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乙年 主日圣道礼仪 【资料库】


宽容和接纳〈常年期第 26 主日〉

「乙年主日圣道礼仪」
作者:阿德里安.诺桑
本笃会神父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分别取自圣玛尔谷福音第9章第38到48节和户籍纪第11章第25到29节。福音内容包括几个不相连贯的话题,大概是耶稣的门徒和他们的老师问答交谈的记录,第一个发言的是耶稣的爱徒圣若望宗徒。读经一记载梅瑟选立七十长老。厄耳达得和默达得不在七十长老之列,竟然也获得神能。农的儿子若苏厄表示不满,梅瑟责备他,怪他不应嫉妒别人。这样,如果我们把福音和读经一连在一起读,我们便知道本主日弥撒中圣道礼仪的教训,是在对不同道的人的宽容与接纳。

  我们先从读经一说起。厄耳达得和默达得原是梅瑟要召选的七十长老的候选人,但是没有中选。所以,对以梅瑟为中心的犹太宗教当局来说,他们是局外人。作为局外人的他们,居然也领受了上主的神而说起先知话来,若苏厄认为这是不可容许的事。他是梅瑟的亲信弟子。他请求梅瑟出令禁止局外人参与他们权能内的事。但是,梅瑟心胸宽大。他不但不禁止厄耳达得和默达得两人说先知话,而且愿意所有天主子民都成为先知。

  读经一上这样说:

  那时候,上主乘云下降,对梅瑟谈话;把赐给他身上的神能赋给那七十位长老;这神能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开始说先知话;但是以後就再没有说。当时有两个人留在营内,一个名叫厄耳达得,一个名叫默达得;这神能也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原来是在被录取的人中,但是他们没有到会幕那里去,就在营内开始说先知话。有一个少年跑来告诉梅瑟说∶「厄耳达得和默达得在营内说先知话了。」自幼就服事梅瑟的、农的儿子若苏厄说∶「我主梅瑟!你该禁止他们。」梅瑟对他说∶「你为了我的缘故嫉妒别人吗?但愿上主的子民都成为先知,但愿上主把自己的精神赐给他们!」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是耶稣对他的门徒们讲话。引起这次讲话的是圣若望宗徒。他好比我们刚才听了的读经一中的若苏厄。他是耶稣的爱徒。他也不喜欢别人侵越他老师的权能,擅自因耶稣的名字去驱逐魔鬼。他也希望耶稣禁止这样的事。但是,耶稣不但不禁止,而且说:"不反对我的,就是赞成我。"

  接着耶稣便讲了一杯水和一块大磨石的比喻,来强调他与他的忠实门徒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後,他又讲了不辞牺牲一只手、一条腿,一只眼为救灵魂免下地狱的道理。

  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候,若望向耶稣说∶「师傅!我们见过一个人,他因你的名字驱魔,我们禁止了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任何人,以我的名字行了奇迹,就会立刻毁谤我的,因为谁不反对我们,就是倾向我们。」谁若因你们属於基督,而给你们一杯水喝,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不会失掉他的赏报。谁若使这些信者中的一个小弟兄犯罪,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套在他的脖子上,投在海里,为他更好。倘若你的手使你犯罪,砍掉它!你残废进入生命,比有两只手而往地狱里,到那不灭的火里去更好。倘若你的脚使你犯罪,砍掉它!你瘸腿进入生命,比有双脚被投入地狱里更好。倘若你的眼睛使你犯罪,剜出它来!你一只眼进入天主的国,比有两只眼被投入地狱里更好,那里的虫子不死,火也不灭。

  总之,在同一弥撒中的读经一指示下来读本主日的弥撒福音,我们发现,在本主日的弥撒中,我们的慈母教会要给她的子女的教训,有以下两点。第一,也是主要的一点,是邀请他们宽容并接纳局外人或不同道的人。对教会内姐妹兄弟的排挤,尤其要不得。第二点,同样重要的,是告诉他们,基督与他的忠实信徒之间的亲密关系。基督称他们为小孩子,表示他对他们的特别爱护和照顾。他又把他们看作他自己。连别人赐给他们一杯水喝,他也会代他们报答他。此外,他又警告别人切毋引诱他们走入歧路。

  至於牺牲一手、一脚、一眼为救自己灵魂的道理,我们认为,那并不是本主日弥撒特意提出的教训。

  主内的姐妹兄弟

  本主日弥撒福音是耶稣和他的门徒们问答交谈的记录,内容包括几个不相连贯的话题。一个是对不同道的兄弟姐妹们的宽容与接纳,另一个是耶稣与他的忠实信徒的密切关系。

  我们先从第二个话题起。耶稣说:

  谁若因你们属於基督,而给你们一杯水喝,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不会失掉他的赏报。谁若使这些信者中的一个小弟兄犯罪,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套在他的脖子上,投在海 ,为他更好。

  在这几句话 ,“你们”和“小弟兄”都指耶稣的忠实信徒。这是在福音中耶稣屡次应用的说法。最重要的例子便是圣玛窦福音第二十五章所记载的有关公审判那篇讲话中。在那 ,,君王告诉那些在他右边天主所祝福的人们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了。”他又回答那些在他左边可咒?的人们说“凡你们不给这些最小中的一个做的,便是没有给我做。”在这样的例子中,耶稣要强调的都是他与他的忠实信徒的认同。

  至於第一个话题,那是本主日弥撒礼仪的主题。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 ,厄耳达得和默达得原是梅瑟要召选的七十长老的候选人,但是没有中选。所以,对以梅瑟为中心的犹太宗教当局来说,他们是局外人。作为局外人,他们居然也领受了上主的神而说起先知话来,若苏厄认为这是要不得的事。他是梅瑟的亲信弟子。他请求梅瑟出令禁止局外人参与他们权能内的事。但是,梅瑟心胸宽大。他不但是不禁止厄耳达得和默达得两人说先知话,而且愿意所有天主子民都成为先知。

  在读经一的指示下来读弥撒福音,我们自然会把圣若望宗徒比作若苏厄。他是耶稣的爱徒。他也不喜欢别人侵越他老师的权能,擅自因耶稣的名字去驱逐魔鬼,他也希望耶稣禁止这样的事。但是,耶稣不但不禁止,而且说 ?

  “不反对我的,就是赞成我。”

  主内的姐妹兄弟,

  在本主的弥撒礼仪中,我们的慈母教会给了我们一个极其宝贵的教训。她一方面教训我们珍惜对基督的忠诚。我们对基督的忠诚具体地表现在对主内的姐妹兄弟的关怀上。他们由於对基督的忠诚,受到世俗的奚落,在世人的眼 ,他们是微不足道的弱小者。耶稣却与他们认同。善待他们的,决不会失掉他的赏报。

  但是,在本主日的弥撒礼仪中,我们的慈母教会也劝戒我们避免与福音精神格格不入的山头主义。谁说圣若望宗徒不热爱耶稣,谁说他对基督缺乏忠诚,然而耶稣却不像他一样见识,耶稣不但不禁止别人因他的名字驱魔,而且说:“不反对我的,就是赞成我。 ” 宽容和接纳局外人,是向天主开放、是信赖天主上智安排的标志。

  进教之佑,为我等祈!亚孟。


不可拆散的婚姻〈常年期第 27 主日〉

「乙年主日圣道礼仪」
作者:阿德里安.诺桑
本笃会神父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分别取自圣玛尔谷福音第10章第2到16节和创世纪第2章第18到24节。福音内容包括两点。第一点讲婚姻的不可拆散;第二点讲天国属於像小孩子那样的人。读经一叙述天主创造女人作男人的伴侣。无疑地,本主日弥撒的主题是婚姻的不可拆散性。

  我们先从读经一说起。这篇读经的内容叙述天主造人的故事。故事的焦点是男人女人同出一源;结束是:"人应该离开自己的父母,与他的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

  读经一上这样说:

  上主天主说∶「人单独生活不好,我要给他造一个与他相配的助手。」上主天主用土造了各种野兽,和天空中的各种飞鸟,带它们到人面前,看他怎样一一起名;凡是人给生物所起的名字,就成了它们的名字。於是人给各种牲畜、和天空中的各种飞鸟、各种野兽都起了名字,却没有找到一个与自己相称的助手。上主天主使人熟睡,他就睡着了,上主取出了他的一根肋骨,又用肉补满了原处。然後上主天主用那由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人面前,人就说∶「这是我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她将称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应该离开自己的父母,与他的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

  在本主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援引上面的最後一句话,来答覆法利塞人对他的挑衅。原来,许不许丈夫休妻,这正是犹太的博士们之间激烈争辩的一个问题。圣玛尔谷福音撰写的目的是在教育基督信徒。他对犹太博士们之间的争辩并无兴趣。他所以记录耶稣与法利塞人的这场辩论,只能是为介绍耶稣所讲的婚姻不可拆散的道理。

  弥撒福音上这样说:

  那时候,有些法利赛人前来问耶稣∶许不许丈夫休妻?意思是要试探他。耶稣回答他们说∶「梅瑟吩咐了你们什麽?」他们说∶「梅瑟准许人写了离婚书就可以休妻。」耶稣对他们说∶「这是为了你们的心硬,他才给你们写下了这条法令。但是,从创造之初,天主造了他们一男一女。为此,人要离开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以致他们不再是两个,而是一体了。所以,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回到家里,门徒又问他这事,耶稣对他们说∶「谁若休自己的妻子而另娶,就是犯奸淫,辜负妻子;若妻子离弃自己的丈夫而另嫁,也是犯奸淫。」
有人给耶稣领来一群小孩子,要他抚摸他们;门徒却斥责他们。耶稣见了,就生了气,对他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止他们!因为天主的国正属於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耶稣遂抱起他们来,给他们覆手,祝福了他们。

  不许离婚,这是本主日弥撒福音的主要教训。关於这条禁令,新编天主教要理有几点说明。我们乘机介绍一下。

  一、新编天主教要理介绍并接受耶稣所颁布的离婚禁令:

  2382 『耶稣曾强调造物主天主的原来意图是要婚姻的不可拆散。他废除在旧约中逐渐引进的宽容措施。照天主教法典的规定,在领过圣洗的天主教信徒中间,「凡完全而既遂的有效婚姻,除死亡之外,任何人间权力,或任何原因,皆不得解除。』

  二、新编天主教要理允许在某种情况下的分居

  2383『在有些天主教法典考虑到的情况下,夫妻不离婚而分居,可以是合法的。『民法离婚,如果是保证抚养子女或保护遗产那样的合法权利的唯一可行办法,可以宽容,不成为伦理上的罪过。』

  叁、新编天主教要理说明不许离婚的理由:那就是:它一则是不守信,再则是亵圣,而且它给人类社会造成混乱,带来令人伤痛的灾祸。新编普世教会要理这样阐述说:

  2384『离婚企图解除夫妻俩自由缔订的彼此共同生活相爱不渝的契约,是触犯自然伦理法则。离婚又触犯婚姻圣事所象徵的救恩盟约。离婚後再次结婚,新的婚姻即使有民法认可,也只加重离婚所造成的分裂的严重性。这样结婚的男女是处在公开并持久的通奸情况中。』

  2385『离婚的不道德也在於它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混乱,这样的混乱导致严重的损害:损害被遗弃的配偶,损害由於父母的分离且受创伤而且往往又是他们彼此争夺的对象的子女。由於它的有传染性的不良效果,离婚实在是社会中一种令人痛心的灾殃。』

  主内的姐妹兄弟,

  婚姻可以拆散吗?“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这是耶稣在本主日弥撒福音中所给的回答。耶稣在什麽场合发表了这个主张?他怎样解释了他的立场?在今日,我们要怎样遵守耶稣的这项教导?这是本主日的弥撒道理要谈的叁点。

  一、耶稣在什麽场合发表了他的主张?

  婚姻不可拆散,这是耶稣对法利赛人询问的答复。法利赛人为什麽询问耶稣?圣玛尔谷福音没有说明;圣玛窦福音,在记述同一事件时,却用了“试探”一词,意味着引诱耶稣,在一个微妙的问题上,表示立场,因而开罪他的部分听众。耶稣不避禁忌,毫不犹豫地宣布了自己的立场:“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

  二、耶稣怎样解释了他的立场?

  耶稣先援引旧约创世纪,说明天主创造男女以及立定婚姻制度的原始意义,然後又解释梅瑟之所以许人休妻的理由。他说,这乃是迁就人的软弱,不是天主的本意。依照天主的本意,“人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与他的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样,他们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了。所以,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

  叁、在今日我们要怎样遵守耶稣的这个教导?

  关於这点,《天主教教理》有具体的指示。我们也将它们分为叁点,逐一介绍。

  一、《天主教教理》介绍并接受耶稣所颁布的离婚禁令 ?

  2382 耶稣曾强调造物主天主的原来意图是要婚姻的不可拆散。他废除在旧约中逐渐引进的宽容措施。照天主教法典的规定,在领过圣洗的天主教信徒中间,“凡完全而既遂的有效婚姻,除死亡之外,任何人间权力,或任何原因,皆不得解除。 ”

  二、《天主教教理》允许在某种情况下的分居

  2383 在有些天主教法典考虑到的情况下,夫妻不离婚而分居,可以是合法的。民法离婚,如果是保证抚养子女或保护遗为那样的合法权利的唯一可行办法,可以宽容,不成为伦理上的罪过。

  叁、《天主教教理》说明不许离婚的理由 ? 那就是 ? 它一则是不守信,再则是亵圣,而且它给人类社会造成混乱,带来令人伤痛的灾祸。《天主教教理》这样阐述说 ?

  2384 离婚企图解除夫妻俩自由缔订的彼此共同生活相爱不渝的契约,是触犯自然伦理法则。离婚又触犯婚姻圣事所象徵的救恩盟约。离婚後再次结婚,新的婚姻即使有民法认可,也只加重离婚所造成的分裂的严重性。这样结婚的男女是处在公开并持久的通奸情况中。

  2385 离婚的不道德也在於它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混乱,这样的混乱导致严重的损害 ? 损害被遗弃的配偶,损害由於父母的分离而受创伤而往往又是他们彼此争夺的对象的子女。由於它的有传染性的不良效果,离婚实在是社会中一种令人痛心的灾殃。

  主内的姐妹兄弟,

  教会,在我们国家 ,经历了长期的严重考验。在这一段时期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但同时也发生了令人心痛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教友家庭夫妇关系的不理想。当然,这并不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情形。但是,在其他地方,由於教会机构健全,同样问题多少有补救的可能。比如,充分准备、妥当举行婚姻圣事,婚姻生活有了难处可向听告解的神父清教,一般教区设有婚姻法庭,必要时更可与教庭联络,共同处理个别的婚姻案件。这一切却是我们国内的姐妹兄弟难以享受得到的服务。因此,我们在聆听了耶稣,在本主日弥撒福音 ,给予我们的婚姻不可拆散的教训之後,要同声呼求他赏赐我们两件恩典。第一、软化教友夫妇的心硬,使他们在各人良心的下,改善彼此关系,并与天主修好。第二、及早健全在我们国内的教会机构,是她能对所有教友提供更有效的牧灵服务。

  基督,求你垂怜,亚孟。

 


真正的智慧和幸福〈常年期第 28 主日〉

「乙年主日圣道礼仪」
作者:阿德里安.诺桑
本笃会神父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分别取自圣玛尔谷福音第10章第17到30节和智慧篇第7章第7到11节。

  福音记载的故事,读了,令人感到不适意,却能发人深省。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富有的青少年。他来向耶稣请教得永生之道。他从小就遵守天主十诫。耶稣定睛看了他,就喜爱他,对他说:“你还有一件事没有做:去变卖你所有的财产,把钱捐给穷人,你必有财宝存在天上,然後来跟随我!"那个青少年听了这话,就面带愁容,闷闷不乐地走了。”圣玛尔谷福音补充解释说:“因为他有很多财产。”

  耶稣的门徒们不像那个青少年那麽富有,他们慷慨地舍弃一切所有,跟随了耶稣。看起来,财富的确是人进天国的一个阻碍。但是,有钱的人固然难进天国,却并不是不能进天国。况且,耶稣又许给他的门徒们,要百倍地赏报他们为了他而舍弃的一切。从此看来,那阻碍人进天国的,并不是财富,而是对财富的依恋。

  谈到耶稣许给他的门徒们的百倍赏报,圣玛尔谷福音很有意思地加上这麽一句话,说:"当然也会受到迫害,但在来世他将获得永生。"

  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候,正在耶稣出来行路时,跑来了一个人,跪在他面前,问他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做什麽?」耶稣对他说∶「你为什麽称我善师呢?除了天主一个外,没有谁是善的。诫命你都知道∶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不可欺诈,应孝敬你的父母。」他回答耶稣说∶「师傅!这一切我从小就遵守了。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样∶你去,变卖你所有的一切,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後来,背着十字架,跟随我!」因了这话,那人就面带愁容,他郁地走了,因为他有许多产业。耶稣向周围一看,就对自己的门徒说∶「那些有钱的人,进天主的国是多麽难啊!」门徒就都惊奇他这句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孩子们!仗恃钱财的人,进天主的国是多麽难啊!骆驼穿过针孔,比富有的人进天主的国还容易。」他们就更加惊奇,彼此说∶「这样,谁还能得救?」耶稣注视他们说∶「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却不然,因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伯多禄开口对耶稣说∶「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而跟随了你。」.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了我,为了福音,而舍弃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亲、或父亲、或儿女、或田地,没有不在今时就得到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亲、儿女、或者田地--当然也会受到迫害,但在来世他将获得永生。

  从我们刚才听到的福音记载中,我们或者会想像出一则没有成功的圣召的故事。所谓"圣召"当然是指出家修道而言的。但是这样的想像恐怕并不符合福音作者的本意。如果我们把福音来与读经一相对照,便不难看出,本主日弥撒中的圣道礼仪的真正主题,是"超性的见识",或者说,"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在读经一里,智慧篇的作者曾向天主祈求聪明和智慧。天主赐给了他这两种恩典之後,他便认清了世界上的事物的真正价值。他说,与智慧比起来,财富分文不值,连身体的健康和美丽也显得一无可取。

  读经一上这样说:

  我曾祈求,天主就赐给了我聪明;我曾呼吁,智慧的神便来到我身上。我宁要智慧,而不要王权和王位;财富与它比较,分文不值。最珍贵的宝石也不能与他相比,因为,世上所有的黄金在它面前,只是一小撮沙子;白银在它跟前,无异是一块泥巴。我爱它,胜过健康和美色;我认为它比光明更为可取,因为它的光辉永不消逝。的确,一切美善都伴随它而来,在它手中握有数不清的财富。

  今日,在有些地区,由於向来占优势的思想体系的没落,一般人失去了精神上的罗盘。他们变得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地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他们虽然不一定像本主日弥撒福音上所记载的那个青少年那麽富有,却已尝到了他那样满面愁容闷闷不乐的苦处了。

  本主日弥撒给我们的教训是:人的真正智慧和幸福,不是在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而是在实现人生的理想,也就是达到天主创造我们的目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的人似乎比富有的人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智慧。
  

  主内的兄弟姐妹

  我们刚才聆听了一个令人不愉快、却发人深省的故事。乍然听来,这故事好象是讲一个不成功的圣召。所谓圣召当然是指出家修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参考本主日弥撒的读经一,我们便会发现,在本主日弥撒中,这故事的教训并不在“圣召”的成功或不成功,而是在说明 “ 超性的见识 ” 的可贵。

  在读经一 ,智慧篇的作者向天主祈求聪明和智慧。天主赐给他这两种恩典之後,他便认清了世界上的事物的真正价值。他说:

  我甯要智慧,而不要王权和王位;财富与它比较,分文不值。最珍贵的宝石也不能与他相比,因为,世上所有的黄金在它面前,只是一小撮沙子;白银在它跟前,无异是一块泥巴。我爱它,胜过健康和美色;我认为它比光明更为可取,因为它的光辉永不消逝。的确,一切美善都伴随它而来,在它手中握有数不清的财富。

  在读经一的指导下,我们回头来读弥撒福音中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富有的青少年。他来向耶稣请教得永生之道。他从小就遵守天主的诫命。耶稣定睛看了他,就喜爱他,对他说:

  你还缺少一样∶你去,变卖你所有的一切,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後来,背着十字架,跟随我!

  那青少年听了这话,就面带愁容,闷闷不乐地走了。福音作者补充解释说:这是因为他有许多产业。

  耶稣的门徒们不像那位青少年那麽富有,他们慷慨地舍弃一切所有,跟随了耶稣。从此看来,财富的确是人进天国的一个阻碍。但是,有钱的人固然难进天国,却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况且,耶稣也许给他的门徒们,要百倍地赏报他们为了他而舍弃的一切。这样说来,那阻碍人进天国、得到永生的,并不是财富,而是对财富的依恋。

  谈到耶稣许给他的门徒们的百倍赏报,圣玛尔谷很有意思地加上这麽一句话,说:

  当然也会受到迫害,但在来世他将获得永生。

  主内的兄弟姐妹,

  今日,在我们国家 ,由於向来占优势的思想体系的没落,一般人失去了精神上的罗盘。他们变得自私自利,一味追求财富和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他们虽然不一定成为像本主日弥撒福音上所记载的那位元青少年那麽富有,却已尝到了他那样的满面愁容闷闷不乐的苦处了。

  本主日弥撒教训我们:人的真正智慧和幸福,不是在财富和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而是在实现人生的理想,也就是达到天主创造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所谓 “ 进天国 ” 或 “ 得永生 ” 。经验告诉我们,贫穷的人似乎比富有的人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智慧,而获得永生。

  至於圣玛尔谷很有意思地加上的 “ 当然也会受到迫害,但在来世他将获得永生。 ” 那句话,那原来是对与圣玛尔谷同时代的基督信徒而言的,因为当时成立不久的教会,已在受到迫害了。对我们来说,那更是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

  感谢天主。亚孟。



为许多人得救的代价〈常年期第 29 主日〉

「乙年主日圣道礼仪」
作者:阿德里安.诺桑
本笃会神父

  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分别取自圣玛尔谷福音第10章第35到45节和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3章第10到11节。

  耶稣曾叁次预言他的受难,但是直到他的死後复活,他的门徒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话的意义。他的第叁次预言是在上耶路撒冷去受难的路上说的。那时耶稣走在前面,他的门徒们和别的人跟随在後面,又惊奇,又害怕。他们直觉到有什麽事将要发生了。耶稣把他的门徒们带到一边,告诉他们说:"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於司祭长和经师;他们要定他的死罪,杀害他;但叁天以後,他必复活。"奇怪的是圣玛窦和圣玛尔谷福音都在记载这次预言後,立刻便叙述载伯德两个儿子要求坐在耶稣的一左一右的故事。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就以这故事开端,接着介绍"人子不是来受人服侍的,而是要来服事人的,并且牺牲自己的性命,作为许多人的得救的代价"的道理。

  弥撒福音上这样说:

  那时候,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若望走到耶稣跟前,对他说∶「师傅!我们求你能答应我们的一个请求!」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愿意我给你们做什麽呢?」他们回答说∶「赐我们在你的光荣中,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所求的是什麽;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或者,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对他说∶「我们能。」耶稣就对他们说∶「我喝的杯,你们固然要喝;我受的洗,你们也必然要受;但是坐在我的右边或左边,不是我可以给的,而是天主给谁预备了,就赐给谁。」其他十位门徒听了,就开始恼怒雅各伯和若望。

  耶稣叫门徒过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在外邦人中,有尊为首领的,主宰他们,有大臣管辖他们;但你们中间却不可这样∶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成为大人物,就当作你们的仆役;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就当作众人的奴仆;因为人子,不是来受人服事的,而是要来服事人的,并且牺牲自己的性命,作为许多人得救的代价。」

  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是耶稣所收的首批门徒。据初期教会的传统,他们是耶稣的亲戚。他们对耶稣有所请求。在圣玛窦福音的一个类似记载中,这请求更是由他们的母亲来向耶稣提出的。他们请求的,是在耶稣的光荣中,一个坐在耶稣右边,一个坐在耶稣的左边。圣玛尔谷福音记载说,其他门徒们听了,就对他们两人生气。於是,耶稣便乘机教导他们说:“在你们中间,谁若愿意作大人物,就该作大家的仆人;谁若愿意居首位,就该作大家的奴仆。”这是顺理成章的自然结论。

  但是,在本主日的弥撒中,教会的礼仪却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两点上。第一点是耶稣和他的门徒们要喝的杯和要受的洗。“杯”和“洗”,在这里,都是指受难的意思。第二点是牺牲自己的性命,作为许多人得救的代价。这也就是本主日弥撒中读经一所强调的两点道理。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是第四首“上主仆人”的诗歌的结语。这首诗歌在教会的礼仪中有极重要的地位。我们每年在圣周五耶稣受难节日的圣道礼仪中诵读它。它的主题是一个义人的受难有为许多人赎罪的功效。圣教会向来把这道理拍合在耶稣身上,认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是赎罪祭,人类的得救完全有赖於这祭献的功劳。

  读经一上这样说:

  上主的旨意是要用痛苦折磨他的仆人,当他牺牲了性命,作了赎罪祭时,就要看见他的後代延年益寿,上主的旨意也将藉他的手实现。在他受尽痛苦之後,就要看见光明,而心满意足。我正义的仆人因自己的经历要使多人成义,因为他承担了他们的罪过。

  我们中国天主教徒直到今日经常举行苦路善工。在这善工中,我们多次叩拜十字圣架,并且诵念以下:“耶稣基利斯督,我等钦崇尔,赞美尔。尔因此圣架,救赎普世。”

  “救赎”这名词和这观念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敬爱耶稣的一个主要动机。今日天主教的神学家似乎在尽量避免“救赎”的名词和观念。他们以为这样的说法和想法,与天主的本性不合。他们宁愿用“拯救”或“解放”那样的字眼来替代“救赎”。

  神学家们的意见值得我们尊重的,但是,我们教会前辈所以采用“救赎”这名词,原是藉着人的语言来表达天主的行为。他们根据了圣经的记载,把耶稣的牺牲,说作是为许多人的得救所付出的代价。他们并不因此认为这是向魔鬼付出的赎金,或者是为平息天主的愤怒而奉献礼物。这是他们对耶稣的救世工程的一种尝试性的解释。

  平心而论,对现代人来说,“拯救”和“解放”二词的确比“救赎”妥当一些。但是,就耶稣时代的情形来说,“救赎”一词倒自有它的好处,因为它可令人避免当时人们对默西亚主义的妄想。

  原来“救赎”一词所要告诉我们的是这麽一端道理,那就是:耶稣真的拯救和解放了人类,但是他不是,如同与他同时代的多数犹太人所想像的那样,耀武扬威的世俗的默西亚;他更像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所描述的受难的上主仆人;他是以受苦受难来拯救和解放人类。

  主内的兄弟姐妹

  耶稣曾经叁次预言他的受难,但是直到他的死後复活,他的门徒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话的意义。他的第叁次预言是在上耶路撒冷去受难的路上说的。那时耶稣走在前面,他的门徒们和别的人跟随在後面,又惊奇,又害怕。他们直觉到有什麽事将要发生了。耶稣把他的门徒们带到一边,告诉他们说 ? “ 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於司祭长和经师;他们要定他的死罪,杀害他;但叁天以後,他必复活。 ” 奇怪的是圣玛窦和圣玛尔谷福音都在记载这次预言之後,立刻便叙述载伯德两个儿子要求坐在耶稣的一左一右的故事。

  我们刚才聆听了的弥撒福音就以这故事开端,来介绍 “ 人子不是来受人服事的,而是要来服事人的,并且牺牲自己的性命,作为许多人的得救的代价 ” 的道理。

  我们也聆听了弥撒中的读经一。这是依撒意亚书中第四首 “ 上主仆人 ” 的诗歌的结语。这首诗歌在教会的礼仪中有极重要的地位。我们每年在圣周五耶稣受难节日的圣道礼仪中诵读它。它的主题是一个义人的受难有为许多人赎罪的功效。圣教会向来把这道理拍合在耶稣身上,认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是赎罪祭,人类的得救完全有赖於这祭献的功劳。

  在读经一的指点之下,我们不难认出本主日弥撒福音的主题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点是耶稣和他的门徒们要喝的杯和要受的洗。 “ 杯 ” 和 “ 洗”在这 ,都是指受难的意思。另一点是牺牲自己的性命,作为许多人得救的代价。换句话说,本主日的弥撒福音阐述了耶稣用自己的苦难和死亡救赎了我们人类的道理。

  主内的兄弟姐妹,

  我们中国天主教徒直到今日仍经常举行苦路善工。在这善工中,我们多次叩拜十字圣架并且诵念以下两句经文说 ?

  耶稣基利斯督,我等钦崇尔,赞美尔。尔因此圣架,救赎普世。

  “救赎”一词正好表达了本主日弥撒的教训。耶稣真的拯救和解放了人类,但是他不是,如同与他同时代的多数犹太人所想像的那样,耀武扬威的世俗的默西亚;他更像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所描述的受难的上主仆人;他是以受苦受难来拯救和解放人类。

  这样, “ 救赎 ” 一词能帮助我们,在信德的光照下,正确地应付我们基督信徒的日常生活,并避免“世俗性的默西亚主义“的诱惑。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

 



耶利哥的瞎子〈常年期第 30 主日〉

「乙年主日圣道礼仪」
作者:阿德里安.诺桑
本笃会神父

  本主日常年期第叁十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分别取自圣玛尔谷福音第10章第46到52节和耶肋米亚先知书第31章第7到9节。福音记述耶稣治愈耶利哥城的瞎子。读经一预言以色列的遗民归回圣京耶路撒冷的情形,在遗民中也有瞎眼的和跛脚的人。福音和读经一的主题虽然不尽相同,却发挥了同一的真理。那就是,在救恩历史上走第一步的总是天主,但是人应该随着走出第二步来。

  我们先谈谈福音的教训。耶利哥城距耶路撒冷二十多公里,处在一块肥沃的丛林地带,有”棕榈之城“的雅号。在临近逾越节的时期,来自外省而往耶路撒冷去朝圣的旅客,在进入荒芜的犹太旷野之前,都喜欢在这里休息片刻,享受橘子和棕榈树下的荫凉。

  耶稣就在这麽一个时期,路过耶利哥城,遇见那个瞎子。

  弥撒福音上这样记载,说:

  当耶稣和他的门徒及一大群人,从耶里哥出来的时候,有一个瞎眼的乞丐,坐在路旁,他就是提买的儿子巴尔提买。他一听说是纳匝肋人耶稣,就喊叫说∶「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罢!」有许多人就斥责他,叫他不要作声;但他越发喊叫说∶「达味之子,可怜我罢!」耶稣就站住说∶「叫他过来!」他们就叫那瞎子,给他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呢!」瞎子就扔下自己的外衣,跳起来,走到耶稣跟前。耶稣对他说∶「你愿意我给你做什麽呢?」瞎子说∶「师傅!叫我看见!」耶稣对他说∶「去罢!你的信德救了你。」瞎子就立刻重见光明,就在路上跟着耶稣去了。

  “他就是提买的儿子巴尔提买”。圣玛尔谷福音所以特别提出巴尔提买这名字,这是因为那耶利哥城的瞎子跟随了耶稣,成为初期教会中的一个成员了。因此,本主日弥撒福音所记述的,已不仅是巴尔提买的盲症的痊愈,而且更是他的归化的历史了。在这个故事里,是耶稣先站住,说“叫他过来”。接着巴尔提买响应耶稣的召叫,立刻扔掉外衣,跳起来,走到耶稣跟前。救恩的对话便这样在他和耶稣之间展开了。耶稣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麽呢?”他回答耶稣说:“老师,请让我看见!”耶稣对他说:“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他立刻重见光明,便跟着耶稣一同走了。

  一个人的生命是如此,整个人类的历史也是这样。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读经一上这样,说:

  上主这样说∶「你们应该为雅各伯欢呼,向为首的民众喝采,传扬称赞说∶『上主救了他的百姓,以色列的遗民。』请看,我从北方领他们回来,从大地的尽头召集他们。其中有瞎眼的和跛脚的、有孕妇和产妇;都要成群结队,回到这里来。他们一路哭着回来;我领回他们,沿途安慰着他们,我要带他们经过溪水旁;因为我是以色列的父亲,厄弗辣是我的长子。」

  这是耶肋米亚先知向流放在巴比仑的犹太同胞预言他们中一部分的人,蒙天主的怜悯,有朝一日归回祖国的情形。他称这些人为“以色列的遗民”。其中也有瞎眼的和跛脚的人。这可能与选读这篇读经有关。但是,并不是这篇读经的重点所在。这篇读经的旨意是天主藉着“以色列的遗民”拯救以色列,甚至全人类。这是旧约圣经中的思想。在新约圣经中,教会是真正的“以色列的遗民”,负有拯救全人类的使命。

  对在我们国家里的天主教会来说,本主日弥撒中的圣道礼仪的教训是一种挑战。我们中国的天主教徒,在广大的中国人民中间,不过是极微小的一群,但是也是侥幸的一群。我们要一面感谢天主,一面不忘对我们的同胞们所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本主日弥撒中的福音和读经一分别取自圣玛尔谷福音第 10 章第 46 到 52 节和耶肋米亚先知书第 31 章第 7 到 9 节。福音记述耶稣治愈耶利哥城的瞎子。读经一预言以色列的遗民归回圣京耶路撒冷的情形,在遗民中也有瞎眼的和跛脚的人。福音和读经一的主题虽然不尽相同,却发挥了同一的真理。那就是,在救恩历史上走第一步的总是天主,但是人应该随着走出第二步来。

  本主日弥撒福音所记述的,已不仅是巴尔提买的盲症的痊愈,而且更是他的归化的历史了。在这个故事里,是耶稣先站住,说“叫他过来”。接着巴尔提买响应耶稣的召叫,立刻扔掉外衣,跳起来,走到耶稣跟前。救恩的对话便这样在他和耶稣之间展开了。耶稣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麽呢?”他回答耶稣说:“老师,请让我看见!”耶稣对他说:“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他立刻重见光明,便跟着耶稣一同走了。

  同样,在读经一里,耶肋米亚先知向流放在巴比仑的犹太同胞预言他们中一部分的人,蒙天主的怜悯,有朝一日归回祖国的情形。他称这些人为“以色列的遗民”,其中也有瞎眼的和跛脚的人,──这可能与选读这篇读经有关,── 但是并不是这篇读经的重点所在。这篇读经的旨意是天主藉着“以色列的遗民”拯救以色列,甚至全人类。这是旧约圣经中的思想。── 在新约圣经中,教会是真正的“以色列的遗民”,负有拯救全人类的使命。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对在我们国家里的天主教会来说,本主日弥撒中的圣道礼仪的教训是一种挑战。我们中国的天主教徒,在广大的中国人民中间,不过是极微小的一群,但是我们也像耶肋米亚先知所预言的“以色列的遗民”那样,也是侥幸的一群。我们要一面感谢天主对待我们的特别恩爱,一面不忘对我们的同胞们所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