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資料庫
捌、美滿幸福家庭的基礎
捌、美滿幸福家庭的基礎

1. 到底為什麼結婚?

  從開始就提出了為什麼要結婚?但在行文中一直沒有作正面的答覆。現把三個青年部份對答的答案拚湊在一起,可以組合成一個近乎完整的答案。
一位女青年說:「有次,一位修女問她要不要作修女?她說不要。為什麼?因為修女獨身,不能享受性」。一位男青年冠冕堂皇的答案是:「結婚是為了愛」。另一位女青年很悲觀的說:「大多數人都結婚,所以也只好結婚。其實,結婚、生子、終究一死。這個人生的歷程真沒意思」!這三個答案各提出一個結婚的要素:性、愛、生育。

2. 性不是結婚的唯一理由

  第一個答案,直截了當的提出「性」的問題。性在婚姻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全部或唯一的理由。不可否認的,青年的性衝動非常強烈。奧國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誇大其詞的說,性是人類各種活動的原動力。沒有性的推動,人類的一切行動就會停止了。但,既便性是一切活動的原動力,可是也不必結婚呀!亂性不是也可以解決性的衝動嗎?何必以結婚來死死地把二人拴一輩子呢?況且,無論就生理或心理來說,男女的性生活並非配合的很理想。隨著年齡的增加,性生活相對的減退,甚致完全停止。如果性是婚姻的全部,那麼老人因為已沒有了性的原動力,按佛氏的說法,夫妻的恩愛應該中止才對!可是,多少的老年夫婦恩愛有加,使人羨為神仙夫妻。也有不少例子,青年夫婦一方意外失去了性能力,使對方守了活寡,但卻恩愛彌堅,健康的一方寧願做個終身護士,這又如何解釋?由此可見,性不是婚姻的全部。固然,青年性慾旺盛,誤以為婚姻唯一的目的就是「享受性」,這是大錯而特錯的!由於這種錯誤造成的悲劇不可勝數。

恭喜你們結婚了

結婚是戀愛的墳墓。確實,如以享受性為結婚的全部理由,大概新婚之夜以後,發現也不過如此,真是乏味。因而幻想著,也許換個人,性生活會配合的更理想。這可以稱為垃圾婚姻主義者。現在插花藝術很時髦,為了表現藝術的精湛,不惜花大錢買花插座和奇花異草。但花開、花謝;謝花的去處是垃圾筒。以享受性為結婚的唯一理由者,一定是採花、插花、丟花的藝術家!這種人能組織美滿幸福的家庭嗎?

3. 可怕的生育

  結婚、生子、終究一死的悲觀答案,確實是經過很好的觀察和深思才說出來的。她所以如此悲觀,是因為看到老一輩人辛辛苦苦為子女做牛馬,終其一生,究竟是為什麼?結婚與生育是分不開的,其間樂少苦多;因此這位女青年特別提出結婚就得生子,這真太辛苦了。所以她大喊為什麼?

4. 愛是犧牲

  為愛!結婚是為愛!為什麼愛?現在我們必須明確的答覆為什麼結婚了:結婚的第一目的是為了完成繁衍人類的使命。儒家的說法是「無後為大」,以不生育,不能傳宗接代為大不孝!【註】。第二個目的是建立社會上穩定的男女關係,合理的解決男女性的需要。最終目的是完成「愛人如己」的天命。
這個答覆可能使很多人感到可怕而不接受。那位女青年就是因悟到結婚結果是生兒育女,未免犧牲大大,才說出結婚真沒意思!

5. 人生是迷

  確實,愛不是容易實行的。愛涵蓋了大多的犧牲!人人逃避犧牲,但人人又都在走犧牲的路子,這實在是人生的一個謎!其實,性也是謎,人類的傳生也是謎。實際上,世界上有很多沒有答案的謎。自古至今,哲學家和科學家不能解答的謎,很多很多。為什麼人類有兩性?為什麼男女的結合會繁衍?為什麼連殺人魔也不敢反對愛人的原則?連最出名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楊未,也沒有扯起打倒愛的旗幟來?

6. 神話的啟示

  本世紀以來,人類學家很熱衷於原始神話的研究。他們發現神話是以隱喻的方式,努力解釋無法解答的謎題。有的人類學家,竟把聖經也列到神話的範疇裡。筆者當然反對,但為不信的人,既便以聖經當神話,也不能否認其價值。因為聖經的解釋頗為週全,只要靜心省思一番聖經的解說,便會發現許多無法解釋的謎,聖經上好像都涉及到了。

7. 創世紀的說法

  創世紀一開始就描述了造物主創造了宇宙萬物。關於人的描寫是:造物主按照自己肖像創造了一男一女,並且祝福他們繁衍人類充滿大地。造物主每創造一物,看後都誇「好」。創造了一切以後,很欣賞自己的傑作,看著樣樣都好,也就是樣樣都愛。所以說造物主是為了愛,才創造了宇宙萬物。就好像一位畫家,很愛他的構思,塗以丹青,具體的表現出他的構思,創造了一幅傑作,定會自我欣賞一番。
人類有兩性,是因為造物主按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並給與他們代他創造的能力──生殖新生命。這生殖的能力是人類相似造物主的特徵。
「創造」在西文中為Creation,而「生殖」為Pro-creation。前置詞Pro有「代替」的意思。生殖Pro-creation也就是代替創造新生命。俗語說:兒子是自己的好;也就是父母對自己的創造很滿意、很欣賞、很愛。就如同造物主為了愛,才創造了宇宙萬物。

8. 造人的構思是要他們彼此相愛

  造物主是愛的本體,他為愛創造了宇宙。他也要他的肖像──人類反映他的愛──彼此相愛。但他知道,他所創造的人是「個體的」Individual;個體的本質是營個體生活,換句話說,是「以我為中心」,因而甚致排拒其他個體。可是他的訃畫是:要這些互不相容的個體聯合起來,彼此相愛。這一點似乎自相矛盾,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他有錦囊妙計,他在這些互相排拒的個體中裝上了一個特別機構──性,他以這個強烈無比的「性」做為導引,來完成他創造人類的計畫,使他們彼此相愛!
雖然男女可能沒有清楚的意識,不了解為什麼結婚;往往以兩性的相吸,誤以為是愛,就結了婚,就產生了「愛的結晶」──子女;而且也很自然地、本能地對自己代造物主創造的新生命,非常非常的愛。這樣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完成造物主的計畫:男女結合──生育──完成愛人的天命。

9. 至少愛一個人

  性衝動是盲目的。雖然造物、工給人體內裝製了強烈的「性」,但不意味著可以任「性」!人類是有理性的。因此古今中外對男女「性」的運用都有道德法律的規範,以維持社會的安定,保護人類的尊嚴。中國所以稱為禮儀之邦,主要的是因古代的中國就對人倫、家庭、孝悌的道理已清楚的闡明了。儒家是我國文化的主流,孔孟所提倡的中心點是「仁」。仁就是愛。仁字是「二人」,也就是彼此相愛。換句話說,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博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國文化的最高目標是世界大同。這與基督的博愛不謀而合。但理想事實能有相當的距離。因此造物主以傳宗接代的「性生活」作為引導人類彼此相愛的催化劑。你如果不能泛愛眾人,至少你不能拒絕愛「一個」人吧?或至少你不能不愛你代造物工創造的新生命──你的子女吧?
老人們常說:子女各不相同;雖然如此,但父母各個都愛。就如同五指不齊,但每個手指都要愛護。這正是造物主的本意,他知道每個人各不相同。博愛的天命是要愛各個不相同的人。但人類心胸狹小,博愛眾人太難了。所以,他創造了男女,使他們由強烈的性吸引,結為夫婦,彼此相愛,彼此擔待互相的差異;且由於子女的來臨,加強了互愛和對子女的愛護,擴展成一個彼此相愛的小集團;從此漸漸再擴大,成為一姓一族。這樣,結婚生子是給人「練習」亙愛的機會,以便在永生的世界裡,按造物主的計畫,是與他一齊永遠愛他所創造的、無數的、各不相同的人類!

10. 個體是愛人最大的阻礙

  人都是個體,從一生下來,受到父母和周圍的人的照顧,就自然的形成了「自我中心」,人人為我,一切為我。因此,人一生的修養就在於從這個「自我中心」解放出來:擺脫自己,排除自私,這是愛人的基本起步點!孔孟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把修身放在第一步,捨修身就不可能齊家。因此,要建造美滿幸福的家庭,就必須先修身,先排除自私,先排除自我中心。所以,那位青年說對了:愛是犧牲,愛的內涵有許多痛苦!
結了婚的人,在理論上應該是已成熟的(有修養、不自私的人)人了。但不幸的是大多數的人,在形體上已成熟了,已有生兒育女的能力了,但在心理和作人方面卻仍在以我為中心的孩子氣階段。因此,結了婚的人,如果發現並不像未婚前對結婚生活的憧憬,不是甜甜蜜蜜的生活,就該反思,自己是否成熟?自己有修養嗎?是不是因自己的自私,造成了家庭的不幸福?修養雖是一輩子的操行,但越先起步越好。如果結婚前沒有想過,現在開始也不晚。「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大學)。所以,要齊家,必先修身,要修身必先正心誠意,也就是要誠肯的立志修養,由捐棄自私開始。捐棄自私的另一個說法是「無我」。

11. 「無我」是美滿幸福家庭的基礎

  「在生兒育女的正確觀」一章中,我們曾說過:「結婚時已把自己出賣了一半給妻子或丈夫了;做了父母又出賣了一半給子女了!所以,結婚生子的結果是「無我」了。這個「無我」是所有修德的基礎,更是美滿幸福家庭的基礎。無我才能愛人,無我才能由愛家人,而推廣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博愛人。這正是造物工賦與我們的天命。完成愛人的天命,在有信仰的人來說,是完成造物主創造的計畫:人人相愛,將來在水生的世界裡,與造物主一齊泛愛他的傑作──無數受賞的人類。那時的愛卻不再含有絲毫的犧牲了,那是永遠甘飴的悅愛!這是有信仰的人對婚姻的解釋與了解。但是,既便不信的人,至少在此世,誰不願有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呢?為了家庭的美滿幸福,無我是必須的。無我才是真愛!無我的犧牲是極大的,但犧牲的報酬是幸福──美滿家庭的幸福。家庭幸福,個人才能幸福!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層組織,如果各個家庭都是美滿幸福的,社會一定是美滿幸福的。祝禱所有人類的家庭美滿幸福!祝禱由於各個家庭幸福、人類走向世界大同──止於至善。

【注】天主教現在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關於生育的問題。天主教鼓勵人類無節制的生育嗎?這是一個誤會。試觀天主教主張神父修女獨身;如果主張無限的生育,這些獨身者不正是反教嗎?尤其現在世界有人滿之患,一味的鼓吹生育不是反情理嗎?養子過勝,無暇於教(子不教)不是給社會製造問題嗎?天主教一向注重教育子女的,怎能如此矛盾呢?
天主教以一切順乎自然為本。也就是重視自然律。女子的經期是屬於自然的生理現象。週期中有不孕期可孕期,天主教勸導人利用這種週期節育。
天主教對終生節育的獨身者估價很高,但獨身之路不是人人能走的。天主教也沒有低估婚姻的價值,而且教會稱婚姻為「聖事」,因而封於生育也極其重視,連胎兒也給與人的待遇。為什麼連胎兒也如此的重視呢?下面引一段瑪加伯書下編記載的一個故事,來作為說明。這是母子八人壯烈殉難時,母親鼓勵兒子們捨身取義所說的一段話:「我不知道你們怎樣出現在我的腹中:不是我給了你們靈魂與生命,也不是我構成了你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世界的造物者,既形成了人起初的生命,賜予萬物以起源;也將以仁慈償還你們的靈魂和生命;因為你們現在為愛護他的法律捨身致命」(加下七20-24)。由於這一信念,天主教尊重人的生命,因為必須尊重人類生命的來源──造物主。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