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丙年 主日读经释义

常年期二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求则得"

本主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创世纪第18章第20到21以及23到32节,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第章2第12到14节,圣路加福音第11章第1到13节。

在弥撒福音中,圣路加记述耶稣谈祈祷。祈祷是耶稣宣讲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其他福音也都有叙说。圣玛窦转述耶稣的教训说:「至于你,当你祈祷时,要进入你的内室,关上门,向在暗中的父祈祷。你的父在暗中察看,必定报答你。」这是说在暗地里祈祷的功效。圣玛窦也谈到在团体祈祷时耶稣的临在。「你们当中若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祈祷,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叁个人奉我的名聚会,我就在他们中间。」圣若望格外强调「奉耶稣的名」和「住在耶稣内」的人的祈祷效验。「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麽,我必定成全。」「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麽,他必定赐给你们。」只要是奉耶稣的名而求的,「你们祈求,就必定得着。」圣玛窦和圣路加都记述了耶稣所教授的「天主经」。在圣路加福音的记述中,这是由于门徒们的请求。他们对耶稣说:「主,请教我们祈祷吧!如同若翰教他的门徒一样。」向师父请教祈祷的经验,这原是所有宗教团体的共同惯例与愿望。在记述了耶稣所教授的天主经之後,圣路加又记录了耶稣所讲的两个比喻,来阐发祈祷的效力。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有一天,耶稣在一个地方祈祷,祈祷完後,他门徒中的一个对他说:「主,请教我们祈祷吧!如同若翰教他的门徒一样。」耶稣就对他们说:「当你们祈祷时,应当说:『父啊!愿你的名被尊为圣;愿你的国来临;求你每天赐给我们日用的食粮,宽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宽免亏负我们的人;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 耶稣又对他们说:「你们中,谁有一位朋友,半夜去他那里说:『朋友,请借给我叁个饼吧!因为我的朋友,从远处来到我家,而我没有什麽可以招待他。』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麻烦我吧!门已关上,我的孩子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我告诉你们:这人纵然不为了他是朋友的缘故,而起来给他,也要因他的喋喋不休,起来将他所需要的都给他。」 「所以,我告诉你们:你们求,必会给你们;你们寻找,就会找到;你们敲门,就会给你们开。因为,凡求的人,必得到;寻找的人,必能找到;敲门的人,必给他开。你们中有哪一个父亲,儿子向他要饼,会给他石头呢?要鱼,会拿蛇当鱼给他呢?要蛋,会给他 子呢?所以,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把好东西给你们的儿女,何况在天上的父,岂不更要把圣神赐给求他的人吗?」(路11:1-13)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讲述亚巴郎一再祈求天主饶恕索多玛,不要毁灭那城。这是我们大家都很熟识的故事。读经一没有记载索多玛城结果还是被毁灭了,因为那城连十个义人也找不出;却声明天主曾一再答允亚巴郎的请求,降低他饶恕索多玛城的条件。

在与读经一的对照下,我们知道本主日弥撒礼仪教训的要点是在祈祷的必然效果。关于这点,我们尚须加以说明。第一,我们基督信徒的祈祷并不是玩弄魔术。天主是我们的慈父,他照顾我们的需要。凡是对我们有益的事,我们求他,他必定赏赐;他却不会把石头和毒蛇这些有损我们身体健康和灵魂得救的东西给予我们。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向天主所提出的请求,天主不一定会依照字面的意思完成我们所意愿的。

第二,基督信徒的祈祷是有深浅不同的程度的。深度的祈祷是「奉耶稣的名」和「在耶稣内」所做的祈祷。它好像耶稣本人在革则玛尼山园中的祈祷。「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但是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我父,如果这杯不能离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你的意愿吧!」这样的祈祷,一则表示了我们在实际上所感觉到的愿望,再则更表示了我们对天主的绝对信任。这是本主日弥撒留给我们的反省课题。

天主是爱、是我们的慈父,凡是对我们真正有益的事,他一定会赏赐给我们的。我们常常向天主祈求身体健康、事业成功,我们也常为我们的亲友祈求天主。我们更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会,以及所有需要我们关心的人们祈求天主。在这样不断地祈祷中,我们逐渐接近天主,与天主的关系更亲密,我们便更领会天主的旨意,更体验天主的爱。接近天主,与天主亲近,领会天主的旨意,体验天主的爱,这是祈祷的必然效果。「你们求,必会给你们;你们寻找,就会找到。」祈祷的效验的确是不容置疑的。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在天主面前的富有"

我们中国向来以农立国。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孟轲谈论农民的心理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是很有见解的话,因为就一般人的经验来说,财产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人觉得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运用自己的自主之权。本主日弥撒礼仪,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同一的问题。在弥撒福音上耶稣说:「你们要小心,要戒绝一切贪心,因为人即使富足有馀,他的生命却不在于他拥有的财产。」

本主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训导篇第1章第2以及第2章第21到23节,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第3章第1到5以及9到11节,圣路加福音第12章第13到21节。

本主日弥撒福音的内容包括一件「轶事」、一个「教训」,和一个「比喻」。「教训」就是上面说过的耶稣的话:「你们要小心,要戒绝一切贪心,因为人即使富足有馀,他的生命却不在于他拥有的财产」。「轶事」叙述耶稣拒绝为人处理财物;「比喻」说明为自己积蓄财产的糊涂。

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群众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师傅!请吩咐我的兄弟同我分家产吧!」耶稣却对他说:「你这个人啊!谁指派我做你们的判官,给你们分家呢?」耶稣又对群众说:「你们小心,要戒绝一切贪心,因为人即使富足有馀,他的生命却不在于他拥有的财产。」 耶稣对他们讲了一个比喻说:「有一个富翁,他的田地大丰收了。于是他心中思量说:『我可怎么办呢?因为我的收获已无处堆放了。』继而他说:『我这样办吧!拆掉我的仓库,造一个更大的,好把我的一切粮食和财物,都堆放在里面。我要对自己的灵魂说:灵魂啊!你拥有许多财物,足够多年享用,你休息吧!吃、喝、作乐吧!』天主却对他说:『胡涂的人啊!今夜就要收回你的灵魂了,你所积蓄的,将归给谁呢?』所以,谁若为自己积蓄财物,而不在天主面前成为富有的,就是这样。」(路12:13-21)

世上财富是一种可疑虑的事物。这是在旧约圣经中已经出现过的思想。一般而论,旧约圣经把财富看为天主的祝福,但是旧约圣经也谴责人的贪婪;而且,其中有几处明白地指出财富给人带来灾祸。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这篇读经中,训导篇的作者以永恒观点观察人生,发现人生短促,转瞬即过,一生辛苦,等于捕风捉影,毫无收成可言。

读经一说:

训导者说:「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人以智慧、学问和才干劳苦得来的,终须要留下,让他人不劳而获,这真是空虚和大大的不幸。人在太阳下辛苦劳碌,究竟有什麽好处呢?其实,人的一生,无非是劳苦和烦恼,连在夜间,内心也不得安宁:这也是空虚。」(训1:2; 2:21-23)

耶稣对世上财富的看法,主要发表在他的山中圣训中。此外,他也曾讲过「宝贝和珍珠」的比喻和「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的教训。他更将「舍弃一切所有」作为做他门徒的条件。圣咏第94篇说:「今天该听从他的声音,不要再像在默隶巴那样心顽。」所谓心顽就是耶稣所谴责的贪婪世物而不对天主开放的意思。

基督信徒的不贪婪世物,植根于他们所领受的圣洗圣事。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里,圣保禄宗徒谈及基督信徒生活的理想与实践。他认为基督信徒既然领受了圣洗圣事,已经与基督一起死而复活了。他们应该追求天上的事,不可再沈湎于罪恶了。他把贪婪看作是「偶像崇拜」。

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姐妹们:你们既然已与基督一起复活,就必须追求天上之事,在那里,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你们的思想应放在天上之事,而不放在地上之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今日所有的生命已与基督一起藏在天主怀中。基督是你们的生命,当他显现时,你们也将与他一同显现于光荣之中。所以,你们必须从你们身上,把属于俗世的一切,置于死地:所有淫乱、不洁、邪情、恶欲与贪婪,都等同于偶像崇拜。(哥3:1-5)

我们要跟基督一起出现在光荣之中,因此我们要把在我们身上仍属于地上的肢体治死。对圣保禄宗徒来说,铲除淫乱、不洁、邪情、恶欲和无异於偶像崇拜的贪婪,并不仅是伦理上的要求,而是出于我们新的本体。我们已属于天上的神国,所以必须摆脱旧人的习气与操心。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接受生命的华冠"

本主日常年期第十九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智慧篇第18章第6到9节,致希伯来人书第11章第1到2以及8到19节(短式:第11章第1到2以及8到12节),圣路加福音第12章第32到48节。弥撒礼仪的主题是等待--等待接受生命的华冠。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基督信徒不过是小小的一群。我们面临的是艰难、奋斗和暗淡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天主乐意把天国赐给我们。因此我们的一生就是等待,等待接受这个恩赐。在本主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讲了四个比喻,给我们勾划出这「等待中生活」的轮廓。「在天上的宝藏」、「等候主人回来的仆人」、「夜间的窃贼」、「不忠心的管家」,这四个比喻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我们基督信徒的「等待」的性质。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门徒说:「小小的羊群,你们不要怕,因为你们的父,乐于把天国赐给你们。变卖你们所有的,去施舍吧!好给你们在天上准备不会破旧的钱囊、取用不尽的宝藏!在那里,贼不来, 不蛀,因为你们的宝藏在那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 「你们要束上腰,点着灯,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宴回来,为的是当主人一敲门,可以立刻给他开门。主人来时,看见那些正醒着的仆人,这些仆人是有福的!我切实告诉你们,主人将束上腰,请他们上坐,自己前来伺候他们。他二更来也罢,叁更来也罢,若看见仆人仍然醒着,那些仆人是有福的!这一点你们应该明白:如果家主知道窃贼何时来,必然要醒悟不寐,不让人挖穿他的房屋。你们也应该准备着,因为正当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 伯多禄说:「主!你讲的这个比喻,是为我们的呢?还是为众人的?」主回答说:「谁是既忠信又明智的管家呢?好让主人可以派他管理家仆,叫他按时分配食粮。当主人回来,见他正这样行事,这仆人是有福的!我切实告诉你们,主人必会把一切财产托给他管理。倘若这仆人心里说:『我的主人必将迟来』;于是,动手拷打仆人和婢女,吃、喝、醉酒。就在他想不到的日子,料不到的时辰,他的主人就回来了,主人必会开除他,叫他挨受不忠者的处分。那仆人明知主人的意思,偏不作准备,或不照他意思去做,必将大受拷打;但那仆人若不知道主人的意思,而做了当挨打的事,必受较轻的惩罚。因为给谁多的,向他要求的也多;托付给谁的多,向他索取的也多。」(路12:32-48)

乍然看来,以上的四个比喻说明了「有所准备的等待」的必要,所以很有助于阐述教会的伦理训导。但是,经过反省,它们还揭示了一条更深的真理。那就是:作基督信徒就是等待并迎接基督的再次来临。所以,对教会和对每一个基督信徒来说,「等待」并不是一种额外加上去的责任,而是基于他们本性的本分。人忘记了这本性,在耶稣突然来临时,便会措手不及。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描述正在等待中的天主子民。以色列是天主的子民,他们的祖先亚巴郎曾获得天主的许诺。亚巴郎相信天主的许诺,料想到后来天主打发梅瑟从埃及救出他的子孙的事。正如过红海的故事显示了以色列人的光荣,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敌人的灭亡。以色列人常常怀念着天主对他们的信实,特别在逾越节的守夜礼中纪念天主对他们的救援,这使他们团结,成为一个民族。

读经一这样说:

我们的祖先早已获得预告,知道出埃及那一夜的事迹。由于他们确实知道自己所相信的是多麽可靠的诺言,所以都心安神乐。你的子民所期待的,就是正义者的得救,和仇敌的灭亡。你怎样惩罚仇敌,也怎样光荣我们,召叫我们归向你。善人圣洁的子孙,曾在暗中献祭,同心制订了神圣的法律,使圣徒同甘共苦,同唱列祖的赞美诗。(智18:6-9)

在逾越节晚餐後,以色列家庭要唱圣咏第33篇。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援引了这篇圣咏。以下的几句话恰好说出本主日弥撒礼仪所强调的基督信徒的「等待」的正确意义:

我们的灵魂仰望上主,

他是我们的救助和保障。

上主,求你向我们广施慈爱,

满全我们对你的期待。

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里,致希伯来人书的作者推重以色列人的先祖亚巴郎的信德,把他视为基督信徒的「等待」的模 。亚巴郎离别家乡,到他不知道的地方去。他相信天主。对他来说,天主指示给他的事物才是他向往的真正价值。他一生「作客他乡」,「寄居在帐幕之中」,他所期待的是「天主所设计和建造的、具有良好根基的城市」。

读经二这样说:

信仰,是我们希望之事的保证、未见之事的凭据。由于信仰,我们的先祖赢得了赞许。 由于信仰,亚巴郎服从了召唤,走向那将赐给他及其後裔的地方;他离开本乡时,还不知道将去何处。藉着信心,他定居在所应许的地方,作客他乡,与共同继承恩许的依撒格和雅各伯,寄居在帐幕之中。因为他期待的是天主所设计和建造的、具有良好根基的城市。 也是由于信仰,虽然撒拉已过了生育的年龄,仍能怀孕,因为她相信那应许者是守信的。尽管亚巴郎已衰老,是接近死亡的人,但他传下来的子孙,却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又如海边的沙粒,不可胜数。(希11:1-2, 8-12)

在本主日弥撒中宣读这篇读经,它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格外深刻切实。我们基督信徒,也像亚巴郎一样,是赶路的人。但是我们有信德;我们是在信德的引导下,走向天主。但是,正因为我们有信德,就在今日,我们已经知道、而且开始享有我们日后将获得的永生。正如耶稣所说的:「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来自基督的分裂"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第38章第4到6以及8到10节,致希伯来人书第12章第1到4节,圣路加福音第12章第49到53节。

福音中耶稣的话,虽然绝非福音作者的擅自创作,却往往反映福音着作时代教会的实际情况。本主日弥撒福音就是这样。在这篇福音的记载中有两层意思连合在一起。一层是耶稣讲的话;另一层是作者在天主圣神的默启下作出的解释。耶稣曾说他来到世界上是为建立天国;为此,他愿意越快越好地使世界 化。作者圣路加的解释着重当时教会的困难处境:教会刚建立不久,已被社会敌视,已受社会迫害。

火有摧毁和 化的作用。在旧约圣经中,火是世界末日的象征。世界末日,对恶人来说,是审判;对善人来说,则是 化。耶稣用火来说明他来到世上的使命。耶稣所说的火有 化的意思,也就是他所说的他应受的洗礼。

洗礼在希伯来语中就是 化,耶稣用它来指自己的受难。相信耶稣并跟随耶稣的人都应该毅然有所抉择,站在耶稣的一边。这是圣路加对耶稣所讲的「火」的比喻所作出的解释。路加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解释,无疑的是有鉴于当时教会所受到的迫害。因为,在圣路加的笔下,耶稣的形象一般是给人类带来和平的先知的。

耶稣曾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又说:「我的羊听从我的声音,我认识它们,它们也跟随我」。本主日弥撒福音前的阿肋路亚欢呼词援引了这些话来强调弥撒福音的教训。耶稣应受而且急于领受的洗礼,也是我们每一个基督信徒应受的洗礼。跟随耶稣,同他一起接受有 化作用的「受难的洗礼」,往往便不得不与我们的周围有所分裂。耶稣的来临给我们带来和平,但是也带来暴力。这是教会和教会成员不合常情的处境。圣斯德望就是在这种处境中牺牲了他的生命。他宣讲和平,却死在分裂与迫害的暴力之下。基督宗教就是这样。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门徒说:「我来,是要把火投在地上,我多麽愿意它已经燃烧起来!我应领受一种洗礼,我多麽焦急,等待它的完成!你们以为我是送和平到地上来吗?我对你们说:不,我是来送分裂。因为从今以後,一家五口的,将要分裂;叁人反对两人,两人反对叁人;父亲反对儿子,儿子反对父亲;母亲反对女儿,女儿反对母亲;婆婆反对儿媳,儿媳反对婆婆。」(路12:49-53)

读经一讲耶肋米亚先知受人陷害,被处死刑,由于得到他的朋友厄贝得默肋客及时营救,才幸免於难。耶肋米亚少年时便被召为先知。他起初帮助约史雅国王革新宗教,废除邪神敬礼。约史雅国王死後,开始了他一生最痛苦的时期。在宗教方面他必须维持正义,不但要维护雅威宗教的纯洁,而且也要责斥国王和权贵人士的荒淫无道,违犯法纪。在政治方面他又必须反抗潮流,主张宁可顺应巴比伦的统治,不可倾向埃及,以免遭受巴比伦的报复。结果一切徒劳无功,只有自寻苦恼。耶肋米亚先知自己曾向天主诉苦说:「你竟生了我这个与普世对抗相争的人」。教父们却多把他视作耶稣受难的预像。

读经一这样说:

那时,众首长对君王说:「请你将耶肋米亚处死!因为他说出了这样的话,使遗留在这城里的战士和全体人民灰心丧志;实在,这个人所谋求的不是这些人民的福利,而是灾祸。」漆德克雅王答说:「他已经在你们手中,我不会过问此事。」他们便捉住了耶肋米亚,用绳子将他缒落蓄水池里,这水池是王子玛耳基雅在监狱的庭院里建造的。池里没有水,只有污泥,耶肋米亚就陷在污泥里。 埃塞俄比亚人厄贝得默肋客禀告君王说:「我王陛下!这些人对先知耶肋米亚所作的事,实在毒辣;他们竟然将他丢在蓄水池里,在那里他必要饿死,因为城中没有粮食了!」王便对厄贝得默肋客下令说:「你立刻带叁个人去,趁耶肋米亚先知还没有死,把他从蓄水池里拉出来!」(耶38:4-6, 8-10)

读经二解释基督信徒受苦的意义。据这个解释,耶稣是我们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我们向他走去,一路上要经过许多考验。其中的第一个阻碍便是我们自己的罪过,我们往往处于不得不作出抉择的地步。耶稣曾面临罪人们的敌视。他忍受了在十字架上死去的耻辱,但是现在他坐在天主圣父的右边,与天主圣父一同为王。这为我们是一个鼓励。同时,也是一个警告。因为我们还没有为走向天主做到流血牺牲的地步。

读经二这样说:

既然围绕着我们的证人众多如云,我们就应摆脱一切障碍,和纠缠着我们的罪恶,坚忍地跑完摆在我们面前的赛程,双目注视着耶稣,他是我们信仰的创始者和完成者。他为了将来的喜乐,轻视了凌辱,甘心背负十字架,现在他已坐在天主宝座的右边。请想一想,耶稣当时怎样忍受罪人的叛逆,为叫你们不要灰心丧志。你们与罪恶搏斗,还没有到流血的地步。(希12:1-4)

总之,「分裂」原来与天国的来临格格不入,但是却往往是教会内的一种现实。它的原因便是读经二里所说过的阻碍我们走向天主的罪过。依本主日弥撒福音的教训,由于耶稣的缘故而发生的分裂,则是天主审判世界的一种预兆。所以我们不可以采取妥协的方式,贸然的弥补或消弭。在这分裂尚存在的时刻,我们作基督信徒的要切记着耶稣所说的这句话:「徒弟不能胜过师傅,仆人不能胜过主人。如果一家之主也被称为魔王贝耳则步,何况他的家人呢?」

在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里,慈母教会援引了圣咏40篇的话,引导我们呼求天主的助佑说:

【答】:上主,求你速来扶助我。 领:我殷切期待上主,他俯首聆听我的哀诉。【答】

领:他把我从祸坑与污泥中拉上来,使我立足在盘石上,稳定我的脚步。【答】

领:他教我高唱新歌,赞美我们的天主;众人见了,都肃然起敬,信赖上主。【答】

领:我是贫苦的人,上主却眷念了我;你是我的助佑,我的救援;我的天主,求你不要迟误。【答】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万民赞颂上主"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66章第18到21节,致希伯来人书第12章第5到7以及11到13节,圣路加福音第13章第22到30节。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又给我们提出了解释礼仪与注释圣经之间的分歧的问题。如果我们纯粹从注释圣经的立场来读这篇福音的记载,我们肯定会把窄门的比喻认作它的主题,以为它的宗旨是在强调进天国的困难及严格条件。这种看法是对的,但是它转移了我们的注意,把我们引到本主日的弥撒庆典以外去了。在本主日的弥撒庆典中,福音与读经一相搭配。与读经一对照,本主日弥撒福音的教训集中在它的最后两句话:「将来从东方、从西方、从北方、从南方,都有人来,在天主的国里欢宴。看哪!有最後的,将成为最先的;也有最先的,成为最後的」。其背景是有人向耶稣提出了一个问题:「主,将来得救的人,真的很少吗?」尽管这也是今日许多虔诚的人所关心的问题,耶稣并未予以直接的答复。他不过鼓励他的同胞小心谨慎,免得原来应是他们的天国中的座位,被来自四方的外邦人捷足先登占据了。言外之意,就是救恩并不限于一个民族,所有接受基督的人都将得救。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经过各城各村,走向耶路撒冷,一路教导人。有人问他说:「主!将来得救的人,真的很少吗?」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努力由窄门进去吧!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要想进去,却不能进去。等到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才站在外面敲门,说:『主!请给我们开门吧!』家主要回答你们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时,你们要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头教导过。』他要回答你们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走吧!」几时你们看见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及众先知,都在天主的国里,而你们却被摒弃在外面。在那里,你们只能哀哭和切齿。将来从东方、从西方、从北方、从南方,都有人来,在天主的国里欢宴。看哪!有最後的,将成为最先的;也有最先的,成为最後的。」(路13:22-30)

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里,天主藉着依撒意亚的口宣告他的旨意说:「我要聚集外邦人和所有说各种语言的人。他们都要前来,瞻仰我的荣耀。」从前,连梅瑟也只不过从背后瞥见天主的光荣,现在竟将被所有的民族都看到了。在那由所有的民族组成的广大会众中将出现一个记号,一面标志着「那有幸看见天主光荣的会众」本质的旗帜;那是新天新地,那是新的受造物。到了那时,将有一大队的人,乘着种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到耶路撒冷向天主献礼,天主也将从他们当中选拔司祭。于是,耶路撒冷的圣殿便成为万民的祈祷所了。

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这样说:「我要聚集外邦人和所有说各种语言的人。他们都要前来,瞻仰我的荣耀。我要在他们中间施行奇事,并派遣生还的人到外邦人之中,以及遥远的海岛去,就是到那没有听过我的声誉,没有见过我的光荣的地方。他们将在外邦人中宣扬我的光荣。他们要从各民族中骑马、乘车、坐轿、骑骡、骑独峰驼,把你们全部的弟兄送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来,当作献给天主的献礼,好像以色列子民用洁 的器皿将供物献于上主的圣殿中一样:我要从他们中间选拔司祭和肋未人。(依66:18-21)

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使我们联想到圣若望宗徒的默示录:「我看见有一大伙群众,没有人能够数清,是来自各邦国、各支派、各民族、各言语的,他们都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持棕榈枝,大声呼喊说:救恩来自那坐在宝座上的我们的天主,来自羔羊!」

总之,本主日的弥撒礼仪给我们指出了基督救恩的普世性。教会的传教使命来自它的本质。梵二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说得好,教会「好像树立于各国之间的一面旗帜,将散居的天主儿女,召集在一起,好使他们都一同属于一个羊栈一个牧人。」是的,耶稣曾说过:「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就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教会就是「为了拯救普世人类而被钉在十字架死去的耶稣基督」高举的旗帜。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谦逊的好处"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德训篇第3章第19到21以及30到31节,致希伯来人书第12章第18到19以及22到24节,圣路加福音第14章第1以及7到14节。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提出两个劝告。一个针对被请赴宴的客人,另一个针对请客的主人。在本主日的弥撒庆典中,第一个劝告是主题,因为它与本主日弥撒中读经一的内容相搭配。

我们先从第二个劝告讲起,因为这样更看得出第一个劝告与读经一之间的配搭关系。

请客不可有私心,打算得到什么报酬。所以,不要请自己的亲戚,自己的朋友,而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那些都是不幸运的一群,连圣殿也不让他们进入。在提出这个劝告时,耶稣曾给了它一种末世性的意义。他说:「但当正义的人复活时,你必将得到还报。」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第一个教训。这是本主日弥撒福音的主题。

耶稣被请到一个法利塞人家里作客。那样的事不止是这一次,耶稣经常在宴席中与法利塞人相会。这是他与他们对话,开导他们,和向他们表示关心的良好机会。原来,法利塞人像别的人一样,天主也召叫他们,愿意他们得救升天。但是,那次的宴会有些特别,因为那天是安息日,要比平日隆重,酒菜也更丰富。来宾除耶稣以外,还有经师和法利塞人。设宴的主人是他们中的一个领导人物。正如在一般世俗聚会中,来宾都爱出风头,想坐上位。耶稣即景生情,教训我们说:「凡高举自己的,将被贬抑;凡自谦自卑的,将被高举。」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在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塞人首领的家里吃饭,众人都留心观察他。 耶稣注意到被请来的客人都争坐首席,就对他们讲了一个比喻说:「当有人请你去吃喜酒时,不要争坐首席,恐怕比你更尊贵的客人,也被请来,那请了你又请了他的主人,将对你说:『请让座给这一位吧。』那你只得羞愧的退到末座了。但当你被邀请时,去,就坐在末位,好让请你的主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前,就有光彩了。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将被贬抑;凡自谦自卑的,将被高举。」 耶稣也向请他的人说:「你请人吃午餐或晚餐时,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姐妹、亲戚和有钱的邻舍,怕他们要回请你,而还报你。你设宴请客时,要请穷人、残废的人、跛子、瞎子。这样你便是有福的了,因为他们无力还报你。但当正义的人复活时,你必将得到还报。」(路14:1, 7-14)

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里,德训篇的作者论述谦虚的好处。他这样说:

我儿,你工作时应当谦和,这样,你会比施惠的人更受人爱戴。你越伟大,就越当谦下,这样,你才能获得上主的喜爱,因为上主的权能是伟大的,被谦逊的人所尊崇。 骄傲者的创伤,是无法医治的,因为邪恶在他们内已根深蒂固。智者的心领会喻言;热心的听众渴求智慧的言词。(德3:19-21, 30-31)

除了上面「你越伟大,就越当谦下;这样,你才能获得上主的喜爱。」那句话之外,德训篇尚有天主「贬抑和举扬人」以及「从卑贱中提拔人,使人抬头」这样的话,都是以犹太宗教的信仰为其立论的根据。原来,谦虚是旧约圣经屡次谈到的一个话题。它的谈论有时竟然达到近乎新约圣经的程度。「谦虚的人承认自己是罪人」、「上主宠爱谦卑的人」、「天主俯听卑微人的祈祷」诸如此类的话屡见不鲜。旧约圣经中也有几位谦虚的人物,最突出的便是依撒意亚书中所描述的上主的仆人。匝加利亚先知预言未来的默西亚,把他描写为骑在驴驹上的谦逊的君王。

所以,当耶稣说「凡高举自己的,将被贬抑;凡自谦自卑的,将被高举」,他的听众是懂得他的意思的。但是要实在地实践耶稣的教训,并不简单。首先要避免对耶稣的话作极端的解释。原来,谦虚并不等于对自己的地位、成就,与前途发展等漠不关心。天主愿意我们人有自尊心,有进取的精神。对谦虚的误解可能导致人心理上的堕落。这与德行毫不相关。不能负责、拿不定主意、对自己没有信心,和自卑感,都不是谦虚。反过来说,耶稣斥责为权力而求权力,以暴力控制别人,不顾别人权利而满足自己欲望的行径。怎样在今日的世界中实在地践行耶稣的教训,是尚须继续研究的事。总而言之,是不能以世俗的智慧为准则,必须正大光明地以天主所指定的本人的地位,以及对别人的尊重为标准。

今日我们越来越懂得教会中权威的本质是服务。这是一种谦虚的必须方式。在教会中执行权威常常是一种服务或职责。但是,虽然服务的 围没有限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平等。庸俗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谦逊。谦逊是以认清自己的地位为前提的,但是同时也要对别人关心和尊重。怎样在这两者之间得到妥当的平衡,这是要在诚实的自省中不断寻找的。

常年期第二十叁主日"毫无保留地追随基督"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二十叁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智慧篇第9章第13到19节,圣保禄宗徒致费肋孟书第9到10以及12到17节,圣路加福音第14章第25到33节。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乍然听来或读到会给我们模糊混乱的印象,使我们难以分别耶稣的话和圣路加的编撰。大致而论,这里所记载的两个简短的比喻,虽然只能在圣路加福音读得到,却完全符合耶稣讲道的固有格式。再说其中有关「弃绝自己」和「背十字架」的两句话,圣玛窦和圣马尔谷福音也都记载了,圣路加福音也在第10章里已经记载了。故此,「弃绝自己」和「背十字架」这两句话应该是耶稣本人所说的话了。看来圣路加福音再把这两句话安排在第14章,即本主日弥撒中所读的一段记载中,是为训诲与他同时代的信友,并要消除他们的一切幻想,及向他们指出做基督信徒的真正必要条件。

基督信徒首先要是超脱自己的人,这是作耶稣的门徒的第一个条件。人不可同时事奉两个主人,这是所有基督信徒必须接受的条件。所以圣路加十分强调它,把它说得咄咄逼人,不合我们的心理。但是我们不可照字面去理解圣路加所记载的耶稣的话。耶稣所说的、原文的「恨」字是指一种价值的判断,丝毫没有自私或违背爱德的意味。耶稣要求他的门徒对他要绝对忠诚。在与他对比之下,对任何人的爱都处于次要的地位了。由于爱耶稣在万有之上,弃绝一切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必要了。人性情感,虽然合理,但也许只是一种隶属于对耶稣的爱。耶稣要求的是绝对的爱,不是差不多的爱。为了强调这绝对要求,圣路加开了一张把我们心爱的人物都包括在内的名单。在与耶稣相对立时,这些人物都应该退到应该牺牲的次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圣路加把我们本人的生命也包括在这张名单内。或许,在今日欧美文明中,跟随基督不致造成必须弃绝家庭的地步;在圣路加的时代和在今日的中国,这样的情形却是屡见不鲜的。

为此,跟随基督非有背十字架的精神不可。「背十字架」在今天已是一句成语,其意义无非是忍受生活上的苦楚和严重考验。但是,在耶稣时代,却尚有牺牲生命的意思。十字架原是处死的刑具。耶稣的门徒看见过他们的老师背着十字架走往加尔瓦略山,在那里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他们知道他们有分担耶稣命运的职分。对他们和对后来的基督信徒们来说,「跟随基督」和「背十字架」有同样的意思,都表示绝对的奉献,甚至不惜舍去生命。但是我们要背的,不是任何的十字架;我们要跟随的,不是任何一个人。我们要背的,是耶稣的十字架;我们要跟随的,是耶稣这个人。

所以,跟随耶稣是不可轻易从事的。为此,耶稣提出这两个简短的比喻,来促使人们在决定舍弃一切而跟随他之前,先深深地反省一番。今日的基督信徒,一如当时耶稣的门徒,对基督信仰都不可抱有幻想。基督信仰不是一种空想的哲学,而是一种必须实践的生活。这生活不容许妥协,它的要求是绝对的,不但一日,而且一生,都是这样。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这样说:

那时,有许多群众与耶稣同行,耶稣转身对他们说:「谁到我这里来,而不爱我超过(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甚至自己生命的,就不能做我的门徒。谁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的,也不能做我的门徒。」 「你们中如果有人要建造一座塔,哪有不先坐下来计算经费,看是否有能力完成呢?怕奠基之後,无力完成,看见的人都要讥笑他,说:『这人开了工,却不能完成。』或者,一个国王,要去同别的国王打仗,那有不先坐下来衡量,是否能用一万人,去抵抗对方的两万人呢?如果不能,趁敌人离得还远时,就派使者去求和。同样,你们之中,谁若不舍弃一切,就不能做我的门徒。」(路14:25-33)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贸然听来会使我们感到困惑,必须将它放在礼仪的环境中,与福音相对照,才能发现其中的深邃意义。天主高高在上,世人固然不能把握他的计划;但是天主赐给人智慧和圣神,在圣神领导下,人生便有了光明与喜乐。

读经一这样说:

谁能知道天主的旨意?谁能洞察上主的意愿?必死的人的思想是毫无价值的,我们的计划是不可靠的,因为这个必腐朽的肉体,压抑着灵魂;这个用泥土造的帐棚,是心灵的负累。世上的事,我们还难以测度;目前的事,我们还得费力追寻;那麽,天上的事,谁还能探究呢?你如果不赐予智慧,从高天派遣你的圣神,谁能知道你的旨意呢?这样,世人的行径才可以修正,人们才能够学习你所喜悦的事,并且藉着智慧而得救。(智9:13-19)

读经一说得好,「这个必腐朽的肉体,压抑着灵魂;这个用泥土造的帐棚,是心灵的负累。」我们必须排除一切才能获得绝对的自由,必须脱去我们的肉身和私见所构成的土作外套,才能随从天主的圣意。

本主日弥撒的教训的确十分有力。它给我们提供了全部基督信仰生活的大宪章,指出了基督信仰的绝对价值。作基督信徒绝不是轻松的事。信徒的生活是要求认真的实践。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天主的宽赦"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出谷纪第32章第7到11以及13到14节,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前书第1章第12到17节,圣路加福音第15章第1到32节。

荡子的比喻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我们已经在四旬期第四主日弥撒福音中读到它,但是那里的教训与本主日不尽相同。四旬期指向耶稣复活节,预备领受圣洗圣事与重宣圣洗誓愿;本主日弥撒福音的教训则着重在天主的宽赦。

比喻中的父亲为了他儿子离弃家庭流荡在远方而不断焦虑。比喻中说,儿子还在远处的时候,父亲就看见他。这意味着,那父亲一直盼望着儿子有朝一日终于要回家,由于不断的盼望,于是总是这样凝视着遥远的地方。从此可见天主不忘记罪人而耐心等待罪人回头归化的态度。比喻中的父亲看到了儿子,便动了怜悯的心。动怜悯的心:这也是天主对罪人的经常态度。天主本性仁慈,本来就爱宽赦人的罪。出谷纪称天主为「慈悲宽仁的天主」,说他「缓于发怒,富于慈爱忠诚」;又记录了梅瑟的一篇祈祷经文。经文中梅瑟这样祈求天主宽赦他的子民,说:「这百姓固然执拗,但求你宽免我们的过犯和罪过,以我们为你的产业。」

比喻中的父亲,由于对儿子的怜悯,不辞自动走出第一步,「跑上前去,拥抱他,热情地亲吻了他。」天主就是这样。这是我们在耶稣身上可体会到的。比如,在匝凯的故事里,耶稣知道了那位税务员要见自己并有悔改的心意,便自动到他的家里去。在这个故事中,耶稣又宣布了:「人子来,是为找寻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再说,比喻中的荡子的意向并不完全纯正。他回家并不纯粹出于对父亲的不知恩或缺少爱情的懊悔。比喻毫不隐瞒他的自私自利:「我父亲有多少 工,口粮富足,而我倒在这里饿得要死!」税务员匝凯的光景也是这样。他起初也并不像有纯正的意向,也并没有表示对自己罪过有什么懊悔。大致罪人的最初态度,往往只求避免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所造成的痛苦。天主却把这最起码的态度认作是他们好心的表示,因而便像比喻中的父亲跑过去迎接儿子似的,慈爱地接待他。

如果说比喻中的荡子有什么懊悔的表示的话,那么父亲,由于十分喜乐,竟然没有发觉。因为他只顾对他的仆人说:「快快拿锦袍来,给他穿上;拿戒指来,戴在他手上;拿鞋子来,穿在他脚上。再把那头肥胖的小牛牵来杀了,我们欢乐地来吃一顿。因为我这个儿子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路15:22-25)

人们往往不懂得天主的宽赦。大概就是为了这个缘故,圣路加特意藉着耶稣这个比喻,向他的读者们强调好好接纳那些曾犯过罪、而现在却同他们一起生活在同一教会内的人。耶稣本人曾遇到过一些人,他们不能容忍罪人,把罪人看作是被天主所弃绝的一群。荡子比喻的一个目的,便是要这些人懂得天主的态度。因此比喻也就谈及了长子的反应。那是耶稣同时代的有些人的反应,那是圣路加的有些弟子的反应,那也是我们这时代的有些基督信徒的反应。比喻中的长子认为自己是父亲的忠诚仆人,事实上确是如此。他觉得父亲对弟弟的热烈接待伤了他的心。他对父亲一直忠诚,父亲从未为他办过酒席。那荡子耗尽了父亲的家产,父亲却那么优待他。这也是今日有些基督信徒们的绊脚石。至少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不能接受有些人一生行为荒唐,死后却蒙天主接纳,像一生作好教友的人们一样进了天堂。这是以斤斤较量的商人心态来估量基督信徒的生活和天主的公义。耶稣要纠正这个错误。他坚决反对任何在天主与人之间引进「我给,你也要给」那样买卖关系的宗教观点。在天主与人之间的首要关系是爱。比喻中的父亲毫无贬低长子的忠诚的意思,相反他着实予以肯定。「孩子,你常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父亲对他决无不公道之处。他的立场不过是宽赦,是重新赐予生命给那死了的儿子。

以上是本主日弥撒福音的教训。现在我们探究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和读经二的内容。读经一记述拜金牛的故事。天主才颁布了他的十诫,他的子民以色列便放肆到了拜金牛的地步。这真是一个不可宽恕的罪过。这故事的要点在梅瑟的那篇祈祷词上。这是一篇分作几段结构完整的有力辩护词。

天主为什么要毁灭自己的子民呢?以色列是天主的子民,因为是天主用强硬的手臂把他们从埃及领了出来的。既然用了如此奇妙的惊人方式拯救了他们,再把他们毁灭,岂非是自相矛盾。

正因为天主这样奇妙地拯救了他的子民,在万民中显示了他的光荣,如果现在毁灭他所拯救的人民,便要失去威风。这与天主的面子有关。叫人家怎样再能尊重和敬畏他的大能和强硬的手臂呢?由于梅瑟信德坚强,他不怕这样冒昧地向天主要挟。

但是他所提出的最有力论据则是天主的信实。天主既然许诺给他们先祖一块土地和许多子孙,现在不能撤销这许诺,把灾难降在他的子民身上。这故事就以天主宽赦他的子民拜金牛的罪为结束。这是读经一的教训。

在读经二里圣保禄宗徒更现身说法,也为天主的宽赦作出了见证。他原是罪人,天主却信任他、拣选他,付给他一个使命。那是当时新生的教会中一件盛事。在别的耶稣所拣选并曾与耶稣一同度过一段生活的宗徒眼中,保禄,那曾经迫害过他们的人,遽然也满渥主宠,像他们一样当起宗徒来,真是一件奇特而激起反感的事。保禄给我们指出,只要有信德和在基督内的爱,回头悔改常是可能的。不但如此,他更认为自己的犯罪和后来的回头悔改,都是天主的上智计划。他说:「耶稣基督要在我身上,显示出他无限的忍耐,给将来信赖他而获得永生的人,一个突出的榜样。」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不义的管家"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取自圣路加福音第16章第1到13节(短式:第16章第10到13节)。

圣路加福音第15章记载,法利塞人和经师们见了税吏和罪人来亲近耶稣而窃窃私议,耶稣于是向他们讲了「亡羊」、「失钱」,和「荡子」叁个比喻。这是本主日弥撒福音的上文。其下文是第16章第14节:「爱财的法利塞人,听了这一切话,便嗤笑耶稣。」但是本主日弥撒福音的开端,也就是第16章第1节,则明明写着「耶稣也对门徒们说」这一句话。可见,本主日弥撒福音中所记载的话,是耶稣说给自己的门徒们听的,但是他讲这些话时,也有法利塞人在场旁听,并且表示了他们的反应。

澄清了本主日弥撒福音的「听众和对象」的问题之后,我们便可以凭也是耶稣门徒的基督信徒身份来研究这篇福音。这篇福音的内容包括一个「比喻」和两个「忠告」。我们先研究那个比喻。

在讲述那比喻时,耶稣先把他的门徒们和别的人对立起来。他称他的门徒为「光明之子」。与他们相比之下,别的人便是「世俗之子」。耶稣所讲的比喻中的主人公:不义的管家,是典型的「世俗之子」。耶稣利用他的形象来强调「世俗之子」的两点特徵;那就是:不义和精明。耶稣责备世俗之子的不义,却藉着他们的精明来激励光明之子。他说:「世俗之子在应付俗世的事务上,却比光明之子还要精明。」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也对门徒说:「有一个富翁,他有一个管家,被人在主人面前告发,说管家挥霍了主人的钱财。主人就叫那管家来,对他说:『我怎么听说你有这样的事?把你经手的账目交出来吧!你已不能再当管家了。』那管家心中思量说:『我的主人撤了我管家的职务,我怎麽办呢?锄地?我没有力气;讨饭?我又觉得害羞。有了,我知道怎麽办了!好叫人在我被撤了管家的职务後,接我到他们家里去。』於是他把主人的债户,一一叫来,问第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这人说:『一百桶油。』管家说:『拿你的借据来,快坐下,写作五十。』又问另一个说:『你欠下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借据,写下八十。』主人称赞这个不义的管家,说他办事精明,因为这世俗之子,在应付俗世的事务上,却比光明之子还要精明。」我再告诉你们:你们要用会朽坏的钱财(不义的财物)去结交朋友,好到了钱财无用武之地的时候(为在你们匮乏的时候),他们收留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路16:1-9)

在我们刚才聆听了的「不义的管家」的比喻中,「不义的钱财」和「俗世的事务」是两个类同的说法。它们都是「别人的财物」,不是「真实的财物」。「真实的财物」比如天国里的永生,才是属于我们各人自己的。

接着,我们考究耶稣在讲了「不义的管家」这比喻之後,向他的门徒们所提出的两个「忠告」。那两个「忠告」都是关于「俗世的事务」和「不义的财物」的。它们所包含的教训,用哲学家庄子的话来说,是「物物而不物於物」;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则是:要知道利用世上的财富来实践自己的生命真谛,却不要做世上财富的奴隶。

耶稣这样向他的门徒们说: 「谁在小事上忠信,在大事上也必忠信;谁在极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必不义。倘若你们在会朽坏的(不义的)钱财上不忠信,谁还把那真实的财物委托给你们呢?倘若你们对于别人的东西不忠信,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没有一个仆人能事奉两个主人。或是恨这个,而爱那个;或是依附这个,而轻视那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又事奉钱财。」(路16:10-13)

在今日经济挂帅的中国社会中,我们被称为光明之子的基督信徒们,决不可随波逐流,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而成为金钱的奴隶。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富人与拉匝禄的比喻"

耶稣同情穷人,但是他不主张革命,他的讯息是纯粹宗教性的,他劝富裕的人救济有需要的人。他说:「要用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为在你们匮乏的时候,好叫他们收留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这是上主日弥撒中所记载的「不忠信(不义)的管家」的比喻所留给我们的教训。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弥撒中的福音也记载一个比喻,是「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耶稣所讲的这个比喻可分两幕,一幕是在世上演的,一幕是在阴府里演的。在这个比喻中耶稣戏剧性地描述了富翁和拉匝禄在那两个舞台上所扮演的极其不同的角色。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耶稣对法利塞人说:「有一个富翁,身穿紫红袍和细麻纱的衣服,天天奢华地宴乐。另有一个乞丐,名叫拉匝禄,躺在那富翁的门口,浑身生疮。他巴不得拿这富翁桌上掉下来的碎屑充 ,却只有狗来舔他的疮痍。後来,那乞丐死了,由天使送到亚巴郎的怀中。那富翁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阴间的痛苦之中。」(路16:19-23)

「阴间」一词,希伯来文称作「谢奥耳」,原来是指所有死者的灵魂聚集的地方。根据耶稣时代犹太人的思想,阴间分做一上一下,上面是义人享福的地方,耶稣称它为「亚巴郎的怀抱」,下面是罪人受刑的地方,耶稣把它称为「阴间」。这两个地方的中间有一道鸿沟相隔,两边的人只能遥遥相望,却不能相接近。接着耶稣又采用犹太文学上讲比喻的特色,来给比喻的主题做进一步的发挥。他在比喻的故事中插入几个情节,不但使故事更为戏剧化,而且更藉着故事中人物的发言,令人更易于领会比喻中所包含的教训。

耶稣这样接着讲述说:

「那富翁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阴间的痛苦之中,举目一望,远远看见亚巴郎,又见拉匝禄在亚巴郎的怀中,就喊叫说:『我祖亚巴郎啊!可怜我吧!请派遣拉匝禄,用指头蘸一点水来凉润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中,非常痛苦啊!』亚巴郎说:『孩子,你应记得你在生时,已享过福了,而拉匝禄却受尽了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到安慰,而你却要受苦了。况且,在你们和我们之间,隔着一道深渊,要从这边到你们那边,并不可能,要从那边到我们这边,也不可能。』」(路16:23-26)

今世的祸福是暂时的,转瞬便云消雾散。死後的赏报和刑罚却是永远的。那个富翁知道的太晚,懊悔也来不及了。但是耶稣的比喻还没有讲完,他要藉着那个可怜的富翁与祖宗亚巴郎的对话,来强调信友们当听从上主藉教会的训导,和及时悔改自新的道理。他这样继续讲解说:

「富翁说:『祖宗啊!那麽求你派遣拉匝禄到我家去,警告我的五个弟兄,免得他们也到这个痛苦的地方来。』亚巴郎说:『他们有梅瑟和先知,让你兄弟听从他们好了。』富翁说:『不,我祖亚巴郎!如果从死人中有一个人,到他们那里去,他们必会悔改。』亚巴郎说:『他们如果不听从梅瑟和先知,即使有人从死者中复活起来,他们也不会信从的。』」(路16:27-31)

在我们刚才听到的比喻中,耶稣没有说明那个富翁的财产是怎样得来的,也没有交代那拉匝禄是怎样沦落为乞丐的。耶稣讲这个比喻并没有表示鄙视金钱的意思。他不过是教训世人提防一种与金钱有关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醉生梦死」。它的特徵是第一奢侈,第二不相信神的存在。

依照耶稣留给我们的讯息,世界是天主创造的,世界上的财富原是为人类享用的。各人的私有财产是天主托给人经理的事物,人不可擅自妄用。耶稣曾讲「不忠信的管家」比喻,劝人要善用世上的财富,救济有需要的人。他说:「这样在金钱失去价值的时候,有朋友接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现在他又讲「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警告世人不要浪费财物、漠视别人的需要,否则他们也要像比喻中的那个富翁一样,到地狱里去永远受苦。到了那时,他们要懊悔,已来不及了。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信德的恩宠"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取自圣路加福音第17章第5到10节,内容包括两段似乎不相关的记载。第一段记载是「对一个请求的答覆」;第二段记载的是一个「比喻」。

我们先研讨的是第一段记载有关「对一个请求的答覆」。它这样记载说:

那时,宗徒们向主说:「请增加我们的信德吧!」主说:「你们若有一粒芥籽般的信德,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连根拔起,移到海里去』,它也会听从你们!」(路17:5-6)

叁部对观福音都记载了这一段话。圣马尔谷福音在记载这段话之前,先叙述了耶稣诅咒一棵无花果树,而这棵无花果树果然枯干了的事。圣玛窦福音则两次提及这一段话;一次的记载与圣马尔谷福音完全相同,另一次是耶稣回答他的门徒们时,向他们解释为什麽他们不能像他一样驱逐魔鬼。

圣马尔谷和圣玛窦福音的记载上,所谓「增加信德」,似乎带有增加行奇迹和驱魔鬼的能力的意思。

但是在本主日弥撒中所宣读的圣路加福音的记载里,却没有这样的意思。在圣路加的着作中,「信德」一般与「天主圣言」相配合。比如,宗徒大事录第4章第4节说:「听『道』的人中,有许多人信从了,男人的数目,大约有五千」;又在他记载的福音中,耶稣讲了撒种的比喻後,向门徒们解释说:「种子是天主的话。」

在圣路加福音中,信德就是「跟随耶稣」,增加信德,就是对耶稣的话有更深的认识,也就是更紧密的跟随耶稣。

四部福音都是用来讲授教理的书本。圣路加在讲授教理时,强调信德是天主赏赐给人的恩宠。比如,在宗徒大事录第14章第27节,他声明是「天主给外邦人打开了信德的门」,在记载耶稣受难的事迹时,他特别记录了耶稣对圣伯多禄所说的这几句话:「西满,西满,看,撒旦求得了许可,要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是我已为你祈求了,为教你的信德不至丧失,待你回头以後,要坚固你的兄弟。」

信德既然是天主赏赐给人的恩宠,我们得到了天主所赏赐的「信德的恩宠」,自然不可自高自大,却更应该谦逊地感谢天主了。

这样说来,今天弥撒福音中的第二段所记载的「比喻」,是与第一段所记载的「对一个请求的答覆」有着密切关系的。

故此,本主日弥撒福音继续这样说:

「你们中,有谁在仆人耕田或牧羊之後,当他从田间回来时,会对他说:『快快坐下吃饭吧!』而不是对他说:『替我预备晚饭,束上腰,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再吃喝呢?』难道仆人做了主人吩咐的事,主人还要感谢他吗?同样,你们做完了吩咐你们的一切之後,仍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我们只做了应该做的事。』」(路17:7-10)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选自哈巴谷先知书第1章第2到3以及第2章第2到4节,内容综合先知与天主的两次对话。在第一次对话中,先知抱怨天主任由背信的人迫害虔诚的信徒;天主答覆说:他将叫凶狠的外国人来惩罚这些恶人。在第二次对话中,先知又向天主抱怨说:外国人对待他的同胞太残忍暴虐。天主的答覆是,先命令先知把自己的答覆写在版上,然後说出自己启示的内容说:一切不公义和不虔敬的人必要受惩罚,但公义虔敬的人,必获拯救。

恭读哈巴谷先知书:

上主,我向你求救,何时才得你的垂听呢?我呼求你消除强暴,你竟不来救助。为什麽你使我面对邪恶,遭受压迫,而竟坐视不管呢?在我面前尽是迫害和残暴,争吵不休,辩论四起。 上主回答我说:「你把这神异景象,清楚地刻在版上,使人容易诵读。因为这异象届时必会实现,决无欺诈;若是迟延,你要等待;它必会实现,决不误期。看,心术不正的必然消逝;义人必因信德而生活。」(哈1:2-3; 2:2-4)

这样,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两段记载和读经一分别提出了以下叁点教训:第一,要不断的祈求天主赏赐我们信德的恩宠;第二,在获得这恩宠之後,不可自高自大,却要谦逊地感谢天主;第叁,要在困难中坚持信德,不失对天主的信赖。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十个癞病人"

耶稣诞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第一批门徒都是犹太人;他曾说过:「我被派遣,只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他也曾叮嘱自己的门徒们不要走外邦人的路。这都是因为犹太民族原来是天主的选民;在天主的救世计划中,「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这并不是说,不是犹太人,便不能得救,更不是说,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不是为拯救所有的人。

再说,耶稣在世时,也曾多次提及非犹太人的得救。有一次他警告他的同胞犹太人说:「几时你们看见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及众先知,都在天主的国里,而你们却被摒弃在外面,在那里,你们只能哀号和切齿。将来从东方、从西方、从北方、从南方都有人来,在天主的国里欢宴。看吧!有最後的,将成为最先的;也有最先的,成为最後的。」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都谈到癞病痊愈的奇迹,而且两个奇迹都发生在以色列人认为是外邦人的身上。

这里所谓癞病即麻疯病,是由麻疯杆菌所造成的传染病。它使皮肤腐烂,神经麻木而失去知觉。在古代的中东有许多人患这种病,一般都被看作是天主的惩罚。古代的犹太人更把癞病看作是宗教礼仪上的不洁 ,患者不能参与任何宗教礼仪,而应该远离人群,独居于旷野中。犹太人相信,只有天主显奇迹,癞病才能痊愈。所以旧约圣经规定,癞病的痊愈要经司祭检查。如果司祭检定病人果然痊愈了,便要为他行取洁礼,然後许可他返回故乡,与家人同居。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取自圣路加福音第17章第11到19节,内容讲述十个癞病人的故事。由于耶稣的怜悯,十个癞病人都痊愈了,但是只有一个回来感谢耶稣;也只有他一人,不但获得了身体上疾病的痊愈,而且也获得了灵魂上的静获得了灵魂上的榷鳌J 芳痈R艏鞘 盏母锌 担骸赋 苏飧 獍钊耍 姑挥斜鹑嘶乩垂馊偬 髀穑俊

恭读圣路加福音: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路过撒玛黎雅及加黎利的边界。他正走进一个村子时,有十个癞病人,迎上来,远远地站着。他们提高声音说:「师傅!耶稣!可怜我们吧!」耶稣定睛一看,就对他们说:「去,请司祭检验你们吧!」他们正要去的时候,就洁 了。其中一个,看见自己洁净了,就回来,大声颂扬天主,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却是个撒玛黎雅人。耶稣于是开口说:「洁 了的,不是十个人吗?还有九个人在哪里呢?除了这个外邦人,竟没有别人回来光荣天主吗?」于是对那人说:「你起来,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路17:11-19)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选自列王纪下第5章第14到17节,内容记述纳阿曼归化的故事。纳阿曼也是一个外邦人。他是一位在国内很有权势的军官,但是他患了癞病。在一次战争中,他从以色列俘虏了一个小女孩,带回家来伺候他的妻子。这女孩对自己的主母说:「如果我的主人到那位住在撒玛黎雅的先知那里去,那位先知一定会治好他的癞病。」纳阿曼相信了这句话,就带着隆重的礼物到撒玛黎雅来见厄里叟先知。先知打发他到约旦河去沐浴七次。他去了,在河里浸了七次,身体果然复原,如同小孩子的一样。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记述他回来感谢先知,并表示了他皈依天主的决心。

恭读列王纪下:

那时候,纳哈曼到约旦河边去,遵照天主的人厄里叟的话,在河里浸了七次;他的肌肉就复原了,完全洁 ,犹如婴孩。 于是纳哈曼带着全体随员,回到天主的人那里,站在他面前说:「现在我确实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真神。现在,请收下你仆人的礼物吧!」厄里叟回答说:「我指着我所服侍的永生上主起誓:我决不接受。」纳哈曼再叁促请他接受,厄里叟却坚拒不受。纳哈曼就说:「你既然不接受,至少请让你的仆人将两只骡所能负荷的泥土运回家,因为你的仆人从今以後不再向别的神明献祭,只向上主奉献全燔祭和牺牲」。(列下5:14-17)

无疑的,本主日弥撒的福音和读经一都说明了天主救恩的普遍性,但是它们也同时强调了「对天主的感恩」与「人的信仰」的密切关系。我们对天主的信仰,好比癞病的痊愈,也是天主对我们的恩赐。我们也要以对天主的万分感恩来保持这份极其珍贵的礼物。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恒心祈祷"

祈祷是人投靠天主的一种方式,它包括人生各方面的情况;分开来说,有祈福的祈祷,有求情的祈祷,有悔罪的祈祷,有感恩的祈祷,和赞颂的祈祷。一般来说,祈祷是上述各种意向的混合总称。四部福音经常提到耶稣的祈祷,也提到耶稣教他的门徒祈祷,和给他们讲解有关祈祷的道理。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取自圣路加福音第18章第1到8节,内容包括一个「比喻」和比喻的「解释」。比喻很明显地是讲恒心祈祷的效果;在比喻的解释中,耶稣加上了下面的这句话:「但是人子来的时候,在世上能找到这样的信德吗?」耶稣的这句话,又把有关祈祷的教训,和对世界末日来临的警惕联在一起了。

恭读圣路加福音:

那时,耶稣对门徒讲了一个比喻,论及人该当常常祈祷,不要灰心。他说:「在一个城中,有一个法官,他不敬畏天主,也不尊重任何人。有一个寡妇,常来找他,说:『请为我申张正义,制裁欺凌我的人。』法官总不理会;继而他想:『尽管我不敬畏天主,也不尊重人,但因这寡妇常来麻烦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不断来纠缠我。』」主说:「你们听听,这不义的法官说了些什麽!那麽,天主听到他的选民日夜呼求,难道他会延迟他的救援吗?我对你们说:他一定会尽快为他们伸冤,但是人子来的时候,在世上能找到这样的信德吗?」(路18:1-8)

在进一步地默想我们刚才所听到的福音的教训之前,我们且先聆听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这篇读经选自出谷纪第17章第8到13节,内容记述以色列人和阿玛肋克人的作战。在那次战争中以色列人打了胜仗。但是以色列人之所以得胜,并不是由于它的兵力强盛,而是由于梅瑟所伸开而高举的双手。伸开而高举的双手象徵祈祷。以色列人的那次胜利,是梅瑟恒久不懈的祈祷的效果。

恭读出谷纪:

那时候,阿玛肋克人来到勒非丁,同以色列人作战。梅瑟对若苏厄说:「你给我们选拔壮丁,明天去和阿玛肋克人作战,我要拿着天主的棍杖,站在这山顶上。」若苏厄就照梅瑟所吩咐的做了,前去和阿玛肋克人作战。梅瑟、亚郎和胡尔便登上那山顶。梅瑟高举双手时,以色列人就打胜仗;垂下手的时候,阿玛肋克人就打胜仗。最後梅瑟双手举得疲乏了,他们就搬来一块石头放在他後面,他就坐下,亚郎和胡尔在两旁托着他的手,这样梅瑟双手就举着不动,直到日落。于是,若苏厄用利剑打败了阿玛肋克王和他的军队。(出17:8-13)

本主日弥撒中读经一所记述的以色列人与阿玛肋克人作战的例子,和福音中所记载的不义的法官和寡妇的比喻一样,都强调了恒心祈祷的功效。耶稣曾说过:「你们求,必会给你们;你们寻找,就会找到;你们敲门,就会给你们开。因为,凡求的人,必得到;寻找的人,必能找到;敲门的人,必给他开。」所以,祈祷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祈祷而又能恒心,当然必定会奏效。但是,在本主日弥撒福音中,耶稣在强调了恒心祈祷的功效後,又加上了一句令人想到世界末日的话,说:「但是人子来的时候,在世上能找到这样的信德吗?」这使我们注意到本主日弥撒中的阿肋路亚欢呼词里的这句话:

阿肋路亚;主说:你们应当时时醒悟祈祷,好能站立在人子面前,问心无愧。阿肋路亚。

这样看来,在本主日的弥撒中,慈母教会要给我们的教训,不但是恒心祈祷,而且也是坚持信德,更好说是以恒心祈祷来坚持信德。这样当天主收我们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将被认作是属于耶稣的人。

常年期第叁十主日"穷人的祈祷"

「困苦的人一呼求,上主立刻俯允。」(咏34)

这是本主日常年期第叁十主日弥撒中答唱咏的答句。它指出了慈母教会要我们在本主日弥撒中吸取的主要教训。

「困苦的人」,更好说「穷人」,在旧约圣经中有叁种不尽相同的意义。旧约圣经原来是以色列宗教的经典。一般而论,以色列人并不把贫穷看作人生的理想;相反,他们把它看作灾祸,看作是人懒惰的後果,而且也是引人犯罪的机会。这是「穷人」一词在旧约圣经中的第一种意义。

在旧约圣经中,穷人也往往被看作是不公正的社会中的牺牲者。旧约圣经中的先知们,大都是他们的辩护人。以色列人所期待的默西亚的使命之一,便是拯救这样的穷人。

除了上述的两类穷人之外,还有第叁类穷人。旧约圣经称他们为天主的朋友和仆人。他们是全心仰赖天主的人。贫穷和困难,只使他们变得更谦逊,却不使他们失去内心的平安。这第叁类的穷人们的祈祷,必定获得天主的立刻俯允。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选自德训篇第35章第15到17以及20到22节。这篇读经把穷人与被压迫者、孤儿和寡妇,相提并论,把他们称为诚心诚意恭敬天主的人、谦卑的人,和义人。所以说,他们的祈祷上彻云霄,必蒙天主的俯听。

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是不看情面的审判者,决不偏袒任何加害穷人的人,他乐于俯听被压迫者的祈祷,他决不轻视孤儿的哀求,和寡妇的诉苦。 诚心诚意恭敬天主的人,必蒙接纳,他的祈祷上彻云霄。谦卑人的祈祷,穿云而上,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除非至高者答应,为义人申冤,执行正义,他决不停止。(德35:15-17, 20-21)

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引用圣咏第34首的话,强调读经一中的讯息说:

【答】:困苦的人一呼求,上主立刻俯允。

领:我要时时赞美上主,我的口舌不断赞颂上主。我的心灵因上主而自豪,卑微贫困的人听了,也必欢欣雀跃。【答】

领:上主敌视作恶的人,把他们的纪念从人间抹去。正义的人一呼号,上主立刻俯允,拯救他们脱离一切艰辛。【答】

领:上主亲近破碎的心灵,医治精神痛苦的人。上主必赎回他的仆人;凡投靠他的,决不会受到处分。【答】

本主日弥撒福音取自圣路加福音第18章第9到14节。内容叙述法利塞人和税务员(税吏)的两种不同身份,两种不同的祈祷,以及两种不同祈祷的效果。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又对几个自夸是正义之士,而鄙视别人的人,讲了这个比喻:「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是法利塞人,一个是税吏。那个法利塞人站着,自言自语这样祈祷说:『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别人一样,勒索、不义、奸淫,更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守两次大斋,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那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是捶胸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我告诉你们:这个税吏回到家里,成了正义的人;那个法利塞人却没有,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将被高举。」(路18:9-14)

在耶稣时代的犹太社会中,法利塞人是上等阶级;税务员(税吏)则被挤在社会的边缘上。耶稣所讲的比喻中的税务员,并不因此忿忿不平,却知道反躬自问,承认自己的过错,哀求天主怜悯。他这样自谦自卑,可说是属于圣经中所说的:「是天主的朋友和仆人」这类的穷人。耶稣说:「这个税吏回到家里,成了正义的人。」天主俯听了他的祈祷。

在今日的中国社会中,我们作天主教徒的,也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上。我们也是圣经中所说的:「是天主的朋友和仆人」这类的穷人。所以,贫穷和困难只应该使我们变得更谦逊,决不可让它们打扰我们内心的平安。慈母教会在本主日的弥撒中安慰并教训我们,向我们保证说:穷人的祈祷,必蒙天主俯允。

常年期第叁十一主日"税吏匝凯的回头"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叁十一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和福音,分别取自智慧篇第11章第23到第12章第2节,圣路加福音第19章第1到10节。福音的内容是讲税吏匝凯回头的故事。这段福音也用於教堂奉献日的弥撒,但是意味不尽相同。在教堂奉献日的弥撒,本福音的讯息是:耶稣到哪家,便给那家带来救恩。而在本主日的弥撒中,它侧重于匝凯的归化,强调天主对待罪人的忍耐和仁慈。

怎麽知道它强调天主对待罪人的忍耐和仁慈呢?是从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的指示而知道的。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选自智慧篇第11章第23到第12章第2节。智慧篇是旧约圣经中的晚期作品,颇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全书19章分上下两编,上编第一到第十章阐述「智慧」的重要、性质与效能。在本主日弥撒的读经一,作者从天主惩罚埃及人和拯救以色列人的历史,而谈到天主惩罚人是要人回头改过的道理。天主爱惜他所创造的万物,他怜悯众生,闭目漠视人的罪恶,是要使罪人回头改过。

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整个世界在你面前,只像天秤上的一粒细沙,又像地上的一滴朝露。你怜悯众生,因为你是无所不能的。你假装看不见人的罪恶,是要使罪人悔改。的确,你锺爱万有,不会恼恨你所造的一切;假若你憎恨什麽,必然不会创造它。你若不愿意,什麽东西能够存在呢?你若不吩咐,什麽东西能够保全呢?爱护众生的主宰!你爱惜万物,因为万物都属于你:你那永恒不灭的气息在万物之内。 因此,你只是逐步惩罚罪人,警告他们,使他们想起所犯的罪,离开罪恶而相信你、上主。(智11:23-12:2)

读经一后的答唱咏,援引圣咏第145首,颂扬天主的无限仁慈。

上主慈悲,宽仁大方,

缓于发怒,仁爱无量。

上主对待万有,温和善良;

对他创造的万物,仁爱慈祥。

税吏匝凯的回头是天主对待罪人的忍耐和仁慈的一个例子。圣路加记载了匝凯回头改过的过程。他先描写匝凯的可笑行为,接着描述耶稣的召唤、群众的愤感,以及匝凯本人的表白,最後结论出耶稣的教训:「人子来,正是为了寻找和拯救那迷失的人。」「寻找和拯救」这五个字具体地描绘了天主的忍耐和仁慈。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进了耶利哥城,有一个名叫匝凯的,是税吏长,又是财主。他想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但因人多,自己身体又矮小,所以看不到。他于是跑到前面,爬上一棵桑树,为看看耶稣,因为耶稣就要从那里经过。耶稣来到那里,抬头一望,对他说:「匝凯!快下来!因为我今天要住在你家里。」匝凯急忙下来,高兴地接待了耶稣。众人见了,都窃窃私议,说:「他竟然到一个罪人家里去住宿。」但匝凯站起来,对主说:「主!我愿把我的一半财产施舍给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就赔偿他四倍。」耶稣对他说:「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因为他也是亚巴郎的子孙。人子来,正是为了寻找和拯救那迷失的人。」(路19:1-10)

本主日弥撒的主题是天主对罪人的忍耐和仁慈。这并不是鼓励我们没有分寸地宽容罪恶,而是适宜地对待罪人。面对一个犯了罪的人,我们的反应不可是令他失望,或惩罚他,而应该是愿意他悔改。我们要耐心等待他,在适当的机会上,善言劝导,向他讲解天主的仁慈,使他相信天主的全能。天主圣神有感化人心,使罪人成为圣人的能力。教会现行的《忏悔圣事礼典》所提供的赦罪经很适宜地反映了这种精神:

天上的慈父,因他圣子的死亡和复活,使世界与他和好,又恩赐圣神赦免罪过,愿他藉着教会的服务,宽恕你,赐给你平安。

常年期第叁十二主日"肉身的复活"

本主日常年期第叁十二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和福音分别取自玛加伯下第7章第1到2以及9到14节,圣路加福音第20章第27到38节。读经一记述玛加伯母子八人壮烈殉道的故事,内容涉及旧约时代以色列子民对人的肉身死后复活的信仰。福音记述耶稣与否认复活的撒杜塞人的对话。

「未知生,焉知死。」有人根据这句话认为中国人并不关心死後的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世界上所有民族,包括中国人在内,都对人的身後归宿有所警惕。

对这问题,在耶稣时代的犹太知识界中,流行着两种不同的意见。法利塞人相信人死後还要复活;撒杜塞人不相信人死了还能复活。耶稣的立场则表现在他与病死而复活了的拉匝禄的姊妹玛尔大的对话中。他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复活;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我们基督信徒相信耶稣的话,在我们日常颂念的信经中,我们宣誓说:

「我信肉身之复活,我信常生,阿们。」 我们先从读经一说起。这篇读经记述玛加伯母子八人壮烈殉道的故事。这故事是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作者逐步加紧,有条不紊地描述暴君所施行的刑罚越来越凶残,同时七兄弟临死时对肉身复活所发表的言论也越说越湛深。那母亲劝勉小儿子的话,读来尤其动人。

读经一这样说:

那时候,有兄弟七人和他们的母亲一同被捕,国王命人用鞭子和牛筋痛打他们,强迫他们食法律上所禁食的猪肉。他们中一个代表众人说:「你想问什麽?你希望从我们知道什麽?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宁死不愿违背祖先的法律。」 第二个在快要断气的一刹那,高声说:「你这个穷凶极恶的人!你夺去我现世的生命,但是宇宙的君王,必要使我们为他的法律而殉难的人复活,获得永生。」这一个以後,轮到第叁个受刑了!有人命他伸出舌头,他就爽快地伸出来,并且伸开双手,慷慨地说:「这些肢体是上天所赐,现在为了他的法律,我毫不吝惜,希望有一天从他那里再得回来。」国王和他的侍从都诧异这少年不怕受苦的精神。 第叁个死了以後,他们用同样的酷刑处罚第四个。他临死时这样说:「我们深信天主使人复活的许诺,所以死在人手中,是求之不得的,可是你决不会复活获得永生。」(加下7:1-2, 9-14)

本主日福音记述耶稣与否认复活的撒杜塞人的对话。在这篇对话中,耶稣明白地肯定了人死后肉身复活的道理。

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否认复活的撒杜塞人中,有几个来问耶稣,说:「师傅!梅瑟给我们定下规条:如果有一个人的兄长死了,他有妻子而无儿子,他的弟弟当娶寡嫂为妻,给他的兄长立嗣。假如有兄弟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没有儿子,就死了。第二个和第叁个也娶了她。七个人都一样,都没有留下後嗣就死了。最後,那妇人也死了。那麽,在复活时,这妇人是他们中那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七个都娶过她为妻。」耶稣回答他们说:「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是那些配得来世,并从死人中复活的人,不娶也不嫁。而且他们也不会再死了,如同天使一样,他们既是复活之子,也就是天主之子。至于死人复活,梅瑟已在『荆棘篇』中指明了;他那时称主是『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因为在天主眼中,众人都是活的。」(路20:27-38)

圣玛窦和圣马尔谷福音也记载了上面的对话。两部福音的记载都强调耶稣援引圣经的权威来驳斥撒杜塞人的诡辩说:「你们错了,不明了经书,也不明了天主的能力。」在我们刚才听到的弥撒福音中,圣路加只加上一句解释说:「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死后肉身不再复活,怎么还能称天主为活人的天主呢?换句话说,人死后,他的肉身是会复活的。

最后,我们援引圣奥斯定称赞玛加伯母子八人殉道壮举的这句话:「他们是真正的基督信徒!以他们的伟大精神,在基督的教会尚未成立以前,预先发扬了基督的教会精神。」思高圣经学会的编者,在谈到同一故事时,也这样注释说:在我国的教会中「也有不少母亲像玛加伯七兄弟的母亲那样」,接着又说:「圣教会的历史到处可以见到如此勇敢的母亲,原因是,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的:『都是出于一个天主圣神所赐给的丰富的恩宠。』」

常年期第叁十叁主日"上主的日子"

本主日常年期第叁十叁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和福音分别取自玛拉基亚先知书第3章第19到20节,圣路加福音第21章第5到19节。弥撒礼仪的主题是「上主的日子」。

对旧约时代的以色列子民来说,「上主的日子」原来是伟大和使人向往的日子,因为在这日子,天主要拯救他们,使他们不但享受太平,而且还要战胜万邦,成为一枝独秀的强国。但是由于许多以色列人陶醉在这种美好的幻想中,而忘却实行正义,遵守上主的诫命,先知亚毛斯便开始报告「上主的日子」将是可怕黑暗的日子。岳厄尔先知则将它描写成上主审判和实行正义的日子。在新约中,「上主的日子」与耶稣的光荣再来相提并论。它也成为「最后的日子」,也就是「世界末日」。在本主日弥撒福音中,耶稣从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谈到「上主的日子」的来临。

四部福音都提起耶稣预言圣殿被毁,但它们记载的情节互有出入,不尽相同。据圣马尔谷福音的报导,耶稣是从圣殿出来,一个门徒指给他看金碧辉煌的圣殿建 ,于是耶稣说了预言;之後,四个门徒跟随他登上橄榄山,到了那里他才私下向他们发表了一篇讲话。在本主日弥撒福音中圣路加的记载里,耶稣则是在圣殿里面,所有的人都听到他的讲话。在别的两部福音中,耶稣从圣殿被毁谈到世界末日,而他所提出的有关时日和先兆的问题,则是仅就圣殿被毁而言的。在圣马尔谷和圣路加福音里,耶稣的讲话并不只限于圣殿的毁灭,也谈到世界末日的灾难以及人子的光荣来临。圣路加福音似乎把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与世界末日截然分开,不把圣殿的被毁看作是世界末日的前奏或先兆。

在本主日弥撒的福音中,耶稣首先告诉我们将要发生的事件,并劝导我们要怎样去应付它们。他要我们提防两桩事。第一,不轻信那些假先知,他们假冒基督的名字,捏造谣言说:世界末日来到了;第二,不误认所有的战争和叛乱都是世界末日快要来到的讯号。

然后,他才谈到更严重的战争,以及其他如地震、 荒、瘟疫那样的宇宙性灾祸。这些灾祸究竟意味着什麽呢?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耶稣要我们知道将要发生的教难。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有些人在谈论圣殿是用精美的石头和还愿的献礼来装饰的。耶稣说:「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都要被夷平,到时候,没有一块石头会叠在另一块石头上。」他们就问耶稣说:「师傅,这些事什麽时候发生?这些事发生时,将有什麽预兆?」耶稣说:「小心!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有许多人,冒我的名来,说:『就是我』;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着他们走。当你们听到战争和叛乱时,不要惊慌!因为这些必然先要发生,但还不立即是结局。」耶稣又对他们说:「民族要起来攻打民族,国家要起来攻打国家;还要发生大地震,许多地方要有 荒、瘟疫;还有可怕的异象,和来自天上的巨大惩兆。但在这一切之前,你们要为了我的名字被拘捕和迫害,你们要被押送到会堂,关进监狱,并被拉到君王、官长面前,而这正是你们作证的好机会。你们内心要镇定,不必预先思虑怎样辩护,因为我将给你们口才、智慧,必使你们的仇人敌不住、驳不倒。你们还要被父母、兄弟、亲戚、朋友出卖,他们会害死你们中的几个。你们也要为了我的名被人憎恨;但你们连一根头发也不会失落。你们要以坚忍来保存你们的灵魂。」(路21:5-19)

照我们刚才所听到的圣路加福音的记载,教难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立刻来到。相反,教难原是我们基督信徒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常处境。自从我们领洗进教,直到耶稣基督光荣的再次来临,我们的教会在不断地向世界宣布福音,因此,也在不断地掀起教难。教难的情形可能是极厉害的。忠贞的教徒甚至会被自己家里的亲人出卖,他们要为基督的名字受众人憎恨。但是,在本主日弥撒福音中圣路加的记载里,耶稣坚定我们。他安慰我们说:「你们连一根头发也不会失落。」他又鼓励我们说:「你们要以坚忍来保存你们的灵魂。」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也给予我们一个类同的讯息。这篇读经是在以色列人扫兴失望的时代写成的。那时他们从流亡回国已有半个世纪,圣殿也重新建 好了。但是他们不受当地居民的欢迎。他们的家产被别人分占了;他们贫穷、孤独、得不到照顾。他们的城镇没有防守,随时有被侵略的危险。这一切都影响他们的宗教生活。在扫兴失望中,他们对盟约失去信心。他们甚至怪怨天主说:「事奉天主,只是徒然。」没有好处。

于是,在读经一中,玛拉基亚先知便向他们宣告「上主的日子」来唤醒他们的信德,鼓起他们的勇气。

读经一这样记载说:

万军的上主说:「看,那日子来临,好像熊熊的火炉,所有骄傲和作恶的人都要成为禾秆;那日子一到,必将他们烧尽,根和枝都不留下。正义的太阳,将为你们这些敬畏我名的人升起,以它四射的光芒普施救恩。」(拉3:19-20)

对我们现代基督信徒来说,本主日弥撒礼仪所宣讲的「上主的日子」的道理,也应该唤醒我们的信德,并有助于鼓起我们的勇气。

常年期最後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叁十四主日,也就是常年期最後的主日。依照现行的教会礼仪,在这一天普世教会庆祝耶稣基督君王节。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撒慕尔纪下第5章第1到3节,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第1章第12到20节,圣路加福音第23章第35到43节;先後涉及耶稣基督的王权在旧约中的预像,它的无始之始的根源,及其在十字架上的实施和表现。

耶稣诞生前,天使加俾额尔曾向他母亲玛利亚报喜道:「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他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他。他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他的王权没有终结。」

达味是以色列王。以色列王与别的民族的君王不同,因为以色列是天主的子民,他们只隶属于天主。所以,在以色列,君王的职责只在治理和领导天主托付给他的百姓;他不过是天主为自己的子民所拣选的牧人。如果他打胜仗,那是天主使他的敌人在他面前崩溃。但是他的职位究竟是神圣的;他是天主的受傅者。天主在他子民中间的临在表现在君王身上,也是通过君王,天主的权威、能力,和光荣发显给人看见。所以说,君王是天主的标志,但是他也是软弱的人。由于他也是人,他时常受到反对。但是,虽然个别的君王可以受指责,王权本身却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他是天主临在他的子民中间的保证。

在这样的信仰下,以色列的文学,特别是圣咏,自然会给君王塑造出理想的形象来,而君王也便成为希望的象徵:就是那对以色列正义的君王的希望的象徵。因此,耶肋米亚先知可以预言耶稣为天主「要给达味兴起的一支正义的苗芽。」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这样叙述达味为王的故事:

那时候,以色列各支派来到赫贝龙见达味说:「看,我们都是你的骨肉。从前,撒乌耳做我们君王时,也是你率领以色列出入战场;上主曾对你说:『你要牧养我的子民以色列,做以色列的领袖。』」于是,以色列所有的长老都到赫贝龙来见达味王,达味就在赫贝龙,在上主面前和他们立了盟约;他们便给达味傅油,立他为以色列王。(撒下5:1-3)

在读经二里,圣保禄宗徒阐述天主拯救世人的计划。耶稣基督是这计划的起点和归宿。我们作他信徒的都被召参与这计划,并依照这计划生活。这样,我们便能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倾流的血,获得罪赦,而进入他的国度。

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姐妹们:你们要愉快地感谢父,因为他恩赐你们分享天主神圣子民的福份,并同他们一起继承光明。是他把我们从黑暗的势力中拯救出来,并把我们移置到他爱子的王国之中。在他爱子内,我们得到救赎,获得罪赦。耶稣基督是一切受造物的元首,他是无形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天上地下,一切事物,无论有形、无形,在位者、统治者、执政者、掌权者,都是在他内受造的:整个宇宙都因他并为他而造。他先于万有而存在,他是万有的纲领;他是教会的头,教会是他的身体。他是无始之始,首先从死中复活,为使他在各方面高居首位。天主愿藉着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建立和平,并使万有,无论天上地下,都因着他,与天主重归于好。(哥1:12-20)

有资格进入基督王国,是一种福份。从前比拉多,虽然审判了耶稣,却未认出这个福份;在十字架前面嗤笑耶稣的犹太民众的领袖们,更拒绝这个福份;倒是一个跟耶稣同钉在十字架上的罪犯,享受了这个福份。

本主日弥撒福音记述耶稣怎样在十字架上实施他的王权,接纳这个悔过的罪犯进入他的王国。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民众站在那里观望。官长们嘲笑他,说:「他曾救了别人;如果这人是天主的受傅者、被选者,就救救他自己吧!」兵士们也戏弄他,走上前来,把酸醋递给他,说:「你若是犹太人的国王,救救你自己吧!」在耶稣头顶上方,还有一块牌子,用希腊文、罗马文、希伯来文写着:「这是犹太人的国王。」悬挂着的罪犯中有一个,侮辱耶稣,说:「你不是基督吗?救救你自己,也救救我们吧!」但另一个呵斥他说:「你既同样受刑,连天主也不怕吗?对我们这是公道的,我们所受的和我们所做的相称;但是,这个人没有做过什麽不正当的事。」他又接着说:「耶稣!你到了你的王国里,请纪我一念!」耶稣对他说:「我切实告诉你,今天,你就要和我一起在乐园里。」(路23:35-43)

礼仪年的结束使人联想起世界的末日和自己个人的死亡,慈母教会规定,在今日举行耶稣基督普世君王节,一则固然是为庆祝基督救世工程的完成;再则也是为激发我们的信德,使我们怀着希望,迎接基督君王的光荣来临!

基督圣体圣血节

本主日我们举行基督圣体圣血节弥撒。这是由原来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而成的一个瞻礼。耶稣圣体瞻礼成立较早,于1247年第一次在比利时、列日举行,是在一位奥斯定会修女儒丽安的请求下而开始庆祝的。据那位修女的传记叙述,在1209年一次神视中,她曾看到一个发光的圆形月亮,但其中却有一黑点;耶稣告诉她,这黑点表示在整个礼仪年的循环中,仍缺少一个敬礼圣体的庆节。耶稣宝血瞻礼于第六世纪起源于西班牙,後来传入意大利。1847年,教宗庇护九世由流亡中重返罗马,为感谢基督,诏令普世教会,庆祝耶稣宝血节。

其实,无论这瞻礼的来源是怎样,耶稣圣体圣血确是值得庆祝的信德的奥迹--天人共融的奥迹;同时,耶稣圣体与耶稣宝血是同一奥迹,应在一起庆祝。因此现行的教会礼仪已把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为基督圣体宝血一个瞻礼,规定在天主圣叁节後的星期四举行庆祝。(为方便信友,这瞻礼也可移于随後的主日举行。)

本瞻礼的弥撒读经分甲、乙、丙叁年,各有叁篇读经。今年是丙年,读经一取自创世纪第14章第18到20节,叙述耶路撒冷王默基瑟德的祭献,默氏既是国王又是司祭,和他所奉献的饼酒,是耶稣和圣体圣事的预像。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11章第23到26节,是保禄宗徒讲述耶稣建立圣体圣事的史实,这圣事的主要目的是为纪念基督为人流血牺牲,使人在他内与主和人共融合一(故又称为「共融圣事」。《天主教教理》(1992)1331、1382、1401条)。

弥撒福音取自圣路加福音第9章第11到17节。它这样说:

那时,耶稣向群众讲论天主的国,并治好了那些需要医治的人。天将要黑的时候,十二人前来,对耶稣说:「遣散群众吧!叫他们往附近的村庄去,借宿觅食,因为这里是荒野。」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给他们吃的吧!」他们回答说:「我们只不过有五个饼、两条鱼,除非我们自己去买些食物,给这许多民众。」当时,男子就大约有五千人。耶稣对门徒说:「叫他们五十人一组,坐下。」门徒照着做了,叫众人坐下。耶稣就拿起那五个饼和两条鱼,望着天,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叫他们分给群众。众人吃了,而且都吃得饱饱的;又把剩下的碎屑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路9:11-17)

这次增饼的奇迹,四部福音都有记载。圣路加福音所独有的,是说耶稣虽然躲开群众,但一见他们跟来,就又怜悯他们神形的可怜:一面给他们宣讲天国的福音;一面治好那些病人。路加在叙述奇迹时,特别彰显出宗徒对师傅的信赖;他们虽然知道在旷野地方,为这许多人难以供应食物,但耶稣一出命令,他们即刻服从,叫百姓分伙坐下,等待耶稣的安排。他们既然以前已做过耶稣的代表,被派遣过,这一次,耶稣使门徒也参与行这奇迹:即是叫十二宗徒给百姓分配饼和鱼。众百姓吃饱後,收集了十二筐碎块;这为他们一定有其重要性,因为藉这奇迹,他们信赖耶稣的心受到了报酬,同时也更加巩固了。按圣若望福音的记载,耶稣愿意藉着这个奇迹准备他们领受更大的奇迹,那就是後来建立的圣体圣事(共融圣事)。

基督圣体宝血瞻礼鼓励我们敬礼圣体圣事,并生活在其中的含义:牺牲、分享和共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得好:「教会和整个世界都极其需要圣体敬礼。耶稣在他爱的圣事中等待我们,我们要不惜花费工夫,到他面前去朝拜他,去瞻仰他,向他表示我们全心信赖他,并为世人的重大罪恶做补赎。」

圣奥斯定说得好:「共融(圣体)圣事」实在是「仁爱的圣事、圆满的标记、爱德的连系」。

让我们以今日的集祷经祈求说:

上主,你藉奥妙的圣体宝血的圣事,留下了你苦难的纪念;求你使我们虔诚地钦崇你圣体圣血的神圣奥迹,好能时常体验你救恩的实效。你是天主,和天主圣父及圣神,永生永王。阿们。

天主之母玛利亚(节日)圣诞庆期第八日 - 元旦

今天圣诞节後第八日恰好是阳历元旦。但罗马教会早已在圣诞後第八日举行童贞玛利亚、天主之母节了。事实上,这也是罗马教会中最早庆祝的圣母瞻礼。後来,由於东方礼仪和高卢礼仪的影响,约在十叁世纪时,罗马教会改在一月一日纪念圣婴耶稣接受割损礼的事迹,把这天称作耶稣圣名瞻礼。

1969年礼仪年历的革新,又将一月一日恢复到罗马教会原订的庆节。礼仪革新准则上说:「一月一日,圣诞後第八日是玛利亚天主之母节,它也纪念耶稣圣名。」

有关童贞玛利亚、天主之母节的历史:从神学方面说来,玛利亚为天主之母及其在天主救世计划中的卓越地位,原来就是默想「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奥迹的自然结果。教会的教父们很早就用玛利亚与厄娃的对比来阐明这端道理了。第二世纪末叶的圣依肋纳说:「厄娃不听天主的命令:她还是童贞的时候,就违背了天主的命令。如果说,人类原祖的配偶在还是童贞的时候,由於违背天主的命令,为她自己并为整个的人类带来了死亡;那麽新人类的母亲童贞玛利亚,却由於服从天主的命令,为她自己并为整个的人类带来了生命。」

东方教会的礼仪也不断援引这样的对比,来阐明教会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礼。而事实上,这敬礼的背後,是肯定耶稣基督是「真天主」,同时也是「真人」,故此,他的母亲既是童贞女,也是「天主之母」。「天主之母」的信理也就是431年厄弗所大公会议所宣布的,为拒绝那些否认耶稣基督天主性和人性结合的异端。罗马教会也在弥撒礼仪阐明了同一的信仰意义。譬如本瞻礼日弥撒中的集祷经说:

「天主,你以圣神的德能,使童贞玛利亚孕育了我们的救主,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救恩。求你使我们因圣母的代祷,获得你的援助,因为藉着她,我们得以迎接生命之源 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同样,颂谢词也说:

「她藉圣神的庇荫,孕育了你的独生子,保持着童贞的荣耀,给世界带来了永久的光明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本瞻礼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在礼仪年历的甲、乙、丙叁年一律相同,读经一选自旧约户籍纪第6章第22到27节;读经二选自圣保禄宗徒致迦拉达人书第4章第4到7节;福音选自圣路加福音第2章第16到21节。读经一与耶稣圣名有关;读经二强调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上的贡献;福音同时涉及到这两个话题。

今天读经一原来是记述旧约时代的司祭的祝福词。这祝福词字句十分优美;它这样说:

「愿上主降福你,保护你。愿上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上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户6: 24-26)

但是梅瑟在诵读了这句祝福词之後,又加上一句天主叮嘱司祭们的话说:

「这样,他们将以色列子民归我名下,我必降福他们。」(户6: 27)

这最後一句话是说天主的圣名是一切祝福的根源,它是一句预示我们藉耶稣圣名而得救的话;作为基督信徒,我们就是归在耶稣基督名下,而成为有福的天主子女。

在读经二 圣保禄宗徒讨论新、旧约的分别,它称新约为时机成熟的时代,它用「生於女人」和「生於法律之下」的说法来强调天主圣子降生成人的现实性。它这样说:

「时期一满,天主就派自己的儿子,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为把在律法下的人赎出来,使我们能获得义子的地位。」(迦4:4-5)

这是圣保禄宗徒的话。圣保禄宗徒用「女人」一词,直接扣合在圣母玛利亚身上,宗徒的话说明玛利亚在救恩史上的独特贡献。

本瞻礼日的弥撒福音叙述耶稣诞生後的一些事迹。牧羊人前来朝拜,天使显现,而圣母玛利亚把一切牢记在心中。最後一段也提及耶稣诞生後第八天接受割损礼和命名的事迹。 今天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候,牧羊人急忙赶去,找到了玛利亚和若瑟及卧在马槽 的婴孩。见到之後,就把天使论这婴孩的话传扬开了,所有听到的人,都惊奇牧人们所讲的话。玛利亚却把这一切事情存在心中,反覆思想。牧人因所闻所见的一切,正如天使对他们说的,就一路光荣赞美着天主回去了。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礼,於是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降孕母胎之前,由天使所起的。(路2:16-21)

玛利亚是天主之母,也为我等之母。我们孝爱她、效法她,依赖她的转求。玛利亚、天主之母节恰好是元旦。正如元旦是一年的开始,玛利亚也是我们的得救的开始,因为她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做了耶稣基督的母亲,为我们带来了救主。

「上主,一切美善的事物都来自你,也由你完成。在这天主之母的庆节,我们庆祝救恩的开端,求你沛降恩宠,帮助我们来日获得圆满的救恩。」

特敬耶稣圣心 "良善心谦"

「世间没有比为朋友舍命更伟大的爱了。」基督信徒曾用不同的比喻来说明这伟大的爱。最初他们称耶稣为牧人;以後他们把耶稣被刺透的肋膀,看作教会七件圣事的泉源。到了十八世纪,他们更提倡了耶稣圣心瞻礼。今天(圣叁瞻礼後星期五)我们庆祝耶稣圣心瞻礼。在现行的罗马弥撒经书中,耶稣圣心瞻礼弥撒中的祈祷和读经,都以教会的传统形像,来比拟耶稣圣心的无限仁慈和爱。

先说弥撒中的祈祷经文。「进堂咏」取自圣咏第33篇。它以天主像牧人似的,保护和抚养以色列子民,来比拟耶稣基督对我们的无限仁慈,说:

上主的计划永恒不变:他将救我们免於死亡,在 馑时养活我们。

「颂谢词」直接赞颂耶稣的仁慈,说:

你的圣子在十字架上被长矛所刺透,他敞开的圣心,成了广施神恩的宝库,为我们开启仁慈和圣宠的泉源,你使爱火常燃的圣心,成为虔诚者的憩息、忏悔者的投靠。

敬礼耶稣圣心,有叁重意义。刚才说的颂谢词只提到其中之一。那就是:在耶稣圣心中汲取活水,领受救恩。献礼经和领圣体後经分别指出其他两种意义。献礼经强调的是补赎罪过和获得罪的赦免。经文说:

仁慈的天主圣父,你良善无比,爱人至极,竟把你的唯一圣子赐给了我们,求你使我们与他结合为一,成为蒙你悦纳的礼品。

领圣体後经所着重的,则是在弟兄身上报答耶稣对我们的爱。经文说:

仁慈的上主,我们领受了你爱的圣事,求你帮助我们在世上日益肖似基督,好能在天上分享他的光荣。

今年是教会礼仪年历的甲年。圣心节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申命纪第7章第6到11节;圣若望一书第4章第7到16节;圣玛窦福音第11章第25到30节。概括地说,其主题是有关基督待人的慈爱以及基督对人的严格要求。

我们先从福音说起。福音这样 说:

那时,耶稣发言说:「父啊!天地的主!我称谢你,因为你把这些事隐瞒了明哲乖巧的人,而启示给孩童们。是的,父啊!你原来喜欢这样。我父将一切交给了我,除了父以外,没有人认识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启示的人,也没有人认识父。」

「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人,你们都到我这 来吧!我要使你们得到安息。你们负起我的轭,向我学吧!我是良善心谦的,你们的心灵必将找到安息。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5-30)

在耶稣圣心节的弥撒中诵读上面这篇福音,很明显的,这是因为 面有「良善心谦」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的解释可并不简单,必须顾到它的上下文,才不至错误。从它的上下文看来,这句话不但表示基督对人的慈爱,同时也意味着他向人提出严格的要求。原来,在我们刚才听到的弥撒福音记载中,耶稣是在召叫人做他的门徒。他曾批评经师和法利塞人,说「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他是良善心谦的。他决不像他们那样压迫信赖他的人。相反,他爱惜他的门徒,称他们为劳苦和负重担的人,邀请他们到他跟前来,让他们安息。但是,在这篇弥撒福音的记载中,耶稣也谈到「他的轭」和「他的担子」。「轭」和「担子」不都是严厉和沉狄 斩运 拿磐矫挥腥魏窝细褚 竽兀恐徊还 找 氖牵骸赴 梗 约坝伸丁赴 苟 肝 朔 埂R虼耍 摹搁睢购汀傅W印共攀侨岷投 崴傻摹

「良善心谦」也是从前天主对待他的子民以色列的态度。在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一,梅瑟向以色列子民解释了这端道理。他先向他们陈述天主对待他们的恩爱:主怎样拣选了他们小小的民族,作自己的子民,怎样以施行奇迹,来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摆脱奴隶的生活。然後,梅瑟便向以色列子民指出如何报答天主如此浩大的恩爱。他劝勉他们遵守天主的一切诫命。在梅瑟的教诲中,「良善心谦」有「忠信」的意思。天主对他的子民忠信,也要求他的子民对他要求他的子民对酥倚拧 /p>

读经一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你们是属於上主、你们天主的圣民,你们的天主上主从地上万民中,拣选了你们作他特殊的子民。上主喜爱你们,拣选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比其他的民族人数众多;其实你们是所有民族中最小的一个;由於上主爱你们,并为履行他对你们祖先起的誓,他才以大能的手救你们离开为奴之家、摆脱埃及王法郎的手。所以,你们要知道,只有你们的天主上主是天主,他是信实的天主:对那爱他、遵守他诫命的人,他信守盟约、施予恩惠,直到千代;但是对那恨他的人,他必立即报复,将他们消灭;所以你们要切实遵行我今天吩咐你们的诫命、法令和规则。」(申7: 6-11)

耶稣圣心节庆祝的是天主待人的无穷慈爱。在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二 ,圣若望宗徒从天主对待我们的爱,谈到我们彼此间的相亲相爱。他以为基督信徒间的彼此相爱,是他们爱天主并被天主所爱的有形可见的证据。

读经二这样说:

亲爱的弟兄,我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天主来的;凡有爱心的人,都是从天主生的,并且认识天主;那没有爱心的人,便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件事上显示出来:就是天主把他的独生子,派遣到世上来,使我们藉着他得到生命。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而且派遣了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作赎罪祭,这就是爱。 亲爱的弟兄,既然天主这样爱了我们,我们也应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天主,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住在我们内,他的爱在我们内才是圆满的,天主把他的圣神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知道我们住在天主内,他住在我们内。至於我们,我们却曾看见过,并且作证:父派遣了子来作世界的救主。谁若明认耶稣是天主子,天主就住在他内,他也住在天主内。我们认识了,而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有的爱。天主是爱,谁住在爱内,就住在天主内,天主也住在他内。(若一4: 7-16)

总之,耶稣是良善心谦的:「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不吹灭。」他所启示的天主,就是「喜爱仁爱,胜於祭献」的天主。他召叫他的门徒跟随他走这仁爱的道路。这样他们便会获得安息。

天主圣叁节"爱的奥秘"

天主是爱。天主的爱体现在他的救世计划上。圣史若望惊叹天主的爱,说:「天主如此爱了世界,竟赐下他的唯一圣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得永生」(若3: 16)。圣玛窦宗徒结束他所传的福音,记述耶稣升天前留给他的门徒们的传教使命,说:「天上地下,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导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将常与你们天天在一起,直至世界末日。」(玛28: 19-20)。

本主日是天主圣叁节。弥撒中的福音和两篇读经都阐述天主圣叁奥迹的道理。

我们从弥撒福音说起。这篇福音取自圣若望福音第3章第16到18节。内容的前文是耶稣与尼苛德摩之间的一席谈话。尼苛德摩是一个法利塞党人,由於害怕同志们的批评,在一个黑夜来拜访耶稣,向耶稣请教,称耶稣为师傅,承认耶稣是由天主而来的。这篇福音(若3: 14-21)在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弥撒中也采用了。但是,在四旬期,是用来向慕道(望教)者讲解圣洗圣事的道理。圣洗圣事是重生的圣事。尼苛德摩不懂。他问耶稣:「人已年老,怎样能重生呢?难道他还能再入母腹而重生吗?」耶稣向他解释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人除非由水和圣神而生,不能进天主的国:由肉生的属於肉,由神生的属於神。」(若3: 5-6)在本主日天主圣叁节的弥撒,同样的福音是为说明天主的爱。

今天弥撒的福音这样说:

天主如此爱了世界,竟赐下他的唯一圣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得永生。因为天主派遣他的圣子到世上来,不是为了审判世界,而是使世界因他而得救。信他的人,不受审判;不信他的人,已受了审判,因为他们不信天主唯一圣子之名。」(若3:16-18)

默想以上福音时,我们不禁想到亚巴郎祭杀爱子依撒格的故事(创22: 1-18)。在那故事中,依撒格是耶稣的预像。亚巴郎则象徵天主圣父。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除了启示天主无限的爱之外,也强调了信仰基督的必要性。「信他的人,不受审判;不信他的人,已受了审判,因为他们不信天主唯一圣子之名。」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出谷纪第34章第4到6,以及8到9节。这是旧约圣经中最美的一页,记载「天主的自我启示」。天主在给他子民以色列人颁布十诫之前,先向他们的领袖梅瑟,启示了自己的本性。他说自己是「慈悲宽仁的天主,不轻易发怒,富於慈爱和信实。」

天主的本性仁慈,是犹太宗教的基本信条。对这信条的肯定,在旧约圣经中,比比皆是。举几个例子来说,申命纪有:「你的天主携带你,如同人携带自己的儿子一样」(申1: 31)这句话。圣咏集有:「我全心信赖天主的慈爱,一直到永远」(咏52: 8)又有:「你是天主,是我的保障;你是我的天主,你对我慈祥」(咏58: 17)这样的祷词。依撒意亚先知书上更有一篇极动人的祈祷(依63: 7)。面对着成为废墟的圣京耶路撒冷,先知热切恳求天主,记忆起他从前「以其大慈大悲赐予以色列子民的种种恩惠」,现在求他「不要停止他的慈悲。」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这样说:

那时,梅瑟照上主的吩咐,清晨起来,手中拿着两块石版,上了西乃山。上主乘云降下,站在梅瑟身旁,宣告上主的名字。上主从梅瑟面前经过时,宣告说:「雅威、雅威是慈悲宽仁的天主,缓於发怒,富於慈爱和信实。」梅瑟急忙俯伏在地朝拜说:「上主,如果我确实得你垂青,我主,求你与我们同行;这人民虽然顽固,但是求你宽恕我们的过犯和罪恶,并收纳我们成为你的产业。」(出34: 4-6, 8-9)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後书第13章第11到13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用「恩宠」、「爱情」、「共融」叁个字眼,来表示天主的无限慈爱,同时也说明天主圣叁对我们各人的得救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据教父圣亚大纳削的解释,「我们从天主圣叁那 所接受的一切『爱情』和『恩宠』,都是源於天主圣父,通过天主圣子,在与天主圣神的『共融』中而得到的。正如天主的『爱情』是从天主圣父那 出发,通过天主圣子来到我们身上;同样只有在天主圣神内我们才能够分享到天主的『恩宠』。我们是在圣神内接受了天主圣父的『爱情』,天主圣子的『恩宠』,以及得与天主圣神的『共融』。」换句话说,天主是「爱」,「父」就是爱的泉源和终向,「子」是爱的行动(恩宠),「圣神」是爱的共融。当我们生活在天主内,也就是生活在圣父的爱情、圣子的恩宠和圣神的共融当中。所以,基督徒的生活就是爱。当我们遵守基督的命令,彼此相爱时,天主就住在我们内,我们也住在天主内。

今天的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你们要喜乐;要力求成全;要互相勉励;要同心合意,和睦相处。这样,仁爱与和平的天主必与你们同在。 你们要亲切地彼此问候。天主的所有神圣子民都问候你们。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宠、天主的爱情和圣神的共融,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格後13:11-13)

我们是基督信徒。我们有福因天主圣叁之名领受了圣洗,进入了天主圣叁的爱情生命,圣保禄宗徒说得好,我们「要同心合意,和睦相处」,活出「天主是爱」的真生命。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