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朝 圣 胜 地

圣保禄大殿
参观

镶嵌画:大殿正门面彩石镶嵌画是十九世纪时仿照十世纪原作的艺术品。

钟楼:
图为圣保禄大殿现在的钟楼。十四世纪时的钟楼虽然逃过了1823年的大 火,却在整修圣殿时遭拆毁。

从大殿西面穿过一道铁栅进入时 ,立刻会被大殿正门面 (facade)前的宽大四边形柱廊庭院 (quadri portico),和当中那座高大壮观的圣保禄石像所吸引 。石像是奥比奇 (Giuseppe Obici 1807-I878)用卡拉拉 (Carrara)大理石雕成的,庭院则是卡尔代里尼 (GuglieImo Calderinj)於 1890-1928年间按波莱蒂(Luligi Poletti)起初的蓝图建成 。

圣本笃(St Benedict)
这雕像安放在右耳堂的圣本笃小堂内.这位圣人是历史最悠久的隐修会的会祖,他的会士多个世纪以来都服务於这大殿中。

其实初期大殿前面也有一个柱廊式的门廊 (atrium),但卡尔代里尼所建的庭院与古代的门廊并无关连,而且比古门廊更为宽敞。

柱廊庭院四边各长70米,被认为是重建这座早期基督徒大殿的必要部分。南、北两边柱廊各有两列石柱,外建有(乳白色多孔的)钙华大理石(travertine)装饰的围墙,墙上的圆画内容包括:四福音圣史的标志、保禄弟子的画像和早期基督徒标志。正面柱廊却有叁列巨大的石柱,非常壮观,而作为大殿前廊(nartex)的柱廊则只有一列石柱。

大殿正门面上方的彩石镶嵌画(mosaic),是於1854-I874年间按阿格里科拉(Filippo Agricola 1795-1857)和康索尼(Nicola Consoni 1814-I884)两位大师的手稿制作的。

镶嵌画下列,在窗与窗之间,有旧约先知依撒意亚、耶肋米亚、厄则克耳和达尼尔;中列有天主的羔羊卧在天堂的小丘上,从那里涌出四条河流,象徵四部福音。十二只羔羊 (象徵十二位宗徒)前来饮水解渴:它们似乎与背景的圣城耶路撒冷和白冷不相关连;这两座城邑在这里仅具地理喻意(allegorico-geographical),用作圣经诠释的背景。上列叁角形的山墙饰(tympanum)中,有基督举手降福,他两旁有伯多禄和保禄。山墙饰上方安放了一具十字架,这是基督信仰不可缺少的永恒标志。

大殿入口:
穿穿过铁栅;
柱廊庭院中央有圣保禄的雕像,由奥比奇(Giuseppe Obici)
以卡拉拉(Carrara)
大理石雕成。

大殿正门面的下方有叁道大门,中间的一道巨型铜门,是马莱尼(AntonioMaraini)於 193l年所雕塑,灵感来自圣保禄修院院长真福舒斯特(I. Schuster),即後来的米兰总主教。这钢门高7.48米,宽3.35米,上面除了描绘了伯多禄和保禄的生平事迹外,还有一个银质葡萄枝组成的十字架。

拜占庭铜门
装在封闭的圣门外。

中央大铜门
是大殿的主要入口,铜门上有浮雕和银饰,是马莱尼(Antonio Maraini)於1931年的作品。

普拉奇迪亚拱门:
(Arco di Galla Placidia):
由於人们误解了圆拱上两句刻文的意思,以为拱门是皇妹普拉奇迪亚命人造的,其实应是和诺里皇帝(Honorius)亲自命人修建的。

↓↓↓↓↓↓↓↓↓↓↓↓↓↓↓↓↓↓↓↓大殿内的中殿(nave)和侧廊(aisles)由四列柱子分隔,每列有20根独石花岗岩 (monolithic granaite)石柱,支撑着上面的半圆石拱;侧廊不设小堂,加上大理石铺设的地板,这些因素使大殿显得格外宽敞。整个结构堂皇宏伟,是十九世纪重要的基督徒敬礼场所。总括来说,这大殿颇能演绎出初期基督徒的信仰经验。


宏伟的中殿(nave)以四十根石柱为界。这拉丁十字形(直长横短)大殿内部的修建工程,是由贝利(Pasquale Belli)开始.但整个工程应该归功於波莱蒂(Luigi Poletti),他是1883-1869年的工程总监,沿墙顶开了大拱窗,镶有埃及王(Fuad I)赠送的透光雪花石片(alabaster)。中殿尽头是拱壁(apse),前有拱门,称为普拉奇迪亚 (Galla Placidia)拱门,是皇帝和诺里(Honorius)为纪念他的妹妹普拉奇迪亚而斥资建造的。

古色古香的烛台,放置巴斯卦蜡烛用。是尼古拉。丹杰罗和比得罗。 瓦萨雷托的作品(12世纪)。

祭台华盖
阿诺尔福(Arnolfo di Cambio)设计的祭台华盖(ciborium)由四根红斑岩石柱支撑。祭台下是圣保禄的陵墓。

拜占庭铜门(porta bizantina)是於1967年安装在封闭了的圣门外面。这铜门在大火前,曾是保禄大殿的正门(即今日马莱尼铜门的位置),保存着九世纪的艺术精华。铜门分两扇,上有54画格,分成6纵列,画格上的雕塑都是有关耶稣和宗徒的生平,当中还刻有两只鹰和两个十字架。

站在宽阔的中殿,可看见历代教宗的肖像,"现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Paul II)的肖像也在其中。这些肖像由彩石镶嵌而成,是庇护九世(PiusIX)於1847年命人开始制作的。历任教宗的继承顺序是神学院研究的项目,旨在找出教宗传承的实在历史。这一系列的教宗肖像,形成了圣保禄大殿的特色,令这座大殿有别於世界上任何圣堂。

沿老中殿与左右耳堂(transept)的墙壁上方,在历任教宗肖像圆画之上、窗与窗之间有36幅壁画,按《宗徒大事录》的记载描绘出圣保禄的生平事迹。庇护九世(PiusIX)私人斥资,并委托了22位艺术家从事这项工作,全部壁画只费了叁年工夫,於1860年完成。36幅壁画被公认在风格上达到和谐,一致的美境,这是因为师承阿格里科拉(Filippo Agricola)、米纳尔蒂(Tomaso Minardi)、卡穆奇尼(Vincenzo Camuccini)和马里亚尼(Cesare Mariani)的缘故。

铜门:圣殿中央入口的铜门,上面以浅浮雕和银制品装饰,是安东尼奥.马莱尼的作品(1931)。

中殿的凯旋拱门又称为普拉奇迪亚 (Galla Placidia)拱门,在1823年的大火中受到严重损坏,但现存的并不能完全 视为十九世纪的复制品,因为它们保留了部分真迹和原先美态。从风格来说,凯旋拱门的彩石镶嵌装饰,与威尼斯(Venezia)圣马尔谷大殿(basilica di San Marco)的可说是一脉相承。镶嵌画中央是坐在宝座上的基督,以希腊式的手势作降福状(姆指与无名指相触,其他叁指伸直),两侧是天使和《默示录》中的二十四位长老。下面是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位宗徒,後者似乎是在向人指示下方他的陵墓所在。

圣母怀抱婴孩耶稣像
圣依纳爵
(St Ignatius Loyola)
於1541年8月25日在此圣像前宣发了修道圣愿,创立耶稣会。

殉道纪念间(confessio)祭台上的华盖 (ciborium),是阿诺尔福 (Arnolfo di Cambio))於1282年制造的,也是他在罗马最早期的作品。圣保禄的陵墓就在中间的宗座祭台下,因此,这里是大殿中最神圣的地方。华盖在大火中只受到轻微的损坏。在拆下修茸和重装原处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华 盖的石材上有些古代基督信徒的刻纹。华盖由四根斑岩(prophyry)石柱支撑着,上盖是四个叁叶状(trilobate)小拱,小拱上有叁角顶饰(frontal)和小尖塔(pinnacles),中央顶上有一个很优雅的小钟楼。华盖的四个角龛放有圣伯多禄、保禄、路加和本笃的小石像。正面小拱的两角雕有保禄爱徒弟茂德 (Timothy)和委托制造华盖的本笃会修院院长巴尔多禄茂 (Abbot Bartholomew 1282-I297年间出任院长)的石像;巴尔多禄茂院长正把华盖献予保禄。正面的叁角顶饰有小浮雕和一对天使,双手托着雕空的圆花窗 (rosette)。华盖的雕塑部分是受古代艺术的启发,而四面的小拱和四角上的小尖塔则属典型的哥德式(gothic)风格。

大殿左边的耳堂末端有有纪念圣保碌归化的祭台(altare della Conversione),是卡穆奇尼(Carnuccini)的作品,不断提醒人们保禄宗徒的一项基本经历:他内心的皈化(metanoia)。两旁有圣大额我略 (St Gregory1)和圣伯尔纳多(St Bernard)雕像。向前走,可以看到圣斯德望小堂 (Cappella di Santo Stefano)。这小堂与圣保禄归化小堂相连,为了提醒信友们 ,保禄在归化前曾有份用石头砸死斯德望。这小堂墙壁用的大理石,部分来自旧有大殿;在祭台上安放了斯德里的态像;他是第一位殉道者。

圣体小堂(Cappella del Santissimo Sacramento),是马德尔诺(CarloMaderno)设计。画家卡瓦利尼(Pietro Cavallini)的陵墓也在此。祭台上方是曾向圣女彼济达(St Brigid)显灵的木制苦像。

圣体小堂(Cappella del Santissimo Sacramento)建於1725圣年,具巴罗克(baroque)风格。堂内供奉的十四世纪木制十字架,在1823年的那场大火中幸而未遭烧毁。小堂左边安放了一尊木制的圣保禄像,木像上的刮痕是朝圣者为取得圣物碎片而留下的。小堂中也珍藏了一幅圣母和婴孩耶稣的彩石镶嵌画,与中殿拱壁的镶嵌画一样,同为十二至十叁世纪的作品。

中殿拱壁的彩石镶嵌画原作於约1220年;1836年曾忠实地按原样整修:基督端坐在宝座上,手中拿着一本展开的书。右边有圣伯多禄和圣安德肋宗徒,左边有圣保禄和圣史路加。下排有其他的宗徒。

匍匐在审判者基督脚下的,是教宗和诺里叁世(HonoriusIII);这样的图像安排,有异於罗马传统的圣像艺术,因为传统上把教宗与宗徒和圣人放在象徵性的同等地位。这个相异处证实了这幅镶嵌画,是十叁世纪初受拜占庭风格影响的威尼斯艺术家的作品。

圣老楞佐小堂(Cappella di SanLorenzo),是马德尔诺(Carlo Maderno)设计(1929)。小堂内的木制座椅乃卡尔代里尼(Guglielmo Calderini)设计的(1928)。祭台上方有大理石雕刻的叁联画屏(triptych),是布雷格诺(Bregno)学派的作品(十五世纪)。

马德尔诺(Carlo Maderno1556-1629)趁1625的圣年庆典,重修了圣老楞佐小堂(Cappella di San Lorenzo)尽头的长方形窗,突显了祭台的所在处。

经历1823年那场大火後,诵经小堂(Cappella del Coro)於1852年铺上了珍贵的大理石地板。本笃会士在这小堂咏唱早晚课和举行弥撒。小堂因而成了本笃会礼仪中心。

大殿右边的耳堂有一圣母升天祭台。供奉着一幅圣母加冕的彩石镶嵌画,是罗马诺(Giulio Romano) 的杰作(1492)。祭台铺了沙皇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赠送的珍贵孔雀石(malachite)和天青石(lapislazuli)。

回廊庭园
(cloister) 於1205年开始修 ,1235-1240年间竣工,几乎可以肯定是由罗马的瓦萨雷托(Vassalletto)家族完成,他们是罗马的大理石雕刻专家;圣若望大殿(San Giovanni in Laterano)的回廊庭院也是他们建造的。回廊由一系列并联石柱构成,支撑着半圆石拱;石柱的形式各异,有平滑、八角形或螺旋形,其中一些更有镶嵌图案。 石拱上的横梁,有彩色大理石和镶嵌画装饰。旧大殿的许多遗物,都放置在这里,其中包括一个饰有浮雕的罗马石棺。修院上层有四间改建成博物馆的大室,里面收藏了许多基督徒碑文和墓志。

 


钟楼:
图为圣保禄大殿现在的钟楼。十四世纪时的钟楼虽然逃过了1823年的大 火,却在整修圣殿时遭破坏。

从圣殿西面穿过一道铁栅栏进入,立刻会被那座高大壮观的圣保禄石像和圣殿前的宽大庭院所吸引。石像是朱塞佩.奥比奇(1807-1878)用卡拉拉的大理石雕刻的,庭院则是古列尔莫.卡尔代里尼於1890-1928年根据路易吉.波莱蒂开始的蓝图而完成的。过去在圣殿前面也有一个带柱廊的前厅,但卡尔代里尼建的庭院与古代的前厅无关,而且比它更为宽阔。

圣本笃(St Benedict)
这雕像安放在右耳堂的圣本笃小堂内.这位圣人是历史最悠久的隐修会的会祖,他的会士多个世纪以来都服务於这大殿中。

兴建长70米的侧面,是为了重建一座早期基督信徒时代的真正的圣殿。北侧和南侧砌了石灰墙,正面是叁行巨大的石柱,北面和南面有两行石柱,前廊则只有一行石柱。墙上装饰的圆雕饰中,有四位圣史的标志、圣保禄的门人的画像和初期基督信徒的标志。
圣殿正面的上层的镶嵌画,是菲利波.阿格里科拉 (1795-1857)和尼古拉.孔索尼(1814-1884) 於1854年到1874年间装饰的。

普拉奇迪亚拱门:
(Arco di Galla Placidia):
由於人们误解了圆拱上两句刻文的意思,以为拱门是皇妹普拉奇迪亚命人造的,其实应是和诺里皇帝(Honorius)亲自命人修建的。

中央大铜门
是大殿的主要入口,铜门上有浮雕和银饰,是马莱尼(Antonio Maraini)於1931年的作品。

下层窗的内面,有旧约中的先知:依撒意亚、耶肋米亚、厄则克耳、达尼尔的画像;中层,天主的羔羊卧在天堂中的丘陵上,从那里涌出四条河流,象徵四部福音。十二只羊(十二位宗徒)前来饮水解渴,它们似乎与作背景的圣城耶路撒冷和白冷不相关连。这两座诠释福音的城市在这里仅具有比喻和地理性的意义。上层叁角形画中,基督举手祝福,两旁是伯多禄和保禄。叁角画的上方是一个十字架,基督信仰经验的永恒标帜。

镶嵌画:大殿正门面彩石镶嵌画是十九世纪时仿照十世纪原作的艺术品。

圣殿正面的下方有叁道大门,中间的是两扇巨型铜门,由安东尼.马莱尼於1931年雕塑,灵感来自先为圣保禄修院院长,後为米兰主教的舒斯特真福。门高7.48米,宽3.35米,上面除了描绘了伯多禄和保禄的生平事迹,并有一个嵌银葡萄枝条的十字架。

大殿入口:
穿穿过铁栅;
柱廊庭院中央有圣保禄的雕像,由奥比奇(Giuseppe Obici)
以卡拉拉(Carrara)
大理石雕成。

铜门:圣殿中央入口的铜门,上面以浅浮雕和银制品装饰,是安东尼奥.马莱尼的作品(1931)。

圣殿内部,因着有花岗石大柱子、两侧不设小堂和大理石地板这些因素而显得特别宽敞。石柱分四行排列,每行二十根,支撑了殿内的那些半圆拱。整个结构堂皇宏伟,是十九世纪重要的基督信仰敬礼场所,旨在表现初期基督信仰的经验。拜占庭门於1967年安装在关闭的圣门外面,这门在大火前,是保禄大殿的正门,(功能与马莱尼的铜门相似)门上第九世纪时的精美艺术雕刻仍保留完好。门分两扇,上面有六个直条,共54块嵌板,每块板上的雕刻,都是有关耶稣和宗徒的生平的描绘。门上也雕刻了两只鹰和两个十字架。站在宽阔的圣殿中央,可看见历代教宗的肖像,现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肖像也在其中。这些镶嵌肖像由庇护九世於1847年开始制作,是神学院为证明历任教宗的继承顺序而探讨研究的对象。这一系列的教宗肖像,形成了圣保禄大殿的特色,令这座大殿有别於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圣堂。

宏伟的中殿(nave)以四十根石柱为界。这拉丁十字形(直长横短)大殿内部的修建工程,是由贝利(Pasquale Belli)开始.但整个工程应该归功於波莱蒂(Luigi Poletti),他是1883-1869年的工程总监,沿墙顶开了大拱窗,镶有埃及王(Fuad I)赠送的透光雪花石片(alabaster)。中殿尽头是拱壁(apse),前有拱门,称为普拉奇迪亚 (Galla Placidia)拱门,是皇帝和诺里(Honorius)为纪念他的妹妹普拉奇迪亚而斥资建造的。

 

拜占庭铜门
装在封闭的圣门外。

在圆雕饰之上,沿着中殿与侧殿墙壁上方窗与窗之间的地方,有36幅壁画,画中描述的是摘自宗徒大事录的保禄生平事迹。庇护九世私人出资委托了22艺术家来从事这件重任,全部壁画费了叁年工夫,到1860年才完成。36幅壁画被公认在风格上达到一致的境界,这是因为师承菲利波.阿格里科拉、托马索.米纳尔蒂、温琴佐.卡穆奇尼和切萨雷.马里亚尼的原故。
凯旋拱门又称为加拉.普拉奇迪亚拱门,在1823年的大火中受到严重的损坏,但不能说是仿制品,因为仍保留了部分的原先真相和美观。从风格来说,凯旋拱门的镶嵌装饰与威尼斯圣马尔谷大殿的可说是一脉相承,中间是坐在宝座上的基督,以希腊式的手势作祝福状(姆指与食指相触,其他叁指伸直)两侧是天使和默示录中的二十四位长者。下面是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位宗徒,後者似乎是在向人指示下方他的陵墓所在处。

圣母怀抱婴孩耶稣像
圣依纳爵(St Ignatius Loyola)於1541年8月25日在此圣像前宣发了修道圣愿,创立耶稣会。

宗徒保禄见证祭坛上的华盖是1282年制造的,是阿诺尔福.迪.坎比奥在罗马最早期的作品。圣保禄的陵墓在祭坛下,因此,这里是大殿中最神圣的地方。华盖在大火中只受到轻微的损坏。在拆除、整修和重装的过程中,发现华盖的材料是古基督信徒时代有刻纹的大理石。四根班岩石柱支撑了四个叁叶状小拱,小拱的上面是叁角形的尖塔,中间有一个修饰高雅的小钟楼。四角上,有圣人伯多禄、保禄、路加和本笃。尖顶穹窿的外部是门徒弟茂德和委托制造华盖的本笃会院院长巴尔多禄茂,他正将华盖献给圣保禄。巴尔多录茂院长於1282年到1297年之间在圣殿旁建了修院。尖穹窿的侧面装饰了小浮雕和一对对的小天使,支撑着镂空的圆花饰。华盖的雕塑部分是受古代艺术的启发,而侧面的拱和小尖塔则是典型的哥德式风格。

祭台华盖
阿诺尔福(Arnolfo di Cambio)设计的祭台华盖(ciborium)由四根红斑岩石柱支撑。祭台下是圣保禄的陵墓。

离华盖几米的地方,在右边侧堂内,有一个着名的烛台,台高5米半以上,是堂内大理石柱中最高的一根。中古时代,在圣周六用来插巴斯卦蜡烛。

古色古香的烛台,放置巴斯卦蜡烛用。是尼古拉。丹杰罗和比得罗。 瓦萨雷托的作品(12世纪)。

这烛台不仅有重要的礼仪性和社团性功能,它也是"生命的树和世界的光"基督的象徵。这正是圣像学、铭文学和礼仪中对烛台意义的理解。根据罗马艺术的特性,装饰品不可令制造原件变形,因此,这烛台上的装饰也是随着烛台的形式而雕刻的,它溶合了古典和民间艺术风格,即使体积宏大,仍无妨其整体的统一性。
烛台分为八部分,台座上雕刻了一些怪兽,第一部分,是动物和花草树木,其後的叁部分描绘了巴斯卦礼仪,接下来,又是相互交错的树木花草,再就是8个怪物,最後是插巴斯卦蜡烛的盆。
烛台上描绘的了六个具代表性的巴斯卦主题:基督在大司祭盖法前仿制品,士兵嘲笑基督,比拉多洗手,耶稣被钉十字架,复活与升天。最吸引人的是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幕,雕塑上可看见基督的身体以长袍遮盖,这是拜占庭的风格,两名大盗的形象较小,是在较大的圣母和圣若望的形象後面,他们正举起耶稣的十字架的横木,象徵全人类参与天主的牺牲。中古时代末期的圣像学肯定了这一点。烛台上的雕刻是出自多人之手,这些艺术家中,可以确定的有彼得罗.瓦撒雷托和尼古拉.丹杰洛。
圣殿侧堂的左边有圣保禄归化祭台,是卡穆奇尼的作品,纪念保禄宗徒永垂不朽的重要事迹之一:内心的改变。 旁边有圣人大额我略和伯尔纳多。向前走,可以看到圣斯德望小堂。这小堂与圣保禄归化小堂相连,为了提醒教友们,保禄在归化前曾参加用石头砸死这位年轻圣人的行动。装饰小堂墙壁用的材料取自旧的圣殿。在祭坛上安放了教会这第一位殉道者斯德望的态像。


圣体小堂(Cappella del Santissimo Sacramento),是马德尔诺(CarloMaderno)设计。画家卡瓦利尼(Pietro Cavallini)的陵墓也在此。祭台上方是曾向圣女彼济达(St Brigid)显灵的木制苦像。

供圣体小堂建於1725年禧年,巴洛克式风格。堂内供放的十四世纪木制十字架在1823年的那场大火中幸而未遭烧毁。堂的左边,安放了一座木制圣保禄态像,像上的括痕是朝圣者为取得圣物碎片而留下的。堂中也珍藏了一幅圣母和婴孩耶稣的镶嵌画圣像,与後殿的镶嵌画一样,是十二至十叁世纪的作品。

圣老楞佐小堂(Cappella di SanLorenzo),是马德尔诺(Carlo Maderno)设计(1929)。小堂内的木制座椅乃卡尔代里尼(Guglielmo Calderini)设计的(1928)。祭台上方有大理石雕刻的叁联画屏(triptych),是布雷格诺(Bregno)学派的作品(十五世纪)。

後殿的镶嵌画(1220年)是在1836年进行整修工程时仿照原来圣像的忠实作品:基督端坐在宝座上,手中拿着一本展开的书。在他左边,可认出是圣伯多禄和圣安德肋宗徒,右边是圣保禄和圣史路加。下面有其他的宗徒。匍匐在审判官基督脚下的,则是教宗奥诺里奥叁世。这样的安排,与罗马装饰圣堂的传统不同,因为罗马传统象徵性地把教宗与宗徒、圣人放在同等的尊位。这个相异处证实了这幅镶嵌画是十叁世纪初受拜占庭风格启发的威尼斯艺术家的杰作。

卡尔罗。马德尔诺(1556-1629)在庆祝1625年禧年的机会上,重修圣老楞佐小堂尽头的长方形窗,突显了祭台的所在处。
1823年的那场大火後,小堂於1852年 上了大理石地板。本笃会士在这称为《歌咏团的小堂》中,咏唱早晚课,举行弥撒。小堂因而成了本笃会礼仪的中心。
圣殿右翼的圣母升天祭坛有一幅圣母加冕镶嵌画,是朱里奥.罗马诺(1492)的杰作。祭坛 了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的珍贵孔雀石和天青石。

回廊庭园,於回廊庭院(cloister) 於1205年开始修 ,1235-1240年间竣工,几乎可以肯定是由罗马的瓦萨雷托(Vassalletto)家族完成,他们是罗马的大理石雕刻专家;圣若望大殿(San Giovanni in Laterano)的回廊庭院也是他们建造的。回廊由一系列并联石柱构成,支撑着半圆石拱;石柱的形式各异,有平滑、八角形或螺旋形,其中一些更有镶嵌图案。 石拱上的横梁,有彩色大理石和镶嵌画装饰。旧大殿的许多遗物,都放置在这里,其中包括一个饰有浮雕的罗马石棺。修院上层有四间改建成博物馆的大室,里面收藏了许多基督徒碑文和墓志。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