责他说:「主!千万不可!这事决不会在你身上发生。」耶稣转身对伯多禄说:「撒殚,退後!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所体味的只是人的想法,不是天主的想法。」 於是,耶稣对门徒说:「谁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从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缘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麽益处呢?人还能拿什麽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人子将要在他父的荣耀中与他的天使降来,那时,他要按各人的行为予以赏报。」(玛16: 21-27)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第20章第7到9节。耶肋米亚先知是受苦难的耶稣的预像,也是後世忠贞不渝的基督信徒的写照。他为了尽好天主委托给他的任务,受尽了他的同胞们的折磨和嘲笑。在读经一 ,他向天主直率地诉说他的痛苦。他竟然怪天主愚弄了他,说他上了天主的当。

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你迷惑了我,我让你迷惑了。你比我强,你战胜了我。我终日成为笑柄,人人都嘲笑我。我每次发言,必须喊叫,必须高呼:「暴力!破坏!」实在,上主的话成了我天天遭受侮辱和讥笑的原因。假如我说:「我不再理会他,不再以他的名发言」,我就觉得五内如焚,好像有一团烈火,蕴藏在我的骨髓 ;我竭力抑制,也不能忍受。(耶20: 7-9)

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天主教徒,很能够同情耶肋米亚先知的经验。由於我国教会过去的不幸历史,我们教友得不着同胞们的谅解,受到他们的轻视,甚至怨恨。有人说,这是我们的历史包袱,但是更好说,这是天主放在我们肩上的,要我们背着它跟随基督的十字架。如果说,我们不会像耶肋米亚先知那样大胆,埋怨天主愚弄了我们,说我们做教友是上了天主的当,我们却要像这位先知那样,任劳任怨,在我们的同胞面前为基督作证。我们要乐意接受牺牲,来报答天主对我们的特别眷爱。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稍微开放,天主教徒也像其他宗教的成员一样,多了些度宗教生活的空间。这固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谨慎。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12章第1到2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给我们讲述基督信徒的真正敬礼,并劝诫我们不可与这个世界同化。

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我请求你们牢记天主的慈爱,献上你们的身体作为生活的、圣洁的和中悦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作为真诚的子民当有的敬礼。切不要被这世界同化,但应通过不断更新的心灵来变化自己,使你们明辨天主的旨意,知道什麽是美善的、成全的与中悦天主的事。(罗12: 1-2)

依照上面圣保禄宗徒的指示,对我们来说,不单是去教堂参与弥撒,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作忠实的基督信徒。再说今日的社会风气,由不信神而转向崇拜金钱。这也不是天主的旨意。我们不可不加辨别,就与它们同流合污。

常年期第二十叁主日"基督信徒团体内的弟兄规劝"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叁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8章第15到20节,内容涉及基督信徒团体内的弟兄规劝。圣玛窦的记载,是他就同时代的教会实况,写下了弟兄规劝的叁个步骤。後来,天主教会的各修会团体曾认真地予以采用和遵守。今日社会和教会的组织都复杂了,如何善用同样的规定,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这规定所发挥的爱的精神,及其在信德上的根基,直到现在,依然是有效的。

在介绍这弟兄规劝的叁个步骤之前,让我们先听听今日弥撒的福音吧!

那时,耶稣对门徒说:「如果你的弟兄或姊妹得罪了你,你去私下规劝他。如果他听从你,你就争取了他。如果他不听,你就另带上一个或两个人去,为使一切事情都凭两个或叁个证人的证词为准。如果他仍不听从他们,你就去报告教会。如果他连教会也不听从,你就把他视为外教人和税吏。我切实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束缚的,在天上也要束缚;凡你们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再切实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中有两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祈求,不论求甚麽,我在天之父必定给他们成就。因为,那 有两个或叁个人因我的名聚集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18: 15-20)

我们先从最後一句话说起。「那 有两个或叁个人因我的名聚集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在圣玛窦福音中,因耶稣的名字聚在一起,就是形成一个教会。在这教会中间的耶稣,是复活升天後坐在天主圣父右边的光荣的基督。所以,在这教会中,同心合意地祈求天主什麽,天主必定予以完成。

虽然如此,教会的成员究竟是人,他们可能犯错误。因此,在教会中,就必须有弟兄规劝的规定。这是出於爱德的要求,是对弟兄本人以及对整个团体的关心。

据我们刚才所听到的圣玛窦福音的记载,教会中弟兄规劝的实行,要循着叁个步骤。最先是单独一人私下向犯了错误的弟兄规劝;如果他不听,便再约两叁个人去一同规劝。如果仍不奏效,那麽便要采取第叁个步骤,那便是向教会当局检举他。如果他连教会当局的警告都不接受,那麽他便被「看作外教人或税务员」,换句话说,就是「被开除教籍」。

教会在地上作的裁决,在天上也是有效的。圣玛窦援引耶稣的话,说:「我切实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束缚的,在天上也要束缚;凡你们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旧约圣经也已谈到弟兄规劝的本分。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厄则克耳先知书第33章第7到9节。在这篇读经中,天主告诉厄则克耳先知,说要立他为以色列人的警卫。他有警告人的本分。如果他警告了恶人,恶人不听,是恶人自取丧亡;但是,如果他不警戒恶人,恶人当然不免丧亡,但是天主更要追究责任,向他算账。

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这样说:「人子,我现在立你作以色列家的警卫;你听了我所说的话,要代我警告他们。当我告诉恶人说:『恶人,你必会丧亡!』你若不发言,警告恶人离开他的邪道,那恶人必因自己的罪而丧亡,但是我要向你追讨他的血债。你若警告恶人,叫他离开他的邪道,而他不肯改邪归正,他必因自己的罪而丧亡,而你却救了自己。」(厄33: 7-9)

弟兄规劝是出於爱德的要求。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恰好讲爱德是全部法律的成全。这篇读经取自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13章第8到10节。

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你们应彼此相爱,除此之外,没有甚麽其他的债了。因为爱人,就是遵守了全部的法律。法律的命令规定:「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盗窃,不可贪婪。」所有其他诫命都包括在「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这一句话 。「爱」不会伤害人,所以法律就在爱中完成了。(罗13: 8-10)

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要死板地推行像圣玛窦福音所描述的那样的弟兄规劝,是有困难的。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弟兄,一个基督信徒的反应,应该是爱德。在没有尽其可能,使弟兄改过之前,就把他的过失传扬出去,这是违背爱德;但是不接受作警卫,来保护教会团体的权益,也同样缺乏爱德。

总之,弟兄规劝不能与破坏别人的名誉、恶意报复、或不求别人改过、只求挑剔别人是非的卑鄙行为,混为一谈。今日教会内的庞大机构,不利於弟兄规劝公开进行。但是,至少我们各人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对软弱的弟兄尽好了我们应尽的爱德本分!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基督信徒的宽恕"

有人向孔子请教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种做法怎麽样?」孔子回答说:「那麽,用什麽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孔子的回答完全合乎情义。从伦理观点说来,实在是无可非议的。

在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的弥撒福音 ,圣伯多禄宗徒请问耶稣,他要多少次宽恕他的弟兄,七次够了吗?耶稣回答他说,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接着,耶稣便向他的门徒们讲了一个比喻,他把天国比作主人,把他的门徒比作天国 的仆人;在主人面前,他们都是债务人。但是,不论他们欠主人多少债务,主人总会慷慨大量地宽恕他们。不过,如果主人豁免了他们的债务,而他们却不肯饶恕像他们一样是仆人的弟兄,那麽主人必要极严厉地惩办他们。

讲完了这样的比喻後,耶稣结论说:「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姊妹,我在天之父也将同样对待你们。」

毫无疑问,耶稣教导他的门徒彼此友爱,互相宽恕,并不纯粹是从伦理上着想,而更是出於信仰上的要求。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8章第21到35节。

它这样记载:

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如果有弟兄姊妹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所以,天国好比一个君王,要同他的仆人算账。开始算账时,就有欠他一万元宝的人被带到他面前。因他无力偿还,主人就下令要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连同所有财产,都变卖来抵债。那仆人下跪恳求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如数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动了慈心,就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务。这仆人刚出门口,遇上了一个欠他一百银币的同伴,就把他揪住,扼住他的喉咙说:『还你所欠的债!』这个同伴下跪恳求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还给你。』但他不同意,且把他关在监狱,要等他还清债务为止。同伴们目睹此事的经过,非常气愤,就去把所发生的一切报告了主人。主人把那仆人叫来说:『你这可恶的仆人!你恳求了我,我就免除了你的全部债务,难道你不该怜悯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悯了你一样吗?』主人大怒,把他交给刑役,直到他还清所欠的债务为止。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姊妹,我在天之父也必将同样对待你们。」(玛18: 21-35)

宽恕弟兄的道理,在旧约中已经有了。在本主日弥撒的读经一中,德训篇的作者阐明「忿恨」和「生气」的可憎,说:「如果对他人怀恨在心,怎能求上主治疗呢?对自己的同胞毫无怜悯,怎能为自己的罪过求宽恕呢?他既是血肉之人,竟然怀恨不休,而求天主赦罪,谁会赦免他的罪呢?」

今天读经一取自德训篇第27章第33节到第28章第9节。它这样记载:

忿恨与狂怒,二者都是可憎恶的,罪人却兼而有之。报仇的人,必要遭到上主的报复,上主必要保留他的罪。你要宽恕你近人的过错;这样,你祈祷时,你的罪也会得到赦免。如果对他人怀恨在心,怎能求上主治疗呢?对自己的同胞毫无怜悯,怎能为自己的罪过求宽恕呢?他既是血肉之人,竟然怀恨不休,而求天主赦罪,谁会赦免他的罪呢?(德27: 33-28: 5)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虽然不讲宽恕弟兄的道理,却触到了这道理在我们基督信仰上的根基。这篇读经取自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14章第7到9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称耶稣为「生者死者的主」,我们人或生或死,都属於耶稣,将来都同样要受耶稣的审判,那麽我们怎麽还有心思去判断别人,而不宽恕我们的弟兄呢?

今天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我们中没有人是为自己活,也没有人是为自己死。我们活,是为主而活;我们死,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活也好,死也好,都属於主。基督之所以死而复活,正是为了作生者和死者之主。(罗14: 7-9)

总之,在教会团体内,每一个人都要宽恕别人,不可判断别人。别人可能真的有错,也可能这不过是他与你的看法有差别。在教会内一定程度的分歧是可以容许的。我这样恭敬天主,你那样恭敬天主。我没有权利固执我的主张来强求你的迎合。我和你都要在天主面前听天主的审判,我们那敢轻易判断别人呢?

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这样咏唱天主的仁慈说:

【答】:上主富於仁爱宽恕,极其慈悲,不轻易发怒。

领:我的心灵,请歌颂上主;我的五内,请赞美他的圣名。我的心灵,请歌颂上主,不要忘记他的一切恩宠。【答】

领:他赦免你所有的罪行,治愈你的各种疾病;他救你脱离死亡,给你戴上仁爱和慈悲的冠冕。【答】

领:上主富於仁爱宽恕,极其慈悲,不轻易发怒。他没有按我们的罪恶对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过犯报复我们。【答】

领:就如天离地有多麽高,他的慈爱对敬畏他的人也多麽深厚;又如东方离西方有多麽远,他使罪过离开我们也多麽远。【答】(咏103: 8; 1-4, 8, 10-12)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後来居上"

「後来居上」是一句成语。其出处是在史记 汲郑列传,原来是用来讽刺皇帝提拔人才没有标准的贬抑词。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20章第1到16节,内容是耶稣讲的一个比喻。这比喻中的主人公对待雇工似乎恰好犯了「後来居上」的毛病。

今天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耶稣给门徒讲了这个比喻,说:「天国好比一个家主,清晨出外,为自己的葡萄园雇用工人。他和工人讲定,一天一个银币,就打发他们到葡萄园去。约在第叁时辰,他又出去,看见还有人在广场上 立着,就对他们说:『你们也快到葡萄园去,我会给你们合理的工资。』他们就去了。约在第六和第九时辰,他又出去,也照样做了。约在第十一时辰,他又出去,发觉还有人在那 立着,就对他们说:『你们为甚麽整天在这 立着?』他们回答说:『因为没有人雇用我们。』他给他们说:『你们也到葡萄园去吧!』到了晚上,葡萄园的主人对他的管事说:『叫工人来,付给他们工资,从最後来的开始,直到最先来的。』那些约在第十一时辰来的人,每人得到一个银币。那先被雇来的,以为必能多得,但也只各得一个银币。他们拿钱时,抱怨家主说:『我们冒着炎热劳动了一天,这些最後来的人只工作了一个时辰,你却对待他们和我们一样。』家主答覆其中一个工人说:『朋友!我没有亏待你,你和我讲定的不是一个银币吗?拿你应得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後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我不可以拿我的财富,作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这样,最後的将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成为最後的。」(玛20: 1-16)

天国好像一个家主。这 天国一词代表天国的主人,指的是天主。那麽,天主对待人,果然如同那比喻中所描写的那样「後来居上」吗?聆听了本主日弥撒福音的记载,我们或许会发出同样的问题,但是,因为那篇福音所记载的,不过是一个比喻;比喻是有寓意的故事,其作用只在说明讲比喻的人所要表达的寓意,故事中的情节并没有具体的意义,所以,是无须刻意探求无关要点的疑问。

圣玛窦福音原来是给从犹太教皈依的基督信徒们读的。当圣玛窦宗徒在撰写这部福音时,耶稣所创立的圣教会已经由一粒小小的芥菜籽,长成为一棵枝叶茂盛的树木;但是栖息在它的枝上的飞鸟,却大多数不是从犹太教飞来的,而是来自外邦的异族人。耶稣在世时,已曾料到了这样的现象。圣玛窦也记载了另一个比喻说:一个君王为自己儿子办婚宴。他最先特意邀请的贵宾都拒绝来赴宴;倒是最後派人到各路口罗致行人,来坐满了他安排好的宴席。那个比喻与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内容相似。两个比喻的寓意都是在惋惜最先蒙召的以色列子民,没有及时接纳他们的救主耶稣。

同样的主题也表示在圣路加福音中耶稣哀悼耶路撒冷城的故事。在这个场合 耶稣曾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鸡聚集自己的雏鸡在它的翅膀下,可是你们偏不愿意」(路13: 34)。圣玛窦福音(23: 37-39)也记载了这件事情。

虽然如此,圣玛窦宗徒在记述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比喻时,毕竟要顾及当时教会牧灵方面的需要。比喻中有些雇工的抱怨,意味着当时教会中有些人不满,圣玛窦宗徒同情他们的心情。藉着比喻中家主的答辩,竭力安慰从犹太教皈依的少数基督信徒,劝勉他们接纳从外教皈依的大多数的主内兄弟姊妹,鼓励他们对教会的共融作出积极的贡献。比喻中家主说:「朋友!我没有亏待你,你和我讲定的不是一个银币吗?拿你应得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後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我不可以拿我的财富,作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

从这方面说来,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比喻,更与圣路加福音所记载荡子回头的比喻相似。在荡子回头的比喻中。荡子的长兄也抱怨父亲过於溺爱幼子。在那个比喻中,父亲也安慰长子,劝勉他接纳回头的小弟,鼓励他和自己及小弟共享天伦的喜乐。父亲这样说:「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路15: 31-32)

今日,我们的慈母圣教会在安排每主日的弥撒礼仪时,也像当时圣玛窦宗徒在写下福音时一样,顾及到同时代教会牧灵的需要。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5章第6到9节。藉着这篇读经,我们的慈母圣教会向她的子女们提出以下两点说明:第一、天主的思念与我们人的思念不同;第二、天主的思念与我们人的思念之所以不同,这是由於天主是无限仁慈的。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趁着还可以找到上主的时候,你们该寻找他;趁他还在近处的时候,你们就该呼求他。罪人应离弃自己的恶行,恶人该弃绝自己的歹念。他该皈依上主,好得到上主的怜悯;他应皈依我们的天主,因为天主乐於宽恕。上主说:我的思想不是你们的思想,你们的行径也不是我的行径。正如高天超越大地,我的行径也超越你们的行径,我的思想也超越你们的思想。(依55: 6-9)

我们国家的天主教会,经过几十年来的严厉打击,今日似乎在呈现苏醒复原的现象。有些在考验中曾远离过救主基督的弟兄们,已在回头投入慈母圣教会的怀抱 。慈母圣教会体现在天大父的无限仁慈,欣然接纳他们。你把他们比作回头了的荡子也好,把他们比作下午五点中被雇用的工人也好,总之,切不可以人的思念来限制天主的思念,却要体谅在天大父和慈母圣教会的心意,为你那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兄弟姊妹欢宴喜乐吧!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悔改是得救的门径"

有一天,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圣殿 正教训人,司祭长和民间的长老来到他跟前,质问他凭什麽权力在那 讲道。耶稣质问他们若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呢,还是从人来的。他们不敢回答。耶稣说他也不回答他们的问题。虽然如此,耶稣仍向他们讲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就是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弥撒福音的内容。这比喻的宝贵教训,也是对今日的我们说的。我们先介绍这个比喻;接着才讲到耶稣给它作出的结论;最後才指出这比喻给我们的宝贵教训。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21章第28到32节。它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司祭长和民间长老说:「你们以为怎样?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对第一个儿子说:『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园 去工作吧!』儿子回答说:『我不愿意。』但後来懊悔了,就去了。这人又对第二个儿子说了同样的话,这儿子回答说:『主,我一定去。』但他却没有去。两人中,那一个遵行了父的旨意呢?」他们说:「前一个。」耶稣说:「我切实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都要比你们先进天国。因为若翰来到你们中间,履行了正义,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相信他;你们看见以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玛21: 28-32)

如果不是耶稣本人作出了上述的结论,我们可能不会推想出甚麽来。现在耶稣把它说出来了,我们便知道:本主日的弥撒福音给我们两个教训。第一是人性的软弱。人可以改变:可以变坏,也可以变好。比喻中的大儿子,父亲叫他到葡萄园 去工作,起初说不去;後来,却懊悔去了:是变好。那小儿子,起初说去;後来却没有去:则是变坏。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教训,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谦虚反省,承认自己有时也会有「说而不做」的软弱无能。我们必须要有天主圣宠的不断助佑,才能改过迁善,不断皈依,恒久保持天主的宠爱。

第二个教训是天主的仁慈。这意味着悔改的奇妙功效。我们人只要信赖天主,并在天主面前悔过认罪,天主便会宽恕我们,赏赐我们得救的喜悦。这比喻中的税吏和娼妓也就是这样悔改了的人。虽然在一般犹太教徒眼中,他们仍是罪人,不能和司祭长们相比,但是耶稣却向司祭长们说:「税吏和娼妓都要比你们先进天国。」

本主日弥撒的读经一取自厄则克耳先知书第18章第25到28节。在这篇读经 ,慈母圣教会给我们解释天主与人的不同心胸,说:

上主这样说:「你们说:『上主的做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请听:是我的做法不公平吗?还是你们的做法不公平呢?义人若离弃正义而作恶,因而丧亡,他是因自己所作的恶而丧亡。恶人若远离他所做的恶事,而实践正义和公道,他必能保全性命,因为他考虑之後,离弃了所做的一切恶事,他必生存,不致丧亡。」(则18: 25-28)

本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触及了一个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内教会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折磨和迫害之後,已呈现出苏醒的现象。在以前剧烈的教难时期,许多神长和信友们表现出色,为基督和他的教会作了见证。他们的行为是非常令人佩服的。但同时也有更多的人,经不起考验,辜负了天主的圣宠。今天,在天主圣宠的不断感召下,他们也终於觉醒,开始重新接近基督,并希望回到慈母教会的怀抱 。

本主日弥撒礼仪的教训,是要我们同情他们,尊敬他们,接纳他们,切勿歧视他们,或与天主接纳罪人回头的心愿对立。

最後,在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 ,慈母教会援引了圣咏第25篇,邀请我们一面赞颂天主的仁慈,一面记得我们人性的软弱,祈求天主指示我们应走的道路,引导我们履行正义。

【答】:上主,求你怀念自己的慈爱,怜悯我。

领:上主,请指示我你的道路,教导我认识你的途径。求你以真理指导我、教训我,我终日仰望你,因为你是我的救主。【答】

领:上主,求你怀念你的仁爱。因为你一向慈悲为怀。上主,求你忘却我年青时的罪愆与过犯,按你的慈爱宽仁垂念我。【答】

领:因为上主善良而公正,指示罪人应走的道路;引领卑微的人走上正道,教导贫苦的人踏上坦途。【答】(咏25: 6; 4-9)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不守信用的葡萄园佃户"

巴勒斯坦是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在旧约和耶稣时代,那 的居民,比较富有的,大都种有自己的葡萄园,有的也把它租给佃户。

关於巴勒斯坦的葡萄园,旧约圣经已有细致的描述。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们知道农人怎样先将土地作一番挖掘的工夫,使土壤松软,再将地上的石块除去,然後插上优良精选的葡萄枝,园子的周围 上篱笆或围墙,以免狐狸的侵扰,或过路人的践踏。富有的人家往往在园中再 上一座守望台和一个榨酒池。

今天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和福音都谈到巴勒斯坦的葡萄园。读经一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章第1到7节。依撒意亚先知用葡萄园来比喻以色列民族,责备他们辜负天主的恩爱,没有实现天主所期待的成果。

读经一这样说:

我要为我的爱人唱一首关於葡萄园的情歌:我的爱人有一座葡萄园,位於肥沃的山冈上;他翻了泥土,除去石块,种了精选的葡萄树;还在园中 了一座守望台,又掘了一个榨酒池。他原希望葡萄园出产好葡萄,它却出产了野葡萄。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啊!现在请你们来判断我与葡萄园间的是非:我为我的葡萄园所应做的,还有什麽没有做呢?我原希望它出产好葡萄,为什麽却出产野葡萄呢?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我要怎样对待我的葡萄园:我必要拆除它的篱笆,让它被野兽侵占;拆毁它的围墙,让它受人践踏;我要使它变成荒地,不再修剪,不再耕耘;荆棘和蒺藜将要丛生;我更要命令云彩不再给它降下雨水。万军上主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族,而犹大就是他所锺爱的幼苗。他原希望正义,看,竟是血腥;他原希望公平,看,却是哀号!(依5: 1-7)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选自圣玛窦福音第21章第33到43节。这 的葡萄园已不再象徵以色列民族,而是象徵天主的国,因为天主将要把它从以色列民族手中收回,把它赐给外邦人。

今天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司祭长和民间长老说:「你们再听一个比喻吧!一个家主种植了一个葡萄园,四周围上了篱笆, 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守望台,把它租给园户,就出门远行去了。收果子的时刻近了,他就派遣仆人去向园户收取果子。园户却抓住仆人,打一个,杀一个,又用石头砸死一个。主人又派遣别的仆人去,人数更多,园户还是同样对待他们。最後,他派遣自己的儿子到他们那 去,心想:『他们会尊敬我的儿子的!』但园户看到他的儿子,就彼此说:『这是继承人,来吧!我们杀掉他,我们就得到他的产业了。』他们就把他抓住,推出葡萄园外,杀了。当葡萄园的主人回来时,他将怎样处置这些园户呢?」他们对耶稣说:「他将要狠狠地消灭那些凶恶的人,把葡萄园另租给那些能按期交付果子的园户。」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读过这段经文吗?『匠人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为屋角的基石;这是主的工程,在我们看来真是奇妙!』为此我告诉你们,天主的国将从你们中收回,赐给那些能交付果实的百姓。」(玛21: 33-43)

同样的比喻也在圣马尔谷福音 记载(谷12: 1-9)。两篇记载大致相同。它们的讯息都是:杀死葡萄园主人爱子的佃户应该被处死。葡萄园应该租给别人。这等於说:耶稣的死亡标志了旧约的废除;从此以後我们基督信徒们便是新的和真正的天主子民了。

但是,如果我们拿两部福音的记载来仔细地对照一下,我们不难看出圣玛窦福音的记载比圣马尔谷福音多出一个情节。那就是它额外强调新佃户的「结果子」以及「按时交纳出产」。

原来,圣玛窦福音是写给已经皈依了基督的犹太人读的,没有理由再强调基督信徒是新约时代的天主子民,但是由於牧灵上的考虑,仍有必要叮嘱他们结出相称的果实,随时准备着向天主交纳出产,来回应天主对他们的特别眷爱。这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基督信徒也很切实。

我们以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祈求天主保佑我们和我们的圣教会。

【答】:上主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族。

领:你从埃及移植了一棵葡萄树,为种植这棵树,曾把异民驱除。它的枝条伸展到海岸,它的嫩芽绵延到河畔。【答】

领:你为何拆毁了篱笆,任凭路人来砍伐,森林的野猪把它践踏,田间的野兽将它侵占。【答】

领:万有的天主,求你回顾,从高天垂视这葡萄树。求你保护你亲手栽培的园圃,照顾你亲自种植的小树。【答】

领:从此,我们不再背离你,让我们生存,好呼求你的圣名。上主,万有的天主,求你扭转我们的命运,显露你的慈颜,拯救我们。【答】(依5: 7;咏80: 9, 12-16, 19, 20)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政教分立"

请吃喜酒,是许多民族由来已久的习俗;在以色列人间也很盛行。所以,在旧约圣经中,我们屡次读到有关婚宴的记载,惯常用来象徵默西亚时代的富庶,以及被迫害的天主子民最後胜利的光荣。譬如,圣咏第23篇的作者说:「天主是我的牧人,我实在一无所缺」,又说:「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宴席,在我头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满溢」

今天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弥撒礼仪援引婚宴的比喻,来预示世界末日,说明救恩和教会的普遍性,基督救世工程的终归告成,以及我们个人的得救问题。

先从读经一说起。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25章第6到10节,内容谈到「末日喜筵」。这 所谓「末日」是指默西亚时代;「末日喜筵」除了象徵默西亚时代的富庶外,更意味着救恩的普遍性。这样,依撒意亚先知就在这篇读经中,预言了基督的来临,并宣布了基督将召集普世万民,建立他的圣教会。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在熙雍山上,万军的上主要为万民摆设盛宴,备有丰美的食物和香醇的陈酒:食物是精选的,陈酒是上等的。他要在这座山上,揭去遮住万民的守丧的头巾,和掩盖各国的殓布,他要永远消灭死亡。我主、上主要从每个人的脸上抹去眼泪,要由整个地面除去他民族的耻辱:因为上主这样说过。 到那一天,有人要说:看!这是我们所期待的拯救,我们的天主,这是我们所依赖的上主。我们要因他的救援而鼓舞喜乐,因为上主的手停留在这座山上。(依25: 6-10)

在介绍本主日弥撒的福音之前,我们先要记得:耶稣曾自比为新郎,说他的门徒之所以不像洗者若翰的门徒,和法利塞人一样常常禁食,是因为他尚跟他们在一起。他说:「新郎跟宾客在一起的时候,宾客怎能哀痛呢?但到了时候,新郎就从他们中间被劫去,那时他们就要禁食了。」(玛9: 14-15)後来,耶稣在受难前夕建立圣体圣事後,接着便向门徒们说:「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後,我不再喝这葡萄酒了,直到在我父的国 那一天,与你们同喝新酒。」所谓「喝新酒」,就是上述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末日喜筵」。

关於「末日喜筵」,在对观福音中有两篇相似而不相同的记载:一篇在圣路加福音(14: 16-24),另一篇就是本主日弥撒的玛窦福音第22章第1到14节。

它这样说:

那时,耶稣又用比喻给他们说:「天国好比一个君王,为自己的儿子办婚宴。他派遣他的仆人去邀请客人前来赴宴,但他们不肯来。他又派遣其他的仆人,说:『你们对客人说:看!我的酒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都已宰杀了,一切都齐备了,请来入席吧!』但客人们不理睬,都走了。一个到自己田 去,一个作买卖去,其馀的竟然把他的仆人抓住,凌辱後杀死了。君王大怒,发兵去诛灭了这些杀人凶手,焚烧了他们的城市;然後对仆人说:『婚宴已齐备了,但被邀请的人都不配。你们现在到路口去,不论遇到谁,都邀请来赴宴。』那些仆人出去,到大路上,把遇到的人,无论好人坏人,全都叫进来,婚宴厅中坐满了客人。(玛22: 1-10)

我们刚才听了圣玛窦所载关於「末日喜筵」,与圣路加福音第14章第15到24节所记载的不尽相同。除了情节上的差异不谈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比喻的不同旨趣。圣路加记述这个比喻,目的是在说明救恩的普遍性。不但是天主子民以色列人,即使原来并不是天主子民的万民或异邦人,也都被邀请来参与「末日喜筵」。这似乎更接近耶稣讲这个比喻的原始意义。圣玛窦写下福音时,教会已经成立,而且在教会中已有良莠不齐的现象。所以,在圣玛窦的记载中,比喻的重心便由「被邀请」转迁到「接受邀请」。它的主旨便不只是救恩的普遍性,而是得救的条件,即相称地答覆天主的邀请,或得救的人的资格,即相称的生活。

从这方面看来,圣玛窦福音记述的婚宴比喻,与圣玛窦福音第13章所记载的「稗子」和「往海 撒网」的比喻有异曲同功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比喻的结束也像在那两个比喻中一样,有「扔在火炉 ,在那 要有哀号和切齿」这样的字句。

本主日的弥撒礼仪给予我们两个教训。一个是感谢天主的邀请,另一个是警惕自己如何相应地答覆天主的邀请。在我国天主教传统的早晚课中有五拜礼和五谢礼。五谢礼中的第四谢:「四:谢天主赐我进教引我升天之恩」,以及五拜礼中第五拜:「五拜:恳祈圣母转求天主赐我善终恩佑」,正好表示这两种心情。我们要时常把它们记在心 。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政教分立"

「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自从耶稣说了这话,两千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故意曲解了它的意义,来难为教会。举一个例子来说:几年前,意大利举行了两次全民投票,表决有关离婚和堕胎两个问题。当时,意大利天主教会曾表示立场,反对把离婚和堕胎列入国家法律容忍的 围内,竟然受到本国有些政党成员的谴责,认为这是教会干涉政治,不合乎耶稣基督的教训。

「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正好是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弥撒中圣道礼仪的主题。我们不妨根据本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的记载,来探讨教会对於上述那句话所提出的正统解释。

本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22章第15到21节。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法利塞人出去,商议如何在言谈中叫耶稣落入圈套。他们派了自己的门徒和黑落德党人,一起去见耶稣说:「师傅!我们知道你是真诚的,并按照真理传播天主的道路,你对任何人都没有顾忌,因为你不看人的情面。请告诉我们:可以不可以向凯撒纳税?你以为怎样?」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伪君子!为什麽试探我?拿一枚纳税的钱币来给我看。」他们就拿出一个钱币来给他。耶稣对他们说:「这是谁的肖像?谁的名号?」他们回答说:「凯撒的」。耶稣对他们说:「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玛22:15-21)

耶稣时代的巴勒斯坦是罗马帝国的属地,但是本地的犹太民族自信是天主所选的民族。在圣咏集 ,他们称天主为「牧人」。牧人是君王的意思。既然天主是他们的君王,那麽他们做天主子民的,还可以向不信仰天主的罗马皇帝上捐纳税款吗?法利塞人在他们的营府 时常私下讨论这样的良心问题。

但是,在我们刚才所听到的那段福音记载中,法利塞人向耶稣请教:「可以不可以向凯撒纳税」,却并不是一个良心问题,而纯粹是一个圈套。因为,如果耶稣回答「可以」,便会在民众面前失去信誉;如果回答「不可以」,却又不免触犯罗马政权。耶稣看破法利塞人的诡计,但是他却利用机会,开导他的同胞。他要法利塞人拿出一个银币来,要他们认出那印在银币上的肖像和名号是凯撒的,这才向他们宣布说:「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

耶稣这样说,和他後来回答罗马总督比拉多的审问一样。比拉多问他是不是犹太人的国王,他回答说:「是的,我是国王,但是我的王国不是在这世界上的。」是的,耶稣是犹太民族所期望的救主默西亚。为了告诉他的同胞,他的使命没有政治意味,他曾主张「政教分立」。

但是耶稣也曾向比拉多声明说:「如果上天不赐给你权柄,你对我什麽权柄也没有。」在今天的弥撒中,慈母教会也强调这一点。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45章第1,以及第4到6节。经文这样说:

上主牵着他的受傅者居鲁士的右手,使他征服他面前的列国,解除列王的武装,在他面前开启城门,使城门不再关闭。上主对他这样说:「为了我的仆人雅各伯,和我拣选的以色列,虽然当时你还未认识我,我却指名召叫你,给你起了一个称号。我是上主,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神。虽然你还未认识我,我却武装了你,使从东到西的人都知道:除我之外,再没有别的神。我是上主,再没有另一位。」(依45: 1, 4-6)

居鲁士是波斯帝国的创始人。他虽然不认识天主,依撒意亚先知却称他为「上主的受傅者」。从这个称呼上,我们可以对耶稣所说的「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这句话,获得更深一层的了解。那就是说,政教虽然可以分立,但是人的政治生活,仍是在天主的统治 围之内。所以国家法律,如果与天主的诫命冲突,教会还是有本分公然指责它的错误的,这是教会作为社会良心的使命。

常年期第叁十主日"上爱天主下爱众人"

圣玛窦福音第21和22章记载犹太宗教的领导对耶稣的挑 。他们指出一连串的问题来试探耶稣,引诱他说出不利於自己的话:你凭什麽权柄在圣殿 讲道?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人死後,会不会复活?但是,发问的人虽然不怀善意,耶稣依然耐心回答,而且谆谆善诱,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教训。

本主日常年期第叁十主日的弥撒福音便记载这样的一问一答。法学士试探耶稣的问题是:「法律上的诫命那一条最大?」在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听来,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似乎不应该有任何不怀善意的试探作用,但是在耶稣时代,事情不是这样。那时犹太经师把梅瑟的法律详加分析,共计六百一十叁条,其中叁百六十五条,是消极的诫命;二百四十八条,是积极的诫命。这些诫命,他们又再分为轻、重、大、小、最大和最小的。但以什麽标准来划分,却没有规定,为此他们常常争论不休。法利塞人以为不论耶稣如何回答,总不免得罪部分的听众。但是耶稣的答覆直截了当,而且丝毫不容置疑。它包括两段:第一段论爱天主,出处是犹太虔诚信徒每日两次诵念的申命纪的话:「以色列!听着!我们的天主,上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你的天主、上主。我今天吩咐你的这些话,你要牢记在心」(申6: 5)。第二段论爱人,出处是旧约肋未纪:「不可存心怀恨你的兄弟,应坦白劝诫你的同胞,免得为了他而负罪债。不可复仇,对你本国人,不可心怀怨恨,但应爱人如己:我是天主」(肋10: 18)。耶稣综合以上两段经文,指出爱天主和爱人是两条相似的诫命,又说全部圣经都系於这两条诫命。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记载:

那时,法利塞人听说耶稣使撒杜塞人闭口无言,就聚集在一起;其中有个法学士,试探耶稣,问他说:「师傅,法律上的诫命,那一条最大?」耶稣说:「你当全心、全灵、全意、爱你的天主。这是最大的,也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当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於这两条诫命。」(玛22:34-40)

这样,我们从刚才所听到耶稣回答法利塞人的话中,又可以获得一个宝贵的教训,那就是爱天主与爱人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出谷纪第22章第20到26节。在这篇读经中,慈母教会更表示了在她心目中爱人的优先对象。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这样说:「对於外籍人士,不可苛待压迫,因为你们也曾侨居埃及。对孤儿寡妇,不要伤害;如果你们伤害了他们中任何一个,他向我呼求,我必俯听,必要发怒,用刀杀死你们。这样,你们的妻子也要成为寡妇,你们的儿子也要成为孤儿。如果你借钱给我的一个子民,他是与你同住的穷人,你不可像债主一样,向他索取利息。若是你拿了别人的外衣作抵押,日落以前,应该还给他,因为这是他唯一能盖身的外衣;没有外衣,他怎能睡觉呢?他若向我呼号,我必俯听,因为我是仁慈的。」(出22:20-26)

在今天,社会大众都热衷名利,贪图个人享受,能不苛待也不压迫外侨,不欺侮,却救济寡妇孤儿,关心那被遗弃在社会边缘上受苦的人,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今天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的教训,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对症良药。我们要十分珍惜它,尽力实行它。

常年期第叁十一主日"为人民服务"

本主日常年期第叁十一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23章第1到12节。

经文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群众和门徒说:「经师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讲座上,凡他们吩咐你们的,你们要行、要守,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只会说而不做。他们把重担捆起来压在别人的肩上,自己连一个手指也不愿动。他们所作的事都是为了引人注目。因此,他们把经匣做得大,穗子放得长;在筵席上爱坐首位,在会堂 喜居上座;喜欢人在公共场所向他们请安,尊称他们为『拉比』(师傅)。你们不要让人称你们为『拉比』,因为你们的师傅只有一位,你们众人都是兄弟姊妹。你们不要在世上称人为你们的『父亲』,因为你们的父亲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也不要让人称你们为『导师』,因为你们的导师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亚。你们中间最大的,就应做你们的仆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玛23:1-12)

圣玛窦福音是公元第一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它的原始读者是由犹太教归化的基督信徒。为了适应当时的读者,圣玛窦福音记载耶稣的言论,强调基督教会和犹太宗教的异同。在我们刚才聆听了的那段记载中,耶稣责备犹太教的领导阶层,经师和法利塞人,说他们言行不一致,爱出风头,喜欢别人称他们为「师傅」。至於基督教会,圣玛窦福音记录耶稣向他的门徒们说:「不要让人称你们为『导师』,因为你们的导师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亚。你们中间最大的,就应做你们的仆人。」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旧约玛拉基亚先知书第1章第14到第2章第1到2,以及8到10节。在这篇读经 ,天主责备肋未族司祭们渎职,说他们离弃正道,破坏盟约。天主说:

司祭们,这是向你们提出的警告:你们如果不听命,不把荣耀我名的事放在心上,我必诅咒你们。万军的上主说:你们离弃了正道,使许多人触犯天主的法律,破坏了我和肋未所立的盟约。因此,我也使你们受到全体人民的轻慢鄙视,因为你们没有遵行我的道,在施教时只顾私人的情面。(拉2: 1-2, 8-10)

由此看来,本主日弥撒礼仪的主题可以是警惕教会的领导者,或神职人员,要他们反省自己的身分与职务。他们的身分与他人平等;他们的职务是为他人服务。同样,平信徒在家庭,和社会中居领导的,也受到警惕,他们的地位,也是为家庭和社会众人服务。所以,无论是谁,如果他们骄傲或旷职、渎职,必要受到天主的严厉责斥。

一般平信徒和在教会中居属下地位的人们,包括神父和修女们在内,也同样从本主日的弥撒礼仪中取得教训。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得撒洛尼人前书第2章第7到9,以及13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邀请得撒洛尼的信友们感谢天主,说:

我们不断地为你们感谢天主,因为当你们听到我们给你们宣讲天主的福音时,并没有把它当作人的言语,而实在把它当作天主的言语来领受;这言语正在你们信者身上发生效力。(得前2: 13)

圣保禄宗徒这样说,不期然对福音中耶稣所说的话下了注脚。耶稣曾说:「经师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座位上,凡他们吩咐你们的,你们要行、要守,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圣保禄宗徒的解释是,今日教会中的领导阶层,也好比经师和法利塞人,即使他们的行为并不理想,但由於他们是天主的差使,我们仍应该听从他们所宣讲的福音。我们信的是天主,而不是世人。这是我们信仰天主,爱慕天主的生活见证。

常年期第叁十二主日"十个童女的比喻"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叁十二主日。常年期是教会礼仪年历上一段漫长的时期。这个时期,不像四旬期和将临期,并未指定庆祝基督的某一特殊奥迹,而是综合地纪念全部的基督奥迹。

常年期包括叁十叁或叁十四主日。最後一个主日也就是基督普世君王节。今年的常年期共有叁十四主日。本主日是倒数第叁主日。在常年期的尾声,教会的礼仪常弥漫着「末世」的气氛。

「末世」是圣经神学上的一个术语,意味着今世的终结,基督的再来,以及个人和世界的未来终向。在旧约圣经中,有关末世的言论主要是在憧憬默西亚时代的美好景象:比如,逃出埃及,进入客纳罕,在西乃山与天主缔结盟约等事情。在新约中,「末世」的观念已为「天国」所替代。由於天主圣子的降生为人,天国已存在人间,虽然尚未成全,将来必有圆满的一天。因着基督的死亡及复活,我们信仰他的人,都可以期待他的再来,希望到那时像他一样复活,跟他一起进入天国。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25章第1到13节。在这篇福音记载中,耶稣讲了一个比喻,说明有关末日或天国的道理。耶稣自比新郎。他说:新郎姗姗来迟,以致等候他的十个童女都打盹了。其中五个糊涂的,五个明智的。那五个糊涂的,拿了灯,却没有随身带油,临时出门去买油,买油回来,门已关了,不能进去参加婚宴。别的明智的,拿着灯,也把油装在瓶 带来。新郎一到,她们便准备好了,随着新郎进去参加婚宴了。

今天弥撒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耶稣给门徒讲了这个比喻说:「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她们的灯,去迎接新郎。其中五个是愚笨的,五个是聪明的。愚笨的拿了灯,却没有带油;聪明的拿了灯,同时还在 中带着油。新郎来迟了,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叫:『新郎来了,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都起来,准备她们的油灯。愚笨的童女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熄灭了。』聪明的回答说:『只怕为我们和你们都不够,倒不如你们到卖油的人那处去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些准备好了的,与新郎一同进去,共赴婚宴,门就关上了。後来,其馀的童女也来了,说:『主啊!主啊!请给我们开门吧!』但他回答说:我切实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要警醒着,因为那日子和那时辰,你们都不知道。」(玛25: 1-13)

这就是十个童女的比喻。乍然听来,它的情节极其简单,意义也相当明白。在这比喻中,新郎来得既迟又突然,格外强调了常常警醒的必要。何况,在讲完这个比喻後,耶稣也结论说:「所以你们要警醒着,因为那日子和那时辰,你们都不知道。」但是,如果我们接着探究本主日弥撒中读经一的内容主题,并体味其後答唱咏中的祈祷词,我们便会发现这个比喻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按照读经一和答唱咏的提示,「明智」就是追求「智慧」,而「智慧」则是耶稣基督。由此看来,上述十个童女比喻的焦点,应该在新郎身上。耶稣用了「明智」和「糊涂」两个形容词,来分别人们与他的关系,同时也决定他们在末日的得救或不得救。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智慧篇第6章第13到17节,内容涉及寻觅智慧,找到智慧,沉思智慧,为它而守夜不寐。读经一强调爱慕智慧的人容易看见智慧,因为智慧到处寻找配得上它的人,它在路上亲切地把自己显示给他们,关切地迎接他们。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慧是光明的,永不暗淡。爱慕她的,必看见它;寻觅她的,必找到她;追求她的,必先蒙她显示。黎明时分寻求她,不必费力,因为她已坐在门前。沈思她,是完美的知识;为她守夜不寐,必毫无顾虑,因为智慧到处寻找与她相配的人,在路上把自己显示给他们,亲切地迎接他们。(智6:13-17)

这样被位格化了的智慧指的是谁呢?是天主,特别是天主圣子,耶稣基督。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取自圣咏第63篇。其主题是基督信徒们对他们的净配基督的渴望和爱慕。

【答】:上主,我的天主,我的灵魂渴慕你。

领:天主,你是我的天主,我急切寻觅你;我的灵魂渴慕你,我的肉躯热切期望你,好像一块乾涸无水的田地。【答】

领:我在圣殿 曾殷切仰望你,想要看见你的威能和光荣。因为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宝贵,我的唇舌称扬赞颂你。【答】

领:我要一生一世赞美你,因你的名,我高举双手向你祈祷。我的灵魂好像饱飨美食,我要以欢愉的歌声赞美你。【答】

领:我在床上想起了你,彻夜不眠地思念着你。你助佑了我,我在你的护翼下欢欣歌舞。【答】(咏63: 2; 2-8)

教会的礼仪年度即将结束,暗示着总有一天,我们在世的路程也快走完了。基督姗姗来迟,是为考验我们的恒心,考验我们对他始终不渝的忠贞,也是为给予我们回头改过的机会。「所以你们要警醒着,因为那日子和那时辰,你们都不知道。」

常年期第叁十叁主日"各尽所能为社会和为教会服务"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叁十叁主日,是礼仪年历倒数第二主日。时光的流逝,令人想到,总有一天个人的死亡,也念及世界的末日。主基督快回来了。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告诫我们警醒谨慎,等候主基督的来临;读经一和福音则劝勉我们,在我们各自的岗位上,尽量发挥天主赐给我们的才能,为社会并为教会服务。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得撒洛尼人前书第5章第1到6节。人人都要死,那是必定的事实。怎样和几时死,这却是很难预料的了。耶稣说,死好比一个贼,是在夜间人们不理会的时间来访的。圣保禄宗徒援引耶稣的话,教训我们要警醒谨慎。他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 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关於时候与日期,不需要给你们写什麽。因为你们明明知道,主的日子要像夜间的盗贼一样来到。当人正说「平安无事」时,死亡会猝然来到他们身上,就像阵痛突然来到怀孕的妇女身上一样,绝对逃脱不了。 但是,弟兄姊妹们,你们并不生活在黑暗中,以致那日子像盗贼一样突然袭击你们。不,你们众人都是光明之子和白日之子;我们不属於黑夜,也不属於黑暗。所以我们不该像其他人那样继续昏睡,却应警寤清醒。(得前5:1-6)

圣保禄宗徒所说的警醒,叫我们记得上主日弥撒福音中,耶稣所讲「十童女」的比喻。其中五个明智的童女非常「警醒」,她们拿着灯,贮满了油,等候新郎的来临。我们说过,那就是教训我们要保持着领洗时所接受的信德,对基督和他的教会忠贞不渝。

圣保禄宗徒所说的「警醒」又有什麽意义呢?我们以为可以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和福音来解释。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旧约箴言第31章第10到13, 19到20,以及30到31节。内容描述犹太社会中的一位贤妻良母。她对自己的家庭和本地社会都有所贡献,因此博得大众的一致赞扬。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贤淑的妇女,那 能找到呢?她远胜珠宝。她的丈夫衷心信赖她,绝不至有所缺乏。她一生使丈夫幸福,不令他烦恼。她找来羊毛和细麻,愉快地亲手操作。她手执纺锤,手指旋转纱锭。她慷慨周济贫穷的人,伸手扶助困苦的人。美色只是虚幻,艳丽无非泡影!敬畏上主的妇女,应受赞扬。愿她享受双手辛劳的成果!愿大众在城门口表扬她的行为!(箴31: 10-13, 19-20, 30-31)

本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25章第14到30节。内容是讲「元宝」的比喻。一个主人在出门远游前,把家务托付给叁个仆人管理。他按照他们各自的才能,分别给了他们五个、两个和一个「元宝」。後来主人旅行回来,与仆人算账。那收了五个「元宝」的,赚了五个「元宝」;那收了两个的,也赚了两个。主人嘉奖他们,给予他们赏报。那只收了一个「元宝」的,却把它藏在地 ,没有为主人赚钱。他是一个无用的仆人,却还说主人是苛刻的人。那麽,主人怎样对待他、处置他呢?

本主日弥撒中的福音这样记载:

「随後,那个领到一个元宝的也前来了,说:『主!我知道你是一个刻薄的人,在没有播种的地方,也要收获;在没有散布的地方,你也要收集。由於害怕,我就把你交给我的元宝埋在土中。请看,你的仍是你的。』主人回答说:『你这又可恶又懒惰的仆人!你既然知道:我在没有播种的地方,也要收割;在没有散布的地方,也要收集;你就应当把我的银钱存放在钱庄 ,好等我回来时,连本带利收回。所以,你们把他的这个元宝取回来,给那个有十个元宝的人。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使他更富裕;凡没有的,连他原有的,也要夺走。把这个无用的仆人,扔到外面黑暗中去!在那 是哀号和切齿。』」(玛25: 24, 27-30)

在我们的教会中有主教,有神父,有各修会团体的成员,还有极大多数的平信徒。我们各人从天主那 接受不同程度的圣宠和本性才能,在教会和社会中有不同的身分地位,执行各自不同的职务,但在末日,天主都要向他们一一算账。

今天弥撒福音的教训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方面是鼓励教会中所有的人,都按照各自从天主那 接受了的圣宠和本性才能,尽力为教会和社会服务;消极方面是警诫我们,不可在信仰和神修生活上抱最起码主义。什麽叫作在信仰和神修生活上抱最起码主义呢?做个比方来说。有人说:我不是大圣人,或修道人。我只是个普通人或平信徒,是个世俗人。我能够做到不犯大罪,临终时发个痛悔,死後勉强能升天堂就是了。能够做到不犯大罪,临终时发个痛悔,倒是难能可贵的事。但是,死後勉强能升天堂就是了,这样的思想却是要不得的最起码主义。怀这样心态的人,就是今天弥撒福音所说,把「元宝」埋在地下的无用仆人;在末日是要受到天主极严厉的斥责和惩罚的。

常年期最後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叁十四主日,是教会礼仪年的最後主日。教会今天庆祝基督普世君王节。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厄则克耳先知书第34章第11到12,以及15到17节;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15章第20到26 及28节;以及圣玛窦福音第25章第31到46节。内容都谈到世界末日和基督为王。

我们先从读经二说起。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讲述耶稣复活的道理。他说耶稣是死人中第一位复活者。在他以後,我们信仰他的人,都要依次复活。圣保禄宗徒又说:基督必须为王,直到他把所有仇敌屈伏在他的脚下。到了那时,他便把王权交还给天主圣父。这篇读经所强调的是基督以及基督信徒的最後胜利。

今天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基督已从死中复活,成为所有安息者最早复活的果实。正如死亡是从一个人来的,死人复活也从一个人而来。众人都在亚当中死去,众人也将在基督内复活;但众人各按其次序:最先是基督,其次是他再来时,属於他的人;然後,结局来到,那时,基督将消灭一切执政者、掌权者以及大能者,并把王国交还给天主父。因为基督必须为王,直至天主把他的仇敌顺服在他脚下;最後,他要毁灭的仇敌,乃是死亡。到了一切都顺服於他时,子本身也将顺服於那使一切都顺服於他的天主,这样,天主要成为万物之中的万有。(格前15: 20-26, 28)

在旧约圣经中,天主是以色列人的牧者和君王。他既仁慈又公义。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 ,厄则克耳先知强调天主对他的子民以色列人的爱护和照顾,但也预告他要对他们施行审判。他首先采用了绵羊和山羊的形像来表示,在世界末日公审判的时候,得救和不得救的人。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我主上主这样说:「看!我要亲自寻找我的羊、照顾我的羊。牧人在羊群失散时,怎样寻找自己的羊,我也要怎样寻找我的羊;我要把在阴暗的日子中四散的羊救回来。我要亲自牧放我的羊,亲自使它们歇息。我主上主说:失落的,我要寻找;迷路的,我要领回;受伤的,我要包扎;病弱的,我要治疗;肥壮的,我要守护;我要广施救恩牧养它们。」 我主上主这样说:「我的羊群,看!我要在羊与羊之间、绵羊与山羊之间施行审判。」(则34: 11-12, 15-17)

本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弥撒礼仪的教训主要表现在弥撒福音中。本主日弥撒,圣玛窦福音袭用厄则克耳先知已经采用了的形像,以绵羊和山羊的比较,来描绘公审判的场面,向我们预告基督及其忠实信徒在世界末日的最後胜利。

在这篇福音记载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篇讲话的意义。那就是君王对得救的绵羊致词後的结论:「凡你们为我的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这样说:

耶稣对门徒说:「当人子在自己的光荣中,同众天使一起降来时,他将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彼此分开,像牧人把绵羊与山羊分开一样,把绵羊放在自己的右边,山羊放在左边。那时,君王要对右边的人说:『我父降福的人,你们来吧!承受在创世时就给你们预备好的王国吧!因为,我饿时,你们给我吃;我口渴时,你们给我喝;我出门时,你们接待我;我赤身裸体时,你们给我衣服穿;我患病时,你们照顾我;我坐牢时,你们来探望我。』那时,义人回答说:『主啊!我们什麽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见你渴了,给你喝呢?什麽时候见你作了旅客,接待你?见你赤身裸体,给你穿?什麽时候见你病了或坐牢,来探望你呢?』君王回答他们说:『我切实告诉你们:凡你们为我的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个人做的,就是为我做的。』君王又对左边的人说:『你们该受诅咒的人,离开我!到那专为魔鬼及其使者所准备的永火中去吧!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我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出门时,你们不收留我;我赤身裸体时,你们不给我衣服穿;我患病时或坐牢时,你们不来探望我。』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什麽时候见你饿了,渴了,出门,赤身裸体,患病或坐牢时,不服侍你呢?』君王要回答他们说:『我切实告诉你们:凡你们没有为这些最小中的一个人做的,就是没有为我做。』这些人要受永罚,而义人却进入永生。」(玛25: 31-46)

圣玛窦福音第十章记载,耶稣派遣宗徒宣讲天国,预言宗徒将受迫害说:「看!我派遣你们好像羊进入狼群,你们要提防世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议会,要在他们的会堂 鞭打你们,并且你们为我的缘故,被带到总督和君王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证。」接着,耶稣又向他们说:「谁获得自己的生命,必要丧失性命,谁为我的缘故,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谁接纳我,就是接纳那派遣我来的。」最後,耶稣便结论说:「谁若只给这些小子中的一个一杯凉水喝,因为他是门徒,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失不了他的赏报。」

我们刚才听到的那个比喻,便是描述耶稣向他的门徒所说的这个预言的实现。比喻中人子口中的「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就是预言中的「这些小子中的一个」,也就是为耶稣的缘故,「被带到总督和君王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证」的宗徒和信友,以及他们的继承人。在比喻中,他们被比作「饿了,渴了,出门,赤身裸体,患病或坐牢时」的人。

这样说来,本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弥撒礼仪的教训,一方面是重申耶稣对他的忠实门徒的认同,另一方面是警告世人:判别他们是否得救,是要依照他们各自的信仰态度和生活,以及他们是否接纳,或拒绝基督派遣到他们那 的使者们,所宣讲的福音生活。

不用说,本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是庆祝基督救世工程的圆满成功,也是庆祝基督及其忠实信徒们的最後胜利。

基督圣体圣血节

本主日我们举行基督圣体圣血节弥撒。这是由原来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而成的一个瞻礼。耶稣圣体瞻礼成立较早。於1247年第一次在比利时列日城举行,是在一位奥斯定会修女儒丽安的请求下而开始庆祝的。据那位修女的传记叙述,在1209年一次神视中,她曾看到一个发光的圆形月亮,但其中却有一黑点;耶稣告诉她,这黑点表示在整个礼仪年的循环中,仍缺少一个敬礼圣体的庆节。耶稣宝血瞻礼於第十六世纪起源於西班牙,後来传入意大利。1847年,教宗比约九世由流亡中重返罗马,为感谢基督,诏令普世教会,庆祝耶稣宝血节。

其实,耶稣圣体与耶稣宝血是同一奥迹,应在一起庆祝。因此,现行的教会礼仪已把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为基督圣体宝血一个瞻礼,规定在天主圣叁节後的星期四举行庆祝。

本瞻礼弥撒的圣道礼分,甲、乙、丙叁年,各有叁篇读经。今年是甲年。第一和第二篇读经以及福音,分别取自申命纪第8章第2到3以及14到16节;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10章第16到17节;圣若望福音第6章第51到58节。其内容涉及信仰基督、圣体圣事和圣教会。综合地说,那就是:基督的圣体圣血真的是生命的食粮,我们信仰基督的人,在圣体圣事内领受基督的圣体圣血,不但与基督本人结合,而且彼此团结,构成一个教会 基督的奥体。

在圣若望福音 有一种特殊的论辩方法。我们曾在「耶稣和尼苛德摩论道」及「撒玛黎雅妇人的谈话」中论述过。耶稣谈「由上而生」,而尼苛德摩却误解,遂质问耶稣「人已年老,怎能重生?」同样,耶稣告诉撒玛黎雅妇人,说要赐给她活水喝;撒玛黎雅妇人也误解,惊讶地问道:「先生,你连汲水器也没有,而井又深,你从那 得那活水呢?」尼苛德摩和撒玛黎雅妇人的误解都给了耶稣一个机会,好让他更清楚地说明他要讲的,有关「圣洗圣事」和「天主圣神」的道理。

在本节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也运用了同样的论辩方法。耶稣曾行了增饼奇迹。之後,群众来找寻他。耶稣劈头指出:他们找寻他并不是因为看到了神迹,而是因为吃饼吃饱了。他警告他们不要为那可损坏的食粮劳碌,而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在这 ,耶稣的听众也懂错了他的话,以为他是指他们祖先在旷野 吃过的「玛纳」。耶稣纠正他们的错误,顺便宣布自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圣言,是从天上来的、真正的生命之粮,并要求他们信从他。他说:「你们祖先吃过『玛纳』,仍然死了。但谁吃这食粮,将永远活着。」

在本节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承接上面的讲话,阐述了他圣体圣血圣事的道理。本弥撒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耶稣对群众说:「我是自天而降的生活的食粮;谁吃了这食粮,将永远活着。我要给的食粮,就是我的肉,为使世界获得生命。」於是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人怎能将自己的肉给我们吃呢?」耶稣对他们说:「我切切实实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们内就没有生命。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必得永生,我在末日要叫他复活,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粮;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他就在我内,我也在他内。如同生活的父派遣我来,我因父而生活;照样,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这是自天而降的食粮,不像你们祖先所吃过的『玛纳』,他们吃了,仍然死了。但谁吃这食粮,将永远活着。」(若6:51-58)

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记述以色列人在旷野 吃「玛纳」的事。它把「玛纳」看作「天主的话」的有形体现,说:「人不单靠食物生活,也靠上主亲口所说的每一句话。」对我们基督信徒来说,耶稣基督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圣言。

读经一这样说:

梅瑟对人民说:「你应当记着:上主、你的天主,使你在旷野中流浪了四十年。那是为了磨难你,试探你;要知道你是否真心遵守他的诫命。他磨难你,要你捱 抵饿,然後才以你和你们祖先所未尝过的『玛纳』养活你,使你知道人不单靠食物生活,也靠上主亲口所说的每一句话。你不要忘记上主、你的天主,他曾引领你离开埃及、离开你们为奴之地,领你越过火蛇和 子横行的大荒野,经过了乾旱无水的可怖之地;是他为你从坚硬的岩石中引水出来;也是他在旷野 ,以你祖先未尝过的『玛纳』养活了你。」(申8: 2-3, 14-16)

「玛纳」养育了在旷野 流浪的以色列子民,圣体圣事是旅途教会赖以生活的日用食粮。在本节日弥撒的读经二 ,圣保禄宗徒解释了圣体圣事与教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我们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不是分享基督的血而结合吗?我们擘饼,不是分享基督的身体而结合吗?因为饼只有一个,尽管我们有许多人,但由於分享同一个饼,我们只是一个身体。(格前10: 16-17)

上主,愿我们所献上的礼品,带给你的教会这献礼所象徵的和平与合一。

这就是今天献礼经所祈求的。

天主之母玛利亚(节日)圣诞庆期第八日 - 元旦

今天圣诞节後第八日恰好是阳历元旦。但罗马教会早已在圣诞後第八日举行童贞玛利亚、天主之母节了。事实上,这也是罗马教会中最早庆祝的圣母瞻礼。後来,由於东方礼仪和高卢礼仪的影响,约在十叁世纪时,罗马教会改在一月一日纪念圣婴耶稣接受割损礼的事迹,把这天称作耶稣圣名瞻礼。

1969年礼仪年历的革新,又将一月一日恢复到罗马教会原订的庆节。礼仪革新准则上说:「一月一日,圣诞後第八日是玛利亚天主之母节,它也纪念耶稣圣名。」

有关童贞玛利亚、天主之母节的历史:从神学方面说来,玛利亚为天主之母及其在天主救世计划中的卓越地位,原来就是默想「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奥迹的自然结果。教会的教父们很早就用玛利亚与厄娃的对比来阐明这端道理了。第二世纪末叶的圣依肋纳说:「厄娃不听天主的命令:她还是童贞的时候,就违背了天主的命令。如果说,人类原祖的配偶在还是童贞的时候,由於违背天主的命令,为她自己并为整个的人类带来了死亡;那麽新人类的母亲童贞玛利亚,却由於服从天主的命令,为她自己并为整个的人类带来了生命。」

东方教会的礼仪也不断援引这样的对比,来阐明教会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礼。而事实上,这敬礼的背後,是肯定耶稣基督是「真天主」,同时也是「真人」,故此,他的母亲既是童贞女,也是「天主之母」。「天主之母」的信理也就是431年厄弗所大公会议所宣布的,为拒绝那些否认耶稣基督天主性和人性结合的异端。罗马教会也在弥撒礼仪阐明了同一的信仰意义。譬如本瞻礼日弥撒中的集祷经说:

「天主,你以圣神的德能,使童贞玛利亚孕育了我们的救主,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救恩。求你使我们因圣母的代祷,获得你的援助,因为藉着她,我们得以迎接生命之源 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同样,颂谢词也说:

「她藉圣神的庇荫,孕育了你的独生子,保持着童贞的荣耀,给世界带来了永久的光明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本瞻礼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在礼仪年历的甲、乙、丙叁年一律相同,读经一选自旧约户籍纪第6章第22到27节;读经二选自圣保禄宗徒致迦拉达人书第4章第4到7节;福音选自圣路加福音第2章第16到21节。读经一与耶稣圣名有关;读经二强调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上的贡献;福音同时涉及到这两个话题。

今天读经一原来是记述旧约时代的司祭的祝福词。这祝福词字句十分优美;它这样说:

「愿上主降福你,保护你。愿上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上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户6: 24-26)

但是梅瑟在诵读了这句祝福词之後,又加上一句天主叮嘱司祭们的话说:

「这样,他们将以色列子民归我名下,我必降福他们。」(户6: 27)

这最後一句话是说天主的圣名是一切祝福的根源,它是一句预示我们藉耶稣圣名而得救的话;作为基督信徒,我们就是归在耶稣基督名下,而成为有福的天主子女。

在读经二 圣保禄宗徒讨论新、旧约的分别,它称新约为时机成熟的时代,它用「生於女人」和「生於法律之下」的说法来强调天主圣子降生成人的现实性。它这样说:

「时期一满,天主就派自己的儿子,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为把在律法下的人赎出来,使我们能获得义子的地位。」(迦4:4-5)

这是圣保禄宗徒的话。圣保禄宗徒用「女人」一词,直接扣合在圣母玛利亚身上,宗徒的话说明玛利亚在救恩史上的独特贡献。

本瞻礼日的弥撒福音叙述耶稣诞生後的一些事迹。牧羊人前来朝拜,天使显现,而圣母玛利亚把一切牢记在心中。最後一段也提及耶稣诞生後第八天接受割损礼和命名的事迹。 今天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候,牧羊人急忙赶去,找到了玛利亚和若瑟及卧在马槽 的婴孩。见到之後,就把天使论这婴孩的话传扬开了,所有听到的人,都惊奇牧人们所讲的话。玛利亚却把这一切事情存在心中,反覆思想。牧人因所闻所见的一切,正如天使对他们说的,就一路光荣赞美着天主回去了。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礼,於是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降孕母胎之前,由天使所起的。(路2:16-21)

玛利亚是天主之母,也为我等之母。我们孝爱她、效法她,依赖她的转求。玛利亚、天主之母节恰好是元旦。正如元旦是一年的开始,玛利亚也是我们的得救的开始,因为她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做了耶稣基督的母亲,为我们带来了救主。

「上主,一切美善的事物都来自你,也由你完成。在这天主之母的庆节,我们庆祝救恩的开端,求你沛降恩宠,帮助我们来日获得圆满的救恩。」

特敬耶稣圣心 "良善心谦"

「世间没有比为朋友舍命更伟大的爱了。」基督信徒曾用不同的比喻来说明这伟大的爱。最初他们称耶稣为牧人;以後他们把耶稣被刺透的肋膀,看作教会七件圣事的泉源。到了十八世纪,他们更提倡了耶稣圣心瞻礼。今天(圣叁瞻礼後星期五)我们庆祝耶稣圣心瞻礼。在现行的罗马弥撒经书中,耶稣圣心瞻礼弥撒中的祈祷和读经,都以教会的传统形像,来比拟耶稣圣心的无限仁慈和爱。

先说弥撒中的祈祷经文。「进堂咏」取自圣咏第33篇。它以天主像牧人似的,保护和抚养以色列子民,来比拟耶稣基督对我们的无限仁慈,说:

上主的计划永恒不变:他将救我们免於死亡,在 馑时养活我们。

「颂谢词」直接赞颂耶稣的仁慈,说:

你的圣子在十字架上被长矛所刺透,他敞开的圣心,成了广施神恩的宝库,为我们开启仁慈和圣宠的泉源,你使爱火常燃的圣心,成为虔诚者的憩息、忏悔者的投靠。

敬礼耶稣圣心,有叁重意义。刚才说的颂谢词只提到其中之一。那就是:在耶稣圣心中汲取活水,领受救恩。献礼经和领圣体後经分别指出其他两种意义。献礼经强调的是补赎罪过和获得罪的赦免。经文说:

仁慈的天主圣父,你良善无比,爱人至极,竟把你的唯一圣子赐给了我们,求你使我们与他结合为一,成为蒙你悦纳的礼品。

领圣体後经所着重的,则是在弟兄身上报答耶稣对我们的爱。经文说:

仁慈的上主,我们领受了你爱的圣事,求你帮助我们在世上日益肖似基督,好能在天上分享他的光荣。

今年是教会礼仪年历的甲年。圣心节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申命纪第7章第6到11节;圣若望一书第4章第7到16节;圣玛窦福音第11章第25到30节。概括地说,其主题是有关基督待人的慈爱以及基督对人的严格要求。

我们先从福音说起。福音这样 说:

那时,耶稣发言说:「父啊!天地的主!我称谢你,因为你把这些事隐瞒了明哲乖巧的人,而启示给孩童们。是的,父啊!你原来喜欢这样。我父将一切交给了我,除了父以外,没有人认识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启示的人,也没有人认识父。」

「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人,你们都到我这 来吧!我要使你们得到安息。你们负起我的轭,向我学吧!我是良善心谦的,你们的心灵必将找到安息。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5-30)

在耶稣圣心节的弥撒中诵读上面这篇福音,很明显的,这是因为 面有「良善心谦」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的解释可并不简单,必须顾到它的上下文,才不至错误。从它的上下文看来,这句话不但表示基督对人的慈爱,同时也意味着他向人提出严格的要求。原来,在我们刚才听到的弥撒福音记载中,耶稣是在召叫人做他的门徒。他曾批评经师和法利塞人,说「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他是良善心谦的。他决不像他们那样压迫信赖他的人。相反,他爱惜他的门徒,称他们为劳苦和负重担的人,邀请他们到他跟前来,让他们安息。但是,在这篇弥撒福音的记载中,耶稣也谈到「他的轭」和「他的担子」。「轭」和「担子」不都是严厉和沉重的东西吗?谁说耶稣对他的门徒没有任何严格要求呢?只不过耶稣要求的是:「爱」,以及由於「爱」而「为人服务」。因此,他的「轭」和「担子」才是柔和而轻松的。

「良善心谦」也是从前天主对待他的子民以色列的态度。在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一,梅瑟向以色列子民解释了这端道理。他先向他们陈述天主对待他们的恩爱:主怎样拣选了他们小小的民族,作自己的子民,怎样以施行奇迹,来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摆脱奴隶的生活。然後,梅瑟便向以色列子民指出如何报答天主如此浩大的恩爱。他劝勉他们遵守天主的一切诫命。在梅瑟的教诲中,「良善心谦」有「忠信」的意思。天主对他的子民忠信,也要求他的子民对他忠信。

读经一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你们是属於上主、你们天主的圣民,你们的天主上主从地上万民中,拣选了你们作他特殊的子民。上主喜爱你们,拣选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比其他的民族人数众多;其实你们是所有民族中最小的一个;由於上主爱你们,并为履行他对你们祖先起的誓,他才以大能的手救你们离开为奴之家、摆脱埃及王法郎的手。所以,你们要知道,只有你们的天主上主是天主,他是信实的天主:对那爱他、遵守他诫命的人,他信守盟约、施予恩惠,直到千代;但是对那恨他的人,他必立即报复,将他们消灭;所以你们要切实遵行我今天吩咐你们的诫命、法令和规则。」(申7: 6-11)

耶稣圣心节庆祝的是天主待人的无穷慈爱。在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二 ,圣若望宗徒从天主对待我们的爱,谈到我们彼此间的相亲相爱。他以为基督信徒间的彼此相爱,是他们爱天主并被天主所爱的有形可见的证据。

读经二这样说:

亲爱的弟兄,我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天主来的;凡有爱心的人,都是从天主生的,并且认识天主;那没有爱心的人,便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件事上显示出来:就是天主把他的独生子,派遣到世上来,使我们藉着他得到生命。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而且派遣了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作赎罪祭,这就是爱。 亲爱的弟兄,既然天主这样爱了我们,我们也应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天主,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住在我们内,他的爱在我们内才是圆满的,天主把他的圣神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知道我们住在天主内,他住在我们内。至於我们,我们却曾看见过,并且作证:父派遣了子来作世界的救主。谁若明认耶稣是天主子,天主就住在他内,他也住在天主内。我们认识了,而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有的爱。天主是爱,谁住在爱内,就住在天主内,天主也住在他内。(若一4: 7-16)

总之,耶稣是良善心谦的:「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不吹灭。」他所启示的天主,就是「喜爱仁爱,胜於祭献」的天主。他召叫他的门徒跟随他走这仁爱的道路。这样他们便会获得安息。

天主圣叁节"爱的奥秘"

天主是爱。天主的爱体现在他的救世计划上。圣史若望惊叹天主的爱,说:「天主如此爱了世界,竟赐下他的唯一圣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得永生」(若3: 16)。圣玛窦宗徒结束他所传的福音,记述耶稣升天前留给他的门徒们的传教使命,说:「天上地下,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导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将常与你们天天在一起,直至世界末日。」(玛28: 19-20)。

本主日是天主圣叁节。弥撒中的福音和两篇读经都阐述天主圣叁奥迹的道理。

我们从弥撒福音说起。这篇福音取自圣若望福音第3章第16到18节。内容的前文是耶稣与尼苛德摩之间的一席谈话。尼苛德摩是一个法利塞党人,由於害怕同志们的批评,在一个黑夜来拜访耶稣,向耶稣请教,称耶稣为师傅,承认耶稣是由天主而来的。这篇福音(若3: 14-21)在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弥撒中也采用了。但是,在四旬期,是用来向慕道(望教)者讲解圣洗圣事的道理。圣洗圣事是重生的圣事。尼苛德摩不懂。他问耶稣:「人已年老,怎样能重生呢?难道他还能再入母腹而重生吗?」耶稣向他解释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人除非由水和圣神而生,不能进天主的国:由肉生的属於肉,由神生的属於神。」(若3: 5-6)在本主日天主圣叁节的弥撒,同样的福音是为说明天主的爱。

今天弥撒的福音这样说:

天主如此爱了世界,竟赐下他的唯一圣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得永生。因为天主派遣他的圣子到世上来,不是为了审判世界,而是使世界因他而得救。信他的人,不受审判;不信他的人,已受了审判,因为他们不信天主唯一圣子之名。」(若3:16-18)

默想以上福音时,我们不禁想到亚巴郎祭杀爱子依撒格的故事(创22: 1-18)。在那故事中,依撒格是耶稣的预像。亚巴郎则象徵天主圣父。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除了启示天主无限的爱之外,也强调了信仰基督的必要性。「信他的人,不受审判;不信他的人,已受了审判,因为他们不信天主唯一圣子之名。」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出谷纪第34章第4到6,以及8到9节。这是旧约圣经中最美的一页,记载「天主的自我启示」。天主在给他子民以色列人颁布十诫之前,先向他们的领袖梅瑟,启示了自己的本性。他说自己是「慈悲宽仁的天主,不轻易发怒,富於慈爱和信实。」

天主的本性仁慈,是犹太宗教的基本信条。对这信条的肯定,在旧约圣经中,比比皆是。举几个例子来说,申命纪有:「你的天主携带你,如同人携带自己的儿子一样」(申1: 31)这句话。圣咏集有:「我全心信赖天主的慈爱,一直到永远」(咏52: 8)又有:「你是天主,是我的保障;你是我的天主,你对我慈祥」(咏58: 17)这样的祷词。依撒意亚先知书上更有一篇极动人的祈祷(依63: 7)。面对着成为废墟的圣京耶路撒冷,先知热切恳求天主,记忆起他从前「以其大慈大悲赐予以色列子民的种种恩惠」,现在求他「不要停止他的慈悲。」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这样说:

那时,梅瑟照上主的吩咐,清晨起来,手中拿着两块石版,上了西乃山。上主乘云降下,站在梅瑟身旁,宣告上主的名字。上主从梅瑟面前经过时,宣告说:「雅威、雅威是慈悲宽仁的天主,缓於发怒,富於慈爱和信实。」梅瑟急忙俯伏在地朝拜说:「上主,如果我确实得你垂青,我主,求你与我们同行;这人民虽然顽固,但是求你宽恕我们的过犯和罪恶,并收纳我们成为你的产业。」(出34: 4-6, 8-9)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後书第13章第11到13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用「恩宠」、「爱情」、「共融」叁个字眼,来表示天主的无限慈爱,同时也说明天主圣叁对我们各人的得救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据教父圣亚大纳削的解释,「我们从天主圣叁那 所接受的一切『爱情』和『恩宠』,都是源於天主圣父,通过天主圣子,在与天主圣神的『共融』中而得到的。正如天主的『爱情』是从天主圣父那 出发,通过天主圣子来到我们身上;同样只有在天主圣神内我们才能够分享到天主的『恩宠』。我们是在圣神内接受了天主圣父的『爱情』,天主圣子的『恩宠』,以及得与天主圣神的『共融』。」换句话说,天主是「爱」,「父」就是爱的泉源和终向,「子」是爱的行动(恩宠),「圣神」是爱的共融。当我们生活在天主内,也就是生活在圣父的爱情、圣子的恩宠和圣神的共融当中。所以,基督徒的生活就是爱。当我们遵守基督的命令,彼此相爱时,天主就住在我们内,我们也住在天主内。

今天的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你们要喜乐;要力求成全;要互相勉励;要同心合意,和睦相处。这样,仁爱与和平的天主必与你们同在。 你们要亲切地彼此问候。天主的所有神圣子民都问候你们。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宠、天主的爱情和圣神的共融,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格後13:11-13)

我们是基督信徒。我们有福因天主圣叁之名领受了圣洗,进入了天主圣叁的爱情生命,圣保禄宗徒说得好,我们「要同心合意,和睦相处」,活出「天主是爱」的真生命。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