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朝 圣 胜 地

历史价值的罗马教堂
历史概略五 BB

无原罪圣母堂

无原罪圣母堂(SANTA MARIA IMMACOLATA A VIA VENETO)
Via Veneto, 27

威尼斯路(Via Veneto)上的无原罪圣母堂(Santa Maria Immacolata ? della Concezione),又称为加布遣堂(Chiesa dei Cappucini)。堂内只有一个中殿,两旁各有五间小堂。教堂是按卡索尼(Antonio Casoni)的设计建於1626-1631 年间,不过,正门面与堂前的石阶,却是二十世纪上所修建的。堂内右边第一座小堂,有两幅珍贵的画像,即雷尼(Guido Reni)绘於1630年的「圣弥额尔总领天使」及德莱.诺迪(Gherardo delle Notti)所绘的「基督受辱」。 另外,较出名的艺术品尚有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绘的「圣五伤方济各」,和教堂创立人巴贝里尼枢机(Barberini)的坟墓(1646),其上刻有非常出名的拉丁铭文:「在此只存放着骨灰,别无其他」。
在教堂旁的修院,保存有卡拉瓦乔(Caravaggio)绘於1603年的「圣方济各」像,和小帕耳马(Jacopo Palma il Giovane)所绘的「纳匝肋人」。毗邻的加布遣会士墓地, 有五间小堂,内面满挂1528-1870年间四千多位已亡会士的髑髅和骨骸。

奎琳岗圣安德肋堂

奎琳岗圣安德肋堂
(SANT' ANDREA AL QUIRINALE)
Via del Quirinale, 29

1658年,教宗依诺森十世(Innocent X)之侄庞菲利枢机 (Pamnphili),斥资为毗邻的耶稣会建立一座教堂,并请贝尔尼尼(Bernini)设计蓝图,十叁年後终告落成。正门面有一层高,突显出一个由两根石柱支撑的半圆小门廊(prothyrum),两边立着两根巨大的壁柱,承托着上面的叁角顶墙饰。堂内呈椭圆形,饰以镀金的涂彩灰泥和精致大理石版。由堂中央向四面伸展出四间小堂和四个相当深邃的壁龛,其中满饰十七、十八世纪的着名油画。圆穹顶是由镀金的花格组成,上有花纹饰带及美丽的灰泥粉饰。祭台之下有一个镶以天青石的青铜 ,内面藏有圣安德肋(St Andrew)的遗骸。

四泉圣嘉禄堂

四泉圣嘉禄堂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Via del Qurinale, 23

教堂座落於教宗西斯笃五世(Sixtus V)於1586年开辟的斐理斯路(Strada Felice),和庇护四世(Pius IV)於I565年建造的皮亚路(Strada Pia)交界处。1634年,博罗弥尼 (Borromini)被委托为西班牙跣足圣叁修会(Discalced Trinitarians)建造会院和教堂。他首先完成修院的回廊庭院,然後建造了教堂,取名为「圣叁及圣加禄堂」(Santissima Trinita e San carlo Borromeo),即今日人们惯称的「四泉圣加禄堂」(San Carlino alle Quattro Fontane)。1664年开始建造正门面;博罗弥尼未能竣工而先亡,由其侄子伯尔纳铎(Bernardo)继续完成。伯尔纳铎这位伟大的建 师,美妙地解决了要在极狭窄的空 中建 的问题,就是说要将教堂建立在两路直角交叉的一隅,因而教堂的正门面要与修院紧贴在一起,而修院的建 则延续於直角之外。因此,从斜角看去,教堂的正门面外观和修院尽在视野之内,包括路角的水泉,和耸立的尖矮钟楼。教堂正门面分上下两层,循着一个双轴的延续曲线伸展,中央呈凸形,两边呈凹形。下层大门上有一壁龛,其上的楣饰由两个天使像的双翼合成。上层的小型阳台上有一个宝匣龛雕塑,两旁有四根与下层同一轴的石柱,上方有一倾斜大圆石框,由两位作飞翔状的天使托着。椭圆形的穹顶上,有一个小顶塔,由许多凹形的小壁龛组成,以小圆柱子分隔着。堂内也呈椭圆形结构,主轴落在较长的一方,使伸延的空间产生一个压缩的效果。堂内只有一序列的圆柱、故意予人一种不匀称的空间感,迫使在平面上作出屈就的样子。那个被石拱的正切曲线弄得变形和压缩的穹顶,分别饰以八角形、六角形和十字形的涂彩灰泥花格。空置的地下墓堂,原是为博罗弥尼而设的,可惜他却在1667年自杀而死。

胜利之后圣母堂

胜利之后圣母堂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
Via XX Settembre, 17

这教堂之所以名闻遐迩,因堂内保存着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绝代佳作之一:「圣女大德兰的神魂超拔」(Estasi di Santa Teresa)雕像;这雕像是大师於1646年完成的,置於科尔纳洛小堂(Cappella Cornaro)之内。斥资建造这小堂的是科尔纳洛枢机 (Francesco Cornaro)及其家人,他们要艺术大师把圣女神魂超拔的一刻,表达在一个类似戏剧性的情景下:圣女斜依在云彩中,微张着嘴,眼皮下垂。前面的炽爱天使拿着一把利箭,正准备刺透她的心,恰如圣德兰行传中所描述的一幕。祭台上的这画屏群雕,显示了作者贝尔尼尼对题材的新颖构思,将观赏者也卷入其内,令他/她仿如置身这奇迹,无意中已成为了见证。堂内拱顶上的镀金涂彩灰泥浮雕,描绘圣女德尔的生平事迹。教堂之「胜利」称号,源自1620年波希米亚王费迪南二世 (Ferdinand II of Habsburg),因他获得一幅波希米亚显灵圣母像之助,布歼敌行动中大获全胜。这座教堂遂於十七世纪上半叶兴工建造,工程由玛德尔诺(Carlo Maderno)设计。教堂属巴罗克时期的艺术风格,内部满布富丽的大理石工艺和金碧耀煌的装饰。堂内仅有一个中殿,两旁各有六间小堂。在其中一间小堂里,有多梅尼基诺 (Domenichino)在罗马所画的最後两幅油画,即「圣方济各的神魂超拔」和「圣方济各接受五伤」,估计完成於1630年。左边第叁间小堂中,有圭尔奇诺(Guercino)约於1642年画的「圣叁像」油画。

天神之后圣母大殿

天神之后圣母堂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Via Cernale,9

桑加罗(Giuliano da Sangallo)和贝鲁齐 (Baldassarre Peruzzi)两位建 大师,很早已有意将戴克里先的公众浴场(Thermae Diocletianae)改头换面,但直到156l年教宗庇护四世(Pius IV)任内,才将该处祝圣为敬礼天使及殉道圣人的地方,因为相传此浴场乃殉道者所建。教宗首先把工程委托给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他将教堂平面设计成希腊十字形(直横相等)。十八世纪时为庆祝1750的圣年,整个建 经范维特利 (Luigi Vanvitelli)重新修改,完成了今日的现貌。二十世纪初,为重新展现罗马时代的墙垣,曾将十六世纪所建造的正门面拆毁。堂内的门厅是改装自古代的热水浴室 (caldarium),目前安置有马拉塔(Carlo Maratta)和罗萨(Salvator Rosa)两位画家,以及阿耳奇亚蒂枢机 (Francesco Alciati)和德拉.波尔塔(Giovanni Battista Della Porta)的墓碑。耳堂由古代的温水浴室(tepidarium)改装而成,一系列的独瑰花岗岩巨石柱,支撑着叁个十字形拱项。圣所内有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作的「圣巴斯弟盎殉道」 (1629),和罗马内利 (Giovanni Francesco Romanelli)作的「献圣母予主堂」(1640)两幅名画。

圣巴西德堂

圣巴西德堂 (SANTA PRASSEDE)
Via di Santa Prassede, 9

这是另一间古代的「领衔堂」(即今日的本堂),五世纪时已存在并纪念圣女巴西德 (Praxedes)。相传她是罗马元老院议员普登斯 (Pudens)的女儿,普正珍(Pudentiana)的姊妹,有说普登斯曾在自己家中款待过圣伯多禄。昔日的早期基督徒教堂遗迹,仅有少部份幸存。教宗巴斯加一世(Palschalis I 817-824)在位期间,曾把教堂彻底复修,并将墓窟内二千多位殉道圣人的遗骸迁移於此。整座教堂於十六世纪时曾重行整修和增建,而圣所及地下小堂则於十八世纪再经修改。拱壁上的美丽镶嵌画,是九世纪的杰作:在教宗巴斯加一世名字的图案下,可见到救主在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中间,两旁还有圣女普正珍、圣女巴西德、圣仙诺(St Zeno),和斥资兴建教堂的教宗。下围有天国圣山上的神妙羔羊,四周有来自耶路撒冷和白冷、象徵着宗徒们的十二只绵羊。拱门和拱壁中也饰有同时代的镶嵌画。经右侧廊可进入十字形的圣仙诺小堂 (Cappella di San Zenone),整个饰以彩石镶嵌画,是罗马的拜占庭艺术珍宝。这小堂乃教宗巴斯加为纪念亡母戴杜拉(Theodora)而建,并在那里安葬了其遗体。小堂旁有个小房间,保存着1223年自耶路撒冷运来的鞭苔石柱,被认为是耶稣受难的纪念。

圣伯多禄锁链堂

圣伯多禄锁链堂 (SAN PIETRO IN VINCOLI)
Piazza San Pietro in Vincoli, 4

教堂亦名「欧多西亚大殿」 (Basilica Eudossiana),是五世纪时,瓦伦提尼安叁世皇帝(Valentinian III)之妻欧多西亚 (Euidocia),为了供奉她自耶路撒冷带回来的圣伯多禄被监禁时所系的铁链,命人在一座皇家别墅的遗址上兴建的。相传这串铁链和圣伯多禄在罗马的马梅尔定监狱(Carcer Mamertinus)所系的铁链放在一起时,二者竟奇迹地结合为一。目前这圣物珍藏在十九世纪所建的主祭台之下。这教堂由教宗西斯笃叁世(Sixtus III 432-440)祝圣,复经教宗哈德良一世(Adrian I 772-795)重修;十一世纪诺曼人 (Normans)人侵掠夺後,再加以巩固。罗维雷枢机(Giuliano della Rovere),即後来的教宗儒略二世(Jiulius II),於1471-1503年间,在左右两侧廊和耳堂顶交叉处盖了十字形的拱顶,并且重新建造了门廊。
十七世纪时,门廊被 高,以致挡住了古老的正门面;今天为了迁就现代的贾富尔路(via Cavour),门廊再遭修改。堂内分为中殿和两侧廊:中殿天花上饰有十七世纪时帕罗迪 (Parodi)的壁画;另有一幅七世纪拜占庭式的圣巴斯弟盎(St Sebastian)镶嵌画像,为这座教堂锦上添花。左侧廊第一间小堂有波马兰齐奥(Pomarancio)的「卸下耶稣圣 」像,而在右侧廊的小堂中有圭尔奇诺(Guercino)和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的名画。当然最名闻遐迩的作品是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的「梅瑟像」,这雕像本是为放在圣伯多禄大殿里作教宗儒略二世(Julius II)的墓碑,如今却留存於此。这态像有如其作者一样,放射着超人的自信与精力。

四殉道堂

四殉道堂 (SANTI QUATTRO CORONATI)
Via dei Santi Quattro, 20

这座教堂是教宗圣美基德 (Miltiades/Melchiades 311-314)为敬礼圣塞维鲁 (St Severus)、圣塞维里安 (St Severian)、圣加保福 (St Carpopher)和圣维多利诺(Victorinus)四位殉道者而建的;他们曾因为拒绝朝拜医神 (Asclepius)的偶像而被处死。这教堂也是纪念五位班诺尼亚(Pannonian)雕刻师的;他们也因为拒绝雕塑偶像而殉道。教宗良四世(Leo IV 847-855)将这些殉道圣人的骨骸移放此教堂。教宗和诺理一世 (Honorius I 625-638)曾重修这教堂,可是,它却毁於1084年诺曼人 (Normans)劫掠罗马城之时;後经教宗巴斯加二世(Paschalis II 1099-1118)再度重修。巴斯加二世命人把堂内的唯一中殿一分为叁,但不久左侧廊被拆掉,改建成一个回廊庭院,而右侧廊也改作饭厅。自十二世纪起,这教堂一直由本笃会士 (Benedictines)管理,在 1521年转交给嘉玛道理会 (Camaldolese)管理,及至 1560年又委托给奥斯定女修会(Augustinians),直到今日。整个建 好似一座 「修院堡垒」,恰如拉特朗大殿的卫城。事实上,这教堂和修院是建於教宗由拉特朗前往至梵蒂冈的必经之路。堂内的拱壁包括中殿和两侧廊的尽头,由於拱壁来自旧教堂,故保留有若望(Giovanni da San Giovanni)的一幅壁画。

圣爱之母朝圣所

左侧廊的祭台下珍藏着圣巴斯弟盎 (St Sebastian)的头骨。从左侧廊的出口可进入罗马式的回廊庭院。在圣西尔维斯特小堂(Cappella di San Silvestro),有绘於1246年的叁幅壁画,即「圣西尔违斯特生平事迹」,「君士坦丁皇帝的传说」及「公审判」。

圣爱之母朝圣所 (SANTUARIO DELLA MADONNA DEL DIVINO AMORE)
Via Ardeatina km.12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John Paul II)论及这座圣母朝圣所时说:「新建的罗马圣母朝圣所和最古老的圣母大殿 (Santa Maria Malggiore),相对并存」。远自1740年圣母显灵後的第一年,朝圣者因圣母的转祷,振奋了自己的信仰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避免罗马城归於灰烬,罗马信友向圣母许愿,终获救援。这朝圣所已被列为圣年正式朝圣地点之一,信友可在此获得大赦。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