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朝 圣 胜 地

拉特朗大殿
参观

格来孟十二世教宗之圣髑,(Clement XII 1730-1740) 所用之圣髑匣,现存於拉特朗大殿博物馆 (Museo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1732年,教宗格来孟十二世(Clement XII Corsini I730-1740)为兴建大殿的正门面 (Facade)宣布一项设计竞赛。此事虽曾引起激烈争议,却显示了十八世纪建 师和艺术家对教堂建 的不同风格。在那次竞赛中,翡冷翠 (Firenze)的建 师加利莱(AIessandro Galilei)获胜,同年开始了建 工程。其设计放弃了巴罗克(Baroque)建 艺术的原则,重新弘扬文艺复兴後期 (tardo Rinascimento)的庄严建 风格:在雄伟的大殿正门面前,铺了一段缓升的台阶;正门面只有一列方柱和半露圆柱,共有五个间隔,分为叁组,中央一组较两侧突出。

教宗祭台
只有教宗可在教宗祭台上主持弥撒圣祭。饰有壁画的哥德式华盖(baldacchino)是十四世纪的作品。

正门面的高大方柱,和两组托着叁角形山墙饰的并联圆柱 ,矗立在高大的柱座上 ,柱顶饰有格林多式柱头(Corinthian capital)。正门面下层是门廊 ,开有五个门洞 ,门廊弃圆拱而采用柱顶过梁(architrave)连接 。门廊之上相应设有一个五拱的高大敞廊 (loggia),中央圆拱属叁分的塞利奥式(Serlian)。正门面楼顶(attic)设有与正门面等阔的栏杆 ,栏杆上安放着十五尊巨大的雕像:中央是至圣的救世主基督,他身边是圣史若望和若翰洗者,两侧是八位拉丁和希腊教会的圣师,代表着基督的教会在教义上的合一。建 师加利莱放弃了绘画艺术和明暗对比的规 ,而着重透视效果和典雅的品味:实际上,正门面的上下两层采用了全新的比例,下层显得较阔,而上层则依循惯用的比例。

大殿长 130米,比圣伯多禄老大殿长出 1.5米;中殿长 87米,宽 16米。

耸立在广场中心的埃及方尖碑,连基座高 47米,是罗马最高及最古老的方尖碑。罗马城是世界上拥有方尖碑最多的城市,共有 13座。

正门面采用这创意手法与笔直的儒利亚(Giulia)大道有关:因为大殿面临儒利亚大道,是难以欣赏到大殿正面的。建 师便将门面设计成向两侧申延,把底层扩大,并加上台阶,以增加其透视效果。

下层门廊的五个入口都装有大型铁栅,门廊内有筒形的拱顶(barrel vault),由许多涂彩泥灰(stucco)小格组成,上面饰有教宗格来孟十二世 ( Clement XII )的 号。进入大殿的五扇大门对应着大殿的五个通廊:中央的大铜门,由珍贵的青铜铸成,是罗马古市集广场(Forum Romanum)内元老院(Senatus)的遗物;有人相信,怀孕的母亲前来触摸它,便可得到麟儿。

最右侧的门就是「圣门」(Porta Sancta),只在25年一次的圣年期间才开放,打开前先要拆去後面堵封着的砖墙。

开启圣年大门的仪式源于教宗玛尔定五世 (MartinV),这仪式是1423年在这座大殿首次采用的,此後,罗马其它的大殿也采用了同样的仪式。

大殿长130米,有五个通廊(naves)和宽大的左右耳堂(transpet))巨大的中殿拱壁,是教宗良十叁世(LeoXIII 1878-1903)在任时彻底重修的。

科尔西尼小堂
(Cappella Corsini)
建 在一个古老的墓地之上,是加利莱(A.Galilei)於1734年兴建的。

洗礼堂(Battistero)
建於君士坦丁时代,曾经过多次修复。今天所见到的八角形设计源於五世纪,是基督徒洗礼堂建 的典型样式。

大殿的建 和装饰可上溯至艺术家博罗弥尼 (Borromini)的手迹;殿中众多的雕塑和绘画,清晰地表明了这位艺术家的用意:以基督为基石的教会,是建 在宗徒和先知的基础上的。

大铜门
是大殿中央的入口。

木制的天花板是十六世纪的原作,是由利戈里奥(Pirro Ligorio)在1562-1567年间制成,天花板上饰有教宗庇护四世(Pius IV Medici)的徽号,因为此工程正是在这位教宗任期内完成的。接近入口的天花板上,还嵌有庇护六世(Pius VI Braschi 1775-1799)的徽号,这位教宗曾命人修茸大殿的天花。

大殿
正门面设计竞赛共有23位建 师参加,各以木制模型展示出共27个方案,最後加利莱(Alessandro Galilei)的方案获胜。

在圣体祭台上方的精美圣髑柜中
珍藏着相传是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最後晚餐的桌子残片:这件圣物在复活节公开展示。

中殿两旁壁柱 (pilaster) 的柱龛内安置着宗徒的雕像,这些雕像完成於十八世纪初。值得注意的是在柱龛上方的深浮雕,描绘着旧约和新约圣经故事: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旧约中的预象,互相辉映,如同一部以浮雕造成的「新旧约故事对照」。它们是十七世纪的阿尔加迪(AlessandroAlgardi)及其合作者所创作的。浮雕上方,有涂彩泥灰粉饰的椭圆形画框,其内的先知画像是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的创作。

拉特朗大殿正面:
正门面楼顶上饰有救主基督、若望洗者和圣史若望、以及八位拉丁和希腊教会圣师的雕像。

在最外两边的侧廊(aisles)有一些小堂,包括(右二)十九世纪才完成的托洛尼亚小堂(Cappella Torlonia),呈希腊十字形,建有圆穹顶,是罗马最後的贵族小堂之一; (右叁)玛西摩小堂(Cappella Massimo)是雅各伯.德拉.波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於1590年建 的,堂内祭台上的苦像则是塞尔莫内塔(Sermoneta)的作品(1575);(左一)科尔西尼小堂(Cappella Corsini)是加利莱 (Alessandro Galilei)兴建於1732-1735年。教宗格来孟十二世(Clement XII)的陵墓是马伊尼(Giovanni Battista Maini)所建;左叁的小堂是隆吉(Onorio Longhi)十七世纪初的作品,左四的小堂是德.罗西(Giovanni Antonio De Rossi) 於1675年建 的。

托洛尼亚小堂
(Cappella Torlonia) 属新古典主义晚期风格;建 师赖蒙迪(A. Raimondi1830-1950)的作品;献予圣若望.臬波莫(John Nepomucen)。

耳堂(transept)是教宗格来孟入世(Clement VTII 1592-1605)在任时,按雅各伯.德拉.波尔塔的设计彻底重建的;其中重要的壁画是在达尔皮诺(Cavalier d'Arpino)的指导下,由十六世纪末的着名风格主义派画家 (mannerists)绘制而成的。

耳堂右端上方安置着l598年制造的管风琴;耳堂左端华丽的圣体祭台是1600年依照奥利维耶里(Pier Paolo Olivieri)的设计建造的。这里还有建於1625年的科隆那小堂 (Cappella Colonna),其设计者是拉依纳尔迪 (Girolamo Rainaldi),堂内还放着饰有精美圣人肖像的木制神职座席。小堂右边,在教宗良十叁世(LeoXIII)的十九世纪纪念像下,是祭衣间的入口,内有一幅韦努斯蒂 (MarcelloVenusti)於1555年按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底稿绘成的圣母领报图,祭台上还有一幅普尔佐内(Scipione Pulzone)在十六世纪末创作的玛达肋纳(Maddalena)像。

教宗宝座
是五世纪的作品,保存於大殿旁的回廊庭院中;古典式的座椅配以螺旋式石柱,是现存最古老的教宗宝座。

耳堂中心是哥德式(gothic)风格的祭台华盖 (baldacchino),是法王嘉禄五世(CharlesV)斥资在法裔教宗乌尔班五世(UrbanV一 William de Grimoard)任期内建造的。华盖的建造者是迪.斯特凡诺(Giovanni di Stefano);1367-68年间,巴尔那(Barna da Siena)绘制了十二幅装饰画。约一百年後,罗马诺(Antoniazzo Romano)和迪.洛伦佐 (Fiorenzo di Lorenzo)又对其进行了修复和美化。华盖上方的金属栏栅内,放着十九世纪制的圣触匣,取代原有十四世纪的圣触匣,里面珍藏着圣伯多禄和保禄头骨的圣触。

华盖下是教宗祭台,只有教宗可在此举行弥撒圣祭。这个较近代制成的祭台内,保存了教会初期(一至四世纪)沿用的古老木制祭台;由圣伯多禄至圣西尔维斯特 (St Sylvester)等33位教宗,都曾在这古老木祭台举行圣祭。

祭台下殉道纪念间(Confessio)前的教宗玛尔定五世(Martin V Colonna)陵墓,是吉尼(Simone Ghini)於1443年建造的。

圣安德肋雕像
位於正厅左侧;左侧其他柱龛还有圣伯多禄、圣若望、圣雅各伯、圣巴尔多禄茂和圣西满的雕像。

博罗弥尼(Borromini)对大殿最杰出的页献,就是重建旧大殿中的教宗和枢机陵墓。教宗依诺森十世(InnocentX)曾下令先行完成大殿重建的工程,然後才在新大殿内重新装设这些陵墓,因此在大殿重建工程初期,这些陵墓先被拆除并移至殿外的回廊庭院 (cloister)。

随着教宗亚历山大七世(AlexanderVII Fabio Chigi)当选(1655),博罗弥尼得以自由地工作:他保留了每个陵墓的一块残片,将它安置在自己重新设计的陵墓中。他把中世纪作品的残片视作当仔细珍藏的圣物一般,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新建大殿的环境中。由於大殿最外两侧廊的墙上开有椭圆形大窗,不宜安置陵墓,他便索性把窗子融入其陵墓建 内,使其看似新陵墓建 的固有部分。这位艺术家耗费了大量心血和才智,寻求最合宜的处理手法,为信友保留了拉特朗大殿多世纪以来的宗教历史见证,把过去的珍贵纪念,尽收揽於一室。他在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VIII)的陵墓上,配置上乔托 (Giotto)的一幅壁画残段,画中描绘这位教宗於1300年宣布第一个圣年时的情景。此画是乔托在亚西西(Assisi)绘制圣方济 (St Francis)生平故事壁画之前的作品。而亚西西的壁画中,有一幅描绘依诺森叁世 (Innocent III)的奇梦,可见当年那座建有罗马式钟楼的古老拉特朗大殿的样子。在教宗色尔爵四世(SergiusIV没於1012年)的陵墓中央,博罗弥尼把一幅色尔爵作降福状的浮雕画,嵌在饰有亚历山大七世 (AlexanderVII Chigi)星形徽号的画框中.

回廊庭院(Cloister)
入口在大殿正厅尽头左侧,它是装饰风格艺术的一项杰作:成双的小柱支撑着小巧的连拱,柱身与柱头变化多端,各有不同。
这个方形庭院是1225-1236年间由瓦萨莱多(Vassalletto)家族建 的,庭院中央有口九世纪的古井。回廊的走道(ambulatory)由後期加建的爱奥尼亚(ironic)柱式石柱支撑的拱道组成。
四边的回廊里保存着众多来自古代大殿的遗物,其中最精美的有教宗尼古拉四世(Nicholas IV)的主教宝座,此宝座当年曾设置在大殿的拱壁间;另有一个五世纪的女性头像,被认为是圣海伦(St.Helen)的肖像;最後还有阿诺尔福(Arnolfo di Cambio)所造的十叁世纪安尼巴尔迪枢机(Card Annibaldi)的陵墓,现在位於大殿和柱廊之间。

由耳堂右端的侧门走出大殿,可欣赏到丰塔纳(Domenico Fontana)设计的大殿右侧门面,这门面盖在旧有的上面,但仍可见到原有的梁楣和两旁的钟楼。这侧门面有两层五拱廊结构,上层被称为「降福敞廊_(Loggia delle Benedizioni);这敞廊饰有风格主义派(Mannerists)的壁画,是尼比亚(Cesare Nebbia)和圭拉(Giovanni Guerra)监督下完成的。这敞廊与拉特朗大楼(Palazzo Lateranese)相连,正如那被称为「波尼法爵讲道台」(Pulpitum Bonifaii)的敞廊昔日与罗马的宗主教府(Patriarchium)相关连,又如正门面下层以同一柱式的隐闭拱廊,昔日与罗马宗主教府的小堂(即今日的圣梯小堂 (Scala Santa)相连一-样。步出右侧门转向左方,便是良十叁世所建的十九世纪大楼,由这里可通往着名的四世纪唯一和首座罗马洗礼堂(Battistero)。

圣洗池
曾置有七只银鹿,清水经银鹿流入池中,这些银鹿後被蛮族掠走。在最初的几个世纪,池中的水位只有几厘米深,因为在此只举行象徵性的浸洗。

教宗西斯笃叁世(Sixtus III 432-440)用八根未用过的斑岩(porphyry)石柱,把这洗礼堂整个重建成八角形,还加建了一个门廊(atrium)。

教宗希拉略(Hilarius 461-468)在洗礼堂两侧建了叁间小堂,其中两间虽经改建,但至今仍然存在。左侧小堂的铜门是1196年翁贝托 (Umberto da Piacenza)所造,此堂是纪念圣史若望的。小堂拱顶仍饰有古代的花鸟镶嵌装饰,右侧小堂的大门来自卡拉卡拉大浴场(Terme di Caracalla),以铜、银混合铸成,每逢开启便会发出悠扬的声响。按该堂铭文的记载,它是教宗希拉略於五世纪为「天主子民」而建造,并纪念洗者若翰的。第叁间小堂就建 艺术而论是较重要的,原先名为十字圣架小堂、今天小堂一端纪念圣女鲁斐纳(St Rufina)和圣女赛公大(St Secunda),(门上方有一幅基督被钉的深浮雕,是布雷尼奥(Bregno)学派的作品(1492));而另一端则纪念圣西彼廉(St Cyprian)和圣儒斯定(St Justin),拱壁顶部保存着-一幅五世纪的彩石镶嵌画。

拉特朗洗礼堂
呈八角形,以砖墙 成。玻璃窗上印有庇护十一世(Pius XI)的徽号;他在1925年下令进行考古挖掘工作。沿外墙可看到历代重修时所封闭的窗户痕迹。中央穹顶四周开有八个椭圆形窗户。

还有第四间小堂,今日是纪念圣委南爵 (St Venantius)的,乃七世纪时由教宗若望四世(John IV)加建;堂内仍保存有十六世纪的精美木制天花板。

很可能是由於上述两间纪念圣史若望和洗者圣若翰的小堂,使其旁边原献予救世主的拉特朗大殿後来改名为圣若望(若翰)大殿(注:若望和若翰二名字、拉丁文均为 Johannes)。这洗礼堂曾被称为「圣若翰(若望)更衣所及洗礼池」(Johannes ad vestes et ad fontem),此名称与洗礼有关,前者指领洗时新教友换上白衣,後者指候洗者浸洗用的水池。

教宗保禄叁世 (Paul III 1534-1549)下令拆除已毁坏不堪的洗礼堂穹顶,改建成今天所见的斜顶。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