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朝 圣 胜 地

圣老楞佐大殿
历史参观

圣老楞佐大殿历史及参观

大殿正门面
於1943年七月16日被炸毁,1946至1949年间修复。

老愣佐执事在瓦莱里安皇帝(Valerian)的教难中殉道,被埋葬在奇里亚加墓窟(Catacomb of Ciriaca);;这墓窟位於提布提那大道(via Tiburtina)的维拉诺(Verano)区。老楞佐执事是最受尊敬的罗马殉道者之一。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I)於330年左右在他的坟墓上建了一座小堂,并修建了两道阶梯以方便朝圣信友进出其墓窟。

圣老楞佐大殿内部

此外,在小丘脚临近纪念圣人的地方,他又建了一座圆型的墓地大堂,其部分遗址仍留在现在的维拉诺坟场地下。

大殿的咏经席(choir)
仍保留着原来的地板,由大理石、斑岩和蛇纹岩铺成。

六世纪下半叶,教宗柏拉奇二世(Pelagius II579-590)命人削去部分小丘,在从前纪念圣人的地点,兴建了一座有叁个通廊(Naves)的大殿,并设有妇女席(matroneum)。这座柏拉奇大殿的方向,与後来和诺里叁世(Honorius III l2I6-1227)所建的大殿刚好相反。和诺里叁世改变了大殿的方向,是为避免大量水份渗入,这正是先前柏拉奇的大殿所遭遇的困难。和诺里把新大殿和旧大殿连接起来,他又把旧大殿的地面加高,改建为新大殿的司祭间(presbyterium)。

回廊庭院
以并列的小圆柱组成,很可能由哥斯马特家族(Cosmati)建於十二世纪。大殿附设的修院於1190年扩建,加建了一道雅致的柱廊(portico)。

今天所见到的这座大殿,是由两个相对的大厅组成。大殿的前廊(narthex)是瓦萨雷托(Vassalletto)所建,地板有哥斯马特式 (cosmatesque)的大理石镶嵌图案,大殿由左右各十一根无饰圆柱分为叁个通廊。两排阶梯直通地面较高和同样分成叁个通廊的司祭间,从这里往外可看到柏拉奇时代拱壁拱门 (apsidal arch)上幸存的彩石镶嵌画(mosaic),描绘基督在伯多禄和保禄中间,两旁侍立着殉道圣人斯德望(Stephen)、依玻理 (Hippolytus)、老愣佐和教宗柏拉奇。大殿地下室(crypt)是庇护九世的墓穴小堂,在十九世纪末所开掘的,饰有金底镶嵌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殿的祭台华盖上刻有1148年罗马大理石雕刻家若望(Giovanni)、伯多禄 (Pietro)、安哲罗(Angelo)和撒索(Sasso)的署名。从祭衣间可走到大殿侧的回廊庭院(cloister),该回廊是十二世纪末教宗格来孟叁世(Clemnent III)所建,周围放置了一些碑文和雕像。

圣老楞佐大殿是五座宗主教大殿(patriarchal basilicas)之一,也是圣斐理伯.内利(Ph)ilip Neri)朝圣行程的七所教堂之一。大殿在1943年大战期间曾遭到轰炸,损失严重。大殿的许多部分是在1946至1950年期间修复的。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